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為父為母的心

標籤: , , ,

「為父的心」 愛加倍榮光堂父親節主日歡慶

牧師、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高興能來貴教會分享信息。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到:個人的成功、幸福及對國家的貢獻,都比不上養兒育女重要。把兒女養育成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父親節即將來到,對於這個這個與父親、父母、領袖的角色與職責重要的主題,每一個父親、父母就是家中的領袖,每一個領袖在你的所在領域就是為父為母。因此我們要透過聖經中的人物巴拿巴來祝福在場的父親,並與每位弟兄姊妹、每位領袖一同從巴拿巴身上學習為父為母的心。 

巴拿巴是個怎樣的人?從聖經我們可以知道巴拿巴他帶出兩個很棒的門徒,保羅和馬可,幾乎一半的新約聖經出於他們的手中。當沒有人相信、願意接觸保羅時,獨有巴拿巴接納他、並且看到他的恩賜把他找到安提阿幫忙造就教會,從剛開始由巴拿巴帶領整個團隊,到後面巴拿巴成全放手讓保羅來帶領團隊,他還曾面對保羅的指責…,他有一個極寬廣、成全人的心;另外他也陪伴馬可成長,當保羅不看好馬可時,他仍舊選擇給馬可機會,相信是因著巴拿巴的陪伴成全,使馬可的生命成長,最後連保羅對馬可的看法都改觀,稱許認可馬可的傳道服事。 

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生命特質,因此一個有為父的心的人會有底下幾個生命特質:1.能慷慨分享關心人、2.有不同眼光與眼界、3.願意接納成全別人、4.能謙卑接受人意見、5.給機會總沒有放棄。 

因此底下我們要透過幾段關於巴拿巴的聖經經文,並配合GLS+全球領袖高峰會課程中,一個卓越領袖相類似的原則,來學習為父的心的這幾個向度,使在場的父親們及每一個領袖,都能成為許多人及神國的幫助與祝福。 

  • 能慷慨分享關心人  

企管大師、《從A到A+》暢銷書的作家詹姆・柯林斯說:人生的重點在於人,要把握機會,做出貢獻。成功到底是什麼?是找到你的人生使命,並致力完成它!是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成長!乃是幫助別人成功、改變別人的生命!簡單來說成功到底是什麼?是不僅自己成功!更是幫助別人成功、改變別人的生命!  

徒4:36-37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當五旬節聖靈降臨時,結果3,000人受洗歸主,耶路撒冷教會成立。當時歸主的人中,有相當高比例是從外地來過節的人。於是耶路撒冷教會因著彼此相愛,為著有需要的肢體分享自己所有,許多信徒賣了田產家業,按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在這段經文提到了巴拿巴,他也是這樣的人他也把田地賣了,把價銀拿來,巴拿巴這個名字甚至是使徒叫他的、取名的,他是個安慰別人的人,他的安慰不僅只是口頭說說,他乃是實際的去關心透過愛的行動、給的行動,去安慰與幫助有需要的人。巴拿巴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他擁有「慷慨分享關心人」的生命特質。 

因此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第一個生命特質乃是:能慷慨分享關心人,祝福每一位父親與領袖們都能學像巴拿巴,有慷慨分享關心人的特質,成為一個能回應神愛的使命,能用實際愛的行動慷慨分享安慰幫助有需要的人。 

  • 有不同眼光與眼界 

領導學大師、暢銷作家約翰.麥斯威爾說到:以前的領袖能看得遠是最重要的,能看見更大格局的人就是領袖。但今日的領袖則需要比別人更早看見,才能提早「起步」。 

BBC英國廣播公司主持⼈克⾥希.坎迪亞博⼠,在他提出的領導力VIP法則中關於「眼光(Vision)」的法則提到,領袖:1.要正⾯看待別⼈的負⾯;要看到⼈的珍貴、尊嚴與價值。2.要有「⾒⼈所不能⾒」的眼光。3.別⼈看到問題、你看到機會。 

別⼈看到混亂、你看到出路。5.領袖與管理者的差別,在混亂中,領袖看到變⾰的機會,管理者努⼒讓⼀切保持調理分明。6.領袖是幫助別⼈⽤不同的眼光看事情。 

徒9:27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色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 

當保羅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歸主蒙召後,就大有能力地在各處會堂見證耶穌是基督。但當他到耶路撒冷後,眾聖徒們卻都不接納他,因為他向來以逼迫教會、殘害信徒聞名,眾人都懼怕他、不相信他。但巴拿巴不太一樣,他有不一樣的眼光與眼界,他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巴拿巴慧眼識英雄,雖然他也清楚保羅的過去,他卻慧眼看見保羅的未來—他會成為上帝使用的器皿。也只有巴拿巴接納保羅,信任他,給他機會,帶領他去見使徒們,並見證推介保羅如何歸主、如何到處宣揚基督,讓他得以與眾信徒來往,並放膽傳道,後來也看見神大大使用他們的團隊。 

從巴拿巴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第二個生命特質乃是:有不同眼光與眼界。因此求神祝福每一位現代的父母、領袖或生命教練能學像巴拿巴,有用上帝眼光看人的特質,都能有從上帝來為父的心的不同的眼光、眼界…,能看見人所沒有看見的,讓我們能看得遠、看得早,看出人的潛能與美好,看見上帝在每一個人身上長遠的計畫,看見每一個人若願意神都可雕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 

  • 願意接納成全別人 

BBC主持⼈克⾥希.坎迪亞博⼠,在他提出的領導力VIP法則提到「接納(Iclusion)」的法則:1.⼀個⼈最遭的⾏為或境遇,不⾜以代表他。2.每個⼈都有原本的價值,都該被我們接納。3.領導不是排他,⽽是接納,並服事⼈。4.改善偏⾒,接納⼈的⽅法:款待。5.本著善⼼與愛來經營企業,是最有商業智慧,也最有趣的經營⽅式,全⼼接納並為⼈付出,他們將以忠⼼回報。 

懷斯曼集團總裁、曾任甲骨文企業大學副總裁的麗茲‧懷斯曼提到:要成為頂尖的乘法領袖,這樣的領袖是成為天才製造者,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天才。他能激發人的潛能,創造出一群天才軍團,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天才。 

一個乘法領袖乃是: 人才(才華)吸引者:吸引有才能的人,讓他們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釋放者:營造積極的工作環境,讓員工自動奉獻出最好的想法與服務 

激勵者(挑戰者);定義方向與機會,挑戰員工盡力發揮 

討論發起者:透過審慎的討論,找出最好的決策 

培育者(投資者):讓人對工作成效負責,並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 

簡單來說一個乘法領袖會放手成全,激發帶領帶領者的潛能。 

徒11:25-26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保羅(掃羅)原本是個熱衷壓迫基督徒的人,當他遇見耶穌生命改變以後,仍然不被基督徒群體所接納。在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巴拿巴除了有不一樣的眼光眼界外,他接待了保羅,替他作見證,為他說話辯白解釋(徒9:27),甚至重用他,並邀他加入自己的團隊,一起服事神。另外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巴拿巴做了一個動作,他往大數去找掃羅並帶他到安提阿,然後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相信是巴拿巴看見了安提阿教會的需要,而且他更看見掃羅保羅的那一份他的恩賜能滿足教會的需要,能成為安提阿教會的祝福。巴拿巴不僅接納保羅的過去,他還欣賞、成全掃羅的恩賜、教導,因此成為安提阿教會極大的祝福。保羅在整個教會歷史中,能夠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巴拿巴的接納、成全與提攜,實在功不可沒。 

因此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三個生命特質乃是:願意接納成全別人。求神祝福在場的每一位父親、教會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學像巴拿有巴接納成全人的特質,能看見自己的有限,能看見、欣賞並成全別人的恩賜、別人的那一份,進而能「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成為乘法領袖發揮「乘法領導力」:相信我們周遭的人是聰明的,能讓人覺得自己更聰明、更有能力,進而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得他們有最好的表現。2.營造有壓力但沒有壓迫感;會授權,而不會掌控的環境。3.在我們所在的家職場與教會創造出一群神國的天才軍團。 

  • 能謙卑聽別人意見: 

當代企管大師、《從A到A+》暢銷作家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提出有五級領導力,他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第五級領導人掌舵,由平庸到偉大的轉變就不可能發生。他提到:第五級領袖能帶領人一起為一個使命效力,他們身上有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謙卑、堅定的意志力。 

BBC主持⼈克⾥希.坎迪亞博⼠,他提到的領導力VIP法則的第三個法則為貼近(Proximity):他建議領袖不要成為拍桌型的領袖(威逼強勢、壓制跟隨者),乃是成為擺桌型的領袖:1.邀⼈⼀起同席、邀請別⼈參與我們、2.給⼈空間說他們的故事、3.不強⾏⼰意。 

加2:13-14 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   

這裡講到保羅看到磯法、巴拿巴等猶太人有可責之處,因他們怕奉割禮的人,而裝假、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因此當面抵擋指正他們。譏法(彼得)、巴拿巴這些比保羅資深的領袖,面對保羅這後輩的抵擋與指責時,相信是因著他們有夠大的心胸與雅量接受保羅的建議,他們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因此我們看到神的工作能繼續的延續與推動。 

因此從巴拿巴與磯法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四個生命特質乃是:能謙卑聽別人意見。求神祝福每一位父親與教會領袖,都能具有謙卑聽取別人意見的特質,能成為擺桌型領袖:邀⼈⼀起同席、參與,給⼈空間說他們的故事,不強⾏⼰意;能成為第五級領袖看見我們自己的不完全,能謙卑地聽見對我們有益處的建議、意見而願意去改變,使我們的家庭、教會、團體帶來改變與創新。 

  • 給機會總沒有放棄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演講在TED穩居點閱率前三名的賽⾨.⻄奈克曾提出無限賽局的概念,他分享中詢問並要聽講者反思自己是用有限或無限賽局的規則過⼈⽣?人生是個無限賽局,不是一次就定勝負,無限賽局中真正的競爭者是⾃⼰。 

徒15:39 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 

在這段經文中看到巴拿巴與保羅因著馬可起了爭論,最後同工許久的團隊因而彼此分開。起因可能是馬可在第一次旅行佈道中途返回耶路撒冷(徒13:13),保羅認為馬可不耐受苦、對他不再信任,沒想讓他同行,但巴拿巴卻沒有因馬可的過去而放棄他,選擇仍舊給馬可機會並幫助陪伴引導他。 

我們在西4:11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可以知道在保羅的服事中只有三位猶太人信徒,甘願與保羅同在外邦人中間作工,叫他心裡得安慰的。從第10節經文可以清楚的知道,其中一位就是馬可,他本是保羅所不看好的,甚至保羅可能是因他與巴拿巴爭辯而導致二人分開。但在這裡我們看到保羅的看法大大改觀,保羅對他賞識與肯定,表示馬可的生命有很大的翻轉。為何會有這樣的翻轉呢?相信與巴拿巴有很大的關係,相信是因巴拿巴為父的心,他可能有無限賽局的概念,他不放棄、他給機會、耐心的陪伴幫助引導馬可,因而使馬可的生命有極大的翻轉。 

因此從巴拿巴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四個生命特質乃是:給機會總沒有放棄。求神祝福每一位父親與教會領袖都能有給機會總沒放棄的特質,讓我們都有無限賽局的概念,不是一次論英雄定生死,乃是對人沒有放棄總是能給機會,付代價耐心的陪伴幫助引導,使陪者的生命如同馬可、保羅有極大的翻轉,帶來神國的祝福。 

  • 總結與禱告 

在這被宣稱是無父無母、孤兒的世代,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瑪4:5-6所提的: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這無父無母的世代最需要的,就是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我們需要求神興起能生養陪伴訓練傳承的父母,興起像巴拿巴這樣有為父為母的心的人,能獨具慧眼、花時間不放棄的去關心、陪伴、教導、成全年幼者,不怕被冒犯,不怕他們比自己好、有成就,使他們成為主所要大大使用的器皿。 

惠普公司前董事長與執⾏長卡莉.菲奧莉娜說的:領袖的最⾼呼召,是開啟⼈⾝上的潛能,就像⾺丁路德⾦恩、曼德拉、耶穌。在場的每一個父親與每一位領袖,你就是領袖,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帶出影響,不管是肉身或屬靈,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巴拿巴為父的心,讓我們能建造:能慷慨分享關心人、有不同眼光與眼界、願意接納成全別人、能謙卑接受人意見、給機會總沒有放棄等這些生命特質。求神祝福我們能透過這些生命特質,能去影響祝福,去開啟⼈⾝上的潛能讓別人的生命,讓人因我們而不同,而更好!!讓我們的生命中,不僅能有為父的巴拿巴成為我們的幫助,更求神祝福我們也能成為有為父的心的巴拿巴,去幫助祝福更多的馬可、保羅生命能得著翻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