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5:12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 路加福音15章浪子故事裡的父親預表著愛我們的天父,故事中的父親並沒有濫用自己的權柄,他沒有禁止小兒子離開家。他容許小兒子帶著自己的產業離開家,這位父親沒有半途而廢不忍心,去搭救自己的孩子,他尊重小兒子給他自由去嘗試並承擔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在天上的父也是如此,天父掌管萬有,祂也不濫用祂的權柄與能力。天父尊重我們的決定,祂給我們選擇權,祂容許我們犯錯,祂也不會用任何強逼的手段來控制我們,強迫我們一定要來順服祂。
- 我們常常聽到周遭的聲音這樣對我們說:你這麼微小沒人會聽你的,你不可能有自己的選擇。這世界似乎在灌輸我們宿命論,我們不可能翻身,我們撼動不了當前的局勢,無法改變我們的環境…。這世界好像在對我們說,我們是孤兒,沒有權柄,不被尊重,沒人會理我們。
- 但從耶穌神兒子對我們的愛、服事與捨命,耶穌自己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我們可以了解天父的心,天父不會壓制我們、挾制我們,要求我們一定要怎麼樣,祂乃是要來服事我們、供給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是天父的兒女,即使我們不完全,天父給我們自由、尊重我們的意見,尊重我們的選擇,祂容讓我們可以失敗。藉著這樣的過程,讓我們經歷、學習負責任並真實的醒悟,讓我們不會像孤兒般退縮,我們會像兒子般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面對我們的工作、家庭、生活,我們的生命及未來。
- 在天父的眼中,我們是神尊貴的兒女,我們不是孤兒,我們是被神所尊重的。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經歷天父的尊重、服事、帶領與幫助,知道自己是有最大靠山,以致我們能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實現天父放在我們每個人裡面的夢想、願景與計畫。
可5:13 耶穌准了他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 在路加福音15章中浪子故事中的父親,當小兒子來要分家產,當時應還不到分家產的時刻,他卻肯把兒子們應得的家產分給兒子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依他對小兒子的認識知道,他的小兒子很可能很快就會把那些家產花光,但是他並沒有禁止他的兒子離去,因為他看重他的兒子,在他眼中小兒子的價值遠比那些產業更為寶貴。
- 聖經中多次提到賠償人命的價碼為三十舍客勒,這是奴隸價,而且許久都沒有漲價,耶穌就是三十塊錢被賣的,這是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人的價值。但從神的眼光來看,從馬可福音第5章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看被鬼附的人的價值超過兩千條豬;在約3:16我們更看到神愛世人,祂看重我們的價值到一個地步,祂付上極大的代價,用祂獨生愛子的生命買贖我們、避免我們滅亡。
- 裝備時有講師分享時說到,有一個姊妹從小就覺得父親對別人很溫和,對自己家人卻是很兇。他的父親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自己所喜好的事情,可是很少陪他玩,很少陪他談話。當她有所要求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說:「下一次再說。」如果這個姊妹在家裡作錯了什麼事情,特別是把東西弄壞了,她的父親就會大發雷霆。她的結論是說:「我一直覺得,我一生當中,別人都比我重要。爸爸的事永遠比我重要,連東西都比我重要,我一點都不重要。」
- 我們的天父不會像上面所提的父親一樣,祂永遠有時間給我們,祂不會嫌我們問題太多,也不會嫌我們學了很久還沒有學會,也不會嫌我們麻煩。天父認為我們值得祂寶貝、值得祂愛,我們在祂眼中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如同母親眼中的獨一嬌兒,如同上帝眼中的瞳仁,祂願意付上極大的代價來保護的。因此親愛的朋友、弟兄姊妹,請不要聽信底下這樣的聲音與意念:我沒什麼價值、我微不足道、沒有人會在乎我,沒有人會注意我,沒有人會跟我說話…;這些可能是來自仇敵的謊言與欺騙。我們乃是天父以重價買贖的,請不要輕看你自己,讓我們在天父的愛中靠著聖靈的引導,以致我們能活出我們應有的價值。
提後2:13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 路加福音15章中小兒子在父親還沒有離世之前,就要求擁有他的產業、要分家產;他等於是在對他的父親說,我希望你早早死去,因為一般都是父親過世後,孩子才能分得家產。這個小兒子已經等不及了,他等於是對父親說,你的手能夠給我什麼,我都要,可是我不要看見你的面。
- 雖然小兒子的心是如此,但是父親愛小兒子的心沒有改變,他仍然愛著他,沒有放棄、沒有忘記、一直等待他。我們的天父也是一樣,即使我們所尋求的是祂的手能夠給我什麼,能夠替我作什麼,能夠幫助我什麼,縱使因著我們的無知,沒有去尋求祂的面,天父對我們仍然是信實不改變的。祂不像我們這些地上的父母,有的時候會忘記,有的時候會疏忽,有的時候自私,甚至有的時候不守諾言,讓兒女們對我們失去了信任。
- 神是我們不失信的天父,祂永遠不會使我們失望。提後2:13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詩篇36:5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天父上帝有兩樣東西,我們肯定可以永遠抓住的,一個是天父仍然愛我,另一個是神對我仍然是信實的,這兩樣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雖然有時神的應許看似遲延,但只要我們相信並忍耐等候,相信祂的時候到了我們必能經歷祂的應許,因為信實是祂的本質。祝福每一個神兒女們,讓我們都能經歷天父的信實與應許!!
西番雅書3:17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 路加福音15章浪子比喻故事中的父親看到小兒子回來,就跑去擁抱他的小兒子,正在抱的時候,你想他會發現了什麼?相信他會聞到一股臭味,因為他兒子在豬圈裡面不知道待了多久。在豬圈待久的人,即使洗澡洗乾淨後,應該還是會有味道的,但是這位父親當他的小兒子從豬圈回到家裡,他抱他的兒子、親他的兒子,他沒有拒絕他兒子。他沒有說:「先去洗個澡再來抱。」他乃是親他的兒子,而且連連的親他的兒子。
- 當我們來到天父面前的時候,我們常常也是帶著全身罪的臭氣,帶著全身的瘡疤、苦毒與污穢。但我們的天父就像故事中的父親,不會對我們說要先去洗乾淨,先去解決那些臭氣,再來就近祂。祂乃是照著我們的本相來接納我們,照著我們的本相,連連的親我們。天父不只親我們,祂還說你很好、我很愛你、我想到你就很高興,就如西番雅書3:17所說: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 一個馬來西亞浪子的故事說到,在馬來西亞一個小鄉村住著一個年輕人,他過不習慣鄉下單調的生活,因此他跑到曼谷找工作。沒想到到了曼谷他就墮落了,他販毒,且做了很多色情的行業,後來被警察追捕關進監獄裡。當他被釋放出來時,黑社會中傳聞他是警察的眼線,所以黑社會的人要追殺他。當他在走投無路時躲到垃圾場的破房子裡,他的景況就像聖經裡的小兒子一樣,他突然間醒悟過來:我有一位父親。
- 但他心中有一個疑問:「我父親還願意接納我這個兒子嗎?」於是他寫一封信給父親,他說:「我知道我犯了滔天大罪,我不能夠要求你饒恕我,但是我盼望我能夠回家,假如你還願意接納我回家的話,當我星期天搭火車經過我們家門口時,請你在樹上綁上一條白布,當我看到這條白布時,我知道你肯接納我,我就會回來。」
- 這個年輕人就搭火車回家鄉去了,當火車越來越靠近家時,他心裡就越發緊張。 他把他的故事告訴坐在他對面的一個陌生人,他對陌生人說:「我實在沒有膽量去看樹上有沒有白布,請你幫我看。」於是他把頭埋在兩膝之間,他問陌生人說:「你看到沒有?就是那門前有一棵樹的那一家。」
- 那陌生人對他說:「那棵樹上不僅有一條白布,是掛滿了白布,你趕快來看!」 那年輕人實在不敢相信,把眼睛打開來看,他看到樹上真的掛滿了白布。而且他還看到他父親站在院子裡面,跳上跳下的搖動白布。當父親看到兒子時,大聲的對他兒子說:「你知不知道當你離開家的那天開始,我每天都等你回來?」
- 親愛的神兒女們,我們天父在基督裡,已經照著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我們不需要藉著表現,來得著祂的接納。祂必因我們歡欣喜樂,默然愛我們,假若你現在是流離在外,記得趕快回到神家中,相信我們的天父必喜樂而歡呼。
雅各書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
- 從互動溝通角度來看天父的心,天父樂意與我們互動溝通,回應我們的需要,並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路加福音15章浪子比喻故事中,當小兒子向父親認罪以後,父親的回應很快、很積極、很盛大。他把戒指戴在小兒子的手上,表示小兒子有權柄恢復他兒子的身份,馬上叫僕人把他穿上鞋子,為他宰了肥牛犢,表示他不是一個僕人,他是有兒子的身份。
- 雅各書4:8說到當我們親近神時,神就必親近我們;箴8:17也提到:愛我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馬太七章7-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從這幾處聖經我們看到天父的慈愛,祂樂意與我們溝通互動,祂樂意回應我們的需要與呼求,並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上帝是我們的天父,從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比喻故事中天父的預表,我們可以了解天父透過我們常聽的五種愛之語:肢體接觸、禮物給予、服務行動、肯定言語、精心時刻,來與我們互動並表達祂對我們的愛。
- 雖然在與天父愛的互動中,祂的話、工作常常會對我們一針見血、當頭棒喝,可是你會發覺,在祂愛中的勸勉、提醒,我們卻因而改變成長。我們的主柔和謙卑,祂的話語與工作能使我們扎心醒悟覺醒,不像世人的話與作為,裡面常常是帶著酸、帶著刺傷害人的心靈。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認知自己的有限與不完全,讓我們謙卑的來到神的面前,不僅尋求神的手求祂幫助,更讓我們尋求祂的面、尋求祂,與天父有真實的交流,經歷祂即時的互動與回應,進而經歷祂的愛與祂愛中的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