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再出擊」作者Steve Sjogren於第八章「愛我們的鄰舍」提到,我們有時候滿心熱誠要為上帝所使用,卻往往忽略眼前明顯的事。我們常常禱告、研經而且奉獻,為要擴展上帝的 國度;然而,有許多送上門的服事機會卻因我們的忽略而錯失了。我們周遭的鄰舍、公司同僚與家族親人都是我們最關切的人,而這些人也往往是最困難成為基督徒 的人。基督徒的恩慈、良善是最具能力的武器,對於這些頗有靈程挑戰性的一群人,福音的大能也有足夠的能力來改變他們。
作者認為主耶穌對我們的要求就是簡單的一句話:「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句話的確頗見深思之處。<前一百名>書作者Michael Hart從教會歷史看出徵兆並發覺,教會目前最缺乏的,就是沒有實際表現出來的愛。他的書列出人類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人物。奇怪的是,主耶穌卻落在穆罕默德與牛頓之後,名列第三。Michael Hart為這項調查結果的排名表示歉疚,他表示,如果單就個人的德行來評比這些歷史人物,那麼主耶穌是穩坐首位。
Michael Hart之所以將主耶穌的影響程度排名第三的原因何在?理由是,主耶穌的門徒們在這兩千年來對祂交託的任務執行不力。Michael Hart這麼陳述他的看法:「主耶穌基督最獨特的教誨是『愛你們的鄰舍』,然而,這教導雖然那麼吸引人,卻好像沒有幾個人願意嘗試。」
誰是我的鄰舍?
曾有位律法師以譏諷的口吻來質問主耶穌:「誰是我的鄰舍?」主耶穌隨即用一個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回答頗具深度的答案(路10:25~27)。
這位撒瑪利亞人以三種方式向他的鄰舍表達出真誠的愛。第一,他相當實際。他不單只發現那個人的苦境,更挺身而出救濟他,即使這樣的付出所費不貲。第二,他在愛中有耐性。即使看不出來那受傷的人是信主的,這撒瑪利亞人仍然堅信眼前的投資勢必有屬靈的回收。最後,這撒瑪利亞人在愛中帶著屬靈的洞見。在他眼前躺在地上的不只是個血流如注的人,更是上帝派給祂的工作。
以字面的意思來下定義的話,鄰舍就是住在隔壁的人。作者發覺,鄰舍可以分成三大種類。就字面上來說,最清楚不過的鄰舍就是住在隔壁的人。無論你是否承認,上帝已經將你分配到你所住的地區,這是主策略性的安排,好使我們藉機將祂的生命傳遞進入世界。當你環顧自己的生活環境時,你是否曾以上帝的眼光來看見祂的安排與帶領呢?
我們的鄰舍也可以是我們在公司的同事。或許我們不曾視工作為上帝指派的,然而,如果你認定上帝策略性地將你擺在目前的職場,以便擴展祂自己的國度,那麼你對自己目前的工作的態度會有何改變?
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最具挑戰性的鄰舍是共用一個浴廁的人。實際上,最需要付出昂貴代價的一種屬靈爭戰,是服事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人。上帝使用我們在與世界爭戰中得勝。然而,更大的挑戰是,我們是否能夠贏得在生活上最接近我們的人心。當我們以這種意念來思想上帝的大使命時,這種大使命似乎就像「不可能的任務」!
為何愛自己親近的人是件難事?
作者提到底下理由供我們參考:1.過於熟稔。2.深怕失望。3.改變的路途相當遙遠。
青澀的果子:學習愛的言語。每一位基督徒的靈性都是從青澀開始的。因此,隨著季節逐步的成長調和,可以幫助我們的靈命逐漸成熟。上帝盼望那些未信主的人能夠學習愛的語言,因此,上帝的計畫是用基督徒成為教師來提供教導的服事。如果非基督徒要真切地認識上帝,我們身為基督徒的人就應當與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繫。
放棄舊有的模式
除了基督的言語之外,我們靈裡尚有一種語言非常熟識,那就是仇敵用來醜化上帝、抹黑生命和自我形象的黑暗權勢話語。
那些生活在我們周遭的人如果想要尋見上帝,首先就得經歷上帝慈愛的話語。而我們的身份是語言教師,首要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卸除那些遠離基督似是而非的道裡。一旦他們對於基督徒的生命價值觀改觀,我們就能夠幫助他們重建正確的概念。
有一種傳統的戰術曾用在屬靈的戰場上,那就是不斷地用聖經的經節來亂棒打在非基督徒身上。然而,如果我們用太多經文投擲在他們身上,這些未信者不但相當混 亂,而且許多不正確的觀念會植入他們心中。他們耳中所聽到的話是:「如果你能夠像我一樣信耶穌,我就愛你。」「如果你能夠像我的生活方式,我就愛你。」 「如果你能夠舉止適切,我就會愛你。」
非基督徒生活的世界裡的愛是有條件的,他們已經聽慣了這些「如果」。大部分的基督徒在見證福音時都會有類似的經驗,他們總是用這樣的話來打岔:「在你要繼 續想我談到上帝之前,我得告訴你一件事,我已經竭盡所能想要作個好人了。」非基督徒有這樣的成見,認為我們的目標是要靠行為得救,而不是單憑信心信靠耶 穌。然而,要完全地糾正錯誤的看法,需要耗費時間。想要逐步糾正非基督徒心中諷刺的印象,並且幫助他們走出黑暗的辦法,就只有長時間以無條件的愛來服事他們。
逐漸流暢
要說一口流利挪威話的秘訣,就是用挪威話來思考。一旦我們用挪威人的方式思考,我們就像他們那麼流利地開始說話。當我們藉著服事來說出上帝愛的言語,實質 上就已摧毀了世界與教會的溝通障礙。或許一開始會覺得相當彆扭,然而,從一些支吾的話語、生硬的動作,終究會成就恩慈、良善的習慣,然後自然地流露出來。
語言學習之徑與生澀青果成熟之道是完全一致的法則:循序漸進。如果我們想要將被擄的靈魂從黑暗中釋放出來,那麼就當珍惜每一個改善的產生,並且以每一小步的進展為樂。
仔細的傾聽
一旦某人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傳福音的人身上時,他遲早會開始詢問一些信仰問題。藉著我們的行為舉止,充分表現出我們是與眾不同的。使徒彼得預期這些人會很 自然地開始對我們產生好奇心,而且也會探問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因此,彼得提示我們:「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做準備,以 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在那些排斥信仰的人來看,通常這些人心裡的好奇多過嘴上承認的。雖然,看不見有什麼明顯的進展,可是他們心中的輪卻開始轉動。彼得說,一旦他們心中對上帝愛的言語有所領悟時,他們自然而然會發問。而我們就是隨時預備回答。
耐心地等候
作者省思自己早期的基督徒生活,意會到自己早期的方法(帶著一個標語傳福音:「充耳不聞的,就加壓」)不但沒有什麼裨益,有時還成為他們歸向主耶穌的障礙。最後認知,我們對人們付出愛,也以溫和的態度與他們同行、回答他們的疑難,之後我們就必須將他們交在上帝的手中。在彼前三章經文中可以看到彼得應許:當我們盡了當盡的責任,就應該藉著「仰望上帝」(第五節)得著安息。
無論眼前所面臨的試探是什麼,千萬不可放棄!要更加殷勤迫切地禱告,要耐心地觀察主在他們身上是如何地動工,並且要為上帝所動的善工感恩。記得要繼續愛他們,持恆地幫助他們活在愛中,也要溫柔地回答他們的問題。如果你能克制自己「逼壓」的念頭,你就會發覺,遲早他們會到你身邊尋求答案。
作者認為在改變人們生命的巨大工程中,我們的責任是做些小事--去關愛,向人們表示非常實際的恩慈、良善,而且帶著非常的忍耐。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改變人心的大部分工作上帝會去做,當我們嘗試用自己的辦法去改變人心,就算有再偉大的動機,都是在攔阻上帝動工。要改變人心的最佳良方就是退一步,讓上帝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