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3:8 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
- 徒3:1-10提到彼得在美門口醫治了一位生來是瘸腿的,這個瘸腿因得醫治而讚美神,而百姓看見他行走讚美神感到滿心希奇、驚訝。瘸腿的一開始看見使徒們只是想求他們賙濟,給幾個小錢能過生活,但最後卻是身體得康復。
- 這個瘸腿的天天被抬到美門口,每天指望這些過往的人能使他得著甚麼,他的人生乃是在指望別人的施捨中度過,他可能對他的人生不敢有太多的期待與指望。但感謝神,藉著彼得走進他的人生,因著神的憐憫恩典,透過神的大能與醫治,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他的人生產生極大的改變,怪不得他會走著,跳著,讚美神。
- 我們的周遭是否也有像美門口瘸腿的這樣的人呢?他們過著天天似乎需看著人施捨沒有太多指望的生活,他們的人生不敢有太多的指望與夢想。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也能像彼得一樣,雖然金銀我們也都沒有,但我們可以把我們所有的、所認識的耶穌給他們,奉耶穌基督的名、與主聯合,靠著神的恩典與大能,拉著、扶持他們起來,使他們的身心靈得著健壯,讓神的名得著讚美。
徒3:12 彼得看見,就對百姓說:以色列人哪,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
- 徒3:11-26 這段聖經主要提到彼得針對美門口瘸腿的得醫治的說明,他點出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他們,以為他們是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彼得謙卑沒有竊取神的榮耀,他要百姓認清、並調整焦點,不是在人身上而是在耶穌身上,瘸腿的得醫治乃是因著從死裡復活了的耶穌,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百姓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百姓眾人面前全然好了。並點出百姓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殺了那生命的主,他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他們的官長也是如此。進而要百姓們當悔改歸正,使他們的罪得以塗抹,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
- 會不會許多時候我們就像當時的以色列百姓一般,看走了眼、出於無知、不知而不自知,我們也常常拒絕、棄絕了主、悖逆神,推卻了聖靈的感動、神的心意,沒有走在神道路上。祈安牧師曾聽過一個故事,講到美國內戰後不久,有一名黑人試著要到一間白人的教會作禮拜,卻不得其門而入,當他走在路上時,耶穌來到他身旁與他同行,問他為何事煩惱?那位男子回答,他想到那間白人的教會聚會,但他們不讓他進去。耶穌安慰那人說:別難過,他們也不讓我進去。
- 有多少次我們也拒絕了聖靈?我們在不知情之下,把祂擋在教會或家門外?有多少次我們有意或無意地傷了祂的心?讓我們學習彼得謙卑的認知自己的軟弱、有限與不完全,沒有竊取神的榮耀,認清並調整焦點定睛在耶穌身上,求主賜我們信心,因著信他的名使我們問題困難得解決。並求神保守我們沒有容讓我們的驕傲、無知而拒絕、棄絕了主、悖逆神,推卻了聖靈的感動、神的心意,讓我們能及時的悔改歸正,遠離悖逆使那安舒的日子從主面前來到。
徒4:12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 徒4:1-12的經文提到當使徒對百姓說話的時候,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後來下手拿住使徒們,但聽道之人有許多信的,男丁數目約到五千。我們看到當神的工作進行時,同時也會有仇敵敵擋逼迫的工作。
- 當彼得面對治民的官府和長老時被聖靈充滿,他對眾人和以色列百姓見證,說到乃是耶穌使站在他們面前的人得痊癒,他高舉基督並說到:除他(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 彼得此時與之前耶穌被捉拿時三次不認主有很大的差異,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相信是與他持續被聖靈充滿有關。因著他被聖靈充滿得著能力與勇氣,他不再是過往倚靠血氣之勇的彼得,因此在艱難讓人驚恐的環境裡他仍能勇敢地高舉基督為主作見證。
- 神的兒女們,我們何等需要恆切的渴慕被聖靈充滿,得著聖靈所賜的能力來更新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不僅在生活中活出美好見證,更能得著勇氣為主作見證、為神的真理剛強站立。
徒4:13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
- 徒4:13-22這段聖經講到因著彼得、約翰的膽量、所說的,當時敵對的人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而希奇,進而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表示他們認為彼得、約翰使徒的所說、所做、所是,乃是因為跟過耶穌,受了耶穌的影響才能如此。
- 另外14節提到:又看見那治好了的人和他們一同站著,就無話可駁。從經文可以看到神蹟、病得醫治的見證、神在人身上、生命的大能見證,能使敵對的眾人閉口、無話可駁。於是這些敵對的宗教人士商議,恐嚇並禁止使徒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但彼得、約翰回應並點出了一個傳道者、主跟隨者的服事準則: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
- 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靠著聖靈的更新、充滿與引導,讓我們能越來越像耶穌,做耶穌所做的事,改變我們以往可能不堪、不好、不蒙神喜悅的所說、所做、所是,讓人能認明我們是跟過耶穌的。因著我們順從神、靠著神的大能,活出使神使人喜悅的生活與生命,讓人對我們所信的無話可駁。
徒4:31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
- 徒4:23-31這段聖經主要講到當時教會對彼得、約翰被捕事件的反應,彼得約翰被釋放後回到信徒那裡報告事情經過,當教會聽到後的反應乃是同心禱告,他們祈求神給他們膽量與神蹟,求神的手介入讓他們可以傳揚神的道。禱告後聚會的地方發生地震,信徒被聖靈充滿,放膽講道。
- 當時教會的祈求,並沒有求神把所面對的難處拿走,他們乃是求神給他們夠用的恩典去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如同他們所引用的詩篇的預言,他們知道他們所遭遇的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並要成就神所豫定的旨意。從他們禱告可知他們知道他們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應付面對他們所面對的,他們需要倚靠神的大能介入,使他們能大放膽量講神的道,並透過神蹟奇事醫治疾病來見證主的名與神的道。最後我們看到神應許他們的禱告,聖靈充滿他們使他們能放膽講論神的道。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能學像初代教會的聖徒,更多的時候不是求神將我們所面對的難處拿走,而是求神給我們夠用的恩典與智慧能力去面對解決我們的困難與挑戰,能成就神所豫定要成就的旨意。求神的手介入讓我們能倚靠神的大能,像初代教會聖徒經歷聖靈充滿透過神蹟奇事醫治疾病,能放膽講論神的道見證主的名。
徒4:32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 從徒4:32-37的經文我們看到在初代教會一開始,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凡物公用。處於現今這種人不為自己天誅地滅、自私自利的世代,要沒有私心奉獻自己所有的真的很不容易。
- 初代教會能如此,或許與「信的人」、「都是」,都是一心一意、都是大家公用有關,必須是一群「信的人」,不僅只是頭腦「相信」的人,而且是心裡接受遵行實際用行為活出來,真實信入、信從的人。另外還需要「都是」,不是只有一兩位、少數人這樣做,而是這些信的人都這樣做,如此就可以做到上面所講的。初代教會聖徒可以做到,或許有其時空背景,但相信必與這群人順從主的囑咐、持續被聖靈充滿有關。
- 這樣的結果帶來當時的他們當中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裡看到因著當時的教會真實彼此相愛,為著肢體的需要拿出自己產業財產,因而當中有缺乏、須用者得到滿足,當中就沒有一個缺乏的。而這些分配工作乃是交由使徒來做,表示會眾們順服、聽從於使徒的安排。
- 祝福現今神的教會也能像初代教會一樣沒有一個缺乏的,祝福弟兄姊妹都是能一心一意的信入、活出、彼此相愛並能相顧彼此的需要。並祝福教會的領袖與眾弟兄姊妹能彼此信任與順服,順從神的話語、領袖,彼此警醒督促使彼此能走在主的真道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