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23:3 保羅對他說:你這粉飾的牆,神要打你!你坐堂為的是按律法審問我,你竟違背律法,吩咐人打我麼?
- 使徒行傳23章記載了保羅在公會前的見證與分訴,他一剛開口就被大祭司吩咐人辱打,接著他觀察了解當時的局勢,他故意透過盼望死人復活的話題,引起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為他而爭論,最後他被兵丁從眾人中間搶出來帶進營樓。
- 經文中提到保羅對大祭司亞拿尼亞說:「你這粉飾的牆」,意指大祭司假冒偽善,表面是為維護律法而審訊,實則他是破壞了律法並違背了律法的精神。有人解釋經文中保羅說「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是一種諷刺性的反話,暗示一個大祭司絕不可為所欲為,毫不講理。保羅似乎是在諷刺對方的作為,令人看不出是一個大祭司。執法者自己犯法,這似乎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現象。
- 經文中看到保羅當看到審問他的人中有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因撒都該人只重行為而忽略了信仰,他們不信復活;法利賽人只講熱心而忽略道德行為,因著注重守律法,趨於注重外面忽略了內心。保羅深知道他們兩者間的矛盾,於是便在「辯護」的過程中引出雙方之間的矛盾。保羅把爭論的焦點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這兩派人有關復活的爭論上,保羅此舉不單只是拖延時間,使對方無暇顧及控告保羅;同時在羅馬官長面前攻破他們的指控,猶太議會因此而分裂,因沒有任何羅馬人會樂意與一個互相紛爭的公會同謀的。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特別是身負權柄的人,讓我們都能留心按著真理而行,以贏得眾人的敬重。我們的信仰生活不要進入極端,不要像撒都該人只要今生的地位與享受,只重行為而忽略了信仰熱心;也不要像法利賽人那樣僵化的信仰,只講熱心而忽略道德行為。我們應該學像保羅一樣,隨時預備好作見證,敏銳於聖靈的引領和啟示及祂賜給我們的力量和勇氣。
- 反思
當我們面對不公義或偽善的權柄時,我們是選擇用同樣憤怒的方式回應,還是能像保羅一樣,在真理的原則下,以智慧來應對困境?
- 禱告
願我們能求神賜予智慧與洞察力,不僅能辨識出世上的虛偽與不公,更能像保羅一樣,在困境中仍能堅定持守真理,不被情緒左右,並尋求聖靈的引領,以適切的方式為主作見證。
- 行動
仔細檢視自己是否只注重外在的「行為」或「熱心」,而忽略了內心與真理的連結。試著選出一項你認為做得不錯的信仰行為(例如:讀經、參加聚會、服事),並思考其背後的動機是否單純是為了愛神,而非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或僅僅是盡義務。
徒23:11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 使徒行傳這段聖經記載當保羅被抓關在營樓,主在夜間向他顯現並安慰他,那時猶太人同謀要殺害保羅,但過程中我們看到神的出手、介入與保守,猶太人這樣的陰謀神卻讓保羅的外甥聽見,而千夫長竟願意聽這少年人所說的與建議。神的工作進行時雖常會面對仇敵的攔阻逼迫,但我們看到神的手仍然掌權,祂對神的工人常有奇妙的保守。
- 另外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了宗教的偏見、對立所導致的仇恨,使猶太人彼此起誓想殺保羅,這群對宗教狂熱激進的猶太人,他們沒有正確分辨真理、認識神的本質並遵行神的命令,竟因偏差的認知甘犯神所設立不可殺人的誡命,設謀要殺害保羅,還自以為是在熱心事奉神。從這提醒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分辨,並不要落入撒但的試探引誘而被挑起忿怒行事,反而迫害了行真理的人攔阻了神的工作。
- 每當我們面對艱難不容易的時候,我們很需要像經文中主向保羅的顯現、說話的經驗與實際。當我們在黑暗籠罩的境遇中,我們需要有主同在,如同「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在苦難中我們需要主的安慰、需要主的話語、需要主向我們「說」;「放心罷」當有主的話語、有主同在我們就有安息、力量與安慰;我們也要有神清楚的指引我們的道路,如同主對保羅說:「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這使保羅知道為主作見證的使命,更使他知道神的應許及祂會保守他,他必會安全脫困。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在聖靈幫助我們在遵行祂話語時,能更多的真實經歷主的顯現與說話以及祂的應許與保守,能正確的分辨認識神的本質、祂的真理,使我們信心不斷加增而且能堅定不偏不倚的正確走在祂的真道上。
- 反思
- 禱告
- 行動
徒23:29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甚麼該死該綁的罪名。
- 這段聖經講到猶太人同謀要殺害保羅,但被保羅的外甥聽見而去報知千夫長,千夫長連夜派兵護送保羅到該撒利亞,並由腓力斯巡撫接案將保羅看守在衙門裏審訊。
- 千夫長竟然為著一位無關重大案件的人連夜調動龐大的兵力,預備一大隊兵隊護送保羅,他可能不是刻意想尊崇這個基督忠心的傳道人,他很可能只是要保持他自己在羅馬官長前的聲望,假如猶太人殺死了羅馬公民保羅,他可能需要面對他鬆懈職守的責任。
- 經文中可以知道千夫長提到據他的調查,保羅沒有甚麼該死該綁的罪名,騷動似乎是與猶太律法的辯論有關。如同彼拉多也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許多時候神的僕人會面對無緣由的誣告、逼迫、爭戰,常常是因著仇敵惡者的攻擊。
- 許多時候神的工人是因為分別為聖不願與世人一同作惡而遭受逼迫,而且神工人遭到的逼迫常常反而是來自於主內弟兄的逼迫,出於人的嫉妒、爭競、紛爭...,有人統計羅馬天主教殺的基督徒比羅馬帝國殺的更多。
- 雖然神的工人回應神旨意計畫的過程時常會面對許多的不容易與危險.但當中我們也看到神的拯救、保守及其特別的心意與計畫。從這段經文的事件我們看到,神保守了保羅,也看到為要讓保羅能在更多的人、不同的人面前作見證,直到羅馬,甚至西班牙的旨意與目的。
- 相信今天若我們領受了神的使命與任務,同樣可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逼迫及攔阻,但求神賜給我們信心,使我們深信祂必定保守,正如同祂保守保羅一樣,為要使福音廣傳、祂的旨意計畫能夠成就。
- 反思
當你正在神的旨意中前行時,是否也曾遇到意想不到的攔阻或逼迫?這些經歷如何幫助你更深地體會神的同在與保守?
- 禱告
求神賜予我們信心與勇氣,即使在面臨來自人(特別是弟兄姊妹)的誤解或攻擊時,也能堅定信靠祂的保守與引導,並持續為祂的福音與計畫而活。
- 行動
當你感到自己的服事或生命道路受阻時,嘗試退一步思考:神是否正透過這個困難,為你預備一個新的、更廣闊的見證機會?並將你所面對的挑戰寫下來,特別標註那些你認為是「神的保守」的時刻。
- 神國好菌與感染區
- 使徒行傳24章記載大祭司竟特別僱請辯士帖土羅向巡撫控告保羅,其中過了五天大祭司等人還來到該撒利亞見巡撫,這些集結的邪惡力量對巡撫作卑鄙的諂媚,對保羅作惡意不實的誣告,誣告保羅到處擾亂治安,他是非法組織『拿撒勒教黨』的領袖之一,誣告保羅污辱聖殿。
- 在使徒行傳中只有這一件指控是雇用「辯士」帖土羅,辯士原文乃指演說家,就如同今日專業的辯護律師。這是保羅三次在重要官員面前受審的第一次,三次的審問都沒有作出甚麽判決,可見保羅被囚只是出於猶太人的偏見問題而已。但當時的大祭司及當時的猶太人竟然如同今日世人的舉止,只為達其目的雇用能言善辯的辯士向權勢奉承,並為求鏟除異己,巧立名目,入人於罪,這群人彼此為奸,同聲附和,作假見證。
- 這段聖經提到這群人特別用如同瘟疫一般,來誣告保羅對社會帶來影響,不知現今的教會以及一個主耶穌的跟隨者,是否也會被世人視如瘟疫一般,傳染性又強,蔓延又快,對人群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乃是因著活出美好的見證帶出正面的影響。
- Jim Collins分享到第五級領導人的概念,他提到這樣的領袖不僅從只求自己的成功、成就,轉向到能幫助別人的生命、幫助別人成功、幫助別人過有意義人生。祝福神的兒女都能成為神使用的領袖、第五級領導,因著遵行神的命令活出神所賜更豐盛的生命,如同病毒感染傳遞一般,對我們的周遭帶出影響與轉化,讓我們的周遭成為神國細菌感染的疫區。
- 反思
- 禱告
- 行動
- 所信的有所本與論述
徒24:21 縱然有,也不過一句話,就是我站在他們中間大聲說:我今日在你們面前受審,是為死人復活的道理。
- 使徒行傳24章10-21節記載了保羅在巡撫腓力斯前的分訴,他指明猶太人所告的事無法證實,他承認自己乃是按著這些所說的『那道』、異端之道事奉神,他也陳述他在聖殿裏被捉拿時並未犯法,他正是為死人復活的道理而受審。
- 保羅在這裡可以說是樹立了申辯分訴的榜樣與示範,他尊重法紀但不亢不卑,他的申訴有情有理且有具體事實;他清楚的表明自己所信所傳是根據聖經的,以及自己信仰的中心與重點;他說到自己的為人處事,他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行事光明正大;他平鋪直敘事實經過,並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自信;他為自己所說的話語負責,沒有任何妄言之處。
- 很諷刺可悲的乃是他保留羅正帶著為幫助耶路撒冷窮人的捐款卻被捕了。我們看到保羅的論述 是有根據與事實的,而且控訴中被指犯法的事並不屬實,而屬實的事不是犯法的。保羅甚至向這些在場的猶太人挑戰,叫他們說明他犯了甚麼罪,但他們卻說不出。
- 這段聖經中保羅講到的這「道」是主要重點,保羅乃是因著這道被審,而猶太人極力的反對這道,並視其為背離猶太教信仰的異端。這道正是保羅所行及論述的依據與所本,經文提到保羅事奉神乃是按著那道,是保羅所信的道,是合乎律法的和先知書猶太人的正統經典,講到死人復活的道理,是信基督耶穌的道。
-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如保羅一樣按著神的真道來事奉神,這樣的道、信念價值乃是符合聖經的原則、上帝的本質,符合公義和節制的要求,帶給我們對末後復活的盼望。讓我們傳道時,也能像保羅一樣是有所本“有所論述的;更甚願我們都能深信我們信奉的道,勇敢為我們所信的站立。
- 反思
- 禱告
- 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