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信息內容主要參考「禱告勇士/牧人的杖/麥瑞福牧師」信息內容:
- 引言
- 為何要禱告?
- 神全知全能,超乎萬有,祂為何不干脆自己作祂想作的?祂為何要把我們拉進來呢?
- 地上發生的事,為何與我們的禱告有關?
- 禱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 有關權柄
神給人管治權
創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全地都歸人管治。人被造的目的,神使人成為地上最高的權柄。
來2:6-8 但有人在經上某處證明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或作:你叫他暫時比天使小),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叫萬物都服他,就沒有剩下一樣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
只要人與神有正確的關係和團契,就沒有一樣是在他管治範圍之外的。
神的旨意不會改變
羅11:29 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民23:19 神非人,必不至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至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
祂對人類的旨意,從開始直到永遠,都是一樣。有神的形象和樣式的人,神命定他在世上運用權柄和管治權。他要成為萬物的頭。
- 人如何失去管治權
提前2:14 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
羅5:12,14,17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死就作了王……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
來2:14 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來2:14經文後半希臘原文可以意譯為:耶穌來是要使魔鬼失去能力,變得無用。死亡就是藉著魔鬼掌權。
羅6:16 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麼?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
當亞當夏娃順從撒但的謊言時,他們便服在牠的權下,失去神給的權柄和能力。
- 重拾權柄
基督的買贖
來2:14 經文釋譯:
神的兒子,藉血肉之體而生,成為人子。祂成為人,像我們一樣,好叫祂能死,藉著死,使魔鬼失去能力……
就是將管治權和權柄,從撒但手中奪回,恢復給按照神的形像和樣式被再造的人。
邀請並透過耶穌
與禱告的目的有直接關係
原因一:神不會強行進入人權柄的範圍(我們的世界),褫奪祂給人的權柄。祂造人是要祂管理全地。(油漆師傅比喻)
神不會進到被贖的人管理的地上──領域裡,祂不會違背這個「委任權柄」的原則,除非人在禱告裡邀請祂這樣做。
原因二:魔鬼必須被對抗和失敗。
來2:14「祂照著人的樣式而生,成為血肉之體;因為只有當祂是人時,祂才可以死,又藉著死,祂才可以破壞魔鬼的統治。魔鬼掌有死權。」
「祂成為人,好叫祂能透過死亡,毀滅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來2:14「一個家庭的兒女,同有血肉之體,因此,祂同有我們血肉之體,好叫祂能藉著死,除滅魔鬼的能力、魔鬼就是控制死亡的那位。」
耶穌死了──藉著死,祂進到死亡的領域裡去。祂戰勝死亡,釋放那些被囚的。祂帶領一群死了的義人,離開陰間,升到天上。
祂以人子的身份得勝,為人類奪回在伊甸園因罪而失去的管治權。
現在,那管治權已歸還給人類,(當我們禱告時)神便應我們的請求,進到人類的領域裡,(應我們的邀請)成就祂的旨意。
- 與神同工
當我們禱告時,神的旨意就會透過基督的身體成就。耶穌是頭,而我們祂身體的地上肢體。神要透過你和我,成就祂在地上的旨意。沒有祂,我們不能;沒有我們,祂不作!
若沒有人與祂同工──就是那些透過禱告曉得祂旨意,並採取適當行動的人,神是不會在地上工作的。
透過禱告代求
代求是禱告,是我們與天父的聯繫和相交。與祂的「對話」中,我們知道(發現)祂的旨意。
代求是請求或邀請神,去作我們知道祂想在地上作的事。這樣,我們便「與神同工」。
順服遵行神旨意
約5:19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唯有看見父所做的,子纔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
約5:30 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耶穌的榜樣,祂咨詢發現神的旨意,且順服父的旨意。天父透過祂,好叫祂(父)的旨意能在地上成就。父與子的獨特和特別關係,成為我們禱告的模式。
耶穌看見父所作的和想作的,作為人子,祂有權利和責任去求或邀請父在地上成就父的旨意。接著父就有權利來到地上,應允祂兒子的禱告。(太6:10主導文)
- 讓我們禱告吧
禱告讓我們認識神和祂的旨意,我們需謙卑地、忠心地求(邀請)祂,在地上成就祂的旨意。
神正等待我們禱告邀請祂,然後代表我們介入世上這一切的事情。
禱告是將神帶到我們的環境當中,這是我們應負的責任。但,如果沒有被邀請,神通常是不會主動介入的!讓我們一起禱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