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聚會時擘餅(聚餐)

標籤:
    有一項因素比別的更重要,更能決定一個團體成功與否。他們聚會的時候一起吃飯嗎?一起吃飯的人,一定比那些不一起吃飯的人做得好。吃飯,顯然在初代教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耶穌的生活中也一樣。耶穌與非信徒之間最有果效的相處時間,有的包括吃飯,例如撒該、馬太的朋友們等等。

    聖經裡描述祂和門徒相處的場合,很多也和吃飯有關,例如最後的晚餐、祂復活後和門徒相處的時間。使徒行傳二章46節顯示,初代教會天天存著歡喜的心,一起用飯。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提到,當他們守主餐、記念主的死時,有些人不以合宜的方式一起吃飯而產生問題。

    最能夠表達彼此間有深度社交的舉動是一起吃飯。在大部份的文化裡,只有被看為自家人的,才會常在一起用餐。家教會的彼此用餐,就是要表達這點,我們是在神裡,藉著基督的寶血買贖而成為一家人,神是家裡是父親,基督是一家之主,信徒們亦是家中大小的成員(太10:25),在家裡同享恩典,同得生命,同得職分,也一同吃飯。一直以來,能夠共同坐下來吃一餐(最基本需要的食物),象徵著擁有一份深度的團契,認同,合一。這行動已經把個人,種族,階級的隔膜打破了。在一些文化裡,一同吃飯表示和解,認同,接納。當一批不同背景,階級的人,能夠坐下來一起用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人,傳出一個強而有力的信息:如今我們視彼此為一家人。看,我們甚至還一起吃飯呢。而聖經告訴我們,當教會被提到天上時,全教會與主相聚時,所作的第一件事是,同享一個「羔羊的筵席」。

    一起吃飯,和大家彼此的關係有關。我們發現,這產生一種不拘形式的氣氛,使人在一起分享生活時容易多了。然而,我們也用了一些指導方針。就像在別的事上一 樣,我們努力使它容易複製。如果一個接待家庭煮了一頓美食,對別人而言就很具威脅,以為必須達到那個標準才行。一般而言,我們聚會時一人帶一道菜,人人都有所貢獻。 如果是晚上,我們可能請上班族從商店裡帶些東西來,例如汽水或甜點。偶爾在缺乏組織下,會出現缺點,例如每個單身家庭都帶某種麵食來。不過一般而言,這個 方法非常有效。我們想確定大家會幫忙收拾,而且如果我們知道有的家庭經濟拮据,那麼剩菜就能不帶痕跡地協助他們。(我們有時候會煮特別多食物,以便那麼 做。)

    每當耶穌在執行教導時,他都是選擇在家裡進行,而他們會一同享用家主所供應的食物。有時他的教導是在餐桌上,周圍坐滿了大大小小,以非常自然的,生活會談方式進行;而不是餐後,以一個專業集會程序的方式,來開始他的教導。家教會的團契,是個以真正食物彼此接待,桌上的團契。聖餐在家教會裡是以真正的食物套上屬靈的意義;而不是以真正的屬靈意義,套上一個象徵性的用餐。傳統猶太人,在用餐前是先把餅擘了,然後才開始吃正餐,最後以喝幾口酒來結束用餐。它有三個步驟:啟用,正餐,甜品。新約用這樣的話,來形容初期教會的信徒:「他們天天在殿裡,且在家裡擘餅,存著歡喜與真誠的心用吃飯(徒2:46),似乎說明這是屬於每天的經歷。  

   他們的集會必定有用餐的習慣:你們集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候(林前11:33)。 在神國擴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共同用餐的習慣。當主耶穌差遣門徒,兩個兩個出去的時候,他吩咐他們,要找一個接待的家庭住下,然後吃他們所擺上的各種食物 (路10:1-8)。門徒只能憑信心相信,真會有接待的家庭供應食物,當他們從家主領受食物時,他們就會知道神是信實的,可以叫一切人類所需的,各按其位 置而得到供應;而門徒們將以生命的真誠,友情的感激,來說明神對人類,身心靈的信實供應;轉而以屬天的靈糧,來回報接待的家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