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回應天上來的異象

標籤: , , ,

使徒行傳25:7 保羅來了,那些從耶路撒冷下來的猶太人周圍站著,將許多重大的事控告他,都是不能證實的。

  1. 使徒行傳25章記載非斯都接任巡撫,猶太人到耶路撒冷向他控告保羅,但非斯都叫他們下該撒利亞去告保羅。後來非斯都到該撒利亞坐堂提審保羅,猶太人控告保羅許多重大的事,但這些罪名都無法得到證實;保羅僅僅是堅決而斷然地否認他們的一切控訴。
  2. 雖然過了兩年,但公會的宗教首領仍然不願放過保羅,並趁新巡撫非斯都剛上任還未有治理猶太事務的經驗,對保羅一案尚未瞭解時,會較易受他們影響及左右,因而要求巡撫把保羅解到耶路撒冷受審,以便在路上殺害他。我們看到宗教領袖為了排除異己竟不擇手段,以人多勢眾來製造聲勢,並說謊話捏造事實要排除異己。
  3. 但感謝神非斯都算是精明公正公平正直的人,他沒有失掉自己的原則,沒有答應猶太人此不合常理的要求,反而邀請猶太人的領袖隨他回凱撒利亞,在那裏再次審訊保羅。若非斯都答允了猶太人的請求,相信保羅會在路上給他們殺死。
  4. 人的忌妒、惡意、恨竟然如此可怕,如同人類的第一件謀殺案,因著該隱忌妒他的兄弟亞伯,最後竟然殺害他的親弟兄。當人沒有尊主為大,體貼自己的肉體、常常想自己做主,不讓主作主讓神掌權的結果,就是門前留下破口讓罪自由進出,造成傷害可悲的事。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更多的謙卑自己、破碎自己,讓我們都能摸著神的心意,體貼聖靈、隨從聖靈而行,沒有因人自己的私意產生惡果。

  • 反思

在面對他人的批評或敵意時,我是否會像那些宗教領袖一樣,因為「肉體私意」而產生不必要的惡意或報復心態,而非尋求公正與真理?

  • 禱告

求神幫助我時常檢視自己的內心,謙卑破碎自我,不讓嫉妒、惡意或仇恨在心中滋長,而是能體貼聖靈、順從聖靈的引導,活出基督的樣式。

  • 行動

當我對某人產生負面情緒或強烈不滿時,先暫停所有行動或言語,主動為對方禱告,並在禱告中尋求聖靈的提醒與引導,確認自己的動機是出於公義與愛,而非「排除異己」的私心。

使徒行傳25:18 告他的人站著告他;所告的,並沒有我所逆料的那等惡事。

  1. 使徒行傳25章中看到巡撫非斯都可能因無意開罪猶太人,提出折衷辦法問保羅是否願意上耶路撒冷聽他公平審斷,保羅知道在耶路撒冷對他不會有所謂公平審斷這回事,因此他下了大決心,藉著羅馬公民的身份與權利要求直接上訴到皇帝那裏以得公平審斷。經文中也記載亞基帕王來訪,非斯都向他提說求教於保羅的案件。
  2. 這段聖經中講到針對猶太人對保羅的控告,保羅分訴說到自己是無辜的,而且經過接任巡撫非斯都的審問查明,保羅沒有犯甚麼該死的罪,他所作並沒有所逆料的那等惡事,不過是幾樣為敬鬼神的事的辯論,以及保羅說到了耶穌的復活。
  3. 保羅說到耶穌活著,相信這是他自己親身真實的經歷,他真實遇見了死而復活的主耶穌,因此他
  4. 能不懼敵對力量的逼迫勇敢見證。相對的我們看到非斯都巡撫卻看人情面為要討猶太人的喜歡,似乎接受猶太人的請求,問保羅是否願意上耶路撒冷接受審問。我們會不會像非斯都一樣常因瞻徇人的情面、為討人的喜歡,而妥協沒有勇敢為主傳講真道傳講悔改的真理呢?
  5.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學像保羅尊重國家的法律和社會秩序,但卻能了解及善用法律所賦與我們的權利來保護自己。並能真實的遇見經歷如今仍活著的耶穌,活出美好的生命來向世人見證主耶穌今日仍活著。更祝福我們都能成為討神歡喜的僕人,願我們服事的動機乃是為要討神的喜悅,有從神來的引導、感動,而不是為要討人喜歡、出自於其他的動機。

  • 反思

我是否曾在「討人喜悅」和「堅持真理」之間掙扎或妥協?在我的日常生活或服事中,我最常在哪種情況下,像非斯都一樣因顧慮人情或壓力而不敢勇敢為真道作見證?

  • 禱告

求神賜下從聖靈來的勇氣與智慧,使我們能效法保羅,在尊重國家法律和社會秩序的同時,更堅定地以「討神喜悅」為唯一服事動機,不再受制於「討人喜歡」或人的情面,勇敢見證那死而復活的主耶穌。

  • 行動

在本週中,選定一個你過去因怕得罪人而沉默的議題(例如:某個職場或家庭中的倫理觀點、信仰的立場等),仔細思考如何以溫和且清晰的方式表達真理,並實際執行一次勇敢的見證或發聲,之後評估這次經歷對你「討神喜悅」的幫助。

  • 把握神機會互相效力

徒25:22 亞基帕對非斯都說:我自己也願聽這人辯論。非斯都說:明天你可以聽。

  1. 使徒行傳25張的後段提到亞基帕王想要親自聽保羅的辯論,因此與非斯都會審保羅,非斯都先向亞基帕王陳述他自己的審斷認為保羅原無罪,但因保羅上告於該撒,只好預備將他解去羅馬。此時巡撫非斯都陷入困難,因羅馬法律凡是向該撒上訴的,需要有關於該案及被告罪狀的書面報告,此刻非斯都的難題乃是他並沒有罪狀可送。因亞基帕王是猶太人,熟諳猶太教的事,非斯都應希望亞基帕能夠助他一臂之力,幫助他草擬控告保羅的罪名。
  2. 這段經文的記載提到亞基帕和百尼基大張威勢而來,他們所面對卻是渺小的猶太帳棚製造者,手上還帶著手銬的保羅;從後續章節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保羅一開口說話便控制全場了,這是何等的對比。保羅再次的被查問及分辯,萬事互相效力,這樣他反而有機會對不同的人見證基督的福音。假若我們落在與保羅一樣的處境中,我們會否仍有信心,知道神叫萬事互相效力,把握機會來為主作見證?
  3. 當保羅和西拉被棍打、下到監裡,他們不是在抱怨、自艾自憐,而是禱告、唱詩讚美神,因此他們經歷了神使地大震動、監門打開、鎖鍊鬆開,並在與神同工下完成禁卒全家得救的救恩計畫。縱使保羅被囚在監裡,但沒有阻止他利用身處的境況,把握向新的聽眾宣講福音的另一個機會。
  4.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學習保羅,不論得時不得時,我們都能繼續相信、禱告、唱詩讚美神,進而經歷神的大能同在與祂奇妙的計畫。學習他不埋怨目前所處的處境,把握每一個可能的機會事奉神,與別人分享福音。

  • 反思

面對當前生活中不如意或受限制的「困境」(無論是工作、健康、人際關係或其他挑戰),我是否仍能像保羅一樣,相信這是神讓萬事互相效力的一部分,並積極尋找其中向人作見證或服事神的「機會」?

  • 禱告

求神賜予我像保羅一樣堅定的信心,使我不被當下的處境和限制所綑綁,無論在「得時」或「不得時」,都能持續地讚美、禱告,並以積極的態度去把握每一個可能與人分享基督福音或活出信仰見證的「機會」。

  • 行動

在接下來的一週內,主動識別一個我過去傾向「抱怨」或「逃避」的生活情境(例如:困難的同事、耗時的任務、身體不適等),並嘗試將其視為一個「互相效力」的機會,刻意轉換態度,尋找一個實際的行動(例如:主動幫助那位同事、在等待時安靜默想經文、以感恩的心面對限制等),來體現或分享我所信靠的神。

  • 成為主的見證人

使徒行傳26:6 現在我站在這裡受審,是因為指望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

  1. 使徒行傳26記載亞基帕王准保羅為自己辯明,保羅分訴自述與猶太教的關係,首先他尊重承認亞基帕王的身分及經驗,作了禮貌式的引言語開始;他說到自己的背景自承原屬嚴謹的法利賽教門,為要是取得亞基帕王的認同及接納,同時駁斥他違反律法的指控;接著保羅道出控辯的重點,他因接納從死裏復活的耶穌為神所應許的救贖者,因著復活的指望被指為異端而受審;他也分享他以往如何逼害基督徒,並自以為義,且較其他人更為熱心。
  2. 保羅做了一件特別的事便是他不害怕承認他過去曾經是怎麼樣的人。保羅在王面前,坦白承認,他過去曾經企圖滅絕基督徒。新約福音書中,我們也看到許多見證人都不害怕揭露他們的過去,為的乃是見證他們因復活主所得的生命改變與祝福。
  3. 我們可以怎樣為主作見證?我們用1.聖經預言來見證主,約5:39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神的話為主見證。我們也可靠神藉著權能佈道為主作見證,來2:4 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
  4. 我們也可邀人自己親自經歷,約1:41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1:45-46 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
  5. 最後我們也可透過我們個人的生命見證來見證主,林後5:17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保羅的見證沒有用高言大智,他乃是很簡單的,很真摯地陳述他如何蒙召,如何改變,如何為福音而站在王的審判台前。祝福神兒女們,讓我們都可以透過上述的方式為主作見證。

  • 反思

如同保羅不害怕承認自己的過去,我的生命中有哪些「舊事」雖已過去,但能真實彰顯主耶穌的拯救與改變的大能,卻是我尚未勇敢分享出來的?

  • 禱告

為勇氣與真誠禱告,求主賜予我從聖靈而來的勇氣和真誠,使我不害怕坦承過去,單單以基督在我生命中「新造」的工作為榮,並能用簡單、真摯的方式與人分享這份生命的改變。

  • 行動

預備你的「腓力之邀」,仿效腓力對拿但業說「你來看!」的方式,找出一個你曾向他分享過信仰,或正在尋求的朋友,邀請他「親自經歷」主,例如:邀請他參加一個基督徒的聚會、一場專題分享,或是一同參與一次有愛心服務的行動。

  • 照著天上異象盡職事

使徒行傳26:16 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

  1. 使徒行傳26章的中段記載了保羅自述自己如何遇見主得救,他分享到他在往大馬色的路上被主光照,而且主向他啟示並有所託付他的使命與任務,最後保羅講到他乃是照著天上來的異象盡職事,但卻遭受猶太人的逼迫。
  2. 從保羅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神如何呼召使用祂重用的僕人,首先是神的呼召與改變,保羅的改變乃是因主親自向他顯現並向他說話;而且主賜下祂的奉派,主派保羅作執事、作見證並派他作傳福音的,神僕人保羅的回應,他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他到處宣揚福音的信息,但遭受人的逼迫,當中蒙神的幫助使他能忍受堅持。
  3. 保羅為自己辨明時提到自己蒙基督光照得著天上來的異象,他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而正是這異象帶出基督對保羅的使命,奉派作執事作見證,要叫人眼睛得看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信靠主蒙赦罪成聖得基業。我們也何等需要從天上來的異象與願景,使我們的行事能有方向與目標,並且能帶著熱情、積極與勇敢去完成神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與託付。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得著從天上來的異象,知道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看到我們自己的價值、走入命定。

  • 反思

我是否清楚知道神在我生命中特有的「天上異象」與託付?若知道,我目前在實踐上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和挑戰?

  • 禱告

求主光照我的心,清晰啟示祂在我生命中的命定與計畫,賜我像保羅一樣「沒有違背」那異象的順服與勇氣,使我帶著熱情、積極與堅忍,完成祢所量給我的職事與見證。

  • 行動

花至少 15 分鐘安靜在神面前,回顧過去的屬靈經歷與領受,將你認為可能是「天上異象」或神對你的「呼召/託付」以一個簡潔的句子寫下,並思考接下來一週可以為此異象做出的一項微小但具體的行動(例如:與一位朋友分享福音、固定為某事工禱告、開始閱讀某一卷書)。

  • 少勸多勸要人信主

使徒行傳26:29 保羅說:無論是少勸是多勸,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都要像我一樣,只是不要像我有這些鎖鍊。

  1. 使徒行傳26最後記載保羅分訴見證後,巡撫非斯都認為保羅癲狂了,而亞基帕王以為保羅想勸他作基督徒,保羅回答他說但願神使一切在場聽他到話的人都能像他一樣成為基督的跟隨者,最後王和巡撫退席,彼此談論認為保羅無罪。
  2. 這段聖經我們看到保羅的心志與企圖,他想勸亞基帕及在場所有的人信主。保羅的分享已從分辯演變成為傳道,他向亞基帕王傳福音,總使亞基帕王暗示保羅是很難勸他信耶穌的。但保羅也不隱藏他的意圖,說到他不單要勸亞基帕王信耶穌,亦要勸在場的所有人都信耶穌。
  3. 神的兒女、神的教會很需要有像保羅一樣傳福音的熱忱與愛靈魂的心,教會就好比狂風巨浪中航行海上的艦艇,海面上有許多人浮浮沈沈等待救援。艦上水手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將海難者救回甲板上,而主的門徒、教會裡的每一位神兒女都應該是當然的救難隊員。
  4. 雷納德瑞文希爾:水手若聽見溺水的人呼救,豈能閒坐一旁?醫生豈能舒舒服服坐著,任憑病人死亡?消防隊員豈能閒坐一旁,任憑人著火而不伸出援手?你豈能安心坐在錫安山,任憑周圍的世人下地獄?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人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憐憫他們。
  5. 看看我們的周遭,就在我們的家職場工作生活圈裡的人,許多人也是困苦流離的,他們也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我們周遭的莊稼也已經熟了,正等待收割。求神的靈感動我們如同耶穌看見禾場裡的需要,讓我們學像保羅一樣回應神的呼召在各禾場、各場域裡成為祂的工人勇敢傳道,付代價農作為主收割神國的莊稼。

  • 反思

「少勸多勸要人信主」的熱切心志,對照我目前在生活圈(如家庭、職場、朋友圈)中,是否曾因害怕或顧慮而隱藏了向人分享福音的意圖?

  • 禱告

求神賜予我像使徒保羅那樣「愛靈魂的熱忱」,能清楚看見身邊困苦流離的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並鼓起勇氣,不再閒坐,勇敢回應神的呼召,在我的「禾場」上成為祂的收割工人。

  • 行動

效法保羅不隱藏意圖,本週主動為一位你認為「如同羊沒有牧人」的親友,預備一次簡短而真誠的分享(可以是一句關懷的經文、一個代禱的行動,或一個簡潔的見證),將「少勸多勸」的心志化為實際的接觸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