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說到有許多人跟著主,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跟著主?相信乃是這些跟著主的人,他們知道耶穌可以幫助他們,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知道當他們緊跟著主,他們的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他們的疾病可得醫治、他們的痛苦可減輕。他們還知道耶穌會接納他們,耶穌不會因為他們的身分、地位、知識程度而拒絕他們。因為他們知道耶穌有憐憫,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可以親近的。
- 主耶穌也指出丈夫與妻子的關係是「二人連合,成為一體」,但一體還是二人。一個長久健康美滿的婚姻,夫妻間的連合是多元的連結,乃是透過信仰、愛情、興趣、經濟、性、家庭生活、休閒、工作….上緊密相連,多元強勁的生命與生活連結。而既然是「兩個完整的人」成為一體,雙方還是各自完整的個體,所以配偶間需要讓對方自在的作自己,需要彼此尊重、接納、欣賞、成全,以致能完成神放在彼此間共同的使命與託付。
- 經文裡提到一位少年人問耶穌要作什麼才能進入永生,主一開始就破滅他想靠人行為努力的希望,他的回應很清楚的告訴他,人是永遠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與行為達到良善的,人也無法靠著自己的行為或功德重生進入永生的。我們是否也會像少年人一樣以為可以靠著我們的熱心、敬虔、遵守誡命、.... 等行為能換得永生?主所給的不是我們商業式、條件交換式的救恩,祂所給的是人單單因信而得的義與救恩,祂要我們甘心樂意的跟從祂遵行祂的誡命,因著信而行出的行為。
- 當彼得問耶穌,他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祂,將來他們要得甚麼呢?耶穌回應彼得點出對那些願意為了神撇下割捨世上一切跟從祂的人的應許,他們必要得著百倍(撇下的百倍),並且承受永生。撇下、割捨我們所擁有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們是否願意交出我們的所有權狀,把這些我們所擁有的人事物所有權改登記在主耶穌的名下?
-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能學像主的門徒們,成為完全人為主撇下一切跟從祂,得著百倍承受永生,沒有容讓世上的這一切,成為我們跟從主、遵行主道的攔阻與網羅。也祝福神的兒女們在撇下一切跟從主時,能學像主有顆像主憐憫人願意幫助人的心,使周遭需要幫助的人面臨痛苦、困難與問題時,願意就近我們向我們尋求幫助或傾訴,進而也有機會認識經歷並跟隨主。
- 反思
如果「撇下」是指將所有權狀改登記在主的名下,那麼現階段最難被您「改登記」(最難放手或交託)的事物是什麼(例如:某項特定的財務資產、個人的專業成就、或對親密關係的控制權)?這是因為您對主的供應或引導缺乏信心,還是害怕失去自主權?
- 禱告
懇求主光照我們心中的偶像與網羅,幫助我們學習完全的交託,甘心樂意將我們所擁有的、所重視的一切(包括人、事、物、關係與成就)的所有權都轉移到主耶穌的名下,使我們能作對的投資,專心跟從主,並得著百倍和永生的應許。
- 行動
從現在開始,持續一週,在您每一次使用或思考您最難以「撇下」的那件事物(見問題一的反思)時,立刻停下來做一個簡短的宣告:「主啊,這項(或這位)的所有權在祢手中,我只是祢的管家,求祢指示我如何為祢的名使用它。」以此操練「所有權轉移」的信心與生活。
- 馬太福音第20章主耶穌針對主的工人有特別的教導,祂用葡萄園的比喻說到主呼召人進天國作工,會有不同類型的工人,當主再來時要獎賞各人,各人要謙卑,不要埋怨、眼紅,工價、賞賜是由主所定與賞賜的。主也教導主的工人成為領袖,要學像祂背十架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這章經文的最後提到兩個瞎子蒙主醫治得看見,他們能蒙恩乃是當他們聽說耶穌經過,他們緊緊抓住機會;即使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但他們不顧這些攔阻而退卻;而且他們清楚向主求告他們的所需,他們的眼睛要能看見。
- 我們每個信主的人就如同神所雇的工人,正在建造祂要我們建造的工程。為神工作事奉神不只是在教堂裡,更多的時候是在我們工作服事的場所,就在我們的家裡、職場,也就是我們工作生活所在的地方。我們事奉神,我們為神工作服事的對象,更多的時候就是我們的配偶、父母、兒女、家人、同事、朋友,我們周遭所接觸的人。因為耶穌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在我們工作服事的過程,我們會否像葡萄園比喻中那些先雇的工人一樣埋怨家主,常常埋怨上帝怎麼讓我們整天勞苦受熱,埋怨得的工價太少?我們是否對工作、神所託付的服事,享受在其中仍保持熱情、盡忠職守?
- 耶穌要跟隨祂的門徒成為僕人領袖,誰願為首就必作人的僕人,祂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祂服事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主雖然掌管萬有,卻願成為僕人服事屬祂的百姓。主耶穌所教導的領導、僕人領袖與世上的教導很不一樣,祂教導的領導不是掌權治理、操權管束,不是講權力、地位大小...所以我可以管你、你要聽我的。祂講的是僕人領袖,誰願為大,就必作人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人的僕人。乃是因著服事人、成全人、甚至愛人、為著別人的益處犧牲自己...,進而帶出真正的權柄、影響力,讓人的外面、裡面都降服。
- 每個人都曾被領導或都有機會成為領袖,我們會是怎樣的領袖呢?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挪去生命中的驕傲,謙卑順服神放在我們生命中的大小服事與工作,忠心盡責並充滿熱情享受在其中的福樂。祝福我們都能成為像耶穌一樣的僕人領袖,透過我們的服事、成全、犧牲,帶出權柄與正面影響力,成為周遭有需要幫助的人的祝福。
- 反思
當我們在服事或工作上感到「勞苦受熱」或對賞賜感到「眼紅」時,我們是否忘了僕人領袖的核心定義並非「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學習耶穌的榜樣,甘心樂意服事最小的弟兄」,將服事的焦點從「我應得的報償」轉向「我能為對方捨下什麼」?
- 禱告
懇求天父挪去我們生命中的驕傲、眼紅和抱怨,幫助我們領受耶穌「僕人領袖」的心志,在每一個大小服事中,都能充滿熱情、忠心盡責,並以成全、服事與犧牲的態度,帶出真正的權柄與正面影響力。
- 行動
在今天或本週,刻意找出一個您認為地位、權力或影響力最小的人(例如:工作場所的新人、家中的幼童、或被邊緣化的人),主動詢問他「需要什麼具體的幫助」,並以一顆謙卑、不求回報的心去服事他。藉此操練耶穌所說「做在最小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的僕人領袖精神。
- 馬太福音21章記載耶穌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主耶穌騎著驢凱旋地進入耶路撒冷,祂潔淨聖殿、咒詛無花果樹。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問耶穌有關祂的權柄問題,主耶穌講了兩個兒子葡萄園做工的比喻、兇惡園戶的比喻以及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陰謀想陷害耶穌。
- 當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合城的居民都驚動,眾人喊著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猶太人一直在盼望一位救他們的偉大君王,此時如同就他們在迎接那位大君王的來臨。現今世代許多人正處於痛苦﹑黑暗、憂傷...的情景中,何嘗不希望有一位能救拔我們脫離這些痛苦的深淵的君王或救主,期待他能建立一個不再有傷害、痛苦、苦難的國度。假若耶穌就是這麼一位,我們是否會如同這些以色列人一樣歡欣地迎接祂的出現?
-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裏醫治好了瞎子、瘸子,有小孩子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主引用過詩篇8:2說:「祢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證明自己就是經上所豫言的那位道成肉身的救主。從串珠聖經的註釋說到讚美的大能,神能使用那些本來軟弱如嬰孩的人的讚美,作為祂的工具來彰顯祂的大能,使仇敵閉口無言。
- 經文當中提到結果子、交果子,沒結果子的無花果樹最後枯乾,沒交出果子的園戶惡人,神的國將被奪去賜給結果子的人。我們就像無花果樹及託租葡萄園的園戶,我們的使命、任務就是照管神的產業,最後我們會以是否有按時結果子、交出果子來對神交帳。無花果樹的例子中耶穌教導人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我們都希望我們所求的都能得著,但前提是我們要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所求的我們會得著。另外我們相信什麼、信從誰呢?是人、是媒體、網路,還是神說的呢?因這會是我們能否真正得著的關鍵。
-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成為一個讚美神的人,時時邀請神進入我們的生活,透過讚美讓神的大能進入到我們的生活。求神幫助我們成為忠心的好管家,盡責照管神託付的產業,進而能按時結出生命的果子、聖靈的果子、福音的果子。
- 反思
經文強調「能結果子的百姓」將得著神的國。我是否將「結果子」僅限於外顯的、巨大的福音工作,而忽略了它更基礎的意義: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持續並有意識地結出「聖靈的果子」(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等),作為讚美神並向世界證明我已迎接耶穌為王的「生活果子」?
- 禱告
求神幫助我成為一個時常以讚美為生活方式的人,讓神的大能透過我從嬰孩般的軟弱中發出的真誠讚美,來彰顯祂的主權並使仇敵閉口。同時,祈求聖靈引導我,能忠心照管神託付的生命產業,按時結出生命的果子,特別是聖靈的果子,以配得神的國。
- 行動
在接下來的一週內,每天設定一個「讚美提醒」(例如:早上鬧鐘響起時)。當提醒出現時,暫停手中的事,並專注地為生活中一個您覺得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祝福或恩賜獻上讚美。藉此操練讚美神成為習慣,並邀請神的大能進入您的日常生活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