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是Figs在桃園愛修園上包德寧牧師玲牧師的「中國教會宣教歷史與21世紀世界宣教策略」課程的學習心得,分享給各位參考:
課程中包牧師從四川汶川的地震談到教會的使命,他於課程教導如何輔導地震的受災者?包括危機中的精神/心靈問題、明白受害者的特別需要、慘劇中的心靈需要、妥善處理心靈的機制、深層聆聽、服事受害者時可以做及不可以做的事、可以說不可以說的話、慘劇中的心靈需要、妥善處理心靈的機制。並且如何導入基督信仰的力量,如何透過信心的眼光來重新定義所發生的事情,尋求主的同在,禱告求主介入,潔淨儀式…以及關於災難聖經中的教導。
課堂中從包牧師準備的資料,他的教導他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受到他愛中國的心。他提到不傳福音,中國人不能得救(羅馬書 10:13-15)。主呼召所有的信徒警告惡人(以西結書 3:18-19)。在愛裡我們就無所懼怕,懼怕是愛的相反(約翰一書 4:18),主要你去掉一切恐懼。
他提到我們神聖的呼召—作一個聖潔的祭司。他挑戰我們是蒙祝福者還是服事者?我們是不是教會?他提到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基督徒(一半是沒傳真理的異端),今天教會有沒有法利賽人?耶穌對法利賽人的責備是不簡單的(太5:20 16:6、路12:1、太23:13-15、23:25)。他要我們要避開那些基於人為哲學的宗教(西2:8-9 ),有些有名的神學佈道家把哲學與福音混合在一起。
他於課中提到神父修女的根源就是舊約的祭司制度,在第二世紀開始在教會設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聖職人員制度,他們參考舊約,完全拒絕了新約時代初代教會的真理。初代教會時代的每一個肢體是平等的,每一個門徒都是一個事奉者。教會沒有階級的分別。
他對目前教會的教會觀提出省思,絕對沒有--”聖”的定義是「分別為主用」(民6:5、彼前1:15-16),不是只有約但河的水才是聖潔?不管你在哪裡受洗都沒有關係!當一個地方或一件物件是「神聖」乃是宗教的迷信!
有關祭壇他認為我們的祭是讚美神(約4;21-23、耶32:32、來13:10、15),神所要的不是獻祭,乃是我們被聖潔及分別為聖(賽1:18),基督永遠是我們的大祭司(來7:24-26、摩2:6 2:8),有外表行為沒有內在的敬虔,只是宗教行為。
何謂教會?他認為建築物只可以稱為教堂、禮拜堂或聚會的地方。羅馬帝國的巴比倫把異教廟宇變為教堂,他提醒千萬不要當這些充滿宗教色彩的教堂就是教會。他提到牧師、神父的領帶也是從異教祭司來的,聖餐、愛宴,基督裡的每一個肢體都可以吃。他考察教會的長凳也有異教的根源。初期教會聚會中,人人都可以分享、教導、禱告、唱詩歌、說預言...等,每一個人都是祭司,每一個人都可以講道,每個人都是傳道人。詩歌班是後來負責教堂的領袖組織了詩歌班,我們都是個大詩歌班!(弗5:17-20)神不要單單的聽見詩歌般的聲音--祂要聽見你(一個祭司)的聲音!(耶33:10-11)他提到很多的教友會下地獄,必須要相信且要認罪悔改才會得救。
耶穌的身體是我們(教會),不是建築物(林前12:12、弗5:23),迫害耶穌的身體(教會)就是迫害耶穌(徒9:3-5)。我們是神的聖殿(是聖靈居住的所在)(林前3:16、弗2:20),我們都是神的家(來3:5-6、加6:10),耶穌是教會的首(西1:18、2:19)。他提到一直到公元300年,教會聚會的地方是家庭。他們當自己是一家人(加6:10),教會每個肢體有自己的貢獻,每個教會都有幾個長老,他們的責任是餵養及看守羊群(徒20:17、20:28-29)。新約教會沒有用特別宗教的稱呼(神父、主教、牧師、使徒),他們是弟兄姊妹(太23:8-12),他們沒有等級的制度(太20:25)。
包牧師認為現在是一個新的時代,我們領受上一代的宣教士和建立中國教會根基神的僕人的恩膏與異象。認識中國宣教史、傳道人的歷史,領受他們的異象與拯救中國靈魂負擔,從他們的強項和失敗中學習,繼續福音的工作。他認為中國宣教的工作剛剛起步。課中他引用許多的資料介紹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歷史,包括古代傳疑和唐朝景教。其中介紹唐朝(718~906)的傳布概況,1.唐朝的政治、宗教環境;2.傳入及發展;3.景教被禁,及其傳教策略:譯經和醫病。
並評析唐朝傳教策略的策略和結果,榜樣和鑑戒,挑戰和回應,當時的傳教者依附其他宗教的危險:譯經者借用大量佛、道教思想與言語,失去基督教的獨特性,淪為宣教學的混合主義(Syncretism)。認為因為沒有保守純正的福音,所以沒有長存留下來。他提到1.宣教工作一定要從屬靈方面開始:由內到外,由生命到生活的改變,才不會淪為虛有其表的宗教活動。2.不要忽略草根階層:景教寓教於政,未能普及於民眾,這是宣教工作應注意的課題。
課中包牧師也提到中國福音的需要,中國的傳道人:一百萬,每位牧養2-3個聚會點,85%的傳道人仍沒有受過聖經神學訓練,45%的教會有經濟上的需要,60%信徒需要聖經及屬靈書籍,94%內地教會沒有外在支援,85%二線城市或鄉鎮。
他提到每個基督徒都要積極參與普世的佈道,要效法使徒保羅的榜樣(林後10:16)。教會需竭力將福音傳到教會以外的地方,得著未得的靈魂,教會要重新得到傳福音的呼召,教會最大的任務就是全球佈道。耶穌明確要求信徒從所在的地方開始,教會實現使命才算真正成功,務要著重宣教。傳好信息需要聖靈恩膏,只是宣講並不足夠,神的計畫是要同時宣講而且要證明(路4:18、太24:14)。不單要去教導,更要使人作門徒,這樣才能完成大使命。按照神的計畫,信徒要繁殖--不只是人數增加。(太28:19、提後2:2)
課中包牧師介紹近代中國的宣教歷史,馬禮遜是第一位來華宣教的基督教宣教士,船長問他:你想改變這個泱泱大國?他回答說:不,是上帝!傳了七年福音才叫一個人信耶穌(蔡高)。戴德生(1832-1905)17歲蒙召,名言:「假如我有千鎊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若我有千條生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不是餵中國,是為基督。我們為基督所付出的...」。另外也介紹了倫敦宣道會、劍橋七傑、巧克力士兵的作者—施達德…等,這些宣教士乃是效法主耶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