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平安之子(家)

標籤: ,

找到平安之子  (路10:3-7)

路加福音10:6 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
  1. 這一段耶穌提點門徒出去傳道時須注意的,祂提到平安之子的概念,透過平安之子把平安帶到他們的家庭與社區。
  2. 主提到福音工作如同羊羔進入狼裏有困難與危險,需要精準、有效率、專注的傳道,因此需緊緊的倚靠主的供應與引導,透過當得平安的人及其家為據點,使福音工作開展。
  3. 平安是所有人的渴望,願我們都能成為平安之子,不僅自己蒙恩得著平安,更能把恩典和平安帶給自己家人與周遭親友。
使徒行傳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這裡講到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神,地大震動、監獄門打開,保羅帶領獄卒一家信主。
因著獄卒一人,他們全家得聽主道,最後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因著一人相信把神的救恩、祝福帶給全家。
甚願我們也能像獄卒一樣,因著我們的相信與經歷神,把從神來的恩典與祝福帶給我們的家人親友,讓他們同得豐盛的生命與滿足的喜樂。
路加福音19:6 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
這裡講到撒該的故事,撒該是稅吏長、財主、眾人所討厭的,他人矮爬上樹想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耶穌叫他要到他家,他歡喜接待,結果救恩臨到他家。
神愛祂所造的每一人,凡接待主的神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我們常常會不小心用我們偏見去看人與取捨,因而也沒有正確地去回應神把福音傳出去。
願我們都能歡喜接待主,使救恩臨到我們家;也求主幫助我們跨越個人歧見、立場、經驗、知識...等框架,正確回應神的呼召與託付。

使徒行傳10:24 又次日,他們進入該撒利亞,哥尼流已經請了他的親屬密友等候他們。
這裡講到哥尼流蒙指示找彼得,彼得得異象向以往不來往的非本國人傳道,最後哥尼流一干人領受聖靈並受洗。
義大利百夫長哥尼流是個義人、敬畏神,是對神柔軟敞開的人,不僅自己領受啟示並把神的祝福恩典帶給他的親屬密友。
甚願有更多的現代哥尼流找到神也被神找著,並透過他們寬廣柔軟的心胸,把上帝的祝福恩典帶給周遭的人。
使徒行傳16:15 他和他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於是強留我們。
這裡講到了呂底亞一家領洗的故事,呂底亞是素來敬拜神的人,主開導她的心讓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道,最後領一家人歸主。
不僅如此,她是對主認真、熱情接待人的人,她開放家庭接待主內肢體,據說她是保羅在腓立比、也是在全歐洲所結的第一個果子。
願我們也都能願意開放家庭接待人,對神認真、渴慕經歷祂的真理與同在;更願我們周遭有這樣的人,讓我們有機會將神的真理祝福透過他帶到他的家庭。

約翰福音4:39 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
這裡講到耶穌與井旁撒瑪利亞婦人,談道談敬拜神,最後因著婦人的見證使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
耶穌打破猶太人不與撒瑪利亞人來往的藩籬,接觸撒瑪利亞婦人,點出她的光景與問題,婦人勇敢向人說出自己的不堪與遇見神的經歷,因而把救恩帶給許多人。
祝福我們都能真實的遇見神,並能見證祂在我們生命所做的,進而把救恩與祝福帶給我們周遭的人。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家可以成為教會

標籤: ,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初代教會一開始有殿裡的聚會與家裏的聚會,有在殿裡眾人的敬拜與家中的敬拜。
這樣的聚集與活動乃是天天的,也就是這是他們的生活型態,他們的信仰乃是生活化,融入在他們的生活。
甚願我們愛神愛人也是天天7-24的,不是只有禮拜天的兩個小時,或靈修時的短短時間,而是讓敬拜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時刻,是活出一個歡喜、誠實、得眾人喜愛的敬拜人生。

使徒行傳5:42 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倪拓聲提到會所有兩種:一種是地方教會的聚會,以家庭作為根本的會所。一種是工人的會所,為著工人作工的。
初代教會透過使徒的工人聚會造就跟隨者,也透過教會性彼此互動的小群聚會,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彼此勸勉、彼此教訓成長。
願我們不僅能從神的工人得著教導,更能在家中、生活的小群中,將所學習的實際活用,透過小群中肢體彼此即時的互動、經驗分享、扶持、代禱...而成長。
使徒行傳20:20 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
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自述他的行事為人,他們知道保羅始終為人如何,也知道凡與他們有益的,保羅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
為何他們知道呢?相信乃是不管保羅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在公開或私下都敞開並言行一致,弟兄姊妹可以直接、深入的認識保羅為人如何。
願我們學習保羅有一個敞開的生命,在公開或私下肢體生活中,可以在主的愛裡真誠地彼此教導彼此勸勉彼此學習。
哥林多前書16:19 亞西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裡的教會,因主多多的問你們安。
這裡提到亞居拉和百基拉家裡的教會,這裡指的乃是他們在以弗所時家裡的教會。另外在羅馬書中也提到,當他們在羅馬時家裡的教會。
亞居拉和百基拉無論搬到那裏居住,總是打開他們的家供教會聚會接待聖徒,他們家就是教會;他們到哪裡,他們家的教會--教會就在哪裡。
願我們學習亞居拉和百基拉的榜樣,開放家庭接待聖徒,讓我們的家就是教會,帶下神的國度與祝福。

腓利門書1:2 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
這裡提到了在腓利門家的教會,一般認為腓利門家就是當時的歌羅西教會,他開放他的家成為教會聚會的地方。
亞腓亞並與保羅同當兵的亞基布,是腓利門的家人、親友,他們都是教會的成員與重要的同工。
願我們的家不僅成為教會,我們家中的成員也都能成為教會的同工,全家服事同心合意的活出見證,在我們所在的社區帶下神的國度。
歌羅西書4:15 請問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並他家裡的教會安。
這裡點出了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及他家裡的教會,一般認為老底嘉的教會就是在寧法家中的教會。
在這段中保羅要歌羅西教會(腓利門家的教會)念了他寫的書信,要交給老底嘉教會念,也要他們念從老底嘉教會(寧法家的教會)來的信。家教會之間彼此獨立但有交流,透過傳遞念讀使徒的書信學習成長。
求神祝福有更多家的教會、小群教會興起,彼此之間能夠連結互動交流,一起學習使徒的教訓,在基督裡成長。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OIKOS的教會

標籤:

使徒行傳5:42 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願神使用更多信徒的家,讓家成為得勝者訓練學校,讓家能活出美好的見證,使上帝在我們鄰舍當中得榮耀的場域。
瑪拉基書4:6 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讓我們從家、從家人開始落實我們的信仰,更多的彼此同理、接納、饒恕、與彼此相愛,得著神的醫治與祝福。
提摩太後書1:5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
祈願我們都能真實的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因著這樣的美好也能感染影響家人及周遭的人進入這樣的信仰。
使徒行傳21:8-9 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裏,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裏,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裏的一個。他有四個尚未出嫁的女兒,都是說預言的。
願每個神兒女的家都能有美好的信仰傳承,成為為主大發熱心、樂意服事人、事奉主的家。
路加福音15: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求神興起更多人起來為父為母,從家中開始,恢復親子美好關係祝福兒女;也為流離在外神國的浪子哭泣、禱告,使他們不再羞愧、不再是孤兒!
提摩太前書3:4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
願神興起更多愛家人、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在家庭、生活中活出美好見證,大膽傳講並活出神的真道的服事者。

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

信仰生活化的教會

標籤:

甚願我們愛神愛人也是天天7-24的,不是只有禮拜天的兩個小時,或靈修時的短短時間,而是讓敬拜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時刻,是活出一個歡喜、誠實、得眾人喜愛的敬拜人生。

願我們不僅能從神的工人得著教導,更能在家中、生活的小群中,將所學習的實際活用,透過小群中肢體彼此即時的互動、經驗分享、扶持、代禱...而成長。

願我們學習保羅有一個敞開的生命,在公開或私下肢體生活中,可以在主的愛裡真誠地彼此教導彼此勸勉彼此學習。
願我們學習亞居拉和百基拉的榜樣,開放家庭接待聖徒,讓我們的家就是教會,帶下神的國度與祝福。
願我們的家不僅成為教會,我們家中的成員也都能成為教會的同工,全家服事同心合意的活出見證,在我們所在的社區帶下神的國度。
求神祝福有更多家的教會、小群教會興起,彼此之間能夠連結互動交流,一起學習使徒的教訓,在基督裡成長。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回到教會1.0(初探)

標籤: , , ,

緣由

    在歷經許多的教會接觸,看到許多神兒女的光景與需要,看到教會似乎遇到了底下的問題:

  • 服事與家庭無法均顧

許多教會肢體,平信徒、甚至傳道人的家庭、親子關係,都出了問題;許多人因著太於服事、事工,忽略了家庭、兒女、配偶、身體健康似乎出了狀況;教會服事與家庭無法均顧 

  • 信仰與生活無法融合

教會似乎無法滿足弟兄姊妹需要,許多弟兄姊妹不斷地參加許多的大小聚會、課程,問題似乎還在。信仰與生活脫節,聖俗兩分,雖得救卻沒有得勝的生命與生活,沒有活出令人羨慕的豐盛卓越的生命。許多肢體只是過了紅海,卻還未過約旦河,生命沒有被聖靈更新、充滿,就像停留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充滿許多的抱怨、定罪、苦毒...。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家教會基本認識

標籤: , , , ,
    感謝主,有機會北上至一在職神學培訓學校分享家教會,透過過去收集的資料與自己走過的經歷,整理幾個主題,希望透過這些信息能成為這些神學生與未來神僕人使女的幫助。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教會繁殖運動> 張大華牧師

標籤: ,
<教會繁殖運動>  張大華牧師 (引用資料來源連結)

    三個引發教會突發地發展的驚人發現,就是十大增長的普遍要素,十大特質及十大阻礙力,若然我們都掌握這個發現,相信神必定讓我們乘上聖靈的浪潮,每步按著神的心意,做神喜悅我們做的事。

十大增長的普遍要素:

1 超乎尋常的禱告—禱告深入教會每一個階層,就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小組都以禱告倚靠神,看到神奇妙的作為,這個為教會首要任務。故此沙田堂今年及明年都期望推動教會成為一所祈禱的教會:為宣教士祈禱、為未信主的人禱告、由宣教士及職場宣教士活出禱告的生命、為初信者禱告、由初信者所發的禱告、禱告網絡的祈禱、祈求更多工人禱告。在生活上活出祝福人的生命。

2 大量的佈道—教會及小組教引發佈道的熱誠

3 刻意拓殖有再生力的教會

4 以神的話語為最高的權威

5 由本地的信徒領導—差遣他們成為職場的宣教士,讓他們成為神的使者。

6 平信徒擔任領袖

6.1 實際上的需要
6.2 為了神學上的理由
6.3 效法耶穌的榜樣
6.4 為了避免流失
6.5 貼近教會生活
6.6 為了經濟上的因素

7 家庭教會

8 教會開拓教會

9 教會迅速繁殖再生

10 健康的教會

10.1團契生活
10.2門徒訓練
10.3恩賜事工
10.4傳福音/宣教
10.5敬拜

還有就是這個突發的運動都有十個特徵,就是 1.社會上有股不確定的氣氛 2.與外來者隔離 3.追隨基督要付上高昂的代價 4.勇敢無懼的信心 5.以家庭為基礎的信主模式 6.初信者很快就團結一心 7.用心靈敬拜神 8.神蹟奇事 9.領袖在職訓練 10.苦難臨到宣教士

還有一些阻礙的力量:1.異象模糊 2.改動聖經 3.太拘泥於循序漸進 4.無效的鹽 5.魔鬼的糖果 6.外人挾持 7 怪罪神

你認為沙田堂有哪幾樣達成,或有那幾樣需要改善呢?願主祝福你們。

備註:參考《教會繁殖運動》David Garriosn,天恩事工,2010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聖靈第四波(09.家庭教會的興起)讀後心得

標籤: ,
    「聖靈第四波--聖靈運行的十大最新趨勢」,第9章「家庭教會的興起--家庭與教會融合的趨勢」讀後心得:

冰山下的危機

    作者於開頭時點出,有多少事奉神的人,因著婚姻的衝突、家庭的危機而無法事奉下去...不論中外的家庭婚姻有許多的問題,造成許多受傷的夫妻,首當其衝的就是兒女們,...我們的下一代感到被拒絕、沒有父親形象、懼怕婚姻家庭的一代。甚至是基督徒的婚姻問題也與社會不相上下!教會往往也忽略了這最根本的需要,George Barna(www.barna.org)全美福音派最有名的民意調查專家,2005.12.20提出「2005年度美國基督教趨勢報告」中指出,有80%的教會嚴重忽略了家庭和兒童事工! 2005年底,聯合國宣布21世紀的最大危機,不是貧富不均,不是能源不足,而是家庭制度的破壞!

人格養成所

    現在婚姻專家都認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乃至人格塑造都有極深刻的影響。作者從其從事婚姻重建經驗,更體會到原生家庭對我們的生命氣質(提後1:5)及屬靈的傳承(初20:5~6)都有密切的關係。

爭戰的焦點

    魔鬼對人類的攻擊,首先就是破壞婚姻(創3),而造成夫妻互相推卸責任;接著攻擊家庭(創4),使得手足相殘!婚姻家庭之所以難調和,不僅在於雙方的差異,更在於魔鬼的攻擊!為什麼婚姻家庭會成為魔鬼攻擊的焦點呢?不但是因為家庭會影響下一代,更是因為家庭讓我們深切體會三一真神的屬性!從夫妻關係可稍稍體會到基督對我們捨命的愛(弗5:25~31)!從父子關係,我們可以明白天父對我們回家的殷殷期盼(路15:11~32)!透過像母親一樣的耐心孕育,來經歷聖靈的看顧帶領(太1:18;路1:15)!

恩典的管道

    神使用家庭成為神拯救的管道!徒10神拯救哥尼流一家及親友們,更藉著他們啟示出福音要傳給外邦人的真理。徒16:14~15呂底亞一家成為保羅宣教團隊的接待家庭。徒16:30~34腓立比的獄卒全家歸主全家喜樂。徒18:2~3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與保羅同行和同工,更是不斷建立家庭教會(羅16:3)。徒18:8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成為保羅的罪加見證人。徒21:8傳福音的腓利一家不但傳揚福音,更說預言成為神話語的出口。「聖靈第四波」中,神更藉著家庭成為傳遞祂恩典的管道。

得勝者學校

    提前3:1~13,要想管理神的家嗎?先管好自己的家!要管好自己的家嗎?先管好自己!家庭是神用來訓練得勝者的學校,透過體貼聖靈不體貼自己,逐漸從小事上得勝,直到像耶穌一樣,至終與祂一同作王!要作得勝者嗎?歡歡喜喜的接受神的學校,在家中學習順服聖靈並接納家人吧!

基督的教會

受傷的家庭從哪裡得安慰與醫治呢?就是從神的家(忌諱)中。

1.教會的意義

    「教會」的字義就是「一群蒙神呼召出來的人」。而教會的應用意義在徒7:38「這人曾在曠野會中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又與我們的祖宗同在,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傳給我們。」這裡用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會眾」來形容教會,可見「教會」是:「蒙神呼召去迦南地」(不只得救更要得勝),且是「跟隨雲柱火柱而行」(跟隨聖靈的帶領而行),更是「天天經歷嗎哪供應」(每天有神話語餵養)。

2.健康的教會

    林前3:6、可4:26~28,個人與教會的成長關鍵在於神!而教會的成長是自然的,只要有健康的種子,有合適的環境,自然就會成長!Christian A. Schwarz所寫的「自然的教會發展」裡提到當教會健康時就會自然成長,而「健康的教會」有八種優良特質,包括:1.令信徒得力的領導方式。2.以恩賜為本的事奉方式。3.充滿熱忱的靈性表現。4.功能鍵全的結構。5.激勵人心的敬拜。6.全面兼顧的小組。7.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8.彼此相愛的會眾關係。

3.生命的團契

    約一1:1~3,我們所信的生命之道是可以親身經歷,甚至傳給他人。並且這種「生命的傳遞」更是基督徒團契生活的核心。這包括1.信仰內涵的分享分攤:(腓利門書6、羅15:27)。2.實際生活需要的捐獻與幫助:(羅12:13、林後8:4)。3.警告信徒勿被別人的罪所傳染:(約二1:11、提前5:22)。4.要與主聯節,與主同受苦,同得榮耀:(彼前4:13、林前1:9)。5.更要隨從聖靈的帶領:(林後13:14、腓2:1)。所以教會的實際不是各式的聚會,而是生命的交流;不是各種組織規章,而是隨從聖靈的帶領。

家教會興起

1.教會的趨勢

    2001.4.29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刊了一篇文章「適合的教會就在家庭」(Search for the Right Church Ends at Home)敘述在全美正如在大陸、越南、英國和澳洲一樣,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選擇了「家庭教會」。2005.10 George Barna出版了<革命>(Revolution)一書。提到根據調查,在美國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年當中,希望更認識神的人數有明顯的增長;他們不一定去教會,但他們在家裡、工作場所、公共場所等地方聚會,估計這些人在美國超過兩千萬!

    這稱之為「簡單教會」(Simple Church)的運動,已經安安靜靜地從傳統教會中吸引數以百萬計的信徒!他認為在二十年後,只有三之一的人口會依賴傳統的教會!2006.3.6時代週刊(Time)上也刊出一篇「家是最好的講台」(There's No Pulpit Like Home),認真探討這個不需要牧師、詩班、講道、場地費、保險費,卻能自由接觸社區,自己參與敬拜,及自在分享個人情況的地方。「家庭教會」(house churching)好像「在家學習」(home schooling),可能帶來第三次美國靈性的大覺醒!青年佈道家馬正遠牧師(Jaeson Ma),他領受從神來的異象,成立「校園教會網絡」(Campus Church Networks),訓練學生領袖,協助當地教會及校園事工,建立各地區的簡單校園教會。

    這種家庭教會(或簡單教會)的趨勢,已默默無聲地進入社會的每個角落,在家庭、校園、辦公室、餐廳...裡,不斷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來!

2.家庭與事奉

    徒2:46~47,徒5:42,徒12:12,徒21:8,初代基督徒的家庭與事奉是融合在一起的,他們就是在家庭中擘餅吃飯,一樣天天有人得救!他們也在家中教導、禱告、事奉、接待聖徒。所以今天有些基督徒掙扎於家庭與事奉之間,很可能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教會體制對家庭的不友善,造成事奉與家庭的不能並存。我們先將聚會定了型,再把家庭塞進來,以致一家人各有各的聚會活動,卻沒有家庭的時間!應該相反,先設定家庭的目標,再設計適合全家的聚會內容!所以是教會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才使得家庭與事奉不能相容。

3.全面的教會

    初代教會不僅在家中,也在聖殿中,更在會堂中(徒13:14、44,14:1),還在河邊(徒16:13)、監獄(徒16:32)...所有可能的地方聚會。信仰要在生活中流露出來,事奉更在生活中融合進去!所以不僅家庭與事奉不能衝突,工作、學習、休閒都可以與事奉相結合。不僅應該有家庭聚會,更要有餐廳聚會、工廠聚會、校園聚會...所有生活的所在都可聚會,所有人群的地方都有教會!

    「教會繁殖」(CPM)一書提到福音廣傳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地繁殖教會,「教會繁殖運動」(CPM)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藉著培育當地不受薪的領袖,用各種家庭教會、小組教會的方式,有策略地快速繁殖教會。

4.遮蓋與成全

    由弗4:11~12可以瞭解建立教會的基本概念,按聖經原文的意思,主賜下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的五重職事團隊,「目的是」成全聖徒,「進入到」做成每個人的職事,「進入到」建立基督的身體!這三個介詞表達出建立教會的目的與階段。所以要建立教會,先建立五重職事的團隊!「成全聖徒」、「各盡其職」,最後達到最終目的:「記練基督的身體」。

    現代科技的發達,互聯網絡的便利,使得家庭教會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科技的幫助,取得各樣的資源;然而唯一不能取代的,就是使徒性團隊為父心態的成全。

家庭與教會融合

    太9:17主提醒,「聖靈第四波」的新酒,只有裝在充滿彈性的新皮袋教會中,才有意義。不但讓我們先成為具有彈性的新皮袋,更讓我們知道如何建立讓聖靈自由運行的新皮袋教會。美國最大宗派美南浸信會已開始在現有的堂會外,又繁殖了幾百個家庭教會,彷彿一國兩制般讓人可以自由選擇;一方面快速繁殖新皮袋教會,另方面讓現有的教會可較不受衝擊的慢慢更新!如同約書亞的宣告「...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聖靈第四波」更是約書亞的世代,而這一代的特徵,就是「家庭與事奉融合」!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我們需要怎樣的教會?

標籤: , , , , ,
經文:太28:19-20                 講員:蕭富山傳道

※ 教會的使命
■ 萬民作主門徒(太28:19-20)

施洗:代表著團契與基督身體的認同
教導:主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
遵行:不僅聽道而且行道

→門徒訓練:幫助初信者遵行神的道,並在思想、意念、性情、行為更像基督。

■ 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弗4:12-13 )

成全與被成全:要成為成全別人的人,首先必須成為被成全的人。

吃奶到吃乾糧(來5:12-14):求神幫助我們長大成為心竅習練得通達,能分辨好歹,熟練仁義的道理吃乾糧的大人。

■ 人人皆祭司(出19:6,彼前2:9 )

人人在神國度裡都能且必需參與,因為「信徒皆祭司」乃指每一位都需站在祭司的位份上起來服事,若我們把這樣的職分只丟給幾位人為制度而產生的人選,那實在是有違真理並對神的心意有錯誤的認知與執行。
如何達成?
需怎樣的教會模式?
需7-24信仰生活化   → 回到家庭、工作職場

※ 回到家庭(瑪4:6)

■ 末後復興從家庭開始

築壇:挪亞、亞伯拉罕、大衛、耶穌、慕約翰…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

→「建立家庭祭壇,使家成為教會」

■ 教會就在家裡(徒2:46,徒5:42 )

從新約大部分看來,主要聚會點的確是在家中。使徒在猶太會堂講道,通常不久就被趕出去了。新約也經常提到在某人家中的教會。新約時期的考古證據也證實這點。(教會生活就在家裡)

■ 家的教會(西5:15,門1:2,林前16:19 ,羅16:5)

■ 門訓遵行主命令

在太大的團體裡,很難遵行新約彼此相愛的命令。聖經告訴我們要擔當彼此的重擔(加6:2) ,彼此勸戒(西3:16),彼此認罪(雅5:16)…。這些在一個比較大的團體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 人人恩賜被成全

聖經只有在歌林多前書11至14章,具體指示該怎樣舉行教會聚會。林前14:26節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等等,每個人都應該能夠有所貢獻。這只有在比較小的環境下(小家、小群)才可能做到。

■ 有效率使用神國資源

蓋教堂和培訓牧師耗費太多時間了,美南浸信會估計,成立一間新教會要花三十二萬美元,如果你把建築物、牧師的培訓和第一年的薪水納入,那更不得了!家庭教會卻能以微不足道的成本和很快的速度來拓殖教會,這在許多國家已經實地證明了。
  
※ 神要使用你(林前14:26,林前14:31)
● 德州一名客戶服務部經理在他的辦公室成立兩個小組,又在該鎮的另一邊成立一個小組。
● 一名印度家庭主婦一年內成立五十間教會。
● 印度馬德拉斯一位博士和他十三歲的兒子,以及一名街頭小販共同成立一間教會。
● 一個退休中心的八十五歲老太太,在一個受助者社區帶領一個小組。
● 在尼泊爾,年齡小到九或十歲的兒童,正蒙神使用來成立教會。

<重新定義悔改 / 門徒訓練教牧手冊>

   雖然有許多的經文證據,證明救恩是取決於悔改,但是很多事奉神的人仍要扭曲悔改的明確意思,好切合他們對神恩典的錯誤觀念,藉此設法否定悔改的必要。按照他們的重新定義,悔改不過是改變對耶穌身分的看法,而令人驚訝的,就是可以不必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新約中神的僕人呼召人悔改時,他們期待會有甚麼結果呢?他們只是僅僅呼召人們改變對耶穌身分的看法,還是呼召他們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呢?

    保羅相信真正的悔改,也要求有行為的改變。我們已讀過他的二十年事奉的見證,他在亞基帕王面前陳明: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二十六19-20)

    耶穌好像施洗約翰一樣,傳講同樣叫人悔改的信息(太三2,四17),他曾說到尼尼微城在聽到約拿的講道後便悔改(路十一32)。任何讀過約拿書的人也知道,尼尼微城的人不僅是改變了他們的思想,也改變了他們的行為,從罪中回轉,耶穌稱這行為才是悔改。

    聖經所指的悔改是因著內心生出一份真正、自願改變自己的行為。事奉的人傳講福音,卻沒有提到真正的悔改必定會有真正行為的改變,實際上是在敵擋基督對門徒的渴望;也欺騙了他的聽眾,叫他們以為就算沒有悔改,也可以得救。如果他們相信了這牧師的話,就有可能肯定了自己走向毀滅的路。不管這牧師是有意還是無心,他其實是在敵擋神,助長撒旦。

    如果事奉神的人要按著耶穌的命令使人作門徒,便必須按照正確的程序進行。如果他沒有傳講呼召人悔改的真福音,儘管他在許多人的眼中,看起來是多麼成功,也是注定一敗塗地。這牧師可能有一群很大的會眾,卻是建立在草木禾稭上,他的工作經歷末日之火時,他工作的價值就會試驗出來(參考林前三12-15)。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建造現代方舟

標籤: , , , ,
John 8:12 (36 kb)
 
經文:創世記第七章                 講員:蕭富山傳道

大綱:

藉以存活延續生命(創7:23, 彼前3:20, 來11:7, 申4:9)

    中華家庭方舟協進會發起人曾繼雄:從申命記知,以色列人經歷了40年曠野訓練,所有舊人都倒斃在曠野,約書亞帶著未親眼見到神蹟的下一代進入迦南美地,怕他們忘了神的命令,所以要重申命令,而要繼續不斷「申命」的是所有父母:「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申四9)

    家庭的命定是要產生敬虔的後裔,但隨教育的專業化,屬靈教育的平台也逐漸轉移到教會,這與聖經不符。以色列亡國兩千年終能復國,連國家都沒有,更沒有教育部、國立學校,而以色列人卻能夠凝聚在一起保持信仰,是因為他們的家庭遵循了神的旨意。教會要給予父母裝備訓練,使他能夠建立家庭祭壇信仰傳承,而不是父母把信仰傳承的責任都交給兒童主日學或青少年團契。

    猶太人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並改變世界的成就。為甚麼猶太人有這麼多天才 ?答案很簡單,因為猶太人的信仰傳承進行得非常好。

    歐美傳統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穆斯林的成長非常迅速,而基督徒第二代有高達96%的流失率。一位女士的父親是穆斯林、母親是基督徒,最後她選擇了伊斯蘭教,因「伊斯蘭教的每天表達形式」(如一天五次的禱告)贏得了她的心。

因信成為義人(創7:1, 創15:6, 創7:5, 來11:7)

    因著挪亞的義,他的全家得著拯救。神的救恩乃是關乎全家的。神會且在觀看我們在祂面前如何,不僅在乎人如何看我們,更要在乎神怎麼看我們。看我們是否在意祂的話祂的吩咐,是否遵行祂的吩咐。在神眼中你是個義人?

方舟的建造(創6:13-14, 創6:22, 來11:7, 創7:16)

    當猶太人的孩子到了三歲時,他們就會被帶到類似私塾的地方,教導他們希伯來語。等到他們會讀之後,就開始拿著有希伯來文的書本來教育他們如何寫字。接下來他們會讓小孩背誦祈禱文,他們不要求他去瞭解文章的意思,只是教他去讀書,而且以背誦為目標。

    到了五歲開始背誦聖經、摩西律法。七歲前必須背誦摩西五經,配合旋律反復朗誦幾百遍。七歲學習舊約聖經剩下部分及猶太教法典,滿十三歲已全部會背誦最基本的學問了。比爾蓋茨也是猶太後裔,七歲就能熟背3萬多字的馬太福音,相當六本《老子》字數的總和,其生活深受其啟發。 

    猶太教祈禱書大約有150頁,每天早上必須朗讀,每人都能背誦。當這種大容量的記憶系統完成後,很容易吸收各樣知識,猶太人就是這樣背下所有重要知識。海歇爾老師向弟子借一本書,二、三天後就奉還 :「非常謝謝你,我已全部背起來了。」他沒拷貝但只花二、三天就把書全背下來。 

    猶太人愛讀書是為增智慧,且重視知識的應用和獨立思考,是來自他們的信仰和生活經驗。父母有責任指導孩子讀書,增長知識,明辨是非,一起誦經、共同探索經文真諦,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孩子不單模仿大人行為,要多問為什麼,甚至展開爭論,這不有悖家規,而是受到鼓勵的。

    拉賓夫人:外孫尤納坦只是一名士兵,餐桌上老是糾纏著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總理—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拉賓總是認真耐心回答,有時爺孫還要爭論幾句。一次沒及時回答外孫問題,他寧可推遲出席埃及大使宴會,專程去回答外孫的問題,猶如履行國防部長應盡職責,愉快而歡暢。

    方舟是神指示,人所造,最後神關上。方舟不是神建造後讓人去享受,乃是挪亞付上代價,花了極長時間才建造完成。這世代的現代方舟也需你我來建造,當我們建造好了,神也要為我們關上,使我們能在這末世的洪濤中存活。你開始建造你的方舟了嗎?你聽到神向你內心的呼喊呢? 

 進入方舟(創7:16, 創7:23,)

    方舟是挪亞「進入」、神「關上」的;人若不肯進入,神就無法關上。惟獨在基督(「方舟」)裏的人與事物,雖經過神的審判,仍得以存留。你進入方舟了嗎?

金句: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來11:7)

※回應禱告

在神眼中你是個義人?
你開始建造方舟了嗎?
你進入生命方舟了嗎?
 
金句: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來11:7)
 
<建造你的家庭方舟> 

    猶太人重視教育,為他們的成功與發展作了充分準備。美國大蕭條後,工商界、金融界、新聞界等行業中出現了一批成功的猶太人。而在世界範圍內,有像羅思柴爾德、蒙蒂菲奧利等猶太人富豪,有像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批有成就的文化名人,在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遠遠超過了他們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這些無疑都是猶太人重視教育的結果。

    從猶太人兒童教育的結果,我們看見神祝福這個民族。神為何祝福猶太人?除了他們神所揀選外,也因著他們看重兒童教育,更真確來講應該是他們看重兒童的信仰教育,看重妥拉教育、看重屬靈的傳承,以至於他們得著神大大的祝福。

    中華家庭方舟協進會發起人曾繼雄弟兄,在他們協進會的家庭祭壇異象提到:從聖經的教訓來看,第一個記述屬靈傳承使命的經卷就是「申命記」,當時以色列人經歷了40年的曠野訓練,所有舊人都倒斃在曠野,約書亞即將帶著未曾親眼見到行過逾越節、分紅海等神蹟的下一代進入迦南美地,正因為怕他們忘了神的命令,所以要重申命令,而要繼續不斷「申命」的是所有父母:「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申四9)

    家庭的命定就是要產生敬虔的後裔,然而隨著教育的專業化,屬靈教育的平台也逐漸轉移到教會,但這是和聖經原則不符的,以色列亡國兩千年終能復國,為什麼?連國家都沒有,更沒有教育部,當然也沒有國立學校,而以色列人卻能夠凝聚在一起保持信仰,這是因為以色列的家庭遵循了神的旨意。教會要扮演的角色是給予父母必要的裝備訓練,使他能夠在家中建立祭壇,做好信仰傳承,而不是父母把信仰傳承的責任都交給兒童主日學或青少年團契。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家庭方舟的建造進度如何?當現代洪水來時,你及你的家庭是否能靠它藉以存活?假若你還沒建造,那就趕快開始,若已建造那就檢查看看是否牢固,是否照神的吩咐來建造?求神幫助讓我們所建造的,能成為保存生命和延續生命的救命方舟。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同心合意(二)

標籤: , , , , ,
經文:徒2:46-47                    講員:蕭富山傳道
大綱:
u 順服不怕苦(1:12, 林前15:6)
     1:12 後來,他們從橄欖山回到耶路撒冷。那山靠近耶路撒冷,有一安息日可走的路程。(新)
在林前15:6「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此可能指在加利利所約定的山上,除了11使徒外或許尚有五百多位門徒也趕去見主。這表示雖有許多人也遇見主,但願意順服付代價跟隨主的只佔少數。這提醒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否只停留在知識?還是願意付上代價跟隨遵行神的吩咐,知道行道並成為活道。
籃壇女孩新勢力 永仁女籃傳承屬天信念
她們是來自台南永仁國中、高中的女子籃球隊。在今年3月的國中籃球聯賽冠軍(JHBL)中,奪下四連霸冠軍寶座,同時是創隊以來第7座冠軍;4月的高中籃球聯賽(HBL)中,則以新秀之姿首次奪下后冠。
讓人好奇的是,這支訓練有素的隊伍,總在場上肩並肩祈禱,顯出強悍卻溫柔的背影。「再苦也要練下去、受傷也要爬起來。」她們開展了別人口中的「永仁霸業」,卻沒有霸氣,靠著穩紮穩打的真功夫,打造夢想奇蹟。
所謂「永仁霸業」背後,也有一位夢想搖籃的編織者,就是教練時超傑。在許多人眼中,運動和課業難以兼顧,但在時超傑有條不紊的訓練計畫下,學業不因練球被犧牲,運動專業也不是課業附屬。「不能喝飲料、吃零食、用手機、用電腦」,這樣的生活讓人難以想像,卻是永仁高中女籃隊的部分生活寫照。這些嚴格的規定,加上兼顧課業的經營理念,讓永仁女籃的精良「一脈相承」,顯出和其他球隊的不同。更不同的是,這支球隊在屬靈父母時超傑教練夫婦的「教養」下,也過著代代相傳的教會生活。
u 彼此的委身(1:13-14, 2:46-47, 5:42)
1:13 他們進了城,上了一間樓房,就是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邁、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激進派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等人所住的。
1:14 這些人和幾個婦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還有他的兄弟們,都在一起,同心地恆切禱告。
球員全部住在學校宿舍,和同學一起上下課,參加社團、班際活動,但也要天天練球23小時。當別人勤奮讀書或上補習班,她們盡力跟上,更拼力累積場上戰力,希望成為「體育資優生」,有些人就這樣進入北一女、彰女等學校,甚至考上台大、師大、中央大學。
每次練習前,球員一定有半小時左右的「靈修時間」,一起回顧主日信息,討論信仰小故事。這群女孩不唱戰歌,卻常在賽前唱敬拜詩歌,宣告上帝是她們的力量;不全是基督徒,卻個個精通國、台語主禱文,在賽前大家搭著肩、閉著眼,凝聚一股無懈可擊的團隊力,深信「這將是一場得勝的比賽!」
2:46-47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5:42 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天天、在殿裡在家裡擘餅、聚會的教會;「天天」牧養是指家教會一週七天都聚集;「在殿裡」、「在家裡」是為了裝備會友散會後出去傳福音,讓信仰與生活結合。--記者尹箴採訪劉曉亭牧師所言。
→  彼此接納、磨合與委身,更有默契且更合一。
u 回應與禱告
1.          請說說你今天的心情
2.          一件開心的事或見證
3.          攔阻你親近主的事物
4.          設立屬靈律定的目標
5.          彼此為達成目標代禱

 金句: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2:46-47)
家教會活出初代教會精神(劉曉亭牧師專訪)
底下是劉曉亭牧師日前接受國度復興報專訪時的內容:劉曉亭牧師提到因應台灣95%未信主的族群的需求,教會正面對一場「寧靜的宗教改革」,而「家教會」以新的牧養型態出現,把使徒行傳中初代教會的精神活出來了!
 身為牧師之子,劉牧師說,五十年來心中常存一個疑問:那些在市場作買賣的人,週日不能到教會來作禮拜怎麼辦?作禮拜是不是一定要在週日早上九點半?一定要在定點作禮拜,換一個地方是不是不敬虔?但耶穌說,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祂!
 曾在紐西蘭宣教四年的劉曉亭牧師表示,牧會生涯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會友搬遷頻繁使牧養困難,過於頻繁的送往迎來,結果就是無法深度牧養,經過一段深度受挫的歲月後,劉牧師逐漸看見家裡牧養的需要,於是因應改變發展出「家教會」的概念。
 他也提到,網路的發達與便利性是近年來家教會的牧養型態蔚為風潮的關鍵。劉牧師在四年紐西蘭宣教的震撼下,神使他全然廢棄傳統教會觀。弟兄姊妹透過家裡牧養,彼此建立「家人」的關係後,搬遷不再是難題,時空不再是隔離,不論天涯海角,透過深刻的關懷,無所不談的話題,電腦打開,email一傳,生活點滴貼上網並加上文字抒發,使得天涯若比鄰。
 劉牧師稱他所牧養的家教會為「有機教會」(Oganic Church),是指未被污染、加工,規模屬性有別於傳統的教會,是推翻定時定點聚集的教會,是多元化社會中不受限於單一牧者傳講信息的教會,是貫徹初代教會精神的教會:天天、在殿裡在家裡擘餅、聚會的教會;「天天」牧養是指家教會一週七天都聚集;「在殿裡」、「在家裡」是為了裝備會友散會後出去傳福音,讓信仰與生活結合。辦公室教會則談同事們需要的議題,當人得到靈糧自然渴慕神。職場教會旨在服事同事,關心他,徹底實踐使徒行傳所教導的初代教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