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神不會忘記

標籤: ,

   這兩三年來每週三我們都會與國際差傳協會的羅師母一同讀經並為彼此的需要與服事守望,很被羅牧師、羅師母的服事感動,他們都有很好的學歷、也都可退休了,他們沒有選擇城市或資源比較豐富的地點去服事,卻選擇在較鄉村沒有資源、福音人口較少的(大溪厝)委身服事,服事幫助那裏的兒童、青少年與外配。

   在幾次禱告分享中,曾談到了怎麼開始大溪厝的工作!本想可能是因這地方從未曾聽聞福音,因此神差派祂的僕人使女前來。但經查閱嘉義縣宗教誌及一些相關教會文獻,發現在嘉義的基督教會史上,大溪厝曾是清朝時期宣教士來台宣教,嘉義最早期有基督徒聚會所在,並且出了幾位教會的柱石,在嘉義甚至台灣基督教會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詳細可瀏覽底下附註)

   上週邀請一位曾與大溪厝有淵源的師母和其禱告同工一同到大溪厝祝福禱告,分享有關大溪厝的教會歷史資料時,懷疑那位師母的祖先中可能有很多人是信仰基督的。雖然神曾在此地工作,但隨著時間許多教徒外移,如今這地接受主人數寂寂可數,但我們看到神卻沒有遺忘這塊早期嘉義基督徒曾聚集的地方,祂差派祂的使者、差傳協會羅牧師師母的團隊及短宣隊來這地,為此向神獻上感恩,也求神繼續興起工人或城市教會來協助這地的工作!

   附註:

   同治十一年(1872),甘為霖牧師在巡迴原住民部落教會時,就曾有意到嘉義傳教,於是他先派兩名本地傳教師到嘉義試探情況,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因此甘為霖牧師決定至嘉義傳教。同治十二年(1873)創設嘉義教會,即今嘉義東門長老教會,為嘉義地區最早的教會。東門教會起源於嘉義城內教場有一位名為張知哥者,因擔任宣教師的挑夫而信主,隨後熱心引導他人歸主,包括北社尾庄銀紙商嬰仔和徒仔兩位。另有大溪厝庄人黃深河,因傷前往旗後醫館求醫而信主。後來黃深河更帶領女婿葉仙賜及其兄葉任與黃西經全家信主,並在黃西經家中聚會長達三年

   黃深河(1829-1898),嘉義縣大溪厝人,是台灣最早期本地傳道者之一。幼時父母管教甚嚴,但他不聽話,終日與無賴賭徒為伍。父死,他雖然有「送做堆」的妻及兩女(原有三,次女夭折),但與母、妻不合,遂棄母、妻女出走,時長女8歲,參女4歲。他流浪到各地之後,到了鳳山縣阿里港(今屏東縣里港)。他日常以挑夫為業,但一有錢就賭博,竟落魄為盜!一日腳受重傷(傳在從事搶劫時受傷 ),為了求醫治,被送往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1921)所開設的旗後醫館。在醫館他聽道理,悔改了,腳傷也得治癒了。黃深河何日受洗、何日受聘為傳道,因資料不全,無法確認,但他確是阿里港教會創設功勞者之一。在台灣,府城看西街設教受挫後,成立教會者首為旗後(1865),次是卑頭(鳳山,1867),而阿里港居三。稽查歷年的教會公報及《台南教士會議事錄》,得知他曾在橋仔頭(1879年)、小琉球(1880年)、埤頭(鳳山,1883年)、劉厝庄(1885年)、澎湖(1886年)、牛挑灣(1889年)、岩前(1890年)、茄苳仔(西螺,1890-1891)、大社(1892-1895)、斗六(1896年)、灣仔內(1896-1897)及十三甲(1897年)等地任過傳道,因他具有一點醫藥常識,除任傳道外,也分發醫藥。 

   黃西經(1840-1904),嘉義大溪厝人,業農。同治七年(1868)從同宗黃深河聽到道理,光緒五年(1879)由施大闢牧師(Rev. David Smith)領洗,光緒七年(1881)起任嘉義教會長老,是早期嘉義教會的柱石。他未領洗以前就已將傳福音視為首要任務,他家做為聚會之處達3年,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在嘉義內教場媽祖廟後購一拖柵小厝聚會禮拜為止。

   黃西經未信主以前性惡情急,曾打過衙役,常抱不平而惹事,但他「重生」了,凡事能忍耐,說話溫順,人家問起改變的緣故,他就將「得救的奧祕」述說,殷勤勸勉人來信主。其實他未領洗以前就己將傳福音為首要,他家做為聚會之處達3年,直至1873年在嘉義內教場媽祖廟后購一拖柵小厝聚會禮拜為止。他於1904年1月11日去世,享年65歲。有小傳見於《台南府城教會報》231期(1904年6月刊,p.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