(教會繁殖課程)
教會應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可以成長、生養眾多、倍增遍滿地面。如同被培育的育種,每個信徒都應該是門徒,是可以使人作門徒的領袖;每個門徒的家都可以成為教會;每個教會連結成為網絡成為領袖訓練中心,裝備成全更多五重職事的工人與領袖,被差遣出去巡迴輔導小群、小家教會,幫助他們倚靠並經歷聖靈的能力,回應呼召被差出去傳福音、作見證、進行基本門訓、預備工人領袖,隨處建立新據點,重複整個策略循環,一代傳一代繁殖教會、訓練中心,以完成主託付的大使命。
教會應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可以成長、生養眾多、倍增遍滿地面。如同被培育的育種,每個信徒都應該是門徒,是可以使人作門徒的領袖;每個門徒的家都可以成為教會;每個教會連結成為網絡成為領袖訓練中心,裝備成全更多五重職事的工人與領袖,被差遣出去巡迴輔導小群、小家教會,幫助他們倚靠並經歷聖靈的能力,回應呼召被差出去傳福音、作見證、進行基本門訓、預備工人領袖,隨處建立新據點,重複整個策略循環,一代傳一代繁殖教會、訓練中心,以完成主託付的大使命。
- 使徒行傳1:8的挑戰
徒1:8-11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說了這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當他往上去,他們定睛望天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 神打算差你們到哪裡?
耶路撒冷——你們所在的地方。
對於門徒來說,耶路撒冷不是他們的家,只是他們所在的地方。大多數門徒來自加利利,他們要去耶路撒冷過五旬節;然而,那時耶穌卻對他們說,他們要住在耶路撒冷。耶穌說的意思乃是,“從你們所在的地方開始。” 我們的耶路撒冷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現在請花些時間,祈求神把祂對我們所在地方的異象賜給我們。
猶太——鄰近的;文化相同的地方。
猶太是耶路撒冷附近的猶太人地區,猶太代表一切靠近我們的日常影響範圍,乃是擁用共同文化或世界觀的地方。求神顯明我們的猶太地,它可能在我們的城市郊外,可能就在我們工作、生活常活動的所在。
撒瑪利亞——鄰近的;不同文化的地方。
撒瑪利亞緊挨著猶太;事實上,撒瑪利亞位於猶太(他們所在的地方)和加利利(他們的家鄉)之間,這地區不是猶太人,文化和信仰也與猶太人不同。我們的“撒瑪利亞”就是一切具有不同世界觀,需要跨文化交流的鄰近地點或者人群。
我們可花些時間禱告尋求,求神顯明我們的撒瑪利亞,它可能是:
- 一個與你們鄰近,講說其它語言,或持守不相同世界觀和風俗的的不同民族與住民;
- 一個與你們差異很大的社會經濟群體;
- 一個被你們文化排斥的群體,包括吸毒者、妓女、同性戀者、囚犯、遊民或流浪漢。
地極——我們日常影響範圍之外的任何地點。
- 在哪裡繁殖倍增我們的教會
- 教會繁殖最容易的途徑就是借助目前的關係。請列出100人的名單,作為圍繞你們開始一間新的教會或小組的人名單。嘗試用他們熟悉和信靠的人充實這個團體,允許他們吸收成員。完成相關門訓造就課程之後,當從各團體中興起可以發揮領導力的新領袖,並開始帶領他們相關領袖培訓課程。
- 倘若認識的未信者沒有100人,請用你們最重要的關係完成 100人的名單。對於那些已經是基督徒的人,激勵他們開始帶領新小組,並藉著一些步驟協助指導自願帶領小組者。倘若你們不能肯定他們是否是基督徒,就邀請他們參加你們帶領的慕道初信小組。在進展期間要從小組內部興起領袖,開始帶領他們相關領袖培訓。
- 參與到新小組中的人,同樣也要開始列出他們熟悉的100 人名單,並且遵照這個相同的模式使人做門徒。
- 需思考的問題
- 許多領袖認為每一千人就需要一間教會。按照這個算法,多少個教會可以遍及你們的社區?目前你們社區有幾間教會?
- 就你們禾場所在的文化來說,倘若教會打算觸及你們的目標群眾,那麼教會應當看起來像什麼?
- 將要在這塊禾場所在地裡開拓繁殖教會,你們預料可能的障礙是什麼?
- 你們禾場所在地的資源在哪裡?切記,生養的資源都是在禾場所在地內部的;同樣切記,教會開拓的最好土壤通常是壞人。
- 你們將怎樣傳遞生養的異象,從而激勵各教會遵守使徒行傳1:8的原則?
- 《使徒行傳》1:8 挑戰表
何地
何事
|
我們的
耶路撒冷
|
我們的
猶太 |
我們的撒瑪利亞
|
我們的
地極
|
禱告
在各個地區中,你們為哪些進行的事奉禱告?
|
||||
事工
在各個地區中,你們參與 了哪些事奉事工或事件?
|
||||
配搭關係
在各個地區中,你們進行的事奉有哪些配搭關係?
|
||||
各地區領袖
在各個地區中,你們已經有了哪些領袖?哪一個地區需要領袖?
|
- 教會繁殖相關問題
初代教會遇到什麼問題?
初期基督徒全是猶太人,因此初期的教會也是猶太人的文化意識。他們穿戴猶太人的服裝,吃喝猶太人的飲食,過猶太人的節日,以及守猶太人的律法、習俗和傳統。
然而,福音開始傳給外邦人。首先,哥尼流和他的一家人(徒10章);隨後許多外邦人走近安提阿(徒11:20);後來保羅在許多城市開拓了外邦人教會。初期基督徒碰到需思考的問題,猶太人的傳統到底有多少真正是基督徒必不可少的?當中有些猶太人信徒認為外邦人應當遵守猶太人的習俗,並像他們那樣持守傳統;甚至他們認為外邦人得救必須經受痛苦的割禮手術(徒15:5)。
然而,福音開始傳給外邦人。首先,哥尼流和他的一家人(徒10章);隨後許多外邦人走近安提阿(徒11:20);後來保羅在許多城市開拓了外邦人教會。初期基督徒碰到需思考的問題,猶太人的傳統到底有多少真正是基督徒必不可少的?當中有些猶太人信徒認為外邦人應當遵守猶太人的習俗,並像他們那樣持守傳統;甚至他們認為外邦人得救必須經受痛苦的割禮手術(徒15:5)。
教會領袖如何解決了這個問題?
保羅看到猶太人的這些要求,會摧毀外邦人教會開拓運動的萌芽。因此,他前往耶路撒冷會見教會領袖討論這些問題。聽到神在外邦人中間所行的事之後,耶穌的弟弟雅各,智慧地下了結論,說到: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徒15:19);所有教會領袖也都贊同,因此保羅、巴拿巴和耶路撒冷教會的幾位代表探訪了外邦人的眾教會,向他們保證外邦人跟從耶穌,不必完全守猶太人的傳統。
倘若教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很有可能就扼殺了外邦人的教會開拓運動;基督教很有可能只是成為猶太教的一個宗派;現今,我們很有可能沒有人會信耶穌。那一個決定(聖靈引導的),就改變了教會歷史的進程,打開了每一個人的信心之門,無論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現今的教會也需要同樣的智慧,對那些其它文化的人都應當“一視同仁”。我們需要更加小心,應當避免不必要的“基督教”文化,以免造成對傳福音和教會繁殖生發的一些障礙。
- 不要讓這些成為教會繁殖的障礙
- 教會應當在哪裡聚會;
- 教會應當哪一天聚會;
- 教會應當歌唱哪一種敬拜樂曲;
- 服事應當延續多長時間;
- 教會應當有多少人數;
- 教會應當安排什麼樣的座位(或者,會眾應當是坐著,站立,還是躺臥)。
當我們計畫迎接使徒行傳1:8的挑戰時,我們應當考慮有利繁殖的教會結構,我們開拓的教會不應該必需要像我們習慣的樣式,卻應該是可以快速繁殖的教會樣式!在中國,如果要像西方一樣傳統的教會,假若沒有國外資金和國外錢財,就無法繁殖。因此我們需智慧調整清除了這些瓶頸(障礙),開始專注生養人數少的,以家庭為主導的教會,這樣的模式反而造就中國教會的快速繁殖。
- 大象教會與兔子教會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教會,每個教會都有好的方面。大型教會有龐大的建築硬體,專職領薪水的牧師、管理人員,以及數百名或數千名成員。因著教會的規模和資源,大型教會可以組織大型事奉,牧師通常都受過神學院訓練;她們演奏的敬拜樂曲達到了優秀的專業水準。這些事情對於小型的簡單教會來說,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由不領薪帶職領袖帶領,在家職場中聚會的小型簡單教會,卻可以在一件事上超過大型教會:她們很容易生養繁殖。因為她們不需專用的房屋,所以就不需要買地、施工建築、建設資金。領袖是需正常上班的人,所以不容易接受多年的正規訓練,也不需要薪水。一切的需要都是由甘心打開家門信徒開始,這人接受訓練就可建立帶領一個簡單教會。
研究這些運動時,雖然在不同的國家中,不同的文化裡,但卻有一些共同點:
但是,由不領薪帶職領袖帶領,在家職場中聚會的小型簡單教會,卻可以在一件事上超過大型教會:她們很容易生養繁殖。因為她們不需專用的房屋,所以就不需要買地、施工建築、建設資金。領袖是需正常上班的人,所以不容易接受多年的正規訓練,也不需要薪水。一切的需要都是由甘心打開家門信徒開始,這人接受訓練就可建立帶領一個簡單教會。
- 教會繁殖運動的關鍵特徵
研究這些運動時,雖然在不同的國家中,不同的文化裡,但卻有一些共同點:
- 講故事與小團體。他們鼓勵團體中每一個人都要講述自己的故事,聆聽別人的故事,並且討論聖經故事。他們的團體都比較小(二至八人之間),卻取得了最大化的效果,並且允許每個人討論那些故事。
- 人人事奉有貢獻。為幫助會眾如何成長,他們教導會眾親自去做這些事:①向別人講述耶穌,②學習聖經,③與神交談,④幫助並鼓勵別人,⑤忍受困難時期。
- 視每個人為可能的領袖。無論每個人是否已信基督,他們都視他為可能的領袖。倘若這人持續順服神,並且也有長進,就給他帶領的機會。他們的領袖不拿薪水,也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
- 以順服為基礎,不是只注重知識。當他們追求聖經的教訓時,他們讓聖靈指導會眾,會眾就需要在生活中做出改變和承諾,並且他們彼此對這些承諾負責任。這就營造了“愛耶穌,就要遵守耶穌命令”的環境。
- 成立新的小組,而不是發展大組。會眾與別人分享時,不鼓勵他們邀請新人進入目前的團體,而是鼓勵開始一個新的團體。團體在家庭或中立地點聚會。他們指導這些新領袖在團體中聚會,並鼓勵新領袖同樣向別人做這些。同時他們也繼續訓練和有責任地與那些新領袖同住交通。
- 討論與找出。他們注重聖經,當團體討論經文時,相信聖靈會幫助每一個人找出經文的意思。他們通過提問題而不是講課的方式帶領團體。
- 促使教會繁殖成功的原則與做法
1. 異象很重要
如果教會有一個快速繁殖教會的異象,他們就會想辦法來執行那異象。「快速分殖」需要成為教會DNA的一部分。人人都需要知道:他們可以成立教會。常常有基督徒來電詢問家教會如何運作,詢問能不能到家教會看看。最好的回答是,「我們更喜歡協助你,在你家裡成立一間教會!」
2. 願意執行一項策略
最可能阻止我們教會繁殖運動的,就是慣性(實在太麻煩了,大家都好忙,沒辦法出去完成大使命)或傳統。從別的教會來加入我們的人,有時幾個月後就離開了,理由通常是缺乏給他們小孩的節目,那是他們在以往傳統的教會裡已經習慣的。耶穌看出這點,祂說,「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路五37-39)耶穌對舊皮袋和新酒一樣關心,在舊的教會傳統裡長大的人,想改變很難。他們既然戀慕舊的,要他們全心接納新的就更困難了。神所創造的每一件活物,都是設計來繁殖生養眾多的,教會應該也不例外;不孕、或不結果子,會令人反感。不只信徒要去繁殖,教會也要。
教會能以四個基本方式倍增。
- 一群信徒能增長到必須一分為二的地步,分殖的時間愈短,(六個月是合宜的長短),愈不可能對團體裡的人造成問題。有了繁殖運動的異象,就會使這分殖成為喜樂的誕生,而非痛苦的分離。
- 在一個你還不認識任何人的地區或族群裡成立教會時,就可以使用路加福音第十章的作法。
- 有新人成為信徒時,就可以在他們的親友圈子成立一個福音性的討論團體。更多人成為門徒時,這就蛻變成教會了。
- 一群領袖可以受訓出去成立教會,然後訓練別人也這麼做(提後二2)。美南浸信會在柬埔寨有一名策略員,在幾個月內訓練了六名柬埔寨領袖,那第一年他們成立了六間教會。十年後,新信徒超過十萬人。
3. 立刻受洗有研究者說,一個人愈快受洗,就愈不可能背棄這信仰;聖經中也可看到許多立刻接受洗禮的例子。我們常常鼓勵新信徒接受門徒訓練,然後請他們受洗,作為一項順服的舉動,或向他們的親友作見證。洗禮在靈界所成就的事,我們能理解的相當有限。有時候,非信徒似乎比我們更明白這些方面。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例如印度,如果有人宣稱已經成為基督徒,當他們一受洗,眾人就喧鬧起來!為什麼?因為某件重大的事在靈界發生了。因此,如果領人歸主,建議可以儘快為他(她)施洗。
4. 資源就在莊稼裡無論是建築物(住家、或上班地點、或甚至在一棵樹下)或領袖,財務或人力,資源就在莊稼裡。例如,幾個月後要帶領一個新的簡單教會的人,很可能現在還不是信徒。如果一定要等外界輸入任何東西、資源,新要建立的教會本身沒有一切所需要的資源、來完成神要他們完成的每件事,那麼我們就大大減緩了神的行動。
5.加速過程中國教會領袖工作時的急迫感,對西方教會是很大的挑戰。對他們而言,沒保握機會,時間一過去,靈魂就進入沒有基督的永恆。他們工作時有一句座右銘,就是:他們過去每月做一次的,現在每週做;過去每週做一次的,現在每天做。這對西方文化是很大的挑戰,每個人都那麼忙?我們能每天訓練某人作門徒,為期一、兩週嗎?我們為神的國,難道不能照樣去做嗎?
6.以新信徒為中心而成立新教會如果把新信徒加到既有的教會裡,那就失去傳福音的大好機會了。再也不會有別的階段像他們現在一樣,擁有這麼多非基督徒的親友了。因此,何不教導新信徒怎樣向親友作見證,然後以他為中心來成立一間新教會。
沿著既有的關係來行動比較容易,而且針對團體比針對個人容易。因此,如果有人對福音表示感興趣,就考慮在他們家裡與親友成立一個小組。從前,人們先信了基督才加入教會;今日,人們乃是想先有歸屬感才要相信。因此在這種歸屬於關係良好團體的非信徒當中成立小組,一段時間過後,他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都逐漸改變,常常看不出明確的「得救時刻」;但從有限的經驗顯示:在那種作法下,放棄率也低多了。
7.M.A.W.L. 原則這是我們從中國教會繁殖運動學來的最重要功課之一。MAWL示:示範(Model)、協助(Assist)、觀察(Watch)、離開(Leave)。
(1) 示範如果能示範一個簡單式教會如何進行,新信徒就能很容易的繁殖。(但簡單和膚淺不是同義詞!)如果你希望教會擁有兩位以上的領袖,那麼一開始就要示範給他們看。如果你希望他們學會怎樣小組查經,以致他們的權威是聖經而不是一個人,那麼你不必站在前面來教導。你表現出怎樣的生活給一群新信徒看,他們往往就會照抄。當你進到一個新處境時,你想要教會變成什麼樣子,就示範給他們看。
(2)協助接著你需要協助新教會成立另一間新的教會。你與領袖同工,幫助他們學習以你對待他們的方式,同樣去協助新信徒成立一間新教會。
(3)觀察第三個階段就是:你觀察你所拓植的第一間教會幫助他們的第一間分堂(daughter church)成立另一間教會。
(4)離開這大概是最困難的步驟。當你知道這些教會不需要你協助,就開始能繁殖倍增,那麼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到了。顯然你會繼續和他們保持關係,但他們現在已經能自行分殖教會,不需要你了,因此你就能自由地去別的地方成立教會。這種作法非常需要倚靠聖靈來看顧新教會。
拓植教會時,記住底下訓練週期很有幫助:示範、協助、觀察、離開。世代標記往往是有用的指標,讓我們知道幾時要改變角色。也就是說,植堂團隊拓植一間教會時示範。教會成立後,他們改變角色從旁協助。他們協助第一代教會拓植第二代教會。拓植第二代教會以後,他們再次改變角色,開始觀察第二代教會拓植第三代教會,而由第一代教會予以協助。這情況一旦發生,植堂團隊就可以轉移到一個新地區開始工作了,向另一個第一代教會再作示範。
8.領導原則一旦成立了一個簡單的教會,重要的是儘快把領導權交給本地人,這可以避免教會倚賴外人,當分殖時不會感到被拋棄了。
中國有一個植堂運動的作法如下,當一群慕道友聚會的時候,他們學習一套八課、很簡單、每天上的福音性查經課程。上完這八天以後,還有興趣的人,就接著上一套十二課的門徒訓練,同樣是每天上。到了這時候,新信徒受洗了,領袖們也選立了;這些領袖是過去三週以來,願意全然順服他們所學內容的人。從那時起,一切領導工作都由本地領袖擔任,外來的植堂者則擔任新領袖的輔導或影子牧師,花時間和他們相處,把希望新團體學會的事情教導他們,激勵他們如何照顧新團體、如何成立新團體(請參考上述的MAWL原則)。
領導人的組成份子,應該是接受門徒訓練的族群裡的普通人。如果新信徒覺得他(她)需要特別訓練以後才有資格領導,這步驟就會限制新教會網絡增長的速度。
領導人應該兩人以上,是團隊。如同網際網路的特質,團隊領導,也就是有一個眾教會的網絡掌控每一件正在進行的事,不需要一位「超級使徒」來管理。相反地,那是一群相互依存的領袖,與一群相互依存分享資源的教會同工,每人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就能一同建立整個基督的身體。
9.願意讓它失控並非植堂運動沒有架構可言,而是事情進展得太快,領袖們無法跟上神的腳步。因此,他們必須把它交在聖靈的手中,祂也隨祂的意思行。這和我們的天性本能相反,我們常常覺得需要製造出數據、或至少把東西放進資料庫,讓事情有條不紊看到歸罰,但對神來說這似乎不是祂的困擾!
在教會中的幾種職分:
- 長老elder:
- 五重職分領袖five fold ministers:
- 使徒性父親apostolic father:
- 執事:
使徒性中心早期教會運作不像現今,不是由單由一位牧師做所有事工,乃是五重職事裝備成全所有信徒起來服事。使徒代表神的主權,先知釋放神的異象,教師帶來神的指示,牧師表達神的關愛,傳福音的彰顯神的大能。
五重職事的合作模式:傳福音的人領人信主,牧師關心照顧保護安慰,先知釋放神的啟示,在新信徒生命賜下異象,教師訓練和教導,使徒設立秩序,設立人進入服事,教會進入軍隊。
初代教會多是小型教會,二三十人,卻反而是五重職事模式。關鍵在於早期教會有使徒性的中心,即使小教會、家教會信徒可接受其成全裝備。使徒都是猶太人,會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為使徒中心的典範,慶典、領受教導、差遣、會議、給予供給、資源…的中心。從耶路撒冷(第一使徒中心)差派使徒到安提阿建立(第二使徒中心)。在安提阿福音傳到了外邦人,因在安提阿有外邦人,各式各樣的族裔,耶路撒冷只有猶太人。
使徒性中心彼此倚靠,那一中心有缺乏,從其他中心補足,差遣使徒、先知、教師…。以弗所教會是第三個使徒中心,不單是教導和訓練中心,也是差派的中心。第四個使徒中心是哥林多教會。
上述內容主要參考整理自e3 Partners Ministry的「第一步/挑旺你們教會進入神的收成地」及「家庭教會建立手冊」書籍內容,其他則參考底下延伸閱讀內容。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