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不因挫折氣餒-熱誠

標籤: , ,

JOY核心能力與品格:熱誠  Enthusiam

代表動物:座頭鯨       相反:冷漠 Apathy

願神幫助我…不因挫折氣餒
  • 主不要我們氣餒,因祂已經勝了世界。
約16:33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你知道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是誰嗎?答案是就任第16任美國總統的《亞伯拉罕‧林肯》!

他領導美國經歷了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最為嚴重的道德、憲政和政治危機──南北戰爭。並維護了聯邦的完整,廢除了奴隸制,增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並推動了經濟的現代化,對美國有著重大的貢獻!

但你知道嗎?林肯總統一生中經歷過了無數次的失敗!來看看他一生的經歷吧...

七歲時父親在官司中敗訴,放棄土地,他開始外出打工。九歲喪母。

二十二歲初次經商失敗。二十三歲競選州議員落選;同年失業、投考法學院落第。二十四歲,向朋友貸款經商,同年破產,此後用十六年時間清還債款。二十五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終於成功。二十六歲即將結婚前,未婚妻去世。二十七歲臥病半年。二十九歲爭取擔任州議員發言人失敗。

三十一歲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三十四歲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三十七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當選。三十九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四十五歲競選參議員落選。四十七歲爭取共和黨副總統提名失敗。四十九歲再度競選參議員又落敗。五十一歲時,他當選美國總統。
他一生中失敗過三十五次,只有三次成功。他曾說過:「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無法爬起來。」最後他進駐白宮,更帶領國家粉碎了奴隸制度。

種種失敗,都只是「滑一跤」,只要還能「活著」,有什麼事情不能克服呢?
  • 想一想:你是否有過很挫折的經驗?是什麼?試著與大家分享。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關心別人-熱誠

標籤: ,

JOY核心能力與品格:熱誠  Enthusiam

代表動物:座頭鯨       相反:冷漠 Apathy

願神幫助我…關心別人
  • 耶穌關心畢士大池旁的癱子,問他是否想痊癒。
約5:1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約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約 5:3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
約5: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
約5:5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約5: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麼?
約5:7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約5:8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
約5: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嘉義基督教醫院創辦人戴德森醫師(Dr. Marcy Leroy Ditmanson),1919年,一個戰亂的年代,戴德森醫師出生於中國河南省,自此結下長達81年的中國緣。擁有燕京大學歷史碩士學歷的戴醫師,從小在中國長大,歷經多 次戰亂,由於不忍見許許多多的人在戰亂中因缺乏醫療照顧而過世,他立志學醫濟世,重回美國大學修讀醫學7年。  
 
1957年,戴醫師應門諾醫院之邀來台任外科醫師,期間他騎著摩托車單獨完成環島醫療現況調查,發現雲嘉南地區亟需醫療幫助,而於1958年決定 嘉義落腳,定居行醫。為讓嘉義地區民眾擁有更好的醫療設備,戴德森醫師於海內外四處募款,終於在1962年創設嘉義基督教醫院。1968年,戴醫師在美國友人Alfson捐助下成立「小兒麻痺中心」,積極投入小兒麻痺患者的治療及復健,但因目睹臺灣小兒麻痺、脊椎側彎病人日益增加,戴醫師毅然返美,以50歲高齡、主治醫師的身份,重新回到明尼蘇達大學專研骨科4年。1981年戴醫師光榮退休,又將醫院所贈一百萬退休金全數捐出,成立戴德森基金會,以培養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繼續嘉惠病患。
  • 想一想:你有沒有被人關心的經驗?你有關心過人嗎?分享一件你曾關心別人的經驗。
  • 神的百姓要關心寄居的和孤兒寡婦的需要。
申 14:28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
申 14:29 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希伯崙共生家園>陳公亮牧師二十年前,在自己家裡收容了一個精障者,隨後陸續又接納了吸毒的、受家暴的、酗酒的…任何活不下去的人住到家裡,直到現在已經成為一百多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吸毒的戒了、精障的醒了、受暴的有了庇護、孤兒有了照顧…復育成功的人,繼續帶領其他和他們有著相同命運的人,這最初緣於牧師不忍眾苦的那一滴眼淚,卻超越了任何宗教的藩籬。「愛」本來就沒有任何框限。

為了活下來,他們用自然農法開始耕種,用無毒、健康的方式製成所有農特產品。也在這裡生養下一代,他們說:「這兒不是收容中心,這是我們的家」。那流過的一滴又一滴的眼淚,逐漸匯聚成愛的海洋。
  • 想一想:我們周遭有哪些需要關心的對象?我們可以採取怎樣的行動來關心他們呢?
  • 愛神的人必定關心弟兄姊妹。
約一 4:19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一 4:20 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有古卷作: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
約一 4:21 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 想一想:教會或你的親友中有沒有需要關心的人?他們可能會有什麼需要呢?這週你可以採取並完成怎樣的具體行動來關心他呢?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培基2018品格靈修月曆)

延伸閱讀:品格相關課程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祂供應祂的子女-認識天父

標籤: ,

    如同父母天父除了愛我們、保護我們,天父還會供應祂子女的需要。父母會供應我們食衣住行育樂的需要一直到我們獨立。食:從出生開始開始就供應我們吃的所需,我們不會被餓到,父母吃什麼我們大概也都可以吃到,有時出去回來還會帶點好吃的回來。衣:他們會幫我們買穿的,從尿布、嬰兒服、制服、襪子、鞋子…隨著身量的增長而替換。住:他們賺錢買房、租屋為讓我們有可蔽風雨不受風寒之處。行:出入的專人司機,到買腳踏車、機車、汽車。育:供應從小到大教育所需,學樂器、興趣課程、書籍…等。樂:帶我們旅行、讓我們參加營會…。

    更多時候父母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玩、捨不得用、捨不得買…,為的就是要省下錢讓孩子得溫飽、能快樂…能在各方面得到供應。孫牧師、自己的例子,許多時候孩子穿名牌,父母則只要便宜堪用就好。這就是大多數父母的天性,他們會盡其可能的供應照顧兒女的需要。地上的父母如此,當然我們天上的父更會供應我們的需要。太7:11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天父除上述物質供應還會在哪些方面供應我們呢?阿根廷大復興主要領袖艾德‧史福索(Rev. Ed Silvoso)牧師曾提出四個層面的貧窮:靈裡的貧窮、關係上的貧窮、動機上的貧窮、物質上貧窮;路4:18-1、賽61:1-3中提到主耶穌來的目的就是解決這些層面的需要,相信愛我們的天父在這四個層面供應我們的需要。

路4:18-19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動機),瞎眼的得看見(靈性),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關係),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物質)。
賽61:1-3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靈性),報告被擄的得釋放(動機),被囚的出監牢(關係);報告耶和華的恩年(物質),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