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如何以家的觀念建立教會

標籤:
香港 : 馬來西亞陳彼得牧師在港澳主領多場聚會(國度復興報/香港)報導:

來自馬來西亞新山全備福音教會的陳彼得牧師,於五月十六至二十三日期間在香港、澳門、廣州三地主講一連串以「復興」為題的聚會。他於五月二十三日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向基督教敬拜會的弟兄姊妺分享如何以家的觀念建立教會,有二千多人出席。

陳牧師表示,「家教會」著重「真心」和「繁殖」。在「教堂」中有很多「假信徒」或「假領袖」,但「家」中卻沒有「假父母」或「假兒女」。在「家教會」中,人人必需以真誠相待,坦然表達自己的軟弱,並委身於「家人」的生命之上。「家教會」最大的潛力,是其繁殖的能力,「作父母」是各人的「天職」,不管你有沒有牧養的恩賜。屬靈父母的責任,是生(傳福音)、養(牧養)、教(教導)、訓(訓練)、放(成長)、離(成家)和衍(繁殖家)。他們必須看見每一位「兒女」成家,才算完成責任。這樣一代接一代,教會便會無限地增長下去。

陳牧師於五月十七至十八日到訪澳門。他分享說,「復興」是從心(信心)開始的。在「不懂」和「失敗」中,我們可以憑信心開始「復興」。他鼓勵澳門的信徒,澳門的教會雖小,但神卻不小,祂要在澳門興起憑信心看見「復興」的人,可以向為人預言。

此外,陳牧師引用馬太福音十六章一至八節,講論「復興的焦點」。要做到「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信徒必須學習在生活中如何不見自己、不為自己。陳牧師說,捨己的意思不是爭一口氣,乃為要斷氣,放下權利回到本位,謙卑地活出耶穌的生命。因為耶穌是用生命換生命,以生命吸引生命的

最後,陳牧師談到人世間的四種愛,包括情慾的愛、親情的愛、友誼的愛和犧牲的愛,而耶穌所付出的屬於犧牲的愛。愛情也有三步曲,第一步是付出行動,第二步是毫無保留的捨己,第三步是與對方合一,就是要變成對方。若「復興的焦點」對準耶穌,我們就能捨己,與耶穌合一,讓耶穌的生命從課堂的教導中被活出來,不再單單「講耶穌」,乃是讓人看見活著的耶穌。


貴格會傳道人退修 人人作屬靈父母(國度復興報報導)

標籤:
圖,主辦單位提供 (原文出處

   國度復興報記者李菽霓台北報導:全台各地七十多位的台灣貴格會傳道人,於四月廿二至廿四日在三峽大板根舉行傳道人退修會,邀請連續兩年擔任該會講員的陳牧師主講「成為復興的器皿」。
 不想曝光的陳牧師延續去年的信息─「建立國度教會的理念」三二一的原則,勉勵在座傳道人:「把人帶到神面前,讓人遇見耶穌。」他先說明復興的定義:「復興是生命被改變,像耶穌;復興是影響社會、改變歷史、改變社會風氣;復興是恢復我們失去的榮耀,回到起初神的心意;復興就是行動。」
 他最常說的話是:「錯就改、跌倒就爬起來。」提到在教會中服事,不是先解決問題,而是先來尋求耶穌,因為若傳道人盡力去解決問題,永遠會有解決不完的問題,而是應連結於生命的源頭,並引用詩篇六十三篇1節來說明。
 他進一步指出:「復興的策略是家的模式,人人要起來作屬靈父母。」他引聖經創世記二章24節,解釋家的觀念是從上帝來的;馬太福音十二章46-50節,說明耶穌有家的觀念。家庭是家人互相保護、關係建立的地方。提摩太前書三章15節和以弗所書二章19節,說明保羅也有家的觀念。「教會不是戲院、醫院、法院,教會乃是家,有生命、關係、生命之約的地方。這也是中國教會復興的原則,因此家和教會一樣重要。」他最後提到家的三個重要內容:「生命、關係、繁殖」,其中家的最大能力在繁殖。並非人人皆能進入聖殿,但人人有家。教會的發展應該以家的概念,用家來傳福音。

以家建立屬神體系

標籤:
底下是摘錄自論壇報的報導:(詳細內容請參考論壇報網站 國度教會321理念 以家建立屬神體系

    陳彼得牧師在台中貴格會中心教會舉辦國度教會321特會中,提到復興的策略是以「家」的模式,教會若要復興,必須人人起來作屬靈父母。成為屬靈父母除了要「生」也要「養」,教會要擔起教導和門訓的工作,栽培有職分的工人。不是只有牧者能當屬靈父母,每個人都可以當屬靈父母,年輕人也可以成為屬靈父母,透過在學校為同學禱告,把握每一個身旁周遭可以傳福音的機會。不只要「傳」耶穌,更要「活出」耶穌,用愛去關心和陪伴,讓他們能夠從基督徒身上感受到神的愛。當弟兄姊妹開始成為屬靈父母之後,他們就有責任去餵養自己的屬靈孩子,他們會開始渴慕神的話語,禱告親近神,當他們開始餵養別人的生命時,自己的屬靈生命也會不斷地成長。
 
    陳牧師從創世記二章24節提到,「家」的觀念是從上帝來的。在馬太福音十二章46-50節,耶穌也給了家一個定義,屬靈的家必須要遵行神的旨意,而家庭是家人彼此相愛、互相保護和關係建立的地方。提摩太前書三章15節說明保羅也有家的觀念,他提到,「家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大家庭,教會的發展應該以「家」的概念來傳福音。教會若是失去家的氛圍,人與人之間家人的關係就容易變質。陳牧師強調,教會絕不是企業化的帶領,勉勵牧者們應該以「關係」導向來帶領教會,讓弟兄姊妹彼此是肢體與肢體的家人關係,而非公司企業的雇主與員工的關係。

很棒的信息,求神幫助更多人起來作屬靈父母,引領更多迷途的人回「家」!

職場教會帶來的革命

標籤:

   底下是在愛加倍靈修中心fb粉絲頁裡看到的劉牧師文章,裡面說到當信仰落實為生活,神的國才會在人間,而不是在「禮拜堂」,神的使命是要我們「去」,把教會帶到人群當人,而不應只是「來」,把人聚到「教堂」裡。

職場教會帶來的革命 / 劉曉亭牧師(愛加倍靈修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agapecareministry

今天上午大家準備去參加崇拜,這是好得無比的事,但是;不能去的怎麼辦?
誰不能去?
很多呀!生病住院的人,工作輪班的人,昨天熬夜的人,跟家人出去玩的人,在大賣場工作的人,出國旅遊出差的人…

小的時候,禮拜天只有一堂聚會,不是九點半就是十點,那種年代;大家盡量配合,請假的請假,代班的代班,反正準時出現就是好基督徒。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基督徒真有福,上午七點就有第一堂,晚上八點還有最後一堂,不像當年,從九點半改成十點要開好幾次執事會,各自還要搬出神學論述。如果禮拜天不行,禮拜六也會有崇拜,週末忙碌的人,也可以禮拜五聚會。

問題是;再多場聚會都解決不了現代化的多元,工作型態這麼複雜的情況下,為了「守住」聚會而聚會,難度愈來愈高了。
舉例來說;教會如果有職棒球員,不管禮拜幾,他就只能「不穩定」出席,因為東奔西跑,不是他能控制的,大家認為打NBA的林書豪可以每個禮拜飛回他的教會崇拜嗎?

顯然;「定時定點」的聚集固然有其意義,但是為了不限制「想要親近上帝的心」,教會必須打破「無謂的限制」。
什麼是「無謂的限制」?就是「非關真理的文化因素」。
大家記得小時候獻詩一定要穿詩袍嗎?不管多熱都要忍耐,這是敬虔的表示,但隨著時代的轉變,大家已經不再認定只有穿詩袍才是敬畏神了,甚至連「獻詩」都被敬拜讚美取代了,這就是「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雖然有認定上的困難,比如說聖餐改用烏龍茶跟蘿蔔糕一定會引起爭議,但是至少在不涉及真理的「幾點聚會」跟「在哪裡聚會」是可以被解放的。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聚會的時候,前面要不要有一個莊嚴講台,背後還要有十字架?如果大家認定那不是「場地佈置的必要條件」,那就再想一想牧師要不要穿有白色領子的牧師服?

請大家不要誤會,我們不是「反對」大家習慣的主日崇拜。
禮拜天上午十點整,牧師穿著牧師服,帶著穿詩袍的詩班步入聖堂,會眾起立,前方管風琴響起序樂,講台上擺著一本超大本聖經,十字架底下放了幾張好幾個人才抬得動的實木靠背椅,這個熟悉的畫面太棒了,以我的年紀來說;這種敬拜的美感遠勝敲鑼打鼓,完全不必去「反對」。

現在考慮的是;不能參加這些聚會的人,我們能不能在簡陋的環境中維持敬拜的純度?

聚會可以沒有講台嗎?牧師可以不穿西裝嗎?
如果沒有這些條件,當然可以!又不是「故意」把講台拆掉,「規定」牧師不准穿西裝,我們談的是「一定」要這樣嗎?
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耶穌當年常常在海邊跟山上講道,而且沒有穿皮鞋跟華麗的祭司服裝。
耶穌還在安息日治病,破壞了當時的傳統。

顯然;信仰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宗教儀式。

當然;所謂「生活方式」不是衣衫不整外加蓬頭垢面,或是在浴室哼歌稱為「全然解放的主日崇拜」,請大家別把「隨便」跟上述「生活方式」混為一談,一個「盡心盡興盡意盡力」愛上帝的人是不會亂來的。

就是這些討論與實際需要,所以有了「職場教會」,讓職場的基督徒不再把職場福音工作當成「教會增長」的工具,把同事朋友帶進教會不是為了增加人數,而是鼓勵基督徒在職場建立教會。

這是一件美事,內湖科學園區的基督徒正在聚集,希望每棟大樓都有一間教會,每層辦公室都有一個小組,每天都是敬拜上帝的日子,這是多棒的事!

不只是職場教會,我們還要求神興起「球場教會」,大家去公園打球然後敬拜神,當然還要有「海邊教會」,讓一群人駛帆船去海邊敬拜神,如此一來也可以有「戶外冒險教會」,大家在高空彈跳以前發自肺腑狂呼「主啊~~~」,也求神帶領「大賣場教會」,讓那些服務業的基督徒有自己方便的時間敬拜神。

耶穌當年吩咐我們的是「你們要去」,而不是「動員大家來」,12個門徒從來都不是樁腳,5000個人聽耶穌講道是自發的,不是門徒的下線。

使徒行傳的教會是「天天」聚會的教會,不是一週一次,地點則是在殿裡也在家裡還在河邊。

當信仰落實為生活,神的國才會在人間,而不是在「禮拜堂」。
到處有教會才會到處遇見基督徒,每個基督徒都在工作職場與家裡閉上嘴巴好好活,開口只為讚美主也造就人,這個世界就更美了。

就讓我們這樣禱告吧!

p.s文中的各種創意教會以及內湖園區職場教會不是「幻想」而是已經開始運作了,想知道詳情的朋友,6/15週六上午十點至十二點,歡迎參加「發現神國」說明會,這是一場眾教會聚集,分享突破的聚會,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場地借用內湖行道會,因為離文德捷運站很近(文德路208巷16號B1)


家教會活出初代教會精神(劉曉亭牧師專訪)

標籤:
圖,劉以琳

底下是劉曉亭牧師日前接受國度復興報專訪時的內容:(詳細內容請連結「劉曉亭牧師專訪:家教會活出初代教會精神」)

   劉曉亭牧師:因應台灣95%未信主的族群的需求,教會正面對一場「寧靜的宗教改革」,而「家教會」以新的牧養型態出現,把使徒行傳中初代教會的精神活出來了!

 劉曉亭牧師指出,全球各地正風起雲湧地出現「家教會」的模式,以「職場教會」、「球場教會」、「海邊教會」、「戶外冒險教會」以及「大賣場教會」等各種新型態呈現,對傳統教會形成衝擊。他說,從馬丁.路德改教至今,現今該是教會再一次從舊皮袋更新的時候。

 身為牧師之子,劉牧師說,五十年來心中常存一個疑問:那些在市場作買賣的人,週日不能到教會來作禮拜怎麼辦?作禮拜是不是一定要在週日早上九點半?一定要在定點作禮拜,換一個地方是不是不敬虔?但耶穌說,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祂!

 曾在紐西蘭宣教四年的劉曉亭牧師表示,牧會生涯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會友搬遷頻繁使牧養困難,過於頻繁的送往迎來,結果就是無法深度牧養,經過一段深度受挫的歲月後,劉牧師逐漸看見家裡牧養的需要,於是因應改變發展出「家教會」的概念。

 他也提到,網路的發達與便利性是近年來家教會的牧養型態蔚為風潮的關鍵。劉牧師在四年紐西蘭宣教的震撼下,神使他全然廢棄傳統教會觀。弟兄姊妹透過家裡牧養,彼此建立「家人」的關係後,搬遷不再是難題,時空不再是隔離,不論天涯海角,透過深刻的關懷,無所不談的話題,電腦打開,email一傳,生活點滴貼上網並加上文字抒發,使得天涯若比鄰。

 劉牧師稱他所牧養的家教會為「有機教會」(Oganic Church),是指未被污染、加工,規模屬性有別於傳統的教會,是推翻定時定點聚集的教會,是多元化社會中不受限於單一牧者傳講信息的教會,是貫徹初代教會精神的教會:天天、在殿裡在家裡擘餅、聚會的教會;「天天」牧養是指家教會一週七天都聚集;「在殿裡」、「在家裡」是為了裝備會友散會後出去傳福音,讓信仰與生活結合。辦公室教會則談同事們需要的議題,當人得到靈糧自然渴慕神。職場教會旨在服事同事,關心他,徹底實踐使徒行傳所教導的初代教會精神。

發展教會繁殖CPM的十個實用方法

標籤:


發展教會繁殖CPM的十個實用方法

有一些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宣道者繁殖教會,並使教會增長。這些方法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都曾被運用到CPM中,宣道者必須權衡當時的情況,配合現況的需要,採用哪些方法,已達到最好的果效。

1. 最初就以實現CPM為目標:

這是一個關鍵,宣道者在開始的時候,就必須同時運用各種傳道方法、門訓和小組教會的繁殖模式,用以實現CPM為終極目標,自行繁殖出教會。

2. 發展和實踐完整的策略:

在基督徒團體中,其實已經存有許多人視CPM為己任,宣道者只要發展出一套很好的方法,而且完整的策略,涵蓋禱告、神的話語、傳福音、繁殖教會等四根支柱,再配搭社會關懷工作方案或傳媒的效益,就能使宣道者不再只是單一差傳的組織,而是CPM的展現。

3. 評估每一件事為要實現終極異象:

從經驗中獲取智慧來做精確的收割計畫,總比廣泛地亂槍打鳥的方式來得更有效率。

4. 精確地計畫收割:

在當地人中使用篩選回應的原則,並且訓練他們成為繁殖者。凡是對傳講的福音有積極回應的信徒或慕道友,分別出來門訓,透過分享見證,使這些人建造成為一個屬靈領袖,可以建立當地的教會。

5. 讓初信者對逼迫有所準備:

要對初信者心理建設,讓他們明白基督徒所走的是十字架得道路,折磨、逼迫甚至殉道都有可能發生,跟隨者要做好準備,預備受苦。

6. 集合聚會,贏得靈魂:

通常繁殖教會的程序,先贏得初信者,然後門徒訓練,再集合聚會,漸漸成立教會。

7. 使用POUCH方法:

POUCH(育嬰袋)是幾個英文單字的縮寫,Participative(參與):參與聖經學習和敬拜團契;Obedience(順服):順服神的話;Unpaid(不受薪的):不領薪水的帶職傳道人;Cell(聚會點):聚會人數最多不超過15人;Home(居家):居家或店面都可以成為教會聚會場所。這個POUCH(育嬰袋)的方法適用於任何一個地方。

8. 在每個小組教會中孕育領袖:

必須在繁殖教會中,培訓自己的領袖,特別是孕育當地的信徒成為一個屬靈的領袖,他就可以建立下一個教會,有同時成為一位繁殖者。

9. 運用在事奉中的訓練:

為避免將教會領袖帶到學校進行裝備,更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就地接受神學的教育」,從教會的事奉中,包括一個月的培訓、二個月的牧養工作、或在兩年內完成為期二周共八次的培訓,使一般信徒可以蛻變成為一個領袖。

10. 示範、協助、觀察及離開

在繁殖教會的過程中,要懂得依循下列四個步驟順序:示範、協助、觀察及離開。在新開設的教會時,宣道者要先示範帶領敬拜或是聚會的模式,之後就讓信徒自行主領,宣道者暫時充當協助者,一段時間之後就要全然放給繁殖教會的領袖接手,這時宣道者就退居為一般信徒,最後就要離開這間教會,使這教會也成為下一個繁殖者。)

(以上內容連結引用自愛呆教會的點點滴滴

家庭教會的重新探索

標籤: ,
在我們生活的國度,當唯一能被接受的教會都是政府所批准的,我們便不得不重新審視它的形式了。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使得我們必須定期與其他基督徒舉行非正式的聚會來進行團契。我們閱讀並學習神的話語,讚美敬拜神,禱告並盡可能的接觸那些渴望尋找耶穌的弟兄姐妹。我們稱它為家庭教會,這樣的教會形式對於一些人而言是新穎而值得質疑的。但,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麼?這違背了聖經麼?下面是我們就這個問題所做的研究:

家庭教會的重新探索

[本文摘錄自傑森.約翰的文章]

自五旬節以來,就一種教會形式存在至今。目前而言,這種教會形式容納了比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教會更多的基督徒。它被稱為,家庭教會。名副其實的,它也就是那種在家中進行聚會的教會。這是在聖經新約中唯一的一種教會形式或者說它是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前唯一的教會形式。(在考古學術中有兩個有爭議的具體時間點)。在西元313年至321年之間,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定位官方宗教,並對於捐助教會建築物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將神職人員納入自己的工資發放範圍,並正式宣佈周日為正式敬拜日。一個免稅的,由有薪金的神職人員管理物業的教會形式取代了簡單的家庭教會。然而,家庭教會仍然保存至今。

我們將家庭教會做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一組信徒在家中以新約中的教會形式而聚會。這通常集中於在一小群人中的祈禱,團契,學習以及傳福音的基本知識。他們都被鼓勵參與,利用他們屬靈的恩賜以及聚會之外的時間,在社區中一起分享生活。家庭教會的研究挑戰了教會普遍的存在形式,而且幫助我們重新回到聖經中思考教會的功能及意義。原因很簡單,因為家庭教會不可避免的挑戰了三個西方教會中不必要的因素:教堂(聚會的場所),神職人員以及聚會方案。

一個特殊的教堂建築是阻礙必要教會運作的因素之一。如果在一個典型的第二個世紀的羅馬城鎮一個旅客要求找一個教會,他所指的是“人的集會”,而不是一個物理化的結構。就算是文學上來說“教會”的希臘語是指“被叫出來的一群人”與“聚在一起”有相關的含義。所以說,為什麼當被問及“你的教會在哪裡”的答案,往往卻成為了一個有指向的具體位址?建築的形式已經過度取代了人作為教會的基本性質和功能。

在基督教的聖經中是沒有聖地的。只有唯一的聖潔上帝與一群聖潔的人們一起生活。這個概念在舊約中就開始形成了。燃燒荊棘的地方是聖潔的只因為上帝在其中。這個道理用在聖殿及禮拜堂上也是真實成立的,因為上帝的存在使得這些地方聖潔。將要降臨的聖子耶穌,帶來了他對這些概念的完全理解。他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翰福音4:23). 不需要具體的位址。

由五旬節開始的教會,並不是人充滿一個聖地,而是上帝將一群渴望他的人聚集在同一個屋子裡 [傳道書2:1]
同樣的,家庭教會的形式也沒有什麼神奇之處。它強調了聖經中的教會是上帝子民們可以開始並存在任何得以呼吸的地方的概念。它推動了耶穌話語中的真理,“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那我們是應該強調上帝充滿在聖潔的建築裡而不求告上帝讓聖潔的人相聚麼?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問過同樣的問題:“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建築的形式限制了在教堂的尖頂和十架下的聚會。而家庭教會的形式為使人們更容易記得教會是人,而耶穌與他們同在創造了更多的空間。

當耶穌說要更換聖殿的時候,他的意思遠遠大於物理結構上面的更換。他還取消了對神職人員的劃分及等級化。馬太福音27:51說,“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往往,只有大祭司才能夠走進帷幔的後面,所以當教會中的祭司被提拔的時候殿裡的帷幔就會被再次懸掛上。 這個將神職人員與俗人分開對立的帷幔從神那裡將聖潔的人分離出來並在教會的運作中根生地固。 馬丁•路德說過一句名言“信徒皆祭司”。但不幸的是,這句名言所指的只是人不應該再通過祭司,而可以直接進入上帝的恩賜與救贖的這一層意思。他忘記了其實這句名言更意味著所有的信徒都有自己得到的恩澤,都擁有一個所謂基督身體的教會中的角色。當我正為路德的名言感恩他的時候,他也已經簡單的將過去的祭司化的格局用新的祭司和舊時的結構替換了。教會從來沒有起到過它應有的完全作用直到那帷幔再一次被打開。這個想法可能會引起很大一部分土地上面的人的騷動,也可能使得一些堅如磐石的觀念碎裂,但是重新審視教會是值得我們吃一點苦的。

“教會是人”、“信徒皆祭司” 是教會中必不可少的兩個因素,但是當教會的團契成為了一個持續不斷地爭議以及焦點的時候,那又會發生什麼呢? 一個全新的敬拜正在世界各地發生。這並不是成百上千人在北美舉行的“重建”運動,也不是成千上萬人購買最新出版的敬拜光碟。真正的更新是上百萬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學習如何在一個人的家中團契,敬拜禱告。人們正在從健全的教會體系回到這使徒行傳裡面所描述的基本的功能,“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懇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掰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祈禱,查經,團契都是聖經中的教會的基本功能。在神殿中聚會,在家中聚集,用聖餐, 或一起吃飯都是早期教會功能的基本形式。

人們會問家庭教會是什麼樣子的。家庭教會就好像是一個由耶穌為中心的不斷擴張的家庭。從這個家庭出發去接觸那些沒有這樣家庭的孤兒們。我們在這個家庭裡面集會是為了禱告,查經以及增進彼此的關係。 聽上去是不是很容易? 沒錯,他就是這麼宜人的容易。

為什麼是家庭教會?

[摘錄自Floyd McClung 的文章]

在我們生活的星球上面,有超過30億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耶穌基督的名字。有成千上萬的組織沒有被“上帝的愛”的佳音所涉及。貧窮,腐敗,可預防的疾病以及饑荒已經導致一個一個國家甚至大洲徹底毀壞。面對這些關於對上帝仁愛的信心,以及服從他的命令的挑戰時,我們被混淆了。

我相信耶穌基督的教會將會是全世界的希望。同時,有人會說這就將耶穌孤立了,而耶穌本身就是世界的希望。完全不是這樣! 耶穌他自己選擇教會作為對全世界需要他自己的答案。任何來自教會美好都來自耶穌本身。

我相信教會已經被耶穌般的仁愛所委託去應對這個世界物質層面的挑戰以及帶著這關於耶穌的好消息去應對精神層面的挑戰。我所相信上帝的愛是有兩隻手:一隻手拿著食物,醫療藥品和潔淨的水,然而另外一隻手拿著的是關於上帝之愛的佳音。

因為對於教會的熱愛,我在教會中服侍了整整70年,我也沒有打算放棄教會。 教會也有自身的需求,也有軟弱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沒有耶穌她也是守望無助的。但是教會是耶穌的新娘,是他的家,因此我們熱愛教會。我熱愛教會的全部,無論大小,黑或白,貧窮或富有,年輕或者古老的。我也對家庭教會感到興奮,但這不意味著我將耶穌基督身體其他的部分排除在外。若你要找的是一個反對或者批評制度化教會,宗派或者大型教會的人,那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我對家庭教會感到很興奮是因為上帝的聖靈正通過他們發揚光大來涉足我們星球。 這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當今,圍繞全世界發生家庭教會的運動是非常壯觀的。家庭教會在全世界範圍以龐大的數量劇增的現象已經引起了我的關注。可能全世界教會數量的增長都不及那小而簡單又容易複製的教會所具有的重新探索的力量而重要。上帝正在這樣形式的教會上面呼吸,這值得我們所關注。

我所說的並不是全世界範圍裡面那幾千家家庭教會,不過正因此我倒很樂意看見同樣的事情會在北美以及歐洲發生。我說的是在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那些成萬上億的人們正在通過這些千千萬萬家小而精的教會走向基督。我很渴望看見我自己的國家以及全世界發展中國家都能經歷同樣的恩賜。

使這些小而精緻的教會穩定運作的制度也同樣能夠幫助個人屬靈的成長。這些制度產生的所有性,問責性,自發性,參與以及責任也將在人們的生命中鞏固

我相信,上帝有個很大的夢想。同時我也相信,他也曾把一個生活,一個家庭,一個小的教會社區建在他的教會裡。我也,同樣夢想著一個很大的夢想,但是我所學到的是如果我要建的好,我一定要“建得小”。 任何有持久效果的運動的成熟性和有效性可以通過它如何為人們培養能夠提供一種教會功能的小團體文化去判斷出來。

對於家庭教會的模型我很期待因為那裡正是上帝的聖靈在世界上四處活動的地方。而毫無疑問的是,絕大多數從來沒有聽過關於耶穌這個佳音的人都來自那些對傳統以星期天敬拜為主並由主要建築帶領的教會並不開放接受的國家。如果教會想要去接觸那30億我們星球上的窮人而他們住在偏遠的山村或者擁擠的城市。是不能通過這些西方教會的計畫驅動以及專業神職人員的模式做到的。

而使我興奮得並不是這一特殊的教會模式,而是當人們在探索新約聖經所提及的在小型社區裡面建造教會的原則的過程中,神的屬靈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所作的功。正是這些原則,給於家庭教會模式運作的力量,而不是模式本身。這些原則也是不複雜的,它不要求一系列神學教育去真正搞懂他們。他們交織在使徒行傳裡所有關於教會的故事中。而且他們滲透到全世界各地的家庭教會運動中。

通過這個想法,我已經將我的生活奉獻給培養教會的園丁們去那些沒有被接觸的地區並且相信神將使用他們讓那些小而簡單,基層化的教會的萌芽運動得到誕生。 


家庭聚會點〈教會〉精髓探討

標籤:


原始文章連結處

大綱:

一.教會型態的演變

二.中國主流教會─家庭教會的演進

三.正統家庭教會的精髓

四.對台灣及海外地區,有心推展家庭教會者之幾點交通



曹弟兄

(一)教會型態的演進:

(A)主後七十年以前:以家庭教會型態為主流,其他為支流

(1)外邦人信主形成的教會,主要在信徒家中聚會。

(2)猶太人信主者,同時在聖殿及家中聚會。

(B)主後七十年聖殿被毀至主後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基督教國教化為止:以家庭教會為主流。

(C)主後四世紀,以至1980年:以會堂、教堂型態為主流,家庭教會為末流。

(D)1980年起,家庭教會興起、壯大、傳播:中共改革開放以後,大陸教會情況漸為人知,家庭教會在中國大

陸,已成為主流教會,估計會眾約八、九千萬。估計中國大陸每天三萬人歸主,絕大部分在家庭教會系統中

蒙恩,據說在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家庭教會也在漸漸的成長。

〈二〉中國大陸主流教會型態,家庭聚會點〈教會〉形成,演進的過程:

〈A〉 1950年中共建政:四億五千萬中國人,信主信徒估計為70萬至100萬,絕大多數在教堂、會堂聚會。

〈B〉 1950年三自愛國運動起,以至文革開始:地上的教堂、會堂,被中共改造成「三自教會」--樣板教

會。此時期部分信徒轉入地下家庭聚會。

〈C〉 1960年代文革起以至70年末改革開放地上的樣板教會--三自教會,亦被打倒關閉,此期間唯地下家庭

教會在運作。

〈D〉 1980年至今:中國人口約13億;信徒估計約8千萬至1億:約1千萬在三自系統裏,其他在家庭教會系

統裏。

〈E〉家庭聚會點〈教會〉成長的大約歷程:

(1)週間聚會的成立:

(A)親近主聚會:讚美、敬拜、禱告、代禱、見證、領人信主。

(B)造就性聚會:查經讀經等。

〈2〉主日聚會的成立:敬拜、話語的造就、信息、擘餅。

〈3〉工人興起:有名、或無名有實的長老工人在引導聚會。

〈4〉獨立的分會成立:分會的工人及長老興起。

〈5〉聯合長老、同工,交通會成立。

〈6〉團隊服事啟動:如聯合工人培訓、聯合培靈會。

〈7〉差派去遠方的傳道工人。

〈8〉差會成立:今天這個時刻,成千上萬的家庭聚會點,在以上的8個點任一點上,往前走。

〈F〉家庭聚會點〈教會〉的缺失:家庭教會缺失造成的主要原因為:教會成長太快,老練工人太少所致。其

主要缺失大致為:

(1)山頭主義興起:腐蝕家庭教會的精髓。

(2)信徒造就,工人培訓跟不上去。

(3)偏差教導、極端、異端的滲入。

〈三〉正統家庭教會的精髓:據說中國今日每天三萬人歸主, 其絕大部分,為家庭教會系統所結的果子,家庭教會

在中共政權打壓之下,仍能結果壯大,生生不息,和他俱備以下的精髓有關,這以下的精髓是有了第一點的存

在,才有第二點的存在,有了第二點的存在才有第三點的存在,試分述如下:

〈1〉移動的會幕教會:主因中共的打壓,另因聚會點的合併或擴殖,使聚會場所常常變更。

此點帶來的影響為:

〈a〉更多的學習跟隨雲柱、火柱的引導。

〈b〉積財寶在天上:不允許去建造有形的會幕、聖殿、會堂。結果使財力、心力去建造無形的聖殿→領人

歸主、親近主、信徒造就。

〈2〉不掛牌的教會:聚會點被稱之為武漢**路聚會點,或叫交大家屬區聚會點或王家村李姊家聚會點,使宗派

思想、山頭主義不易生根壯大。

〈3〉無牆、敞開的教會:除了對異端、極端,及可能危害教會人士有戒心外,基本上交通聚會的門是敞開的

〈外部牆的拆毀〉

〈4〉聖徒皆祭司:

(A) 拆毀聖品人員和平信徒之間隔斷的牆:被稱為四姊、二叔、張老師等的人,可能是差會領導,團隊負責

人,聚會點負責人或一般的弟兄姊妹。

(B) 由於聖品階級思想的消失,聖工不再是少數聖職人員的專利,信徒自動起來服事,教會很容易的整個動

起來〈內部牆的拆毀〉

〈5〉 教會運作、聖工推展生活化、自然化:

〈a〉不為會所的維持掛心,因為下週可能改到李家去聚會。

〈b〉不為到會人多少掛心,因為下週可能只能在自己家裡聚會。

〈c〉或在串門子時、工作中、行路中、婚喪禮儀中、家庭聚會中領人歸主,輕鬆打魚上網。

〈四〉對台灣及海外地區,有心推展家庭教會〈聚會點〉者之幾點交通:

〈1〉 清楚家庭教會的屬性:他不屬於你原來教會事工的延伸,他不是你教會的一個特殊小組,他是一個新

的、獨立的,有其特性的教會。

〈2〉 傳統有牆的教會可以和他共存:不需要把你有牆的教會結束後,再來推展家庭教會,因為此兩類型教

會可以並存,家庭教會的特性之一是沒有牆,因此他可能捉到許多有牆教會沒法探到、捉到的

「魚」,可是這些魚可能在你這有牆教會的池塘中養大。

〈3〉 肯定自己,尊重別人:對別的教派團體,不說三道四,因為神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每一支派都有他

那獨特的恩典。

〈4〉 請重視大陸家庭教會的五點精髓:如果你推動的家庭教會,和以上五點,任一點抵觸,你的家庭教會

可能正在變質,有家庭教會之名,而終無家庭教會之實。

〈5〉 永遠移動的會幕:請勿為你迅速壯大的家庭教會,找一個長久的聚會場所〈租用或購置〉,如此的熱

心、愛心,只是加速他的衰變與僵化。愛他,反成了害他。

〈6〉 保持家庭教會的無牆敞開特性:鼓勵你的會友去有牆教會交通、聚會,也歡迎有牆教會的會友到你的

教會來交通、聚會。讓活水可以自由湧流。外人來去自如,感覺輕鬆自在,沒有壓迫感,像回到家一

樣。自己的人進來則是回家的感覺真好。

〈7〉 全時間的工人,在此教會中,不是聘僱人員,也不是國營事業上頭派下來的總經理,也不是個體戶的

老闆,是家中的一分子,因此人家或叫你黃老哥、黃老弟、黃叔、黃伯或叫你的名字,你都覺得很自

然、很貼切。

〈8〉 弟兄姊妹做出金錢奉獻後,很滿足有喜樂,因為這是他為他愛的人、愛的事,做出的一種回報,心被

恩愛所感,隨本心所酌定的,不做難,也不勉強〈林後九/7〉。不被定規所操控、定罪,也不以此來

賄買神的恩典與祝福。

〈9〉 教會聖工擔子真輕省:因為全身靠神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個體的功用彼此相助,每個人

找到了他該站的位子了。

〈10〉聚會我喜歡:因他像一個大家庭,父親、長兄、弟妹在一起團聚交流,不像公司的開會,被主題、程

序、時間所左右控制,也不像看戲曲,再好的節目,多看也會厭。

〈11〉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家庭教會之所以結實纍纍,生生不息,祝福許多人,是因為他用前述所述的幾大

精髓為材料,編織而成,而此材料一來富伸縮性,可小〈容幾個人〉,可大〈容數百萬人,中國某最

大的家庭教會一支派,據稱有六百萬會友〉,二來抗僵硬老化,日久彌新,以致新酒常滿,恩典滿

溢,多人蒙福。

〈12〉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莫將榮耀歸給家庭教

會,他只是上帝手中的一匹驢駒,一個存放神寶貝恩典的瓦器,當將一切榮耀頌讚歸給驗中他,並將

恩典放在他裡面的主耶穌。

家庭教會(www.shepherdserve.org)

標籤:
歡迎你用任何方法下載,列印,複製,分發或傳開這份文章,但請勿修改文章內容,務必徹底忠於原文,嚴禁作牟利用途。如果你想確保內容準確無誤,歡迎登入www.shepherdserve.org下載原著,謝謝。© 僕人大衛

第四章  家庭教會

    人們第一次聽到家庭教會的時候,通常會錯誤地以為家庭教會和制度教會的分別,只在於教會的大小和他們相對能夠提供「事工」的能力。人們有時會推斷,家庭教會無法提供建築物教會所能提供的事工素質,不過,如果人們把「事工」定義為幫助人們作門徒,幫助人們更像基督,又裝備他們事奉主,那麼,制度教會實在沒有優勢。正如我在前一章所指出的,這些教會的條件可能更不好。無疑地,家庭教會無法提供制度教會多元化活動數量,不過,家庭教會更能夠提供真正的事奉。
    有些人認為家庭教會不是真正的教會,原因單單是家庭教會缺少了一座實在的建築物。假如這些人生在主後前三個世紀的話,便會認為地上一切教會也不是真正的教會了。事實上,耶穌說:「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耶穌沒有說信徒一定要在那裏聚會,就算只有兩個信徒,如果他們奉耶穌的名聚會,他應許必與他們同在。基督的門徒不時會在餐廳裏一同用飯,傾談真理,彼此教導,彼此勸戒,實際上比較星期日早上許多教會建築物內發生的事情,來得更接近新約的教會模式。
    在前一章,我列舉了一些家庭教會勝過制度教會的優點,開始這一章時,我想再列出一些原因,解釋為何家庭教會的模式是一種非常正確的聖經選擇,能夠相當有效地完成使人作門徒的目標。首先,容我先說明,我不是想要攻擊制度教會或他們的教牧,有很多制度教會的牧師也很愛主,很真心,盡他們所能地在自己的架構中作討主喜悅的事。我每年也牧養數以千計制度教會的牧師,很愛他們,也很欣賞他們,他們是屬乎世上最好的人,正因為我知道他們的工作是何等艱難,才想向他們提出另一種選擇,讓他們少受傷害,事奉更有果效,同時又更快樂。家庭教會的模式是合乎聖經的模式,能夠更有效地使人作門徒,擴展神的國度。我有點以為,如果制度教會的牧師是在一個家庭教會的處境中事奉,他們大部分都會做得更快樂、更有果效、也更有滿足感。
    我曾經在一間制度教會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並且是按我所知的,盡我所能地做到最好。可是,後來我用了幾個月,到訪不同教會的主日崇拜後,才隱約明白到一個「平信徒」上教會的感覺如何。這真叫我大開眼界,我開始明白為何這麼多人不熱心上教會。我像牧師以外的大多數人一樣,靜靜地坐下,等待崇拜結束。崇拜結束後,最少我可以與別人交通一下,參與一下,不用只作一個沉悶的觀眾。這經驗加上另一些因素,推動我開始思想一種更好的選擇。我開始研究家庭教會的模式,驚訝地發現世界上原來存在著數以百萬計的家庭教會。按我推斷,家庭教會相比制度教會,前者有著一些明顯的優勢。
    很多讀這本書的牧師,所管理的不是家庭教會,而是制度化教會。我知道自己所寫的很多內容,他們起初會覺得難以接受,因為這些東西看來太過偏激。不過,我會叫他們給自己一些時間,反思一下我要說的話,可我不期望他們一夜間會接受所有東西。我是為教牧同工寫這本書,而動力是來自對他們和他們教會的愛。

聖經中唯一一種的教會

      首要地,新約沒有在特別建築物中聚會的制度教會,然而家庭教會卻明顯是早期教會的標準:
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去,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徒十二12,加上強調)
……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明顯不是在教會建築物內〕,或在各人裡,我都教導你們……(徒二十20)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又問在他們家中的教會安。(羅十六3-5;也參考羅十六14-15,該處提到另外兩間大概是羅馬的家庭教會).
亞西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裏的教會,因主多多的問你們安。(林前十六19)
請問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並他家裏的教會安。(西四15)
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門一2)
    人們一直爭論,初期教會沒有興建教會建築物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教會仍是處於初期階段,然而按新約歷史的記載,那初期階段長達差不多一百年(隨後還持續超過二個世紀),所以,如果教會的建築物是教會成熟的標記,我們在使徒行傳中讀到的使徒教會,便從來沒有成熟過。
    我認為使徒從不興建一座教會建築物的原因,最低限度來說,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事不是神的心意,因為耶穌沒有留下這種榜樣或教導。耶穌叫人作門徒,不用特別的建築物,他也叫自己的門徒去使人作門徒,門徒不會覺得需要有些特別的建築物,就是這麼簡單。耶穌叫門徒走到全世界,叫萬民作門徒的時候,門徒不會想到:「耶穌想我們興建一些建築物,每星期在那裏向人們講道。」
    此外,門徒甚至可能認為,興建一些特別的建築物,會直接違反基督叫我們不要積財寶在地上的命令,浪費錢財在一些完全不必要的東西上,偷走那些本來可以用來作改變人生命事工的神國資源。

聖經的管家職分

    這想法帶來第二個家庭教會勝過制度教會的優點:家庭教會的模式提倡人們作教會資源的屬靈好管家,這肯定是門徒訓練極重要的一面。[1] 不用花金錢在教會建築物、置業、租金、維修、擴堂、翻新、開暖氣或冷氣上,因而,那些本來會浪費在建築物上的金錢,便可以用來賙濟窮人,廣傳福音,使人作門徒,就像使徒行傳中人們所作的。試想想,假如數以億計用在教會建築物上的金錢,用來廣傳福音,服事窮人,那可以為神國做到多大的事!幾乎是難以想像。
    此外,一些人數不多於二十人的家庭教會,實際上可以由「織帳棚的」(即「非受薪」)長老/牧師/監督負責牧養,只要家庭教會中有一些成熟的信徒,這事是可能做到,這些教會實質上根本不需金錢運作。
    當然,聖經似乎指出,長老/牧師/監督按他們的工作得工價,是應當的。所以,那些擺上全時間事奉的人,應該得到養生的金錢(參考提前五17-18)。只要家庭教會中有十個人作出十一奉獻,便能支持一個牧師過中等水平的生活,家庭教會中有五個人作十一奉獻,便能幫助一個牧師半職事奉。
    按照家庭教會的模式,那些會用在建築物上的金錢,可以騰出來支持牧師。所以,制度教會的牧師,不應該認為家庭教會的增長,會威脅他們的飯碗。相反地,這情況可能意味著很多弟兄姊妹能明白到神放在他們心中的渴望,帶職事奉來服事主[2],於是,大大幫助完成使人作門徒的使命。再者,一間有二十人奉獻的家庭教會,有潛力把一半的收入用來作外展工作和賙濟窮人。[3]
    如果制度教會轉為一個家庭教會網絡,甚麼人會是有可能失業的呢?教會行政人員、事工發展同工和一些有特別事奉才能的同工(例如大教會裏的兒童和青年事工),他們不願意用一些有很多聖經基礎的事工,來代替這些很少聖經基礎的事工。家庭教會不需要兒童和青年事工,因為聖經把這個責任交給了父母,而家庭教會的人普遍會努力跟從聖經,而不是跟從一些文化基督教的規範。一些失去雙親的基督徒青年人,可以加入家庭教會,接受門徒訓練,就好像加入制度教會一樣。人們可能感到奇怪,為何新約隻字不提「青年牧師」或「兒童牧師」呢?這些事工在基督教的前一千九百年並不存在,為何現在突然變得如此重要,特別是在富裕的西方國家中呢?[4]
    最後一點,尤其是在一些較貧困的國家中,牧師通常會發現,倘若缺少西方基督徒的資助,他們便難以租借或擁有教會物業,而這種依賴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後果。不過,事實上,三百多年來,基督教也沒有這問題,如果你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牧師,會眾無法支付自己教會的建築物,你不用討好一些到訪的美國人,尋求金錢資助,因為神已經解決了你的問題。你實在不需有一座教會建築物,也能成功地使人作門徒,只管跟從聖經的模式。

破碎家庭的結束

    家庭教會擁有的另一個優點是:家庭教會有利訓練兒童和青少年作門徒。今天制度教會所犯的其中一個錯誤(特別是美國的大教會),就是他們為兒童和青年提供一些極好的事工,可是卻隱瞞一個事實:大部分兒童多年來快樂地參與興奮的兒童和青年事工,到了「離巢」後,便再沒有上教會。(問問任何一位青年牧師一些統計數字——他們應知道這情況)
    此外,有些雇用青年牧師和兒童牧師的教會,會不斷向基督徒父母灌輸一種錯覺,以為他們無法培育自己孩子的靈性,也沒有責任這樣做。「我們會照顧你孩子的靈命成長,我們是受過訓練的專家。」
    按現在的情況,這系統帶來失敗,因為這系統會形成一種不斷越發妥協的循環。最初父母會尋找一些自己孩子喜歡的教會,如果有位年青人在回家途中,向父母說他在教會很開心,父母便會興奮不已,以為這位年青人喜歡教會,就等於也喜歡屬靈的事,可是這往往是極為錯誤的想法。
    由成功主導的主任牧師一心希望自己的教會增長,所以青年牧師和兒童牧師出席同工會議後,通常會感到壓力,要創辦一些「相對」孩子認為有趣的活動(「相對」往往及不上「有趣」重要,而「相對」也不必然指到「帶領孩子悔改,相信和順服耶穌的命令),如果孩子們看好這些活動,父母便會回來(也會奉獻金錢),教會便會增長。
    青年小組是否成功,是以出席人數量度,青年牧師會千方百計叫教會坐滿年青人,而這樣做往往會妥協一些真正的屬靈要求。可憐這些青年牧師,聽到有些父母向主任牧師打小報告,說孩子們投訴他們講道太沉悶,又指責別人的罪。
    不過,如果主內的青年牧師成為家庭教會領袖,對他們來說是何等的祝福。他們通常已經有很好的溝通技巧,對年青人有一顆火熱的心,又不乏精力,他們很多人之所以是青年牧師,只因為他們必需走過這第一步,漸漸地學會一些超級的人際關係技巧,才能撐起主任牧師一職。他們大多數人也勝任牧養一間家庭教會,他們一直在青年小組所作的事奉,比起教會主堂一向進行的事情,來得更切合聖經的教會模式!我們也可對兒童牧師說相同的話,他們可以比主任牧師更能勝任服事家庭教會。在家庭教會中,連兒童在內,所有人都圍成一圈坐下,一同參與,甚至共享食物。
    自然來說,兒童和青年人在家庭教會中也會受到更好的門徒訓練,因為他們經歷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群體生活,有機會參與、發問,跟不同年紀的人溝通,大家同為一個基督徒大家庭的成員。在制度教會中,兒童和青年人不斷地接觸一些大型節目,「有趣」的學習,很少經歷真正的群體生活。他們通常很懂得人人都曉得的裝假,就像在學校一樣,只學會與自己的同輩相處。
    不過,當不同年紀的人一同聚會時,哭泣的嬰兒和不肯安靜的孩子會怎樣呢?
    他們應該是經常備受喜愛的,如果他們真的會帶來問題,也可以採取一些實際的方法去處理,譬如說,可以帶他們到另一個房間,讓他們遊戲作樂,或給他們蠟筆和畫紙,讓他們在地上填顏色。在家庭教會的聚會中,嬰兒和兒童不是問題,不用交由一個陌生人托管,大家庭中所有人都愛他們。在制度教會中,嬰兒哭起來,通常會騷擾聚會的正式進行,也可能會有陌生人以不友善的目光投向嬰兒的父母,叫他們感到難堪。在家庭教會中,嬰兒哭起來,旁邊都是他的家人,沒有人會介意給提醒,神所賜的一個小生命正在他們中間,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懷這嬰兒。
    遇到孩子不受約束,父母可以聽取其他父母的心得。當信徒有真正彼此關心的關係,就不會彼此說長道短,好像制度教會中不時出現的情況一樣,因為他們彼此了解,彼此相愛。

快樂的牧師

    我牧養教會已有二十年,曾在世界各地向數以萬計的牧師說話,並且與很多牧師成為知己深交,我想我可以說自己知道牧養一間現代教會有甚麼要求。我好像所有制度教會的牧師一樣,經歷過事奉的「黑暗面」,有時可以非常黑暗,實際上,「兇殘」可能是更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這情況。
    大多數牧師會面對人們的期望,自然地造成難以置信的壓力,有時甚至會破壞他們與自己家人的關係。有很多原因會叫牧師感到泄氣,他們必須是政客、法官、雇主、心理醫生、活動主任、建築承包、婚姻輔導、公開講師、經理、心理專家和行政人員,不時發現自己為了與其他牧師爭奪基督身體較大的部分,展開激烈的競爭,很少時間可以作個人的屬靈操練。很多牧師覺得自己被這職業所困,薪酬太低,他們的會眾是自己的顧客,又是自己的雇主,有時這些雇主和顧客會叫他們的生活苦不堪言。
    相比之下,家庭教會的牧師就輕省得多,第一,如果牧師過著一種真正模範的門徒生活,教導人們不妥協地順服耶穌的教訓,極少山羊會有興趣加入他的教會。事實上,單單是在家中聚會,大概也足以叫很多山羊自動離開,所以牧師牧養的,大多數也是綿羊。
    第二,牧師可以親自關心和訓練所有綿羊,因為他只須管理十二至二十個人,可以享受與他們建立的真正親密關係,就像家裏的父親一樣,可以給孩子應得的時間。我記得自己還在制度教會中擔任牧師時,不時感到孤單,不能與任何一個會眾太過接近,免得其他人因我不看他們為密友而恨我,又妒嫉我的好友。我渴望與其他信徒可以真正親近,卻不會冒險付這代價尋找真正的朋友。
    在家庭教會關係密切的家庭中,肢體很自然會幫忙守望牧師,因為牧師是他們的好朋友,不是講台上的演員。
    家庭教會的牧師可以花時間栽培一些家庭教會的未來領袖,好叫倍增的機會來到以先,領袖已經預備好。更不用看著自己那些最有前途的未來領袖,把他們的恩賜從教會帶到別處的神學院中。
    牧師可以有充分的時間發展一些自己會眾以外的事工。或許他可以到監獄、個人護養院服事,向難民或商人一對一地傳福音,又視乎他的經驗,可以分配出部分時間去開展另一些家庭教會,或指導一些在他服事下成長的年青家庭教會牧師。
    牧師不會感到擔當主日演員的壓力,不用在星期六晚上預備一篇三點式的講道,苦惱自己如何可能滿足這麼多靈命處於不同階段的人[5]。他可以因著看見聖靈如何運用聚會中的每一個人而高興,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恩賜,他甚至可以不出席聚會,就算沒有他,一切也會如常運作。
    牧師不用分心處理建築物,也不用管理同工。
    牧師沒有理由與其他牧師競爭。
    沒有那叫牧師生命痛苦不堪的「教會會議」,也沒有普遍會出現的內部政治鬥爭。
    簡而言之,牧師可以成為神呼召自己成為的人,而不是成了文化基督教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身分。他不是演員,不是公司的主席,不是事工的中心,而是一個造就門徒,裝備聖徒的人。

快樂的羊

    真正的信徒會渴望和享受一切與真正合乎聖經的家庭教會有關的東西。
    所有真正的信徒也會渴望與其他信徒建立真誠的關係,因為神的愛已澆灌在他們心中,這種關係是家庭教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聖經指到的團契,真正與其他弟兄姊妹分享自己的生命。家庭教會帶來一種環境,信徒可以做到信徒應該做的事,這些事可見於很多新約論到「彼此」的經文中。在家庭教會的環境中,信徒可以彼此勸勉,彼此鼓勵,彼此造就,彼此安慰,彼此教導,彼此服事,彼此代禱,可以彼此激勵相愛和行善,彼此認罪,各人擔當對方的重擔,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勸戒,可以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這種事不常會在制度教會的主日崇拜中發生,信徒只是坐坐看看。有一位家庭教會的肢體對我說:「我們肢體中有人病了的時候,我不會因為自己簽名參加「膳食服事」,才送飯食到一個陌生人家中,我自然會送食物給那位自己認識又愛的人。」
    真正的信徒喜歡彼此交通和聯絡,要他們一年又一年被動地坐下來,聽一些無關痛癢或多餘的講道,實在侮辱了他們的理智和靈性。相反地,信徒寧願有機會分享自己所得、關乎神和神話語的亮光,家庭教會便提供了這機會,各人也跟從一種聖經的模式,而不是文化的模式,眾人也「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林前十四26),在家庭教會中,人們不會迷失在人群中,也不會受到教會小圈子排斥。
    真正的信徒渴望被神使用作服事。在家庭教會中,各人也有機會被神使用,祝福別人,共同分擔責任,因此,制度教會中委身的肢體普遍會感到的筋疲力盡的感覺,沒有人會感受到。最低限度,各人也可以帶食物一同分享,聖經似乎指這樣做為「愛筵」(猶一12),對很多家庭教會來說,這樣用飯,是遵照最初主餐的榜樣。實際上主餐是逾越節晚餐的一部分,主餐不是「神的屬靈小吃」,我從前在一間制度教會牧會時,曾聽到一個小男孩這樣說。在教會崇拜時,花幾秒鐘的時間,和一群陌生人一同吃一小塊餅乾、喝一小杯果汁,這種概念法完全不符合聖經、不適用於以聖經為根本的家庭教會。一群彼此相愛的門徒一同分享用飯,可多方面提昇主餐的聖禮意義。
    在家庭教會中,敬拜又簡單,又真誠,供人分享,不是表演,真正的信徒熱愛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

教義平衡和寬容

    在小教會聚會又輕鬆又開放的討論中,人們能夠讀經,就能夠細察一切的教導,彼此相識又相愛的弟兄姊妹往往會慎重地考慮一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即使人們沒有達成共識,但是愛,而不是教義,仍然使他們相聚一起。教會中任何人作出的教導,連同長老/牧師/監督在內,也要受到別人愛心的察驗,因為每個肢體也是教師(參考約壹二27),有一種聖經模式內置的相互制衡,可有助防止人們在教義上走差。
    這情況與現代制度教會的規範形成相當的對照。制度教會的教義從一開始經已設立,不會受到質疑,因而,一些壞的教義會不斷延續下去,教義也成了人們接納與否的試金石。又因著同樣的原因,一篇講道中的一個重點,可能會導致即時有一批反對者離開。他們會逃到別處,暫且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他們知道與牧師談論自己不同意的教義,是沒有意義,就算他們可以說服牧師改變自己的觀點,牧師也會向他宗派中另一些高層的人隱藏,也會向教會中很多人隱藏,制度教會內的教義分歧,造就了一些牧師成了世上最有技巧的政治家,又是含糊其詞的演說家,避免說一些可能造成爭論的話,叫人人也以為他與自己同一陣線。

一種現代的潮流

    有趣地,有越來越多制度教會在自己的制度模式內發展一些小組架構,承認這些小組對門徒訓練的價值。有些教會做得更進一步,以小組作為核心架構,認為小組是他們事工最重要的一環,大型的「慶典聚會」比起小組來說,是次等重要(最少在理論上)。
    這些是走向正確方向的步伐,神也祝福這些步伐,因為神祝福我們多寡,是與我們有多符合神的心意相稱。的確,「小組教會」比起標準的制度教會有更好的架構,有助使人作門徒,這類教會處於制度教會模式和家庭教會模式之間,結合兩者的元素。
    現代的小組制度教會與古時和現代的家庭教會比較起來又如何?兩者有一些分別。
    舉一個例子,小組制度教會有時會不幸地推動很多制度教會內的錯事,特別是當主任牧師開展小組事工的真正動機,是為了建立自己的教會王國時,因而會利用人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小組正正切合他的計劃。這種情況發生時,小組領袖會經過挑選,測試他們是否忠於母會,他們不能太有恩賜,或太過靈恩,免得魔鬼叫他們滿腦子以為自己可以獨當一面。這類方針會攔阻小組的果效,正如所有其他制度教會一樣,把一些真正蒙召和熱心的領袖趕到神學院,搶走教會真正的恩賜,把這些人送到一處只會演講授課,缺乏在職訓練的地方。
    制度教會中的小組不時會演變成與團契小組一樣,不會使人作門徒,由於人們認為自己應該在主日得著屬靈餵養,所以小組有時會專注在神話語以外的事情,不想再重複主日所做的事。
    制度教會中的小組通常由一位教會同工組織,而不是由聖靈所生,成為眾多其他教會活動中的一種額外活動。人們是按著年齡、社會地位、背景、興趣、婚姻狀況或地理位置而放在一起,山羊通常會混進綿羊中,這一切屬地的組織也不會幫助信徒學會彼此相愛,包容對方的不同之處。不要忘記,很多初期教會也混合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他們定時一同用飯,吃一些猶太傳統禁止的食物,他們的聚會一定會是很好的學習經驗!很好的機會行在愛中!何等見證福音的大能!所以,為何我們認為一定要把各人分到同類的小組中,才能保證小組運作成功?
    小組制度教會仍然有主日的表演,觀眾來看專人表演,當有「真正」的教會活動時,小組不准會面,向所有人表明,制度活動才最重要。因著這種信息,就算不是大多數人,但也會有很多出席主日崇拜的人,就算得到鼓勵,也不會參與小組,認為小組是可以隨意選擇的聚會,只要出席最重要的每週活動,便感到滿足。所以,人們可能會推廣小組的概念為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遠不及上主日的制度崇拜那麼重要,實際上是輕看了那真正團契,門訓和靈命成長的最好機會。這錯誤的信息已經發出,制度活動仍然是第一。

更多的分別

    小組制度教會的建構像一個集團金三角,人人知道自己的階級位置,身居高位的人可能會叫自己為「僕人領袖」,可看起來通常會更像一些行政總裁,負責作出一些行政決定。教會越大,牧師與自己牧養的肢體也相距越遠。如果他是一個真正的牧師,你可能會無意中聽到他承認一個真相,他大抵會告訴你,他牧養的羊數量如果少一點,會感到更快樂。
    同樣地,小組制度教會仍然推行教牧與平信徒的分歧。小組領袖往往次於受薪的專職同工,因為小組領袖不能賦予太大的權力,通常是由教牧傳下或批准一些研經課堂,小組不可施行聖餐或洗禮,這些神聖的職事要留給一些有名銜、有證書的精英份子執行,教會中蒙召全職事奉的人,必須進到神學院,獲得「真正」事奉的資格,才可以加入精英的行列。
    小組制度教會有時只不過是一些小型教會崇拜,維持不多於60至90分鐘,由一位有恩賜的人帶領敬拜,又由另一位有恩賜的人作出認可的教導,聖靈沒有太多空間使用別人,分出恩賜,或建立工人。
    在制度教會中,人們通常不會認真地委身小組,只會偶爾出席。小組有時也會設計成暫時性,所以群體的深度比家庭教會淺。
    制度教會中的小組通常在平日聚會,免得與另一個教會聚會一同擠到星期六,因此,一星期中間舉行的小組通常也有時間限制,能夠出席的人不會超過兩個小時,也會叫那些有學齡子女的父母或要長途跋涉而來的人,感到卻步。
    即使當制度教會推動小組事工,教會仍然要花錢在建築物上。事實上,就算小組活動使到更多人來到教會,最終也只會花上更多金錢在建築物的活動上。此外,制度教會有組織的小組通常要求最少一位額外的受薪同工,那表示會有更多金錢用在另一項教會活動上。
    或許最糟糕的是,小組制度教會的牧師在親自訓練門徒方面,經常受到極大的限制,他們太忙於自己眾多的責任,只可以騰出非常少的時間作一對一的門徒訓練。他們頂多只可以訓練小組的領袖,可是,這往往也只限於每月一次的模式。
    在我看來,這一切也指出,家庭教會更符合聖經,更有效訓練和倍增門徒和門訓領袖。不過,我也明白自己的意見,不會很快便改變數百年來的教會傳統,所以,我懇請各位制度教會的牧師一同做些事情,叫他們的教會走向一種更符合聖經的門徒訓練模式[6],他們可以考慮親自訓練一些未來領袖,或開展一些小組事工,也可以舉辦一些「初期教會主日」,在星期日關上教會的建築物,各人在家中分享食物,試一下前三個世紀基督徒聚會的方式。
    教會中有小組的牧師可以考慮開放一些小組,去成立家庭教會,看看會發生甚麼事。如果小組運作健康,又有一些神呼召的牧師/長者/監督帶領,應該可以獨立運作,不再需要母會,不像一些非附屬的青年教會仍然需要母會一樣。為何不釋放他們呢?[7] 肢體拿來奉獻母會的金錢,可以用來支持家庭教會的牧師。
    我認同家庭教會,是否意味我會說制度教會是一無是處?斷乎不是。制度教會也造就不少順服基督的門徒,從這角度來看,制度教會是值得讚賞。可是,制度教會的實踐和架構,有時可能非但不會幫助人們做到基督擺在我們面前的目標,更會攔阻人們做到這目標,制度教會也不時是牧師殺手。

家庭教會的聚會中會做甚麼?

    每間家庭教會不需有同樣的架構,可以有很多變化空間。每間家庭教會也應該反映出自己的文化和社會差別——這是為何特別是在一些沒有基督教文化傳統的國家中,家庭教會能夠很有效地傳福音。家庭教會的成員不會邀請自己的鄰居到一座對他們完全陌生的建築物,又要他們參與一些自己完全陌生的儀式——這些都是主要的溝通障礙。相反地,他們會邀請鄰居與自己的朋友一同用飯。
    家庭教會聚會的主要環節,通常就是一同用飯。對很多家庭教會來說,那頓飯包括主餐,或根本就是主餐,而每個家庭教會可以決定如何最好地帶出主餐的屬靈意義。前面也提過,最初的主餐是始於真實的逾越節晚餐,自身帶有很多屬靈意義,看慶祝主餐為一同用飯,或用飯的一部分,明顯是早期信徒聚會時會依從的模式,我們讀到早期的基督徒: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徒二42、46)
    早期的基督徒是按著字面拿起餅,擘開,彼此分享,這是他們文化中實際上每一餐飯也會做的事。早期的基督徒用飯時把餅擘開,會否可能帶有一些屬靈意義?聖經沒有清楚明說,不過,巴克萊(William Barclay)在他的著作《主的聖餐》(The Lord’s Supper)中寫道:「毫無疑問地,主餐始於一家人在私人或朋友的的屋子裏一同用飯……吃一小塊餅,呷一口酒,這種想法與最初的主餐根本完全無關……主餐最初是很多朋友在家中一同用飯。」所有現代聖經學者也會同意巴克萊的觀點,可是教會在這問題上仍然會依從自己的傳統,多於神的話語,真叫人驚奇!
    耶穌囑咐門徒,要教導他們的門徒順從一切他命令了他們去做的事。所以當耶穌囑咐門徒一同吃那餅,喝那杯,來紀念他的時候,他們也會教導自己的門徒這樣做。他們會否可能是在平常用飯時舉行主餐?我們讀到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信,看來主餐無疑是在用飯時進行:
你們聚會的時候(保羅不是說到在教會建築物中聚會,因為當時還沒有教會建築物),算不得吃主的晚餐,因為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林前十一20-21,加上強調)
    如果主餐是按著現代教會的方式進行,保羅如此來說主餐,豈不是胡說八道?你曾否聽過現代教會主餐中會出現這種問題?有人先吃自己的飯,另一人卻是飢餓,有人卻是渴醉?如果主餐是與一頓真正的飯一同進行,保羅的話才有意義,他再說:
你們要吃喝,難道沒有家嗎?還是藐視神的教會(記得保羅不是寫到一座教會建築物,而是一群聚會的人,那才是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嗎?我不稱讚!(林前十一22)
    如果人們不是在實際用飯時作那些事,那些沒有的人又怎會覺得羞愧呢?保羅指出,有些哥林多信徒提早來到聚會,沒有等待其他人到來,便自己先用飯,當有些很貧窮的人來到,窮得沒帶食物一同用飯的話,他們便會飢餓,又因為大家也發現他們沒有帶來食物,便會覺得羞愧。
    保羅寫了這話後,再寫到更多有關主餐的事,這是「從主領受的」聖禮(林前十一23),又重述第一次主餐時所發生的事(參考林前十一24-25),然後再警告哥林多的信徒,不要不按理享用主餐,說到如果他們不自己省察,可能實際上是吃喝自己的罪,招來身體軟弱,患病,甚至早死(參考林前十一26-32)。
   保羅再總結說:
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 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裡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林前十一33-34)
    按上文下理來說,干犯主餐的罪,就是不考慮其他信徒。保羅再次警告,主餐應是一同分享用飯,那些先用自己飯的人有可能會招來神的審判(或管教)。解決方法十分簡單,如果人們飢餓,等不了別人,他在聚會以先,應該先吃點東西,而那些早來的人應該等待那些遲來的人一同用飯,當中明顯包含主餐,或者根本那就是主餐。
    我們看看整段經文,似乎明顯可見,保羅是說如果人們吃餐的話,要用討喜悅的方式來吃,流露彼此相愛和關心。
    無論如何,顯然初期教會在家中一同用飯時實行主餐,用不著聖職人員主持,為何我們不去照樣行?

餅和酒

主餐時用那一種餅和酒,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我們一定要完美地模仿最初的主餐,便要知道最初的餅是用那一種材料來造,酒是用那一種葡萄來釀了(第一世紀有些教父嚴格地規定酒必須用水稀釋,不然便不是正確地執行主餐)。
    餅和酒是古時猶太人一些最普遍的食物,耶穌賦予兩種非常普通的食物深邃的意義,兩種幾乎人人每天也會吃的食物,假如耶穌在歷史一個不同的時空,在另一個文化中降世,最初的主餐便可能會包括了乳酪和羊奶,或米餅和鳳梨汁,故此耶穌與門徒一同用飯時,任何食物和飲料也有可能會用來象徵他的身體和血,屬靈意義才是重點,我們成功地遵守律法的字面意思時,不要忽略律法的精義!
    人們平時用飯,不必十分嚴肅,我們也已經看過,早期的基督徒「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徒二46)。不過,人們一同用飯,來到紀念耶穌犧牲,進食餅和酒時,態度認真,當然很合宜。人們進食主餐前,按著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17至34節中向哥林多的信徒的嚴厲警告,先自我省察一下,也總是好的。任何人違背基督叫我們彼此相愛的命令,也會招來神的管教。人們有甚麼衝突和紛爭,也應該在主餐之前解決,信徒也應該省察自己,承認一切的罪,用保羅的說法,就是「自己省察」的意思。

藉著基督的身體彰顯聖靈

    人們一同分享敬拜、教導和屬靈恩賜之前或以後,都可以一同用飯。個別家庭教會可以決定自己的形式,同一間家庭教會在不同的聚會時,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從經文清楚可見,早期教會的聚會與今天制度教會的崇拜相當不同,哥林多前書十一章至十四章向我們提供了尤其豐富的亮光。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聚會,沒有理由認為我們今天不能或不應該依照同一種形式。保羅所形容的初期教會聚會,也明顯只能在小組環境中進行,從資源和人力分配來看,保羅所形容的聚會無法在大型聚會中進行。
    我首先要承認,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前四章所寫的,我不是全都明白。不過,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至十四章中所描述的聚會,明顯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就是聖靈與他們同在,藉著基督身體的肢體彰顯出來。聖靈把恩賜分給各人,來造就基督的整個身體。
    保羅最少列出九種聖靈恩賜:預言、方言、翻方言、知識的言語、智慧的言語、辨別諸靈、醫病恩賜、信心和行異能。哥林多前書十四章26節中,保羅沒有說每次聚會也會出現這一切恩賜,不過肯定是暗示人們可能會運用這些恩賜,也似乎是總結一些最常見的聖靈彰顯:
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
   我們先看一下這五種普遍的聖靈彰顯,然後在後一章,更全面地看看哥林多前書十二章8至10節所列出的九種恩賜。
   保羅最先列出詩歌,他寫給另外兩間教會的信中,也提過聖靈所賜的詩歌,突出詩歌在基督徒聚會中的地位。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弗五18-19)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三16)
    我們不清楚詩章、頌詞和靈歌的分別,不過這一切也是以基督的話語作為基礎,由聖靈感動而來,信徒應該為了彼此教導和勸戒而唱出來,這才是重點。毫無疑問,教會歷史中,很多由信徒頌唱的詩歌也屬於這三種類別的其中一種。但不幸地,太多現代詩歌缺乏聖經深度,顯出這些詩歌不是由聖靈感動,因為實在太過膚淺,沒有教導和勸戒信徒的實際價值。然而,在家庭教會聚會的信徒應該預期,聖靈不但會感動個別肢體帶領一些出名的基督徒新詩歌和舊詩歌,也會向一些肢體賜下一些特別的歌曲,可以用來造就普遍信徒。啊,教會有自己由聖靈所賜的詩歌,這是多麼奇妙呢!

教訓

    保羅第二列出教訓,再次指出任何人在聚會中也可以分享一些由聖靈感動而來的教訓。當然,所有教訓也要經過審斷,看看是否符合使徒的教訓(因為當時人人也會委身這樣做:參考徒二42),我們今天也應這樣做。不過,新約這裏或別處也沒有指出,地方教會每星期聚會時,也要有同一個人講道,支配著每次的聚會。
    當時在耶路撒冷,聖殿有一些比較大型的聚會,由使徒負責作教導。我們知道長老在教會中也領受了教導的責任,有些人也蒙召作教導的職事。保羅常常在眾人面前和各家各戶裏教導人(參考徒二十20)。不過,在一些小型的信徒聚會中,聖靈可能會使用一些使徒、長老或教師以外的人,來教導別人。
    論到教導人,我們看來比早期教會遠為有利,因為我們都能攜帶自己的聖經去聚會。可是另一方面,可能由於我們很容易得到聖經,助長了我們看教義比盡心愛神和愛鄰舍如同自己來得重要,奪走神話語要帶給我們的生命。我們一直被人瘋狂地灌輸教義,很多小組查經和主日講道也完全與生活無關,非常沉悶。家庭教會可以依照一個很好的原則:如果一些較年長的孩子表示感到沉悶,成年人很可能只是收起自己的感覺,孩子是很好的真理指標。

啟示

    第三,保羅列出「啟示」,這可能指到任何一些由神向某些肢體啟示的東西。舉一個例子,保羅特別提到有些不信的人,可能會來到基督徒的聚會中,透過先知講道的恩賜,可把「他們心裏的隱情顯露出來」,叫他們可以「勸醒知罪」,「被眾人審明」,「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林前十四24-25)
    我們再次見到,聖靈的真正同在,是教會聚會預期會有的特色。也因著聖靈的同在,可能有一些超自然的事情發生。早期的基督徒真的相信耶穌所應許的:「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如果耶穌親自在他們中間,神蹟便可能發生,他們確實地「以神的靈敬拜」(腓三3)。
    無論如何,我稍後便會說到更多關於預言的事,預言可能包含一些有關別人內心的啟示。不過,啟示也可能關乎其他東西,和藉著其他途徑而來,好像透過夢境或異象(參考徒二17)。

方言和翻方言

    第四,保羅列出兩種一同運用的恩賜,說方言和翻方言。在哥林多教會中,人們說方言過多過濫。那是說,人們在教會聚會時說方言,卻沒有人翻方言,以致沒有人明白所說的是甚麼。我們可能會奇怪哥林多的信徒為何會受到責備,因為聖靈賜給他們方言的恩賜,卻沒有賜下翻方言的恩賜,似乎錯在聖靈。就這問題,我們在下一章會提出一個很令人滿意的答案。無論如何,保羅沒有禁止人說方言(好像很多制度教會也沒有禁止人說方言),相反地,保羅不准人禁止別人說方言,明說這是主的命令(參考林前十四37-39)![8] 說方言是一種恩賜,若運用得當,可以造就基督的身體,肯定神在人們中間超自然的同在。神藉著人來說話,提醒人們神的真理和心意。
    第十四章中,保羅沒有嚴嚴指出講道(或譯作「說預言」)比說方言不翻更好,他強烈地鼓勵哥林多的信徒要渴慕講道之能(或譯作「說預言之能」),指出在渴慕的人中間,聖靈恩賜更可能會彰顯出來。同樣地,保羅勸戒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帖前五19),指出信徒對預言的恩賜抱有錯誤的態度,可能會「消滅」或「撲滅」聖靈的感動,難怪在今天大多數信徒中,很少會見到預言的恩賜。

如何開始

   神首先把一個家庭教會的異象賜給一位家庭教會的創立人或長老/牧師/監督,透過他們的事奉,靠著聖靈產生一些家庭教會,記得聖經中長老/牧師/監督可以是制度教會所指的一個成熟平信徒,家庭教會的創立人也不需要接受正式的神學教育。
    聖靈把家庭教會的異象賜給一個創立人以後,這人便要立刻求問主那些人會成為他的伴,主會帶領他認識一些有相似異象的人,肯定自己的帶領。或者主會帶領他認識一些受教的未信者,能在家庭教會中帶領這些人歸入基督,然後訓練他們作門徒。
    那些剛剛開始家庭教會工作的人應該預期,肢體要一段時間才會彼此相處和諧,學會依靠和跟隨聖靈,過程中將會有反複試驗。肢體全部參與、合符聖經的帶領方式、裝備長老、聖靈的帶領和恩賜、一同用飯、一種既輕鬆又屬靈的氣氛,這些概念對一些只熟悉制度教會崇拜的人來說,會是相當陌生。因此,一間新的家庭教會誕生時,人們要有智慧地運用恩慈和忍耐,最初的形式可以是在家中查經,由一個人帶領敬拜,再由另外一個人分享一篇預備好的教導,然後結束時找機會一同祈禱,彼此團契,一同用飯。不過,由於各人會一同研究聖經的家庭教會形式,長老/牧師/監督應該鼓勵肢體一同為神做到最好,然後,享受其中的經歷!
    家庭教會的聚會可以每星期輪流在不同肢體的家中進行,或者由一位肢體每星期開放自己的家。有些家庭教會在天氣許可下,會不時到戶外一些景色優美的地方聚會。聚會的時間和地點也不一定要在星期日早上,可以是任何肢體最方便的時間。最後一點,家庭教會最好先從人數小開始,不要多於十二人。

如何從制度教會轉到家庭教會

    很有可能,很多讀這書的牧師也正在一些制度教會中事奉,親愛的讀者,你可能是其中一位。如果我觸動了你的心弦,你也渴望有我所一直形容的那種教會,那麼,你現在已經想知道自己如何可以帶來這種轉變。我鼓勵你不用著急,先在你現存的制度架構中開始教導聖經真理,盡你所能去訓練一些順服耶穌命令的門徒。真正的門徒明白那一種才是合符聖經的教會架構時,會傾向渴望有這種轉變,山羊和宗教份子卻傾向拒絕這類轉變。
    第二,你可以研究聖經論到這主題的經文,教導你的會眾知道有關家庭教會的架構和內在的祝福。最後可以取消周三或主日的晚堂崇拜,在一些成熟信徒監察下,開始在家中舉行一些小組聚會,鼓勵各人一同出席,逐漸地盡可能依照家庭教會的聖經模式安排這些聚會。然後,留出一些時間,叫人們可以開始完全地享受他們小組的祝福。
    只要大家也喜歡家庭聚會的話,你便可宣佈下個月的某個主日會是「初期教會主日」,在那星期日,教會的建築物會關門大吉,各人也會如初期教會的信徒一樣到家中聚會,一同享用豐富的飯食,一同領受主餐,團契,祈禱,敬拜,分享彼此的教導和屬靈恩賜。如果這次主日成功的話,你便可以開始每月一次舉行這些主日聚會,後來每月兩次,然後每月三次。最後,你可任由各個小組各自成為一間獨立的家庭教會,自由地成長和倍增,也可能每幾個月一同聚集,舉辦一些大型聚會。
    我所描述的整個轉變過程可能會花上一至兩年時間。
    或者,如果你想更慎重地行事,可以只與幾個最感興趣的會友開始一個家庭聚會,由你來主領(再說,家庭教會不一定要在主日早上聚會),可以看為是一個試驗,也肯定會成為大家的學習經驗。
    如果這聚會成功,便委任一位監督,任由這小組成為一間獨立的教會,每月只會參與一次制度教會的主日崇拜,這樣做的話,這間新教會便仍然是母會的一部分,會眾也不會太過負面地看他們,也可以幫助影響教會內其他人,考慮加入這由制度教會所創立的家庭教會。
    如果第一個小組人數增長,靠著禱告把人們分成兩組,好叫兩組也有一位好組長和有些足夠恩賜的組員,兩組可以在一些彼此約定的日子,或者每月一次,或每季一次舉辦一次大聚會,彼此見面。
    無論你選舉那一種方式,就算經歷失望的時候,也要專注你的目標,失望是很可能會有的,家庭教會由人組成,有人便會有問題,不要放棄。
    你制度教會的全體會眾中,極有可能不會盡都作出這種轉變,所以你一定要決定在那個時候開始,放低原來的制度教會,完全委身於一間家庭教會或家庭教會的小組。對你來說,那將會是有著重大意義的一天!

理想的教會

    大教會有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每個主日也有數千人出席。實際上,在神眼中,一個家庭教會的牧師能否比這大教會的牧師更為成功呢?能夠的,只要他不斷倍增一些順服的門徒和門訓領袖,依從耶穌的模式,不是每星期一次地聚集一些屬靈山羊,看一場音樂會,聽一篇用幾節脫離上下文經文來聖化的愉快講道。
    一個牧師決定跟從家庭教會的模式,便永遠不會有一大群屬於自己的會眾。不過,長遠來看,隨著他的門徒不斷叫人作門徒,他便會有一些持久的果子。很多為數四十至五十人的「小」群會眾的牧師,拼命要爭取更多的人數,現在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教會可能已經太大,或者應該不要再祈求一座更大的建築物,而要開始求問應該委派那些人,去帶領兩間家庭教會(這事發生時,請你不要叫你所委任的人和自己作「會督」!)
    我們需要消除教會越大越好的想法。如果我們純粹按著聖經來下判斷,一群由數以百計尚未接受門訓的觀眾組成的會眾,在一些特別的建築物中聚會,可真相當奇怪。如果有任何一位最初的使徒到訪一些現代的制度教會,他們可會抓破頭皮,百思不解!

一個最後的反對理由

    人們不時說,西方世界中基督教已成為文化的一部分,以致人們不會接受在家中聚會的想法,因而主張我們必須保留制度教會的模式。
    首先,隨著家庭教會運動正在西方世界取得迅速的動力,證明這說法並不正確。
    第二,人們已很喜歡在家中開派對,聚餐,團契,查經和小組聚會,要接受家庭教會的想法,不用大幅度改變思想。
    第三,宗教份子、「屬靈山羊」等不會接受家庭教會的概念,不會做一些有可能叫他們朋友覺得自己古怪的事情。不過,耶穌基督的真正門徒只要明白聖經的原則,肯定會接受家庭教會的觀念,也很快會明白到教會建築物對於門徒訓練是可有可無的。如果你想用「草木、禾稭」(參考林前三12)建立一間大教會,便需要一座建築物,不過這一切最終也會燒盡。但是,如果你想倍增門徒和門訓領袖,用「金、銀、寶石」建造耶穌基督的教會,便不需要浪費金錢和精力在建築物上。
有趣地,今天世界上最大型的本地化傳福音運動,就是中國家庭教會的「回到耶路撒冷」運動,採取了一種向10/40 之窗佈道的特別策略。他們說:「我們不期望在任何地方興建一座教會建築物!這樣可叫福音傳得更快,官方更難偵查,又叫我們可以把一切資源直接用在福音事工上。」[9] 這是一個很有智慧、又合符聖經的榜樣,我們來跟從吧!


[1] 參考www.shepherdserve.org網頁中Biblical Topics一欄下的 “Jesus on Money”。
[2] 雖然這聽來很激進,不過人們需要教會建築物的唯一原因,是因為缺少領袖願意管理較小的家庭教會,這是由於制度化教會內有機會成為領袖的人,得不到良好的門徒訓練所引致。大教會的牧師實際上是否在奪取會眾中一些神呼召作牧師的人配得的事奉機會?可能是。
[3] 這一對十或一對二十的比例,不應看為是牧師過濫,因為耶穌也訓練十二門徒,摩西也委派十夫長(參考出十八25),這是聖經的模式。大多數制度教會的牧師牧養太多人,以致他們無法有效地親自作門徒訓練。
[4] 我們可能會問,為何聖經沒有提到有「主任牧師」、「副牧師」或「助理牧師」?因著現代教會的架構,這些名稱看來才這麼重要,但是由於早期教會的架構,這些職位都是可有可無,二十人的家庭教會不需要主任牧師、副牧師和助理牧師。
[5] 很多牧師就算是神所呼召,熱心愛人的基督僕人,他們也永遠不會變成一流的演講家。實際上,人們說牧師講道常常太沉悶,或最少有時候很悶,是否說得太過苛刻呢?有一位教會批評者指出,台下的會眾中很多人也是「心不在焉」,不過,講道很沉悶的牧師不時也是很健談的人,人們與他們親身交談時,很少會覺得沉悶,所以家庭教會的互動式教學往往也是很有趣,與人們在教會聽道時常常偷看手錶相比,家庭教會的活動轉眼就過,他們的牧師不用擔心會悶到別人。
[6] 我對瘋癲這字最喜歡的定義是:反覆做同一件事,卻盼望得出不同的結果。牧師可以多年來不斷教導人們所有肢體也有責任參與門徒訓練的工作,可是除非他們做些事情去改變形式或架構,否則人們來到教會,仍然只會是坐下,聽道,然後回家。牧師啊,如果你還是在做一些過去無法改變人們的事情,這些事情在將來也不會改變他們,改變你正在做的事情吧!
[7] 當然,很多牧師反對這想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實際上在建立自己的王國,而不是神的國度。
[8] 當然,我知道有些人認為一切聖靈的超自然彰顯也只限於第一世紀,這些恩賜在當時便已停止,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追求早期教會的經歷,說方言已不再正確。我有少許同情這些人,他們就像一些現代的撒都該人,有一位日本朋友曾有幾次聽見我用日語讚美神,我卻從沒學過日語,便知道這些由聖靈所賜的恩賜還沒有止息。我也奇怪為何這些現代的撒都該人會堅持聖靈仍呼召罪人,叫他們知罪和重生,卻又否認聖靈超越這些神蹟的工作,這種「神學」是人們不信和不順服的產物,沒有聖經支持,實際上違背基督的目標,按照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37節所寫的話,這樣做是直接違抗基督。

[9] Paul Hattaway, Back to Jerusalem, (Carlisle: Piquant, 2003), 58頁。

聖徒興起!(The Rise of the Saints! )

標籤: ,
一個新的管理—了解今日神的國度治理!課程六「聖徒興起!(The Rise of the Saints! )/ 羅柏特.海得勒(Robert Heidler)主講」重點整理: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使徒行傳8:1)我們看到這裡時會想著,「天啊,教會有麻煩了!教會會友都逃命去了,而使徒沒有跟他們在一起,那些可憐的羊群沒有牧人,沒有人牧養他們!」你能想像那種事情如果發生在今日的教會,會是怎樣的情形?我們會認為如果缺少牧者的照顧,那些可憐的羊群必定會流失掉!他們一定會離開主!如果初代教會是以今日教會的運作模式,那必定會是一場大災難!但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那些分散的羊群就到各地傳福音(使徒行傳8:4)!他們並非是可憐的羊群,他們在傳道、宣講基督的福音!於是「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使徒行傳8:7)你看到這裡會想:那些是分散的羊群嗎?這些可憐的羊群竟然行神蹟了!之後你看到使徒行傳9:31記載著:「那時,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你心想:這些分散出去的羊群,開始在所到之處建立教會!你能想像這種事若發生在今日的教會,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分散的羊群斷絕了屬靈領袖的照顧與餵養之後,竟然能出去傳福音、行神蹟奇事異能,並在各地建立健康、剛強的教會,所以結果是「羊群」出去傳道,而「牧人」待在家裡!如果在初代教會所遭遇的事發生在今日的教會,那會毀了任何一間教會,然而初代教會卻興旺起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因為當時的教會運作模式與今日的教會不同!

聖徒—事奉的人,神的僕人

由牧師講道來牧養教會,並照顧、關心、鼓勵、餵養一般的信徒;而教會會眾是由一般信徒所組成的,缺乏聖經知識與訓練,每週到教會敬拜神、奉獻、讀經、並活出有好品格的生命,但是他們並沒有被教導去醫治、預言、傳道,這就是「牧者模式」的教會。但是初代教會的模式卻截然不同,在以弗所書4:11:「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當我們讀到這裡時,首先我們看到,他們不是只有一種牧師職分來從事所有的牧養工作,而是有五種領導恩賜:使徒、先知、教師、傳福音的以及牧師!然而在今日的教會中卻只有五分之一的計畫!

在以弗所書4:12說:「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和合本修訂版)所以使徒不會把會眾當成羊群來餵養與照顧,使徒將他們視為「聖徒」,就是被神呼召出來事奉的人!而領袖的任務就是去裝備他們!所以「使徒型教會」對教會有一個全然不同的眼光,在使徒行傳第二章,當使徒在教導時,並不是在教導他們「如何成為好的教會會友」,而是在教導他們去做耶穌的工作!教導他們如何醫治病人、趕逐污鬼、行神蹟、說預言、並贏得失喪的靈魂!那就是神所設計的教會要行出來的能力!

如果你認識耶穌,你知道你並不是被呼召成為好的教會會友、直到你死了上天堂!而是神呼召你出來成為一個「事奉的人」〔神的僕人,傳道人〕(minister)!教會的職責就是建造你使你成熟,並裝備你來做事奉的工作!我再強調一次:教會的職責就是裝備每一位信徒來做事奉的工作!神說:「你就是事奉的人!」

所謂的「服事」〔事奉〕就是去做神的工作!服事就是去做自己擅長的工作:帶給人們得救的福音、醫治人、釋放人、鼓勵人…。耶穌如此描述「服事」,在以賽亞書61:1-3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 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因此耶穌的事奉就是:「尋找那些被仇敵所壓制的人,並帶領他們進入神的祝福中!」若有失喪的,就帶領他們得救!若有被捆綁的,就釋放他們!若有軟弱的,就給他們力量!若有絕望的,就給他們異象與信心!若有缺乏的,就把他們帶進神的豐富中!若有生病的,就帶給他們神的醫治!而神也呼召你去做這些事情!神要我們每個人都去傳道!

醫治者,醫病的教會

當我們想到耶穌的醫治事奉工作,我們會發現無論耶穌到那裡,祂都會醫治人!祂在市場、會堂醫治人,祂在安息日醫治人,祂也醫治外邦人,當大批的群眾到祂那裡,祂就醫治他們所有的人!耶穌將醫治事奉的工作當作祂在地上工作的一部分!祂不只醫治人,祂也命令祂的門徒去醫治人!祂差派十二個門徒出去醫治病人(路加福音9:1-6)、祂差派七十二個人去醫治病人(路加福音10:8-9,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修訂版),那是一個命令!耶穌不把醫治事奉的工作當作是祂自己的工作,祂一再地命令祂的門徒要去醫治病人!祂應許將醫病的能力賜給所有跟隨祂的人!馬可福音16:17-18:「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約翰福音14:12:「我所做的事〔神蹟〕,信我的人也要做。」所以耶穌醫治病人,也命令祂的跟隨者去醫治病人,祂應許將醫病的能力賜給所有跟隨祂的人,然後祂「任命」使徒去教導祂的教會去醫治病人!

使徒也教導眾聖徒去做耶穌所命令他們去做的事!而那包括了醫治病人!聖經上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使徒行傳2:42);「使徒們教導百姓。」(使徒行傳4:2)。我們怎麼知道使徒在教導聖徒去醫治病人?有二點:第一,是耶穌吩咐他們去教導;第二,那就是眾聖徒所學到的事。所以使徒教導的結果是:眾聖徒開始醫治病人!在使徒行傳6:8:「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使徒行傳8:6-7:「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這樣的結果產生了一個「醫病的教會」!

在神的計畫中,教會的領袖就是教練,而他們的工作並不是進球得分!看世界盃比賽時,如果教練跑到球場上搶到橄欖球,並且持球跑到達陣區觸地得分,你會高興歡呼嗎?不!那不算得分!那不是教練的工作!那就是教會的光景!領袖的工作並不是進球得分,他們的工作是去裝備與訓練聖徒!在每一天所有的一般基督徒都是明星球員,教會的成員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在做神的工作!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教會的領袖是失敗的!如果你是牧師,在神的眼中,並不是以你在星期天早上吸引一大群人的能力來衡量你的成功,也不是鼓舞人心的講道、或是管理一個有效率的教會,甚至不是你能醫治病人與趕逐污鬼,而是你能興起一個世代的聖徒,來使他們在事奉上做得比你更好!神就是以此來衡量你的成功。

教會的新異象

「教會」就是基督在地上的身體,是「祂的同在」與「國度權能」的一種明顯可見的彰顯!當每個人都在事奉上找到他們的位置時,他們就能實現他們的呼召與命定!於是教會就有能力與權柄來行使其功能,去做大君王耶穌在地上的工作!

「牧者型教會」中,主要是一個人在傳道(如下圖):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受到裝備與訓練!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被送到聖經學校接受裝備,結果無法觸及到整個世界,教會就勉強維持自身的運作。
「使徒型教會」中,所有的人都受到裝備與訓練!所有的人都找到他們的呼召、目標與志向,所有的人都起來事奉(如下圖):於是教會就成為地上一支強大的軍隊!

「牧者型教會」轉變成「使徒型教會」:

首先你要進入「使徒性結盟」(Apostolic Alignment)—單打獨鬥是無法達成任務的,你必須找到神為你預備的使徒,與他(她)建立關係。這不是建立階級制度,而是建立關係!並以「使徒」作為開始!

你對聖徒要有新的看法—要開始訓練聖徒作事奉的工作!運用訓練課程、學校、以及研討會等,將事奉團隊發展為可實際作戰的模式,並「由聖徒來事奉」(ministry by the saints)!一開始最好的方式是:開始來訓練一群人一起團隊服事,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就能服事了,容許教會一些時間是可以達成這目標的。這真的很令人興奮!因為我知道那些人就在事奉!在醫治團隊中服事的人,比我更有恩膏在服事人;而那有預言恩賜的人,比我更有預言的恩賜來服事人;而且我知道釋放團隊在趕逐污鬼方面做得比我更好。你知道嗎,我一點都不覺得受到威脅!我只做好我的本份,而其結果就是:聖徒受到裝備來事奉神!

你對牧師要有新的看法—要讓牧師自由地去做神呼召他(她)去做的事。你要去發掘你的牧師真正的恩賜,讓他(她)自由地去做神呼召他(她)去做的事。然後你要向神求其他的五種恩賜,求神給你們所需要的恩賜,並確保這些資源都能有效地運用。聖經思維,聖經的思考模式!

在五世紀時,教會接受了希臘思維,因此「由聖徒來事奉」就被禁止了!教會以神職人員為首,來執行典禮儀式,而一般人就只是無知地觀看。這不是神對教會的計畫!教會要成為神的軍隊!每一位信徒都是聖靈的殿—有神的同在住在他們裡面、有神的靈賜給他們力量、他們都受到裝備、有恩賜來做耶穌在地上的工作!所以後來教會失去了使徒、先知、教師、牧師、傳福音的恩賜運作,於是聖徒就沒有受到裝備來參與事奉!
神要除去我們這種「龐大的希臘思維」!並賜給我們一個聖經思維–聖經的思考模式!神要恢復祂的教會,如同基督的身體般來執行功能、是每一位信徒的命定得以實現的地方、擁有「神的同在」與「國度權能」的地方、而且是成為地上神的軍隊的教會!所以要恢復教會,就是每一位信徒都必須找到他們事奉的位置!

我們該如何幫助聖徒在事奉中找到位置?

基要真理(Foundational Truths):要確定他們重生得救、並被聖靈充滿!讓他們能得到服事—經歷醫治與釋放,另外他們也需要得到神話語的知識,「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7)〔要使事奉上帝的人得到充分的準備,能做各種善事。(現代中文譯本)〕

提供事奉上的訓練:所有的人都應該被訓練。神吩咐祂的教會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而且裝備是在事奉之前!這應該是教會的首要目標—提供教導事奉的書籍、研討會、專題討論以及相關課程。

給信徒機會來服事:遵循耶穌的模式!耶穌在教導醫治時,祂就讓門徒看祂如何醫治病人;祂差派他們出去醫治病人時,也會看他們如何做,然後教導他們更多,也回答他們的問題;祂任命〔命令〕他們去傳道服事。事奉團隊是很棒的模式,有預言、釋放、醫治團隊。而家教會與細胞小組也是激發恩賜的絕佳場所!最重要的是,家教會是能夠讓每一個人起來服事、為人禱告、行出各樣恩賜功能的地方,讓每個人的恩賜都得以發揮。

裝備聖徒的結果是:

個人實現其人生的目標與命定

教會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在舊皮袋中,只有1%的人在服事,但在新皮袋中,是100%的人在服事!

為世界帶來復興!神說現在就是時候!現在就是聖徒興起的時候!

神的新皮袋是以一個使徒運動作為開始的,這發展出「五重職事」,而其結果就是聖徒運動,使每一位信徒受到裝備來服事!神正在呼召祂的教會進入一個新的管理,祂正在形成一個新皮袋!現在就是教會興起的時候了!告訴你旁邊的人:時候到了!現在是教會興起的時候!

(引用文章出處)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管理教會的「牧師」

標籤: , , , ,

    底下文章是倪柝聲於1938年發表的文章,有人(鱼咖啡)把它翻譯放置於網路上,提供大家參考裡面提到的主題蠻值得大家思考,原文為簡體請參考連結:有沒有牧師?有沒有禮拜?有沒有禮拜堂?- Watchman Nee 1938 

    聖經裡是否有這一個管理教會的「牧師」呢?是否有一個工人負起全教會的責任,栽培他們,牧養他們呢?沒有。聖經中,地方教會人事的組織,乃是以長老來監督一個教會,而非以工人來管理一個教會。在聖經的教會中,從來沒有一個像今天的牧師,或是變相的牧師的人的存在。我們已經看見了,不是一個牧師管理一個教 會,如時下所通行的,乃是幾個長老一同負牧養一個教會的責任。在聖經的教會中,只有長老照顧教會的事,而無其它的人的地位。

教會的组織──牧師、作禮拜與禮拜堂?

標籤:
底下文章是倪柝聲於1938年發表的文章,有人(魚咖啡)把它翻譯放置於網路上,提供大家參考裡面提到的主題蠻值得大家思考,原文請參考:有沒有牧師?有沒有禮拜?有沒有禮拜堂?- Watchman Nee 1938 。因為部分內容為簡體,我已把它再轉為正體繁體字。 

地方教會的組織──牧師、禮拜與禮拜堂        Watchman Nee 1938   

    在今天的教會組織中,一個教會在一個地方能不能成立,除了弟兄姊妹之外,就是看有沒有牧師?有沒有禮拜?有沒有禮拜堂?這三個,按著今天的風尚來看,乃是教 會的三大要素。試試想看,今天這裡有一個教會,或是沒有「牧師」,或是沒有「禮拜」,或是沒有「禮拜堂,」,那還能算一個教會麼?不要三個都沒有,就是沒 有了一個,教會就不像其為教會了!所以,當一個地方要有教會的時候,信徒所最先注意的,就是這三個到底有沒有,如果有,才能成為教會;如果沒有,就教會不 能成立了。但是,這是不是合乎聖經的呢?在初期的時候,人是不是要有這三個然後才能成立教會呢?     

    今天各地如果要有教會,就
()必須有一個「牧師」,一個「傳道」,一個「先生」,或是一個「工人」。不管你是給他什麼名稱,但是總得有這個一個人的存在。就是有一個人特別從其餘的人分別 出來,專門作管理教會中一切事情的工。也許這個人是受過專門訓練的,也許是從別的地方調來的。但是,乃是這個人專門負一個教會裡事務和屬靈責任的。乃是這 個人支配教會的事,代替弟兄們辦理教會的事。其餘的弟兄按著他們的職事去作事情,但是這個人卻包辦了教會的事。

()必須有禮拜。就是在主日那一天必須有一次的聚會,為著聽道。一禮拜中其它的聚會如禱告、查經等等,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都不會影響到教會生命的存生。但 是,主日必定要有一個「禮拜」,就是信徒要恭敬到禮拜堂,去聽牧師講道。個個是頂要緊的。一個「牧師」的工作,也是勸一個「教友」,最緊要的乃是要來「作 禮拜」;一個「教友」也是覺得,作基督徒最大的本分,乃是要去「作禮拜」。如果有一個「教友」能夠一年五十二主日不斷的來「作禮拜」,就他自己和牧師都要 覺得,他是很不錯的了。主日沒有這個聽道的聚會,就教會不成其為教會了。這個聚會你叫它作禮拜也好,聽道也好。無論如何,這個聚會乃是教會裡靈魂的所寄。   
   
()且必須有一個會所。就是有一個地方,是被分別出來,不作其它的用處,專為聚會用的。你稱它作禮拜堂也好,稱它作聚會處也好,稱它作福音堂也好。無論所取的名 是什麼,今天的現象就是必須有一個地方,來代表我們的團體。當我們到那個地方時,我們能說,我們是到教會裡去。如果要有一個教會,就必有一個會所。不管你 給它什麼名稱,但是,這個地方總是不能不有的。     今天的現象,好像沒有一個這樣的牧師或是作工的人,沒有這樣的一個禮拜,或是講道的聚會,沒有這樣的「一個禮拜堂,或是一個聚會所,就教會無成立的可能一樣。這是因為更正教已經有了習慣,以為每一個教會,必須有一個牧師,有一個禮拜,有一個禮拜堂,否則就不成其為教會。      今天有許多地方,有人去傳了福音,已經有了許多得救的人了,但是只因沒有一個工人,沒有一個工人能負講道的責任,沒有一個正式的會所,或是三缺其一,就以為那一個地方,不能成立一個教會。今天的習慣是,非有工人,非有講道的聚會,非有聚會所,教會就無成立的可能。      我們的問題就是:聖經對於這三個問題是如何看法的?人這樣的思想是否合乎聖經的?一個教會是否必須有此三者才能成為教會呢?我們接下來看聖經的教訓。

傳統教會的現況

標籤:

底下文章為對教會觀的信仰反思

文章乃轉自網路上收錄的有關家教會系統的ppt
並摘錄自家庭教會建立手冊與改變世界的家內容


作者渥夫根.辛森將幫助我們摘下歷史、傳統的眼鏡,從新約聖經中的教會元素來看教會。我們發現,許多傳統教會體制並不是出於神的教導,它們甚至攔阻了真正的生命成長,耽延了我們完成主的大使命。作者提到許多關於教會的改革與反思,
蠻值得我們一同來反思與檢討

-----------------------------------------------
傳統教會的現況
    • (宗教化)
    • 聖靈澆灌的原本意思是,基督耶穌生在以色列,但衪是屬於全人類的,這好消息是關乎萬民的,所以當基督復活升天以後,聖靈要把基督的實際,超越時空的實踐在全球
    • 當基督教國教化(妄自菲薄、自我矮化,把自己同列在所有宗教中間而成為一支)的時候,就變成教條化、組織化、活動化
    • 原本是神對人的啟示,後來變成一種教條
    • 原本是一個活生生的團契,後來變成一個組織
    • 原本是一種使命,後來變成一堆宗教活動
    • 當人把基督信仰宗教化、利益化以後,我們就限制了聖靈的工作,基督教就注定了無法完成耶穌所託付的使命。
    •   (利益化)
    • 基督徒的聚集是為了在彼此相愛中成全別人,並在最後的分散中將生命最成熟的果子分給這社會每一需要的族群
    • 聚而不散的基督徒團體終必成為利益團體,原本是神對人的託付,後來變成人的利益範圍。
    • (拼圖的比喻 
    • 一個人可能擁有完整的拼圖片,只因看錯了藍圖,他雖然努力拼圖,還是拼不出對的結果
    • 今日的教會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 我們也講五重職份,卻沒有把它擺在對的位置上
    • 我們也有敬拜讚美,卻只在教堂裡面敬拜讚美
    • 我們也有讀經,卻只是讀到腦袋裡變成一堆知識
    • 我們也有禱告,卻只是用嘴巴說說而已
    • 我們也講宣教,卻是在打殺別人的利益,擴張自己的利益
    • 我們也講十字架,卻只是生活中的裝飾品… 
    • (不大又不美)
      1. 今天我們的教會的問題出在,不大又不美,慶典的特質和家的特質都沒有顯明出來  
      2. 家是由家長或地方長老所帶動的;慶典則是由五重職分所發動的,是國度性的
      3. 大不是指著他的組織龐大,而是指著他的合一而言;美是在於他的小,團契互動的深度而言
      4. 所以基督徒往外的爭戰,是合一的見證;往內的建造是團契
      5. 不大也不美:沒有生命的團契也沒有合一的見証
      6. 教會對當地的社會缺乏屬靈的影響力
      7. 大半的基督徒在今日社會中選擇安靜,而被認定是一群不值得去注意或逼迫的人。
    • (座堂主義)
      • 西方的人一看到教堂就有安定感,然后有時候到教堂裡去跪一跪,就覺得罪全得赦免
      • 這座堂主義不是聖經上所要給人的,反而叫人逃避真正每天必須面對的生活
      • 能夠進教堂安靜一下當然是好的,但更好的是隨時隨處跟主有生命的關連,也就是在生活當中與主同行
      • 一個人在現實裏面打拼之後,我們就會很想再回到媽媽的肚子裏面,但我們沒有辦法永遠躲起來,你還是得往外走!
      • 假如蓋一個教堂,變成像媽媽的肚子一樣,誏人暫時躲起來,討個一時的心安和平靜,卻不敢去面對殘酷的生活掙扎和痛苦,雖然達到某一種程度的安慰跟麻醉作用,但至終沒有辦法建立他們真正落實的生活。
        • (傳統教會的現況6)
          • 一種高投資、低成效、浪費資源的活動
          • 逃離家中的責任,生活沒有見証
          • 山頭化:基督教宗派和團體林立,失去了合一的見証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
          • 偶像化:崇拜明星傳道人、追逐特會
          • 世俗化:充滿了許多僵化且牢不可破的傳統。

          另外在改變這世界的家一書中,作者提到底下十五個論點:
            
          十五篇有關教會邁向「長成基督身量」的論點。

          1. 教會乃是一種生命,而不是宗教集會。

               在沒有被稱為基督徒以前,主耶穌的門徒被稱為「道路(the way)」。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活出一種新生命。最原始的教會並沒有呈現出:集聚在一個神聖的場所,由一位聖品人員來帶領宗教集會,然後在那裡經歷耶穌。不,他們乃是活在啟示性的引導下,在被稱為「家庭教會」的架構裡,活出能解決社會問題挑戰的屬靈生命。

          2. 是時候我們改變系統了: 

              目前大部分的教會系統,是源自第四紀,當君士旦丁王接納基督教為國教後,從舊約的宗教架構中延伸出來;具有祭司(聖職人員),祭壇(講台),聖所(教 堂),類式猶太會堂的敬拜模式。羅馬天主教會,繼續將它架構正統化為「大公教會」。當馬丁路德改教時,他只更新了福音的層面,而沒有更新教會的系統。由後 期的改革派將它的「架構」帶出來,浸信會給它施了浸,貴格會將它干洗,救世軍給它披上外衣,五旬節教派為它膏抹,靈恩教派將它更新一番。但到如今還沒有一 個時期,曾有任何運動改革,把這屬於古老,舊皮袋架的「架構系統」改變過。  

          3. 第三波的「改革運動」:

              當馬丁路德發覺福音教導人稱義的方法是靠「信心與恩典」後;他開始以改革神學(第一次),將教會從天主教的伽鎖解放出來。進入在第十八世紀時,藉著一些的 靈性更新運動如,莫拉唯亞弟兄會等人,重新帶給教會與神有親密的關係;這給教會帶來屬靈上另一波重大的改革。我們稱這為第二代的改革。現在神正在啟動第三 次的新皮袋改革;「教會系統與架構的改革」

          4. 從教堂到家庭教會:

              嚴格說起來,自新約起,根本沒有所謂「一間神的家」的講法。司提反以他的生命代價作出這樣的聲明:「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教會原來的意思不是指教堂,而是指:一群蒙召而集聚的屬神的人。當時他們集會的禮拜堂,就在信徒自己的家裡。 

          ¨         在那裡,屬神的人:活在聖靈的大能中;
          ¨         在那裡他們一起相聚吃飯,他們毫不考慮的就把個人的財富變賣,與人分享物質及屬靈的好處。
          ¨         在那裡他們彼此教導,在實際的生活裡傳遞如何順服神的話;不是以說教的方式,而是以生活榜樣。
          ¨         在那裡,他們彼此代禱,預言,勸慰。以誠心認罪來把自己的面子及自我丟掉。
          ¨         在那裡,他們以一個全新的集體身份,共同經歷愛,接納,赦免,把禧年的福氣帶給鄰舍,藉此繁殖出新的天國子民。

          5. 教會需要先成為小,以後才能變大:

              今天的教會常因為「太大」而不能產生真正的團契。往往他們成為「沒有團契經歷的團契」。新約的家教會人數,大約介於十至二十人。他們常不讓一個家教會,從二十人增長至二,三百人,不讓人坐滿在一間教堂裡聚會,免得使到大家難於有真正的交通和團契。 

              他 們就像個有生命的細胞按時分裂,當人數增長至十五至二十人時,他們就採取一分為二的方式,向外擴展。他們就是這樣把人差向人群,有時也把人群集合在一起。 如相約在美門,所羅門的廊邊歡慶。今天我們所認識的教會,實在不怎麼「大」也不怎麼「美」。不過是個肥臃,沒有歡慶,絕大部份都失去「美與大的動力」。

          6. 初期的教會並不是單由牧師主導:

              最初期的教會原不是由牧師帶領,而是由具有為父之心,滿有智慧的長老所帶領,這些人可能有一至四位。從這些家教會發展出來的模式,最後成為由許多具有五重職分的人才(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教師),聯接在一起,成為巡迴網絡。由這五重職分的人才,以團契的方式分享從主來的恩典。其中又以使徒與先知的職分功能為主導性的根基(弗2:20, 4:11-12)。從聖經的基礎來看,明顯的,一個地方性的教會信徒, 絕不可能單靠一名牧師的職分與功能,就能成全的。必須加上另外四重職分的扶持。

          7. 真片被放在錯誤的位置:

              在玩拼圖遊戲時,我們必須先有正確的細片,並且還要曉得把它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否則,就算有了所有正確的細片,還是不能把原圖呈現出來。錯放原片也會使原 片失去它的意義。這正是基督教世界所面對的光景。我們擁有所有的真品,卻因為懼怕,傳統,自私,宗教化,控制,作王,利益,名譽等因素,使到教會難以把所 有細片結合在大圖上。就如「水」能以三種形式存在……冰, 水,蒸氣;只要有教會存在的一天,神所賜用來建造教會的五重恩賜,是必然存在教會裡的。可惜的是,許多時候它並沒有以它該有的功\能與形式出現,也沒有被 尊重,沒有被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它們有時被硬化的系統凍結成冰,或被頑固的傳統燒干,有時則有幸得以清淅的水流呈現,有時則互相斗爭成為蒸氣隨處飄揚。不 論我們願意不願意,這五重職分必須在教會中,恢復它該有的功能與職分。唯有這樣,教會才可能成全聖徒,讓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恩賜,功\能,職分

          8. 神並沒有把祂的教會交給聖品人員:

              我們在新約裡並沒有看見,神曾把祂的教會放在一個專業的聖品人員手中,由他一人去與神交通,然後把供應帶給屬靈的消費者。基督教會目前所採用的聖職人員的 系統,其實是取自異教的模式,或者他們認為是舊約的模式。這種讓專業人士來帶領教會的方法,源自羅馬的君士旦丁王的時代。他們把信徒分成兩類:一種是聖品 人員,為供應者;另一種的平信徒,為消費者。這偏差的影響力在我們身上實在有夠久了。按提前2:5「只有一位神,在人與神中間也只有一位中 保,即耶穌基督」。神沒有要聖品人員介入神與人之間。會幕已裂開,神只讓人藉耶穌基督到祂面前來,祂才是那道路,真理,生命。為了讓所有的信徒,可以藉耶 穌基督而重生成神自己的國度,子民,祭司;現有的系統必須完全改變。架構下的「照章工作」,常是使行政工作成為最沒有「氣息」的系統。因為它只根據兩句話 來運作;「可以」,「不可以」。它不容許「例外」,不容「說情,道義,講生命」。這樣的系統也許\對政客,或在商場上行得通;但不能運用在教會裡。神經常 都在留意,要把祂的教會從這巴比倫系統的綑綁中帶出來。恢復信徒在主裡那「平凡人中不平凡的生命」。

          9. 從組織化回轉到屬有機體的基督教: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這足以說明教會是個有生命的機體,而不是一個組織。教會具有當地屬自己的屬靈會眾,以生命機體的方式連接在一起,連成為能發揮功能 的網絡。因此,每當外表的組織,強過有機體的生命運作時,就當把組織簡化,提升生命機體的運作。太多的外表組織,常常會把工作限制起來。這常是出於懼怕犯 錯,缺乏安全感,想要擁有,把它利益化所造成的,由於不放心就想要支配。其實支配常常不如信任,因為神自己都信任我們,而把所有的資源,恩賜,功\能賜給 我們成為管家;雖然我們常不是好的管家。因此,我們必須在基督教會的圈子中,重新建立地方性與國度性的「信任」關係。

          10.從敬仰我們的集會到敬仰神 

              目前大部分的教會,可以用這樣幾句委婉的話來將其形像表明出來:「一班屬靈的人,按一屬靈的時間,穿上其屬靈的外衣,前往一屬靈的起方,在一段屬靈的時 刻,由一位屬靈的領袖,帶領他們進行一項屬靈的宗教儀式」。像這樣一個典型的活動,多年來已成為一個不能改變的模式,我們將它尊稱為「主日崇拜」。我們還 自誇,像這樣的屬靈聚會,必須好好的將它策劃一番,要透過高超的組織與行政能力,才能讓它精彩有效的繼續演下去。卻沒想到這樣的規劃,己加速使整個聚會變 為一,兩個小時的傳統,僵化,儀式化的崇拜集會。把「心靈與誠實」的崇拜,變成每星期前來觀賞一次的「宗教節目」。根本不再是具有成全聖徒,活出功能與生命的集會。從經濟角度看,它成為高投資,低收效,「勞民傷財」的活動。只結出宗派性,口頭告解及傳統化,坐禮拜的信徒。我們是不是應當從很能夠主持宗教節目,變回一個很能夠主持屬靈恩賜的子民?  

          11. 停止把人群帶進教會,開始把教會帶進人群:

              教會必須再次改變它的運作程序:停止把人群帶入教會,組成為另一個利益團體;而開始把教會帶入人群,組成一個祝福的團體。向世界宣教的使命,絕不是藉著把人帶進教會,參加集會而達到的。乃是要藉著像撒出去的種子,把信徒差入人群中,去同化他們,才能為主得著這個世界。

          12.再次使「主的聖餐」成為一個真正的「聚餐\」:

              後期的教會開始把主的聖餐,宗教儀式化為象徵性的幾滴果汁,一小片沒有味道的餅干,及一張張虧欠的面孔。其實最原本的「主餐\」是個豐盛的聚餐,加上象徵的屬靈意義;而不是象徵的「聚餐\」,加上「豐盛」的屬靈意義。初期教會的「聖餐」曾經帶給教會有深度的團契。

          13. 從宗派進入國度的歡慶:

              主 耶穌所開創的,本是個屬神國度的運動,是個合一的國度教會;可惜的是,後期一些區域的地方教會,開始把它們教義化,利益化,團體化。最後改革宗的教會,更 不介意的以真理的斗士,權威,傳統的執著,進一步劃分了基督的身體,幾乎使它失去合一的見證。基督從來沒有要祂的子民,分割成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利益團 體。初期的教會只有兩種的身分:為了神的國向神委身,及按地理環境向弟兄們彼此委身。他們不但組成家教會,分享主的恩典;他們隨時也可以召集形成聖會,以 一個基督的身體,向外作出社會,政治,屬靈的合一與服務的見證。這正是近代教會所失去的大能見證。主說:「你們若有相愛的心,眾人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 了。」

          14. 建立「為義受逼迫」的心靈:

              是這世界的系統,把主耶穌,基督教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今天,祂的信徒只想與更多的社會名譽,地位,獎狀有份;或者更糟的是,有些卻選擇安靜,活在沒有一 點值得世人認識的狀況裡。他們忘了主所說的:「為義受逼迫的有福了,他們必承受天國」。基督教原本是為了要站出來與這不法的,有罪的,自私,墮落,世俗, 不敬不虔的世界進行對話。但現時世界各國的基督教會,對這不虔的世界過於友善,沒有一點反應,引不起他們逼迫的興趣。若基督的教會活出新約教會那樣的標 準,例如看罪為罪,指出其虛假的面貌,指責其不義,拆除其偶像,糾正其偏差;為失喪者流淚,為沒有希望者捨身.. 這世界若不是因此而悔改,就必倒過頭來逼迫那攔阻它的。教會不應當活在同流合污的狀況裡,而是要為公義揚聲,再一次被那不敬虔的世界,就是那看自己是一切 主宰的人文主義者,那喜好奴役人的視為「罪犯」。因此,教會不應當再容忍,再抑制這個已經失去認識有「絕對標準」的世界,不再任憑這個不承認其創造者的世 界。

          15.教會成為「家」:

              什麼地方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屬靈份量?會不會是讓人穿上禮拜服,一星期讓人來聽一次道理,又要等下星期才再見面的禮拜堂?答案是:在家裡!當與妻兒同在的時 候,他所說所作的都要經過屬靈現實的考驗,真假一目了然。大部分的基督教會越不過家庭的考驗,因為他們的屬靈表現,常在這地方被打敗。他們已習慣由一個不 必經過生活考驗的神聖集會,大家一星期來扮演一次屬靈,藉著集會提醒自己是屬靈的。由於「家」失去它當年的屬靈膏抹,難怪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神仍掌權,祂正恢復屬靈的家庭來攔阻社會的敗壞。因此,教會當前的要務是要再次恢復它原先的根基,回到它原本的屬靈架構裡,「家」。再次彰顯它歷史性的屬靈能力。

          小結:基督徒是活在生命系統裡的人,不論我們現在是活在那種宗派背境裡,都要感受到神最後對我們的呼喚;要我們同領末世收割的異象,恢復以一個身體的連結,來同得各地收割的職分。我們要開始醒覺,停止叫神來祝福我們的工作和策略;轉而開始選擇神要祝福的方法和工作。我們要再次開創,重組屬睦鄰聯結的「冢教會」,再加上定期舉行區域或全城的歡慶會。親愛的朋友,你正被邀請再次回到這最初教會模式的運動裡,或許你的家,就因此能成為那能改變這世界的地方。

          君 士坦丁效法當時的異教傳統,為基督徒建造教堂來聚會。柏拉圖的影響力又隱約出現了,因為他們使用彩色玻璃窗戶、高聳的尖塔,以及教堂挑高的圓頂天花板。這 一切設計都為了想到達「不可知」的神面前。詹姆士.魯茲(James Rutz)的《開放的教會》(The Open Church)一書中也指出,一群受薪的專業神職人員在這時候出現。今天如此普遍的「神職人員-平信徒」的區別,就是由第四世紀教會所正式認可的。聖經裡 「信徒皆祭司」的命令被置之不理,基督徒成了旁觀者,被哄騙得允許專業人士代表自己去接近全能神。黑暗時代迅速籠罩他們。

          黑暗了好長一段時間。

          ――Mike and Sue Dowgiewicz, The Prodigal Church (邁克與蘇.竇吉維克,《浪蕩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