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13:12 方伯看見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 使徒行傳第13章一開頭講到了安提阿教會的門徒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神召他們要做的工。於是他們禁食禱告,按手差遣巴拿巴他們下到西流基。我們看到安提阿教會事奉的例子,他們乃是團隊運作有先知與教師,當有人有聖靈感動後,並沒有冒然而行,經文提到「於是他們禁食禱告」,表示他們眾人經禁食禱告查驗阿們後才按手差派。
- 經文特別講到了先知與教師的職事,這兩個職事看似常常對立,但透過彼此間的配搭調和,能讓事奉更完全成熟。透過教師職事、恩賜的查驗、祝福,讓人辨明先知的指引、激勵、挑戰是否來自於神,以免使教會產生混亂。現今教會也常有先知預言的服事,但為避免混亂許多教會會有所規範以使預言服事能帶來真正的祝福。
- 譬如台北某教會規範在小組中進行先知預言服事的屬性與原則如下:1、要符合聖經和神的屬性,為耶穌作見證。2、要能安慰、造就、勸勉,使人有平安、信心、耐心,帶來屬靈的成長。3、主要目的是提供個人禱告的印證,不能取代個人與神的關係和尋求的責任。4、要追求神自己和神的同在甚於預言。5、不可將預言看作聖旨或命令,用來轄制人。6、要保密,不要淪為聊天的題材。
- 另外這段聖經提到巴拿巴和掃羅在傳講神的道時,有一個方伯士求保羅要聽神的道,但當中有行法術的以呂馬敵擋使徒的工作,要叫方伯不信真道。那時保羅被聖靈充滿,就運用神所賜的權柄使敵擋的以呂馬眼睛昏蒙黑暗,禁止他混亂主的正道,當方伯看見保羅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常常親近主、事奉主,透過靈修、禱告禁食,傾聽聖靈的聲音與引導,求明白天父的心意與恩召,並能謙卑回應祂去作祂要我們做的事。也求神賜給祂的僕人使女們權柄能力,能像保羅般被聖靈充滿行神蹟奇事證實我們所傳的真道,打開未信者的心眼使他們能因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 反思
在你的事奉或生活中,你是否曾因過於倚賴個人的感動或恩賜,而忽略了與其他肢體團隊互動、一起禱告尋求查驗神心意的過程?
- 禱告
求主幫助我們的團隊,能像安提阿教會一樣,謙卑在團隊中與其他肢體配搭,在重要的決定上透過禁食禱告,集體尋求來明白聖靈的引導,使我們的事奉更完全、更蒙神祝福。
- 行動
你可以找一位你信任的屬靈同伴或小組長,與他分享你目前在服事或個人生命上的重要決定,並一起禱告尋求神的印證與方向。
使徒行傳13:23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 使徒行傳第13章記載巴拿巴和掃羅往外傳道,他們到塞浦路斯傳道,也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傳道。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述說耶穌在世的事,講到耶穌的復活並有多人的見證,他證明耶穌就是救主,耶穌有赦罪的道,信靠祂的就都得稱義。
- 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第一次傳道所引起的反應乃是,眾人約定下安息日請他們再講,而且當場有多人跟從他們。保羅到底講了什麼信息以致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從經文看到保羅講到了以色列人的歷史背景,從出埃及講到大衛王,他指出救主耶穌乃是大衛的後裔,是施洗約翰所介紹的基督;被釘死在木頭上,正應驗了先知的預言;大衛死了朽壞了,但神卻叫基督從死裏復活,保羅講到了耶穌的復活;並說到惟有信靠基督才得蒙赦罪並稱義;最後警戒聽眾要避免因不信而滅亡。
- 我們傳福音、傳道的時候都傳講什麼?讓我們學習保羅傳道的榜樣,能導入聖經的史實,引述聖經的話、原則,傳講信息的中心乃是基督耶穌,能從聖經的應許與實際裡引人認識救主耶穌,言詞肢體語言中能讓聽眾感受到我們的關心、愛與親切。並清楚介紹說明救恩的道理,無罪的主為世人的罪被釘死,乃為要使人得著赦罪;祂已從死裏復活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為要使人得以稱義。最後要告知兩種不同的後果,信靠救主耶穌基督,就必得著赦罪與稱義,但不信的就必滅亡。
- 祝福神兒女們,讓我們學習保羅傳道,傳講他所傳講的福音信息,使人心被光照對主的道渴慕,進而願意信從真道跟從主。
- 反思
保羅的講道不只闡述聖經的歷史和真理,更清楚地傳講了「耶穌是救主」的核心信息。我們在分享信仰時,是否也緊緊抓住耶穌基督這個核心,而不是停留在膚淺的道德勸說或個人的見證分享?
- 禱告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使我們能效法使徒保羅,在傳講祢的道時,能滿有愛心、親切地與人分享,並清楚地將耶穌基督是救主、祂為我們的罪而死、為我們的義而復活的福音真理傳講出去,讓聽見的人心被光照,對祢的道產生渴慕。
- 行動
在下次與人分享信仰時,試著將對方的需要與耶穌基督的救恩相連結,從他的困境或問題切入,然後將談話的核心導向耶穌,讓對方明白耶穌才是真正能解決生命問題、帶來赦罪與稱義的救主。
徒13:45 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
- 使徒行傳13章的最後記載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講道後,所引起的兩極反應。其一在下一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神的道;另一則是猶太人看見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於是保羅和巴拿巴說到,只因猶太人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他們就轉向外邦人去。
- 這邊我們看到嫉妒對人的影響與造成的結果,裝備時的老師朱牧師生命讀經時分享到嫉妒的影響與結果,他說到掃羅因嫉妒而要殺大衛,人類第一個兇殺案,該隱殺了亞伯就是因為嫉妒。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就不舒服,這就是嫉妒。同時他也引加拉太書5章的經文提醒,嫉妒就不能承受神的國,經文清楚告訴我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在一次特會中周神助牧師分享當人一有嫉妒,就會有比較爭競發生,就開始沒完沒了!約瑟的哥哥們嫉妒產生恨,嫉妒若不處理面對,會產生破壞的效果。他同樣提到掃羅因著嫉妒甚至要殺大衛。所以在教會裡是神權不是民權,不是民主投票決定。要按著神的原則,按神的心意行事,不用跟人爭,神必會用最好的祝福我們。
- 另外從這段聖經我們可以看到對福音的兩種反應,第一種為領受福音的,他們會渴慕再聽真道,立即跟從、受吸引聚集要聽,歡喜、讚美神的道、相信並宣傳,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另一種為敵擋福音的,他們可能會滿心嫉妒、硬駁福音的話、毀謗、棄絕這道、挑唆人起來反對、逼迫、趕逐傳真道的人。
- 如同土有不同的土質,人也有不同的生命狀態,我們需要依不同土質採取合適的方式來關懷與傳講真道。我們應對敵視反對者,保持尊重的態度。對無神理性者,展現包容接納。對迷信異教、傳統綑綁者,給予真誠關懷。對有好感、正探尋生命者,分享生命見證。我們需要透過愛與關懷,與他們建立關係和信任,進而逐步改變他們屬靈的土質,轉變他們對基督信仰的態度。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智慧,來彰顯福音的大能工作與過程。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依不同土質採取合適的方式來關懷傳講真道,使還不認識神的人能渴慕認識神的道進而跟從主。
- 反思
面對他人的成功或恩賜,我是否曾感到嫉妒或不舒服?我如何識別並處理這份嫉妒,不讓它影響我與神或他人的關係?
- 禱告
為自己禱告,求神幫助我更深地認識祂的愛與真理,使我的心能被祂的平安充滿,不再因比較或競爭而產生嫉妒。願我能看見神在每個人身上的美好計畫,並為他人的成功獻上由衷的讚美與祝福。
- 行動
選擇一位你曾經感到嫉妒的人,主動關心他或為他禱告,並找機會真誠地讚美他身上的優點或恩賜,學習用愛取代嫉妒。
徒14:6 使徒知道了,就逃往呂高尼的路司得、特庇兩個城和周圍地方去,
- 這段聖經保羅和巴拿巴在以哥念傳道,叫猶太人和希臘人信的很多,但同樣有不順從的,他們凌辱使徒,用石頭打他們,於是使徒就逃往他處傳福音。經文中提到使徒就逃往他處,或許會有人不理解與接受,認為使徒就是死徒不是要像司提反、雅各一樣勇敢為主、主的道殉道。
- 但從聖經可以看到其實沒有一定的模式與結局,我們反而看到主的工人有時需要逃避逼迫,傳道人逃難並不是羞恥的事,甚至主在馬太福音10:23也曾如此說到: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主對門徒在福音傳揚工作上的指示,乃是祂要我們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 現實生活中傳道者常常會有莫名的攻擊臨到,惡者似乎隨時在找漏洞,巴不得有把柄落在他們的手中;不僅僅是未信主的人、更有許多披著羊皮的狼、躲在羊群中,以傳統的神學、世俗的小學、自己的好惡想取代主自己,高舉人的道理、對聖經的詮釋,攻擊批評論斷神所使用的僕人使女。
- 結果子和倍增的聖經原則一書作者提到耶穌在太7:6教導他的門徒:「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豬不會明白珍珠有多貴重,同樣地靈性上的豬聽到神的話語的時候,也不會明白神話語的價值。作者提到不幸地,太多牧師正在做一些耶穌叫他們不要做的事,仍舊把珍珠丟在豬前,教導一些拒絕神話語的人,這些事奉只是浪費神所賜的時間。這些牧師一早應如耶穌所命令的,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各走各路。
- 祝福神的兒女們傳揚福音、神的道時能靈巧馴良,當人選擇相信領受恩典祝福時,可以與他們一同歡喜;但當人不順從時,求神祝福引導我們能智慧靈巧面對。有時面對逼迫時需要逃避,不靠著血氣去爭去辯,讓我們順著聖靈的引導,讓聖靈大能的明證來為祂自己辯明。
- 反思
當我面對來自他人(無論是信徒或非信徒)的攻擊或誤解時,我會傾向於用自己的血氣去爭辯,還是會學習像使徒一樣,倚靠聖靈的引導,選擇以智慧和靈巧的方式來應對?
- 禱告
求主賜予我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智慧,使我在傳揚福音與真理時,能分辨何時應勇敢堅守、何時應學習保羅,為著福音的緣故選擇暫時退避,不讓血氣的爭辯成為福音的絆腳石。
- 行動
當我在服事或傳道過程中,遇到不順從或惡意攻擊的人時,練習在情緒反應之前,先暫停下來為對方祝福禱告,並思考自己是否需要像耶穌所教導的,將「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將時間與精力轉向那些願意領受真理的人。
徒14:13 有城外丟斯廟的祭司牽著牛,拿著花圈,來到門前,要同眾人向使徒獻祭。
- 使徒行傳14章8-20節記載在路司得時一個生來是瘸腿的,聽保羅講道,保羅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就大聲說:你起來,兩腳站直!那人就跳起來,而且行走。眾人看見保羅所做的事,眾人、甚至丟斯廟的祭司都要向使徒獻祭。但保羅表明他們也是人,性情和他們一樣,說到他們傳福音給他們,乃是要叫他們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萬物的永生真神,攔住眾人不獻祭與他們。
- 當神使用、透過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時,神的工人有時不小心會被周遭的掌聲、人的掌聲,模糊了我們傳道、服事乃是要使人認識神、歸向祂的焦點與目的。關懷服事時使徒們謙卑、柔和、認清服事焦點的榜樣,乃是主工人需學習的。倪柝聲曾分享主不是注重你的道理,不是注重你的教訓,不是注重你的講章,主是要問:你能給人怎樣的印象?到底從你身上出來的是甚麼東西?你是叫人覺得你自己呢,還是叫人覺得主?你是給人摸著道理呢,還是給人摸著主?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那麼,所有的勞碌,所有的工作,都沒有多大價值。
- 許多人是一個有恩賜的人,卻沒有被破碎。那個沒有破碎,人看得出來,人一碰就知道他硬得很。人被破碎了,就必定柔軟;人沒有被破碎,就必定剛硬。人在那一點上受過神的鞭打,就在那一點上不敢誇口,不敢驕傲,不敢隨便,不敢放肆,就在那一點上敬畏神,就在那一點上變作柔軟的人。
- 柔軟的人是容易對付的人。柔軟的人是一個容易說話、容易請求的人。容易看見他自己的錯,也很容易認罪。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容易讓別人告訴他,容易讓別人教訓他的人。一個柔軟的人也是容易感覺的人。他的感覺變得非常敏銳,能一下子就知道一件事的對不對。人如果是一個破碎的人,他的靈就很容易摸著別人的靈,也很容易感覺別人所感覺的。他不會像一個沒知沒覺的人,他不會作一個許多人都知道,而他自己不知道的人。
- 主耶穌要我們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學習祂心裡柔和謙卑,因此,我們當求神幫助我們能學像從經文中的保羅他們一樣,認知道自己不過是不完全的人,沒有因想得到人的掌聲、肯定而竊取了神的榮耀。願我們都能順服聖靈的管治,挪去我們裡面的自愛、驕傲、主觀自我意見、想倚靠自己的智慧聰明,因著我們成為柔軟的人,性情、思想、情感、意志都經過神的對付與磨碎,使得我們周遭的人事物都能得著造就與祝福。
- 反思
- 禱告
- 行動
徒14:23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
- 使徒行傳第14章最後從保羅和巴拿巴身上,我們看到主的工人如何看顧教會和信徒,他們所做的不僅只是向人傳福音,更是使人作主的門徒,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預告將會經歷許多艱難,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藉著禱告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
- 「First Steps」一書中曾根據使徒行傳第14章的記載歸納出保羅的事奉模式與榜樣:禱告、傳福音、使人作門徒、聚集新信徒、發展領袖、教會倍增。一、禱告:保羅常常禱告,也教導門徒禱告。他們禱告的時候,神指引他們到新的地方去(v.23)。二、傳福音:保羅傳揚耶穌,把天國福音的好消息告訴給每個人(v.21)。三、使人作門徒:保羅訓練新信徒,幫助他們要活出耶穌門徒的樣子,即使他們受到逼迫,也當如此(v.21-22)。四、聚集新信徒:保羅聚集新信徒成為新教會,保羅並不是丟下新信徒孤身一人,而是常常把他們聚集在一個團體中,好叫他們彼此幫助和鼓勵,為耶穌基督與這個團體同在作永遠的見證 (v.23)。五、發展領袖:保羅發展並訓練領袖,他知道他自己無法獨自作工,所以他經常和團隊一起作工(v.23)。六、教會倍增:安提阿教會藉著保羅和他的事奉團隊,開拓了眾多新的教會。安提阿教會是教會倍增的好榜樣,安提阿教會甚至還差派教會中老練的領袖去開拓新教會(v.26-28)。
- 另外我們看到保羅、巴拿巴的旅行佈道,在許多地方並沒有久留,他們選立領袖後,就離開把他們交託給主。這些人接受主應都不久,但保羅並沒有因此而留下來好好的牧養引導他們,他沒有想要建立他的王國,他乃是放手、將領袖交手給主,讓門徒們親自經歷主的引導。我們屬靈的成長也是如此,不能老是當媽寶爸寶爺寶,停留在吃奶的階段,我們需學習獨立、開始自己吃乾糧,親自真實經歷神而成長。
-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不僅僅只是單單領受福音、神的救恩與祝福,我們更要成為主的門徒,不僅僅得救,更要得勝,得著更豐盛卓越的生命。祝福我們都能學習並經歷保羅的事奉榜樣與模式,去禱告、傳福音、使人作門徒、聚集新信徒、發展領袖、教會倍增;對帶領者作扶持、堅固、勉勵、代禱的工作,使他們能堅定恆守的走在所信的道上。
- 反思
- 禱告
- 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