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教會概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家教會網絡聚會 健康教會的DNA

標籤:
    由家教會推廣協會舉辦每月一次的國度網絡聚會,2009年十一月一日特邀美國洛山磯台福教會主任牧師陳逸豪前來分享「建立家教會的見證」。

    陳牧師談自己在美國的一個經驗。有一次他邀馬正遠(Jason Ma)牧師一起喝咖啡,沒想到這一喝竟喝出他生命極大的反思。馬牧師對他說:「耶穌並沒有差遣人去建立教會,而是建立門徒;主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 的門徒』。是門徒,走到哪裡都有基督的形像;不是門徒,則一直在尋找完美型的教會。」藉此他反省自己從前牧會的心路歷程──建立一個大教會,是否讓自己陷入巴別塔的迷思中呢?因為這樣的「作大」不一定是主所喜悅的「大使命」。

    陳牧師說,主的心意不在有多少人聚會,而在於離開教會後,有多少人出去作主的門徒。陳逸豪指出,追求健康教會比追求教會增長更重要,因為只要健康自然會增長。何謂健康教會的DNA?就是D(Divine truth)道成肉身的靈修;N(Nurturing relationship)恩慈關係的培養;A(Apostolic mission)愛人靈魂的使命。

    正如馬正遠牧師所說的「簡單的教會」(Simple church),在兩三個人的聚會中,主便在其中。如何證明主在其中?聚會時當彼此對問:「這週神對你說了甚麼?我有甚麼罪要認?我有否接觸哪個未信者?」分享後再一起禱告;追求聖潔,主必在其中。而這樣的聚集不需太多人,如此才能談到自己內在的生命;當人倍增時,再兩個兩個出去,這便是門徒的建造。 他說:「神喜悅我們與神的關係建立成個人習慣,而非形成宗教禮儀。」

    陳牧師反省自己過去的服事,若不看重與神真實的關係,就不是事奉神,而是事奉「事奉」(I’m not serving the Lord, but serving the service.)。教會應當是差遣中心和裝備中心,而非只是叫人來聚會,參加活動而已。若忙於活動,把教會作大了,到最後自己受不了而burn out,可能還要到其他地方再接受「內在醫治」,但這並不是上帝的心意。

結果子和倍增的聖經原則 (門徒訓練教牧手冊)

標籤: , ,
歡迎你用任何方法下載,列印,複製,分發或傳開這份文章,但請勿修改文章內容,務必徹底忠於原文,嚴禁作牟利用途。如果你想確保內容準確無誤,歡迎登入www.shepherdserve.org ,下載原著,謝謝。  © 僕人大衛    (原文出處)
目錄
10.) 重生
26.) 禁食
27.) 來生

一些相關文章與連結

標籤:

在網路上看了一篇文章教會從宗教儀式走向生活方式,作者估計再過十至二十年現有的教會人數將減少一半,他們將到這些新興的小型教會(家庭教會、簡單教會、職場教會、校園教會)中,在那裡,牧師一人教導的形式,被信徒彼此分享所代替,單向式的傳福音,被對話式的論福音所代替,顯然到時候,有50%的基督徒歸屬這種教會。當然這些教會也將成為主流而無法再去否定它。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果有機會讓我們遇到這种新興教會,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支持?反對?觀望?或是參與投入其中呢?

    底下乃早期在網路上收集的一些有關教會繁殖與家庭教會的相關資源連結,包括文章與網站超連結,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可以連結前往參考瀏覽。 

相關文章延伸閱讀:
相關網站:
 
                      職場教會聯盟
                      在宿舍,公寓,或咖啡屋裏的有機教會
                      每個地方都可成為教會

華人地區相關推廣單位與教會: 

相關資源下載:

教會年輕的時候--教會生命的聖經基礎

標籤: , ,

「改變世界的家」重點整理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