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異軍突起的家教會(三)家教會模式好在哪?

標籤:
Mark 5:19 (65 kb)

   在神國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楊彰興醫師的專訪,底下是相關文章系列內容,相信對於想瞭解家教會建立的弟兄姊妹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參考。底下是相關文章內容三:家教會模式好在哪?家教會六大特點)

   相較於傳統教會,家教會的模式更容易執行,不虛耗資源,亦沒有資格與門檻的限制,可以歸納出下列六大特點:

1. 服事輕省樂無憂

   相對於傳統教會20%的同工服事80%的 會眾,家教會的模式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史德頓島家教會從五個家庭開始第一個家教會,當時有三家願意開放場地,由場地主人擔任家長,輪流帶領聚會。這樣的 好處是減輕各家負擔,避免傳統教會因單一家庭服事過多或小組長負擔太大而無法享受主的同在。假使其中一家需要度個長假,聚會也不必因此停頓,可以換到其他 開放的家庭,互相支援。

   從一個家教會建立開始,弟兄姊妹皆被鼓勵參與服事,在服事中成長。因為聚會人數僅由幾個家庭組成,管理相對簡單;家教會以愛為基礎,弟兄姊妹彼此熟悉,生活與信仰結合。這樣下來,80%的人服事20%的人,服事壓力不致過大,每個人都很樂意服事,可避免傳統教會太多服事壓在少數人身上而服事到崩潰的情形。

2.時間自由增殖快

家教會的存在目的,是為了隨時隨地、更自由地敬拜神!弟兄姊妹可根據彼此工作需要及行程安排,決定每週聚會時間。個人若需要臨時加班,亦可換到不同時間舉行 的家教會。喜歡參加聚會或有心傳福音的基督徒也可參加兩三個家教會,相當有彈性。人數方面,主耶穌說:「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 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 18:20)按著聖經,只要兩個人以上就可以進行家教會。一般家庭空間最多容納八到時二人,史德頓島家教會的作法是每超過十四人,就分殖成兩個,再邀請新朋友來(不同家教會可自行商議適合人數)。從2004年至今,史德頓島家教會以增殖為四個,每個家教會狀況不同,其中一個還選定每週一上午十點,再大型購物中心的美食廣場聚會;幾對退休夫妻相約健行,再一起享用餐點並聚會敬拜神!

        e 世代生活節奏快,城鄉差距因網路大幅減少,世界地球村使眾人密切往來,像家一般溫馨的家教會更容易吸引墓道友前來。相較於傳統教會,家教會的增長和發展更 快。當人數增長到一定程度,在原家長的帶領和培訓之下,一個的帶領和培訓之下,一個新的家教會可以分出去,開始自己的聚會。家教會平分出去,開始自己的聚 會。家教會平時服事中的操練,可幫助每個人獨當一面,分殖時自然有適合的家長出任。這模式簡單易學,有心傳福音的人參加幾次後,也可展開家教會。這樣一分 二、二分四地增殖下去,家教會可望成為21世紀傳福音的新利器。

3.潛移默化暖人心

每次聚會提供場地的那個家庭,開放的不僅僅是家庭,更是整個生活方式。他們的家庭互動完全透明敞開,這樣真切的生活建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位弟兄姊妹。擔 任家長的人完全出於自願,非靠投票決定。重要的是有心把家奉獻給神使用,使家成為神的祭壇,如此可避免傳統教會小組長由牧者選派,無心或過於忙碌而服事無 以為繼的困境。

   家教會從吃飯到信息討論,大家都能盡情分享,這種歸屬感讓每位成員樂意不斷前來,彌補傳統教會因人多受冷落而流失的缺憾。有位在傳統教會服事十多年同 工,多年煙癮戒不掉。後來跟著太太來到家教會,在弟兄姊妹支持代禱下,終於說出心中重擔。這位弟兄受到鼓勵,決定完全不借助尼古丁貼劑或藥物,單單倚靠神 來戒菸,只要一有煙癮就立刻禱告,目前以超過三年都沒碰菸(一般公認六個月到兩年就算戒菸成功),而他能突破心防、勇敢面對自己的軟弱,正是家教會敞開、 溫暖與愛的環境所致。

        楊醫師還親自帶領幾位離開教會很久的基督徒回到神的面前。有一對基督徒夫婦,先生因著過去在教會受傷的經驗,已經很久不去教會。如今卻受到家教會溫馨、親切的互動氣氛,現在常來聚會,也喜歡聚會。

4. 初代教會是鼻祖

傳統教會模式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然而,初代教會其實是家教會的鼻祖。教會歷史上,第一個禮拜堂乃於西元325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宣佈以基督較為國教以後,接收異教廟宇而成,目的是為了確保所有老百姓都走出家中聚會,開始上教會。

然而,並不是只有去到教會建築物的地點聚會,才算是上教會;最重要的是一群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願意奉主的名聚在一起,隨時隨地在生活中敬拜,在生活中傳福 音,也就是在任何時間、地點、環境、人數都可以敬拜主,也都可以跟未信者接觸。這正是家教會所要突破並回歸初代教會的重要觀念!

5.奉獻自由零開銷

家教會不存在教堂租金、維修、建堂、同工支薪等問題,奉獻方式也更自由。當然,不同的家教會對奉獻作法肯定略有差異,本文僅以史德頓島家教會為例。為了避免 快速分殖後金錢流向的紛爭,減少家長的管理負擔,史德頓島家教會本身不收奉獻,從不設自己的銀行帳戶。他們藉由每一、兩個月舉行的聯合家長敬拜來呼籲奉 獻,有計劃地鼓勵弟兄姊妹自行奉獻給更有需要的地方;算起來,只有極少部份用於家教會之內弟兄姊妹或慕道友的急難救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奉獻到家教會 之外。

        舉凡憑信心作主工、未領固定薪水的宣教士(如某位八十六高齡,仍殷勤宣教服事主的傳道人)、忠心事主的福音機構、成效卓越的基督教文化媒體、急難救助、社會 賑災、社區公益,甚至是自己過去主日崇拜的傳統教會等,皆可奉獻。弟兄姊妹也可以推薦合適單位,讓大家按著聖靈的感動奉獻。

        至於奉獻收據,由於史德頓島家教會不收奉獻,自然沒有開立免稅收據的困擾與問題。家長推薦的那些福音或慈善機構多是合法經營的單位,會開立正式的免稅收據。 不過楊醫師特別強調,若對方是異象高遠、使命堅定的機夠或憑信心生活的傳道人,就算無法開立免稅收據,史德頓島家教會也不會因此消滅聖靈的感動而拒絕奉獻。

6.決策迅速動員快

        由於每家人數在十人上下,決策過程迅速也帶動了福音事工的效率。家教會廣納弟兄姊妹的意見,透過討論、傾聽與彼此順服來達成共識。舉例來說,一位擔任家長 的姊妹電話中分享有負擔去探訪老人院,幾分鐘內,大家立刻召齊有相當感動的人,準備展開福音出擊。不像過去傳統教會的長執會,因為人數多必須執行多數決, 討論冗長,長期下來服事者的時間、心力上耗費太多在次要事務上,反倒離大使命漸行漸遠。

        家教會幾乎不必開同工會等行政會議,而是全力投入福音事工,可以透過每一、兩個月只限家長參與的家長聯合敬拜來進行各家現況交流,觀摩學習、主裡交通、分享討論、解決問題、呼籲奉獻與代禱。2008512汶川大地震消息一傳出,大家立刻自動奉獻,不到兩天,兩千多美元就透過福音機構轉送到災區。因為不需要經過傳統教會開會層層批示,家教會辦事效率往往更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