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家庭教會的興起

標籤: , , ,
     經文:瑪4:6                    講員:蕭富山傳道
大綱:相關內容主要參考何志勇牧師「聖靈第四波」一書第9章「家庭教會的興起」內容
u  引言
許多事奉神的人,因著婚姻的衝突、家庭的危機而無法事奉下去...家庭婚姻的問題,造成許多受傷的夫妻,首當其衝的就是兒女們,...我們的下一代感到被拒絕、沒有父親形象、懼怕婚姻家庭的一代。甚至是基督徒的婚姻問題也與社會不相上下!教會往往也忽略了這最根本的需要。
George Barna(www.barna.org)全美福音派最有名的民意調查專家,2005.12.20提出「2005年度美國基督教趨勢報告」中指出,有80%的教會嚴重忽略了家庭和兒童事工! 2005年底,聯合國宣布21世紀的最大危機,不是貧富不均,不是能源不足,而是家庭制度的破壞!
德雷沙修女曾說:「今日的世界我認為是非顛倒的,也有著很多的痛苦,因為家裡和家庭生活的愛太少了。我們沒有時間給孩子,我們相互之間沒有空檔,沒有時間一起享受過生活。愛要從家裡開始,愛要住在家裡。」 
u    (Family  爸爸和媽媽我愛你)
  在美國洛杉機,有一個醉漢躺在街頭,警察把他扶起來,一看是當地的一位富翁。當警察說讓我送你回家時,富翁說:「家?我沒有家。警察指著遠處的別墅說:「那是什麼?」「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說。
  三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是house(住屋)、family(家庭)與home(家)。「我的家非常的寬敞」、「今天晚上不回家」指的是house;「我家有四口人」指的是family;而「我有一個溫暖的家」則指的是home
是爸爸 Father  F     
是和 And  A      
M是媽媽 Mother  M
是我 I  I
是愛 Love  L                                                     
是你 You  Y
Family  爸爸和媽媽我愛你
l  家庭的影響
一位社會學學家對兩個同時代卻不同信仰的人作調查:
愛德華滋:一生敬虔傳揚上帝的福音。一位基督教的佈道家。
祖克士:他和太太都是無神論者,嘲笑愛德華滋,稱自己後代絕不可能有人信上帝。         
二百年後…
拒絕神的祖克士的後代:
他子孫有310位流氓;100酒徒; 440位患上性病;130位坐監13年以上;7位謀殺罪犯;60位職業小偷;190妓女。他們對社會無貢獻且花了人民120萬元。
佈道家愛德華滋的後代:
共有300位傳道人、神學家;100位大學教授;70位律師;30位法官;60位醫生;60位作家;14位大學教授;3位國家議員;1位副總統
     高長先生(1837~1912)是台灣本地產第一位基督徒,也是第一位傳教師。在他晚年時常對他的兒女說:我沒有留下金銀財寶給你們,我所留下給你們的,最重要的是基督與聖經。他的後裔特別蒙上帝的祝福,五男三女中,長男金聲成為牧師,次男篤行也成為牧師,以下再得、再祝、再福三位都是醫生;長女阿金(適黃信期長老)、次女秀圓(適吳秋微醫生)、三女秀理(適李秉文醫生)。論及第三代,僅男孫二十位中就有五位是牧師、十二位醫生、一位工程師、一位農學士、一位教師。其中較有名的:曾任長老教會總幹事的高俊明牧師、台灣聖教會的高耀民牧師、神召會的高耀東牧師、高天成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高端模長老(高安醫院院長),孫女婿有陳明清長老、阮德輝牧師,曾孫輩有高明仁長老(曾任花蓮門諾會醫院院長)、宋泉盛牧師(曾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正如聖經詩篇一百一十五篇13節中說:“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主必賜福給他。”
l  人格養成所(提後1:5, 20:5-6)
現在婚姻專家都認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乃至人格塑造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原生家庭對我們的生命氣質(提後1:5)及屬靈的傳承(20:5-6)都有密切的關係。    (造成不同習慣、性格、價值)
20:5-6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l  爭戰的焦點(3,4, 5:25-31, 15:11-32, 1:18,1:15)
魔鬼對人類的攻擊,首先就是破壞婚姻(3),造成夫妻互相推卸責任;接著攻擊家庭(4),使手足相殘!為什麼婚姻家庭會成為魔鬼攻擊的焦點呢?不但是因為家庭會影響下一代,更是因為家庭讓我們深切體會三一真神的屬性!從夫妻關係可稍稍體會到基督對我們捨命的愛(5:25-31)!從父子關係,我們可以明白天父對我們回家的殷殷期盼(15:11-32)!透過母親的耐心孕育,來經歷聖靈的看顧帶領(1:18,1:15)
→真實面對爭戰,需倚靠神
l  恩典的管道(10, 16:14-15, 30-34, 18:2-3,8, 21:8, 16:3)
神使用家庭成為拯救的管道!徒10神拯救哥尼流一家及親友們,啟示出福音要傳給外邦人的真理。徒16:14-15呂底亞一家成為保羅宣教團隊的接待家庭。徒16:30-34腓立比的獄卒全家歸主。徒18:2-3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與保羅同行和同工,更是不斷建立家庭教會(16:3)。徒18:8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成為保羅的最佳見證人。徒21:8傳福音的腓利一家不但傳揚福音,更說預言成為神話語的出口。
         →全家得救→開放家庭→家庭服事→服事家庭
l  得勝者學校(提前3:1-13)

提前3:1-13,要想管理神的家嗎?先管好自己的家!要管好自己的家嗎?先管好自己!家庭是神用來訓練得勝者的學校,透過體貼聖靈不體貼自己,逐漸從小事上得勝,直到像耶穌一樣,至終與祂一同作王!要作得勝者嗎?歡歡喜喜的接受神的學校,在家中學習順服聖靈並接納家人吧!
         →信仰生活化,學習經營婚姻家庭
u 家教會興起
l  家庭與事奉(2:46-47, 5:42, 12:12, 21:8)
2:46-47, 5:42, 12:12, 21:8,初代基督徒的家庭與事奉是融合在一起的,他們就是在家庭中擘餅吃飯,一樣天天有人得救!他們也在家中教導、禱告、事奉、接待聖徒。所以今天有些基督徒掙扎於家庭與事奉之間,很可能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教會體制對家庭的不友善,造成事奉與家庭的不能並存。

我們先將聚會定了型,再把家庭塞進來,以致一家人各有各的聚會活動,卻沒有家庭的時間!應該相反,先設定家庭的目標,再設計適合全家的聚會內容!所以是教會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才使得家庭與事奉不能相容。
l  權責的恢復(22:6)
家庭教會有利訓練兒童和青少年作門徒。父母恢復培育自己孩子的靈性的權責。有些雇用青年和兒童牧師的教會,會不小心向基督徒 父母灌輸一種錯覺,以為他們無法培育自己孩子的靈性,也沒有責任這樣做。「我們會照顧你孩子的靈命成長,我們是受過訓練的專家。」
箴 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以家庭為本的青少年事工」(福音團契出版社)提的概念很好!青少年的牧養不應以個人而以「家庭」作為牧養的單位,這樣效果才會明顯。兒少不要再與大人分隔了,要不他們如何從成人中學習,如何學習與成人互動?或許成年人反而應該先被教育教導,使成年人能成為兒女的榜樣,父母勇敢起來牧養兒女。
有不少父母親:「我的孩子不愛神,可不可以請你幫助他?」我的回答都是:「孩子的屬靈責任是在父母親身上,而非在教會身上。」當然我們很樂意幫忙,但能幫的實在有限,最終還是要看父母親願不願意學習家庭祭壇。不要把帶領你孩子屬靈的事丟到教會牧師、傳道、主日學老師身上。他們雙方一個禮拜才見一、兩次面,你覺得能幫多少忙呢?(陳思國傳道)
真正的教育是「知識+品格」,而非現在學校所實行的「知識+」而已。家長應在當中看到自己孩子的處境,並補上品格這塊,基督徒家長更要知道藉著家庭祭壇,我們更能補上「靈命」這塊。若供應小孩吃住行這種「體」的需要,是家長的責任,而教導孩子禮義廉恥這種「魂」的需要,也是家長的責任。那引導孩子更渴慕神,這種「靈」的需要,豈不更是嗎?(陳思國傳道)
l  教會的趨勢
2001.4.29紐約時報刊了一篇文章「適合的教會就在家庭」敘述在全美正如在大陸、越南、英國和澳洲一樣,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選擇了「家庭教會」。2005.10 George Barna出版了(Revolution)一書。提到根據調查,在美國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年當中,希望更認識神的人數有明顯的增長;他們不一定去教會,但他們在家裡、工作場所、公共場所等地方聚會,估計這些人在美國超過兩千萬!
在美國,最廣泛且最有創意的非傳統教會,就是所謂的「家庭教會」。服事於一個世界性細胞小組教會和家庭教會網絡「國際馴鴿基督徒團契」的賴利‧克瑞得宣稱:它再度發生了;一種全新的教會模式正在北美各地興起。由於對社區生活和團契關係的渴望,人們正透過親身參與來瞭解神國的價值。他們或在家裡、辦公室、會議室、餐廳裡,以小組的模式聚會。對他們而言,教會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馬蓋文博士在《認識教會增長》提到:教會在城市裡的非基督徒當中開始增長時,每群會眾都必須儘快找到一處聚會點。會眾應該在最自然的環境中聚會,這樣非基督徒就很容易前來,歸信者自己也能進行那些儀式了。取得一處聚會點的事,不該把財務重擔加在小小會眾身上。家庭教會符合這一切條件,非常理想。無論在植堂之初、或日後擴張方面,總要考慮採用家 庭教會。
Del Birkey, The House Church (德爾.柏基,《家庭教會》)提到:如果你在第一世紀世界的任何一個重要城市,問人到教會怎麼走,他們就會指示你去某人的家!甚至美國總統也說到:一國的力量在於它百姓的家。簡單教會、家庭教會的模式與特質,將非常有助於恢復並執行全民皆祭司的真理,幫助肢體之間關係的互動,進而建立肢體間真實的生命關係。
何志勇牧師:美國最大宗派美南浸信會已開始在現有的堂會外,又繁殖了幾百個家庭教會;「聖靈第四波」更是約書亞的世代,而這一代的特徵,就是「家庭與事奉融合」!
Jaeson Ma牧師:許多決志信主的人沒有融入健康的地方教會家庭裡。他為如何建立校園家庭教會禱告,最好方法是為每一未被接觸到的群體建立一個獨特的教會,把教會帶給他們,而不是把他們帶給教會
陳彼得牧師在台中貴格會中心教會舉辦國度教會321特會中,提到復興的策略是以「家」的模式,教會若要復興,必須人人起來作屬靈父母。「家教會」最大的潛力,是其繁殖的能力,作父母是各人的天職,不管你有沒有牧養的恩賜。屬靈父母的責任,是生(傳福音)、養(牧養)、教(教導)、訓(訓練)、放(成長)、離(成家)和衍(繁殖家)。必須看見每位兒女成家,才算完成責任。一代接一代,教會便會不斷增長下去。
劉曉亭牧師(劉三):因應台灣95%未信主族群需求,教會正面對一場「寧靜的宗教改革」,而「家教會」以新的牧養型態出現,把使徒行傳中初代教會的精神活出來了!全球各地正風起雲湧地出現「家教會」模式,以職場教會、球場教會、海邊教會、戶外冒險教會以及大賣場教會等各種新型態呈現,對傳統教會形成衝擊。他說,從馬丁.路德改教至今,現今該是教會再一次從舊皮袋更新的時候。
陳逸豪牧師在事奉滿十年、主日聚會人數逾千、各方慰留聲中宣佈辭去現職,自2011年起專心推動「門徒家教會」運動。陳牧師反省自己過去的服事,若不看重與神真實的關係,就不是事奉神,而是事奉「事奉」。教會應當是差遣和裝備中心,而非只是叫人來聚會參加活動而已。若忙於活動把教會作大了,到最後自己受不了而burn out,可能還要到其他地方再接受「內在醫治」,但這並不是上帝的心意。
夏忠堅牧師談植堂的新模式,他提到尼維斯法植堂策略,他大量按立平信徒,就在自家客廳植堂,不用薪水,不用另覓地點建立教會。美南浸信會亦然,短短十年按立一萬名平信徒作牧師,大量走向美南和美西,結果就把福音帶出去,成為最強的教派;全職傳道人則以巡迴方式關心各教會,一個月約探訪十至十五間教會。夏牧師強調,教會若引用家教會或恩典小站的概念,遍植完全不是問題
馬尚修牧師:「台灣的離婚率已接近50%,因為內在生命被曝露、原形畢露了,家庭便瓦解、社會也因而逐漸崩潰。今日世界所追求的是建立高聳的巴別搭,但這與上帝所啟示的背道而馳,上帝透過亞伯拉罕啟示:築壇、搭棚、賜福萬族(創世記十二章17-8節)。」這是家教會協會推廣的異象與雛型
菲律賓宣教士陳光道牧師表示,每個基督徒都可以開放家庭及職場,建立起小型的「家教會」或「職場教會」,這是傳福音的藍海策略,期帶領台灣95%的未信者進到...
個人領受:建立家庭的祭壇,使你家成為發光的教會
教會異象:建立家庭祭壇使家成為教會
   金句: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4:6)
一條看不見的環節:從有機體到組織  Wolfgang Simson
每個家庭都不必仰賴嚴格的組織系統,他們也可以完成所有相交與團契的目標。不必任何人主持儀式,作話語的介紹,破冰遊戲,特別的領唱,或有內函的講道,家庭仍然可以有良好的氣氛。只有當舉行婚禮時,我們才需要以上所說的,經過策劃的節目。因此,教會生活其實是不需要這些節目與活動的。教會生活有如每天的家庭生活,因為信仰就是一種的生活方式。
  我們可能團體劃分底下界線:如從有機體變為組織化;從非正式的到正式的;從自發性的到儀式化;從自然表現到專業表演的。教會也有這樣的「節環」,作者稱這個「重要的節環」為:20的瓶頸線。許多人都同意,家庭是最自然,自發性,非儀式,不太需要特別定規矩,定節目的。組織化強調的是系統,架構,程序。作者要指出的是;一個組織性的集會形式,乃是從外面加進來的架構;而有機體的形式架構,卻是源自本身。定規一個集會的作法,其本身就已經決定和判定了集會的範圍,消除了其自然性。
  就「家教會」來說,如果超過了20人的瓶頸線,整個團體就不再是個有機體。開始變成為一個正式的,儀式化的,開始感到需要照著一套的程序來運作。關係的有效性與相互交通的誠意,開始減低;需要有人來帶領聚會的情況提高了。「家教會」失去了它原有的吸引力,更改了它的價值。它不再自己運作,不再自然,活潑,不再有為母為父的心。取而代之的是要靠一個固定的程序,看得見的組織來幫助運作。原本有機體的功能失去了,身體仍存在,但卻從此被綁在一個正式的系統裡,被定位,被限制。

  聖經裡「團契(koinonia)」的基本意思是指:交通,與人分享,施捨,在別人的需要上有分參與。讓這樣的團契消失的原因是,它失去了內部生命的潛能。從外面以替換,復制,模仿,規劃,大量生產,等方式取而代之,結果限制、奪取、忽略了它內在爆炸性的潛能。教會歷史裡把具屬靈生命的信仰,變成教義,規條,組織,硬化,常是我們所犯的毛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