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合神心意親子教養

標籤: , , , ,

箴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1. 箴言第22章作者主要分享智慧的人生,內容說到了敬畏神就得賞賜、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撒罪孽必收災禍、欺壓貧窮必缺乏、聽智慧明白實理、困苦人不可欺壓、暴怒的人不要交、先祖地界不可移!
  2. 當中第26節的經文: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是最常被引用在親子教育、教養的主題上。照經文直譯為照著他(孩童)的道路,暗示著須尊重他的個性與資質,但並不是讓他任性固執。經文也意表養育孩子應加以教導和管束,因孩童是成長雕塑的過程,深受所受的教養影響他一生。
  3. 大衛.華特斯在其文章「栽培為主火熱的孩童」中說到,父母誤解了他們教養孩童的角色,他們以為只要將孩子「養大」就可以了,假若是如此的看法,則我們不是在「養」孩子,乃是在養雞,我們應該要訓練我們的孩子作主門徒。其實這是一句帶著命令和應許的經文,我們當中那些已經承諾要順服這項命令──去教養我們的孩童,而非單單「養大」他們──的父母們,正開始看見兒女不偏離神道路的應許成就。
  4. 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到:個人的成功、幸福及對國家的貢獻,都比不上養兒育女重要。把兒女養育成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孩童、青少的教育應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三方面,而家庭教育的比重應是最重的,因為孩童青少在家裡的時間最長,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父母對孩子的了解、關心、愛也應最深,因這是別人所無法取代的。
  5. 瑪拉基書 4:5-6 提到末後的復興要從親子關係的恢復、修復、醫治開始,父母教養的角色真的是其他人所無法取代的。福音團契出版社「以家庭為本的青少年事工」一書提的概念很好!青少年的牧養不應以個人而應以「家庭」作為牧養的單位,這樣效果才會明顯。兒少不要再與大人分隔了,要不然兒少青年他們要如何從成人中學習,如何學習與成人互動?或許成年人反而應該先被教育教導,使成年人能成為兒女的榜樣,父母能勇敢起來牧養兒女。因此祈願神祝福有更多的父母、屬靈父老被興起,能站立並拾起教養建造的職分與權責,陪伴幫助引導我們肉身或屬靈的孩童走在當行的道上,使他們到老都沒有偏離主的道路。
以弗所書6:4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1. 以弗所書6:1-4節講到了歸回聖經的家庭生活,父母和兒女相待之道,兒女、父母的本分。其中講到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要孝敬父母,也提到了神對孝敬父母者的應許。而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要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兒女。
  2. 不管從聖經的真理、情感上,我們都知道孩子要聽從父母的話,父母也應該要負起責任,要說、要管、教養。但是如同腦筋急轉彎的題目:為什麼猴子不喜歡平行線?因為沒有「相交」。親子的互動常常也遇到了這樣的景況「沒有相交」:孩子就是不聽;不再想聽父母的了,因為他們覺得父母都不了解他們,父母根本不在乎他們。所以如何教養養育的關鍵乃是如何讓孩子願意聽,如何與孩子溝通。
  3. 我們會是孩子眼中認識瞭解他、真正關心他、比他懂得多、願意幫助他的人?相信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是有效教養的基礎。親子關係就像銀行帳戶,每一次的愛與關懷,都是一筆存款;每一次的管教或傷害,就是一次的提款。所以我們要多多的關懷溝通互動陪伴以累積更多的「親子關係存款」,存款若低只要一點小衝突就會造成關係的破產;反之存款若夠,哪怕是嚴厲的管教,孩子也會體會背後的關懷。想要孩子聽從我們或有效的教養,平日就要溝通、經營良好的關係,不要等到問題出現時才溝通。
  4. 那我們要教養孩子什麼?第四節經文清楚告訴我們,乃是主的教訓和警戒,也就是神的話。父母必須在日常生活小節中來談論神的教導並活出榜樣,不要等出大事時才來管教兒女,因為這樣起不了什麼作用,必須在他們還小,在生活中就要給兒女有品格的操練。孩子們是否聽得進去,教養是否能產生好的果效,和父母的身教、榜樣有大關係。孩子要看要聽的是我們的身教、言教,不是說教,他們要看的是我們有沒有真實的活出信仰來。若我們自己無法體會神,也就無法按著聖經的教訓生活,並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身為跟隨主的父母親,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如何真實的活出與實踐信仰。我們必須在家庭生活中,真實的將這位上帝(信仰)活出來。祝福跟從主的父母們,讓我們不要惹兒女的氣,都能落實並活出信仰,能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我們的兒女。
申6:7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1. 申命記6章1-9節摩西向以色列百姓重申了律法的綱領,並要他們勸勉教導兒女,要謹守遵行神的誡命,使他們可以活得久長享福,而且要他們紀念、談論並教訓兒女神的誡命。神的誡命如同是傳家寶,我們要教訓傳承給兒女,並且要想盡辦法使他們能隨處談論、隨處可見。
  2. 經文第6-7節:神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百姓,“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經文提到了父母的教養,這是父母需要委身去執行的責任,孩子的教養需要隨時訓練、機會教育的。教養我們的孩子如同門徒訓練一樣,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訓練他們,與他們一起坐公車、用餐、工作遊戲,抓住每一個與他們團契分享神真理的機會;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尋找機會,而不是坐等機會。
  3. 聖經中的門徒訓練榜樣,在舊約摩西與約書亞,新約主耶穌與十二門徒、保羅與提摩太…;老師與門徒幾乎生活在一起。耶穌藉三年半時間與門徒朝夕相處,於生活中教導預備門徒。祂改變了他們的生命品格、人生願景(異象)、思想模式;我們想要對兒女產生實際的影響感染,就需要花時間、付代價陪伴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我們願意付這個代價?
  4. 不管是屬世或屬靈的父母需要委身教養兒女的責任,就是生(傳福音)、養(牧養)、教(教導)、訓(訓練)、放(成長)、離(成家)和衍(繁殖家)。唯有看見每一位「兒女」成家,才算完成神所託付的責任。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勇敢地起來做父母,委身於生、養、教、訓、放、離和衍,一代接一代,使我們的宗族、教會能不斷地增長繁衍下去。
創2: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1. 創世記第二章的最後面講到了神設立的婚姻制度,神組成婚姻家庭的原因乃是因怕人孤單無伴,透過配偶彼此能互相幫助。當中講到了神組成婚姻家庭的過程,神有所預備且由神來配合。
  2. 經文24節說到: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原文字義「離開」有離棄,撇下的意思;「連合」有粘,貼,緊緊靠著,親近的意思。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表明男女成婚後,夫婦之間的關係,理應逾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要從父母身邊完全獨立出來。
  3. 這段經文也點出神對人的計劃,神要人能長大成熟獨立,自己能獨當一面面對問題與挑戰,以進入並完成神對他託付的計劃與使命。因此進入婚姻建立家庭應居人類生活中首要的地位,人透過這個過程、生活才能學習真正獨立與負責任。因此父母很重要的責任,就是透過家庭教育教養幫助兒女,在家庭生活中與兒女一起成長,使他們建立能力、品格進而能獨立承擔責任與神的託負。
  4. 而在親子教養幫助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父母不能太過控制孩子們的生命,因我們極其有限,當孩子還小時或許可以管制他們的身體,為他們限定界線,他們也會聽我們的,但隨著年齡增長,不僅他們的行動無法限制,心思意念,情緒意志,更不要說屬靈與神的關係方面,我們更是束手無策。
  5. 因此我們必須放手把他們交給創造他們的造物者,唯有天父能掌握了解他們、真正幫助他們。經文清楚點到神要人要離開父母,也就是父母需要順從神放手讓孩子走向長大獨立。另外對孩子放手正因為我們愛他們,因為這對孩子有益的,當我們對孩子過度的保護,以為是愛他們其實反而是害了他們。因著放手他們可以學習到好的品格與能力,他們可以充分發展他們的生命潛能。不要替孩子打他們的仗,許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對,孩子若沒有自己親身的經歷,永遠不可能成為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信仰,他們接受的信仰可能只是他們父母的信仰。祝福神國的父母們都能花時間與兒女一起成長,學習改變並敢放手交手給神,讓孩子自己體驗、學習負責,長大成熟而獨立。
約21:17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1. 約翰福音21章15-19節講到了主對彼得三次的詢問,並託付他餵養主的小羊。彼得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之一,從彼得的言行表現可知他是真心愛主,對主認識最為清楚明確,但他卻因不夠謹慎而多次跌倒失敗。彼得雖然三次不認主,但主並沒有不認他,對於他的愛並不改變;主三次問他對主的愛,想必是為了要幫助彼得看清並認識自己,警戒他防備這些錯失免得再次跌倒,使他未來能夠完成主所託付的聖工。
  2. 主一連問了彼得三次,難道彼得給的答案主不滿意嗎?難道主像現今戀愛中的情侶一般,女的總是一再的問男的「你愛我嗎?」,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嗎?相信主會問三次,應該是有特別的用意,有人說因彼得三次不認主,所以主三次的鼓勵建造醫治彼得。
  3. 從主門徒生命的改變,可以看到主耶穌門訓門徒的果效,以彼得為例改變前的彼得:自私、體貼肉體、無學問小民、對真理外行、冒冒失失、說大話、怕人過於怕神、心靈沉睡、不體會主的心意、愚頑鹵莽。但改變後的彼得:從說話快、行動快、犯錯快改變為謹慎、穩重、成熟的人。
  4. 是什麼使彼得的生命轉化?除了使徒行傳中提到他領受聖靈、被聖靈充滿外,相信主耶穌在彼得生命中的選召、教導、琢磨、訓練、醫治、肯定、鼓勵、陪伴、愛…是主要因素。所以門徒訓練、兒女的教養,生命的關懷、陪伴、鼓勵、肯定非常的重要。
  5. 新約中巴拿巴帶出兩個很棒的門徒,保羅和馬可,巴拿巴是有為父為母的心的人,他獨具慧眼、花時間不放棄的陪伴幫助成全年幼者,不怕被冒犯,他不怕他的門徒比他好、比他有成就,他幫助成全主所要使用的器皿。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學像主耶穌、巴拿巴有為父的心,去關懷、陪伴、鼓勵、肯定...我們屬世屬靈的兒女,以致能幫助祝福成全許多的馬可、保羅生命得著翻轉。
約14:12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
  1. 約翰福音第14章主耶穌預言到祂自己會被賣、彼得會三次不認主後,主安慰並鼓勵門徒說到祂會離開門徒,但祂去乃是為信祂的人預備地方,祂會再來,祂會與信徒同在,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並說到祂的門徒要做祂所做的事,而且要做更大的事。
  2. 耶穌做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傳福音、醫治、釋放」,我們可能會說耶穌是神,我們是誰啊!怎麼有可能做耶穌所做的。但約14:12-14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去做主耶穌所做的」,這是一個命令。要如何才能做到?從經文「信」我的人也「要」做,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可以知道「信入」、奉主名祈求是重要關鍵。另外主說「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表示我們要做主做過的事,主先做給我們看,當我們學祂的榜樣照祂所做的去做,我們就會作祂所作的事。
  3. 做耶穌所做的就是學耶穌,學耶穌就是作主門徒;耶穌點出了完成祂命令的最佳方法就是相信祂、效法祂的榜樣,主藉著祂自己的榜樣教導、引導、示範實際做給我們看,同樣透過榜樣效法學習的方式也是父母教養兒女最好的方法。
  4. 在約5:19「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連主耶穌自己都是學習天父的榜樣後做事,更何況我們呢?
  5. 另外,約13:15「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主耶穌自己不僅學習天父的榜樣,祂更要門徒學習祂的榜樣。怪不得祂的門徒們(使徒)也是有樣學樣,在他們的書信中一再強調榜樣的重要,要人學習、效法耶穌、眾先知、使徒及自己的榜樣,更進而要他們的門徒們傳承榜樣,成為群羊的榜樣。
  6. 徒20:35保羅:「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提前 4:12保羅要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彼得前書第5章那裡彼得說到:「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學習耶穌與使徒的榜樣,活出好的生命榜樣並能傳承榜樣來門訓教養我們屬世或屬靈的兒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