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陳逸豪牧師談「門徒家教會」

標籤:
    陳逸豪牧師在事奉滿十年、主日聚會人數逾千、各方深切慰留聲中,宣佈辭去現職,自2011年起,專心推動「門徒家教會」運動。為何陳逸豪牧師會如此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到底是什麼因素,能令他如此熱火熊熊?底下為神國雜誌的專訪內容摘要:

    2007年陳牧師開始思想:教會要突破,要倍增,從現代教會的架構來看,場地的硬體設施都會限制增長。洛福教會有一千人,大堂可以坐九百人,但停車、團契的教室都不夠用,所以想到在家裡聚會(home group)的型態,希望能夠突破硬體限制。

    同時,陳牧師不斷學習怎樣親近神、聽神的聲音。以前,都是面臨重大事情,要尋求神的旨意,大家一同禱告。現在是他獨自學習聽神的聲音,體驗到和神很親密的關係。他發現:和神更親近以後,神就會對他說話!這樣的經歷越來越多,才恍然大悟這區塊是他過去所忽略的。

    他把這經歷與門徒的觀念結合起來,看見新約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神要藉著聖靈,將律法寫在我們心裡。簡單說,就是我們怎樣讓內住的聖靈,能夠更多發動起來,能夠在我們生命裡更自由地運行,帶領我們去跟隨耶穌,知道神的旨意。這些發現對陳牧師是極大突破!但對弟兄姊妹卻是極大衝擊!因此他再三告訴他們說:「對你們最重要的事,不是聽牧師的教導,而是聽神的聲音;請你們不要以聽牧師的講道來代替聽神的聲音。

    陳牧師認為就門徒栽培而言,一般教會常以為只要把人送去「上課」培訓,上完課走出教室的人就是「門徒」了。沒錯,上課教導固然重要,就像醫學院的學生要上課多年,可是要怎樣開始實習呢?當然他要有資深醫生帶領,臨床去實際觀察資深醫生怎麼做,理論與實務互相印證,等到逐漸掌握實務操作要領後,就該換他做,老師從旁指導,這叫做傳承,就是門徒培育。可是傳統教會通常停留在上完課,培育也結束了。

    不是把人帶來做「我的門徒」、「我的羊」。很多傳道人稱會友是他的羊,其實都是耶穌的羊,不是我們的羊。所以他們解釋約翰福音十章,耶穌為羊捨命,我也要為羊捨命;耶穌都能夠認得羊,我這作牧師的也要認得每一隻羊、叫得出名字。然而,老實說,在會友上千人的教會,他實在不曉得怎能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所以他對會友說:「你們不是我的羊,是耶穌的羊。」

    陳牧師牧養核心同工,最終目標是帶他們到神面前,讓他們藉著聖靈,直接與神連上線,培育親密關係,以後自己就會成長。例如保羅和提摩太同工一段時間,提摩太學會後,保羅就離開他了,很久才寫一封信給他。保羅所做的才是門徒培育。

    陳牧師認識到,聖經最基本的精神是:律法在摩西的約是寫在石版上,新約則是藉著聖靈寫在人的心版上。所以,很重要的是讓內住在門徒的聖靈可以發動起來,然後藉著聖靈,聽耶穌的聲音,得到耶穌直接的教導,慢慢結出聖靈的果子來。當你看到他與主的生命連結得很緊密時,就要把他差遣出去,不是要他永遠聽你的,因為他可以開始帶領別人了。這就是陳牧師對門徒培育的觀念。

    關於講臺事奉,陳牧師總結十五年來的密集講道經驗,發現一個困難:傳道人講道能給會友帶來一些感動,但其生命影響力卻是短暫的,因很多信徒倚靠的就是牧師的講道而不是直接從神得著餵養!但牧師對會友講一千次「神愛你」,還不如他自己聽到神向他講一次「我愛你」,能深深地刻在他靈裡深處。

    如果牧師被许多服事纏繞,卻硬要擠出他本身沒有的東西來,到最後會很辛苦。所以,講臺的服事到底是找資料來的,還是生命內裡的流露和禱告來的,結果絕對是天壤之別。陳牧師開始學習聽神的聲音時,發現只要和神接上線,領受就會源源不絕。以前,預備一篇講章往往要用八個小時,但自己養成親近神的習慣以後,發現常常有神的啟示,再花兩三個小時整理出來,就可以餵養會眾了。

    傳統教會的講臺,最大的陷阱就是讓會眾覺得牧師講得很好,然後就很飽足了,於是就以講臺來代替聽神的聲音、代替和神的親密關系,這實在太危險了!陳牧師發現更重要的是教導會眾怎樣從神直接領受!這是陳牧師現在門徒培育的一個最重要的觀念。

    陳牧師將教會分為三種模式:機構型的教會(Institutional Church)╱細胞小組教會(Cell Church)╱家教會(House Church)。各式各樣的教會,神都使用。而門徒家教會是專給徹底想要作門徒的人,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提出健康的教會要有五個圈,就是社區(community)、居民(crowd)、會友(congregation)、委身者(committed)、最後是核心(core)。

    華理克牧師分析,教會要接觸社區,從社區吸引群眾,群眾裡面有一些會成為會友──到這個圈時,很多傳統教會沒有委身者這個圈,就直接進到核心,也就是從會友當中選出一些熱心的人來帶領教會。這群核心同工沒有經過門徒培育,你想:教會會不會亂?教會是不是用人的方法?於是,紛爭就出現了。所以華理克牧師指出,你要從這些會友中找出一些委身者,培育他們作門徒,再從中選出核心來,就對了,教會就健康了。

    然而,不管是傳統教會、小組教會或家教會的模式,成敗與否的關鍵在於門徒培育!一些小教會原來有三十個人,過了二十年,還是三十個人!他們需要的就是門徒培育,幫助會友能夠成為主的門徒,就能夠成長起來。我認為,沒有門徒的培育,教會是沒有希望的!

    陳牧師主要推動的是門徒培育,家教會只是從門徒DNA延伸出來的另一種教會的模式。自己作主的門徒,並帶人作主的門徒。這就是陳牧師的使命宣言。

    陳牧師講的「家教會」,是從Neil Cole柯奈爾開始的,他提出一個「有機教會」(Organic Church)的DNA理論,他的翻譯如下:

D:Define Truth,道成肉身的靈修。
N:Nurturing Relationship,恩慈關係的培育。
A:Apostolic Mission,愛人靈魂的使命。

    柯奈爾指出,基督徒生命要成長與突破,關鍵在連於基督耶穌,這就是▲D▲。你和神有直接關係,神一定對你說話,對你的生命有引導,透過讀經、禱告、默想、安靜、環境,你要常常問神:「神啊,祢要對我說什麼?祢要感動我什麼?祢在引導我什麼?」這成為陳牧師現在帶門徒的關鍵,不是我對你說神在你的生命裡有什麼帶領,而是你自己要尋求。接著,基督徒要有一兩個門徒夥伴,和夥伴有恩慈關係的培育。神向你說的事,你可以請他為你禱告,使你從神得力量去完成;你生命中的軟弱,神一直感動你要勝過的,你可以請他扶持,生命彼此負責。你敞開自己深入分享生命時,門徒夥伴不批評、不論斷、不定罪、不傳言。

    進行深層的分享,必須要有門徒夥伴的關係,兩個三個人就好,不能二三十個。在馬太福音十八章15至17節,主談到在教會有人得罪你,你就去和他兩個人一起處理這個關係。如果他不接受,你就再帶一兩個人去,也就是兩三個人在一起對付生命問題。傳統教會比較看重講臺信息,可是會眾聽過教導以後,许多人還是我行我素,各自看著辦!但我們的兩三個人就可以真正同心合力對付生命問題的癥結,這就是恩慈關係的培育。

    A就是基督徒不能老是聚在一起,而是要被差遣到非基督徒當中,和他們有互動,用耶穌的愛去愛他們,為他們的需要禱告,使他們有機會成為神的兒女。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當基督徒與世隔絕地自己聚在一處時,不僅會失去鹽用,還會造成「你鹹我,我鹹你」的光景。試想我自己的生活型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都是和基督徒在一起,非常缺乏非基督徒朋友,這是傳道人典型的生活,也是许多教會內基督徒的生活光景。我們必須重新檢驗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遵行耶穌「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大使命?

    以上就是DNA的基本理論。因為DNA是生命基因,如果DNA正常、健康,自然就會長得很好。所以看重的是健康,不是增長。基督徒最主要的就是這三層關係,培育好耶穌的DNA,就自然結果子。

    這是「兩三個人」的牧養架構,和小組教會很不同。小組教會一個小組長(或有副組長)要面對十到十五個人,關懷工作不容易,很快就會燒盡。在門徒家教會,你只要先培育你個人的DNA三層關係,一定會經歷神!你最重要的事在於怎樣聽神的聲音,你培育門徒夥伴的關鍵也在這點,然後他就會去培育另一個門徒,他的生命也會開始健康起來。他自己要牧養幾個人?一個兩個人而已,很輕鬆。

    比如說,有甲和乙兩個人做DNA,帶了一個人信主,就有三個人;接著又帶另一個,於是就有兩組DNA,像細胞分裂。這樣,你永遠不會累,可以永遠注重的就是你的生命和生活,而不是注重你的事工。兩三個人就可以開始,陳牧師現在所尋找的家教會,就是這種門徒家教會。

    新約的精神是每個人都有聖靈內住,要尋求神對你的帶領是什麼。這樣,我帶領的人才能夠作主耶穌的門徒,如果永遠只作我的門徒,就會產生一個現象:學生不能高過老師。耶穌帶保羅,保羅帶提摩太,提摩太再帶提摩太的提摩太……,這種帶門徒的方式,保羅不會高過耶穌,提摩太也不會高過保羅,結果是一代不如一代!

    歌羅西書一章28節說:「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保羅做的就是把提摩太帶到耶穌裡面,告訴他有聖靈內住,要藉著聖靈去尋求神,他是主耶穌的羊,不是保羅的羊,我保羅只是他的一個導師而已。主的羊就聽耶穌對他的說話。所以,「聽神的聲音」和「門徒培育」的觀念就結合起來了。

    門徒培育需要基本的教導與操練,陳牧師將創立一個機構叫LILY Ministry Center,LILY就是“Lord, I love you.”的字頭語。其中主要有四個課程: 是作主門徒、聽主聲音、讀主話語、傳主福音。說明如下:

    第一、作主的門徒:你怎麼知道你在跟隨的是耶穌,而不是跟隨你的人性、世界的觀念、過去的傷害和教會的傳統?回到聖經來看,從創世記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神的心意是親密與愛,但人墮落以後所倚靠的是自己,不再求告主名,有才能的人特別容易落入這種光景(參考創世記4:16-23)。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求告主名,卻倚靠自己的才能服事神,你怎麼知道你所做的是神的事工還是在建造巴別塔?重點在創世記第二章,你是不是與神親愛、與人親密?這個橫向與縱向聯合的關係,才是人最大的滿足與需要。所以你與神的親愛、與門徒夥伴的親密是最重要的。我們的教會也许很大,但神不在乎這裡有多少人聚會,神在乎這裡有多少人作門徒。

    第二、聽主的聲音:學習怎樣讓內住的聖靈發動起來,就要與神親密,你越親近神,神就越對你說話,你常常在神的同在裡面,神怎會不對你說話呢?神一定會把祂的祕密告訴你。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參考申命記29:29)。當你做了明顯的事,神就會把祂奧祕的事告訴你。明顯的事是什麼?就是你親近神、愛神,你讓內住的聖靈活起來了,神當然藉著聖靈來顯明祂的奧祕。「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2:9)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愛神,禱告親近神。

    第三、讀主的話語:怎樣讀聖經?你要自己會讀,不要一直倚靠別人來告訴你。许多老基督徒查了三十年還在查,然後說:神的話語太奧祕!我一生都沒有辦法懂。不!你自己要知道怎樣讀聖經餵養自己,而不是三十年如一日地倚靠牧者、教師餵養。一旦你知道怎樣讀神的話來餵養自己,就可以開始帶領門徒了。

    第四、傳主的福音:知道怎樣作主的門徒、聽主的聲音、讀主的話語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去傳主的福音了!透過培養DNA的門徒生活型態,進入非基督徒的生活圈中,和他們作朋友,觀察他們的需要,知道如何以實際行動去關愛他們,這是生活關係的佈道。然後再學習個人談道、權能佈道(為他們的病痛需要禱告……),如何做小組佈道,如Alpha課程。這些都是「傳主福音」的訓練。凡事要靠聖靈的充滿引導,我們才能作主的見證,這就是DNA中D的重要性!

    學完以上四個課,也就是完成門徒培育以後,他們就可以被差遣出去,兩三個人就可以開始做DNA小組,開拓另一個門徒家教會。然後,我們可以建構一個「網絡中心」,成為他們的資源連結中心。

    陳牧師的理想教會牧養藍圖包含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叫做DNA,這不是一種聚會,而是每一天都要實踐的門徒生活方式。你平時的讀經、靈修都在DNA的生活裡面,並且有一兩個夥伴常常在生活中彼此服事。這是生活道成肉身的培育與落實。

    第二個層面就是門徒家教會,一週聚集一次,兩個以上的DNA小組,即四個人以上就可以成為一個家教會。家教會一定要建立在DNA的根基上,聚會時是各人生命的分享,例如:這個禮拜我怎樣經歷到神,或者我很低潮,請你們禱告。你可以帶非基督徒朋友來參加這個聚會,看看基督徒是怎樣生活的,所以也可以傳福音,彼此有生命的扶持。

    第三個層面就是LILY,是資源網絡中心,是門徒家教會的聚集點,主要用是慶祝、集訓、教導。這個家教會可能有十個人,或十二個人,如果有十個家教會一起來,就有一百多人,如果平均一個月聚集一次的話,就像特會,就可以進行教導訓練,把國度最好的人才與資源帶進來。

    LILY不需要教堂,家教會也不需要專職牧師牧養,也许你會問:專職牧師要做什麼?我們還需要專職牧師嗎?當然需要!主要關鍵是:我們如何落實「人人皆祭司」的神學理念?如果走門徒家教會的方向,家教會的家長或組長是「信徒祭司」,一個專職牧師可能進行連結五十個家教會,他就可以牧養五百人,因為他只要把這三個層面連接起來,就能供應家教會的特別需要。

     LILY是一個資源網絡中心,連結许多家教會,但家教會更需要以門徒DNA生活為基礎。這樣,大家都去作門徒,家教會就很精彩,聚集慶祝起來就有很多資源。家教會若是自己沒有成立為一個「機構」,就可以把LILY當作財務中心,但因它不需要硬體,不需要很多牧師,陳牧師給它一個2-4-4原則,就是一半拿去宣教,四分之一拿去幫助家教會中間需要幫助的人,另外的四分之一給LILY做行政費用。

    陳牧師一直在思考聖經上所教導的「人人皆祭司」怎麼才能做到。其實很簡單,就是人人都和神有關係,這就是DNA。有人害怕:自己會不會走偏了?其實,只要看你的DNA健不健康。如果你有D沒有N,那是靈恩怪象,只聽神的聲音,都不管別人。如果你只有N,和大夥兒是哥倆好,那是個俱樂部。如果只有A而沒有D,就是做事工,傳福音變成一種事業,一種成就感。所以DNA不能分開,只要你的DNA正常,你就健康正常了。

    陳牧師定意要做門徒培育,自己也知道很不容易,可是長期來看,這個影響很深遠,尤其在宣教事工上。在世界上某些地區,稍微多一點人聚會,政府就抓、就逼迫!陳牧師問一些當地的帶領同工說:「兩三個人聚會還會被抓嗎?」他說不會。以後在回教世界該怎樣傳福音?你能夠用小組嗎?你能夠用大聚會嗎?不可能!兩三個人可以不可以?可以!

    耶穌說:「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為什麼耶穌要說兩三個人聚會?因為參與聚會的人沒有負擔,不需要準備一篇道來餵養,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面對面來分享生命,也共同來承擔生命,這是門徒培育與操練。門徒家教會的教導交給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在LILY網絡中心有最好的資源、講員和特會,人人接受裝備、造就以後就出去實地操練。人人與神有直接關係,人人面對生命,人人服事主,人人皆祭司。

    在二十個人的聚會裡怎能深入分享生命?可是如果只有兩三個是可以的。所以陳牧師現在鼓勵人做DNA,夫婦就可以開始做,變成一個團隊,耶穌會差遣你們從家裡開始。要注意的是你有沒有A,怎樣和非基督徒接觸?當你去接觸、去愛他們時,他們就有機會成為神的兒女。然後弟兄再找一個弟兄,姊妹再找一個姊妹,DNA就倍增了。你要深入分享生命,弟兄不要找姊妹,姊妹也不要找弟兄。這種彼此關懷、彼此守望的關係才叫做肢體。這樣的門徒家教會,全地都可以是教會!

(本文摘自神國雜誌,欲更了解陳逸豪牧師的「門徒家教會」,請上網http://www.e-krc.org瀏覽或參閱神國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