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每個人都期待能被接納、被肯定、被關心、被愛,期待與人有美好的關係,期待是被看重的,期待能時時活在「愛」中,詩歌「什麼是愛」裡的歌詞「都說要愛都說有愛,終日不停等待;等待被愛以為在愛,誰解箇中情懷;什麼是愛為何要愛,愛恨能否分開;人情似債愛從何來,多少誤解傷害…」正描寫人們內心的情景與渴望,我們渴望被愛、被肯定,在愛中看到自我的價值。
羅馬書1:21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這段經文裡耶穌設了一個比喻,講到在神前謙卑的稅吏比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為義,要人謙卑不要自以為義。我們乃是因信稱義、因神的恩典才得稱義得救,許多時候我們會像比喻中的法利賽人以為我們被稱義是因我們比較好,所以神的恩典才會臨到我們,因而不自覺的去比較、去藐視、去論斷、想教導別人。願我們在神前、人前都能謙卑柔和,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這段裡提到了得救之道,就是人心裡相信神,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主,就可以得救;當人求告主名時,就必得救。得救指的是得免沉淪,聖經中有永遠的得救(可十六16),魂的得救(彼前一9),身體的得贖(羅八23),從危險中得救(徒廿七31),從患難中得救(林後一6、10),從生活的試探中得救(太六13)等。願我們都能認識且相信有位愛我們的天父,能常常呼求主名、求告主名,在各樣的景況中得著恩典,勝過所面臨的試探與困難。
當我們知道、認自己的罪,神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就不在黑暗中,乃在光明中與神彼此相交。許多時候我們在罪中或沒有達到神的標準,有時更因一些知識使自己自高落入驕傲的罪而不自知,怪不得主說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甚願我們時時保持謙卑,求聖靈光照幫助我們,讓我們能認識對齊神的標準,察覺罪、知罪、認罪、遠離罪,以致常能在光明中與神彼此相交。
這裡講到人得救乃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是神所賜的恩典,不是出於自己,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若不是神的恩典我們可能仍為可怒之子,放縱肉體私慾,隨從今世風俗而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甚願我們能時保謙卑、選擇單純相信,常常感謝神各樣的恩典,不落入法利賽人的行徑,想靠行為稱義而不小心自以為義驕傲自誇。
彼得勸勉因看見神蹟聚集的以色列人,當救自己脫離彎曲的世代;當他說明神蹟發生的緣由,這些以色列人覺得扎心,問到:我們當怎樣行?彼得回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我們現今所處的世代也是何等彎曲背謬,是否的心中也常發出:我們當怎樣行的問號?同樣的答案:悔改、受洗歸入耶穌名下、領受聖靈,會是我們的得救之道;願我們都走在這當行之道上。
4至8節經文相當難解聖經學者對此意見紛歧,一般有救恩可失論、假定論、不信論及失去獎賞論等意見。不管解釋是如何,重點是已相信的人要堅定所信的,專心跟隨基督不疑惑,在人面前活出好見證不讓主蒙羞。甚願每一個跟隨主的人,都能扎根更深專心跟隨,成為「真」基督徒遵行神的話,將生命建立在磐石之上,活出好見證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