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神兒子道成肉身

標籤: , , , ,

約1:51 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1. 約翰福音第一章講到了神兒子的道成肉身、第一次降臨,祂是太初之道、祂就是神;祂是生命之光、黑暗不接受祂、世界也故意不認識祂;祂是同在之主、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2. 經文中提到多人對神子、救主耶穌的見證,其中施洗約翰見證基督是神的羔羊、神的兒子,安得烈見證基督是彌賽亞,腓力見證基督是舊約所指明的那一位,拿但業見證基督是神的兒子、以色列的王,主自己見證─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的天梯。
  3. 在這章多處經文可看到「光」、「見證」、「看」、「見」、「看見」等字詞,表示看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我們需要光照明才能看見、才不會在黑暗中,人們大多是因著自己看見、見證才因此知道並相信一些事;施洗約翰、門徒們因著看見所以認知耶穌救主的身分。
  4. 因此世人如何能認識相信上帝呢?除了聽見福音,相信他們還需要透過自己親自看到、經歷到神及祂的大能作為,來證實他們所聽到的是可信的。我們所傳、所說的話人們會相信嗎?假若不會、不要、不想、不曾、不甩、不...,那會不會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沒有可以說服他們的見證?他們並未從我們的身上、生命看到神大能作為的見證呢?祝福神兒女們都能經歷神的大能並活出美好的見證,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那位能改變並祝福我們生命,充滿大能與智慧的真神。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天父與我們

標籤: , , ,

✝️天父會尊重我們 https://youtu.be/ie_J0FSNXhQ

馬太福音20: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1. 馬太福音20:20-28節耶穌教導門徒成為僕人領袖,誰願為首就必作人的僕人,祂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祂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雖掌管萬有,卻願成為僕人服事屬祂的百姓。
  2. 從耶穌神兒子的服事、捨命,我們能了解天父的心,天父不會壓制我們、挾制我們,要求我們一定要怎麼樣,祂乃是要來服事我們、供給我們、幫助我們。我們乃是被天父所尊重的,天父不濫用祂的權柄與能力,就像路加福音15章中的父親尊重浪子、小兒子一樣,天父尊重我們的決定,祂給我們選擇權,祂容許我們犯錯,祂也不會用任何強逼的手段來控制我們,強迫我們一定要來順服祂。
  3. 縱使我們仍不完全,天父給我們自由、尊重我們的意見,尊重我們的選擇,祂容讓我們可以失敗。藉著這樣的過程從中服事幫助我們,也透過這樣的過程、經歷學習負責任並真實的醒悟,使我們不會像孤兒般退縮,我們會像有靠山的兒子般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面對我們的工作、家庭、生活,我們的生命及未來。
  4.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經歷天父的尊重、服事、帶領與幫助,知道自己是有最大靠山的兒女,以致我們都能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實現天父放在我們每個人裡面的夢想、願景與計畫。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得著應允的禱告

標籤: , , , , ,

猶大書1:20 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

❤️20231001敬拜禱告 https://youtu.be/GokMcTKu8d8
  1. 猶大書的作者提到使徒們曾經提醒在日子的末後,必有行事為人以魂為出發點、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行事,引人歸向他們造成教會的分裂。
  2. 作者提到面對上述這樣的情景,若要保守我們自己常在神的愛中,我們則需透過底下三件事來因應:我們需要(1)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2)在聖靈裏禱告;(3)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3. 其中在聖靈裏禱告指的乃是我們的禱告乃經過聖靈的引導、光照、潔淨,透過與聖靈的合作,支取聖靈的力量;聖靈明白神的旨意,乃是照著神的旨意替我們祈求,聖靈是我們與神的仇敵爭戰的最佳幫助。
  4. 麥瑞福牧師在牧人的杖一書中提到,保羅鼓勵我們在聖靈裡禱告,因這是避免錯誤禱告的一個好方法。聖靈比我們更認識我們自己,祂也知道天父的旨意及每一需要的答案。祂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補我們在禱告方面的不足和軟弱。
  5. 麥瑞福牧師引林前14:14 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提到方言恩賜主要用途之一,是在聖靈裡禱告。當我們順服聖靈的感動時,我們便會「在聖靈裡禱告」。他引羅8:26-27 保羅的教導提到,當我們在聖靈裡禱告時,1.聖靈使我們禱告神的禱告。2.聖靈使我們感受神的感受。3.聖靈使我們思想神的意念。
  6.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面對末後的日子,我們都能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以保守我們常在神的愛中。我們都能在聖靈裡禱告,在聖靈的引導、光照、潔淨下,能照神的旨意祈求,得著聖靈所賜的能力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