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人都會想成為不平凡的人與眾不同,渴望自己得第一、特別的獨特,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都在追求「超」或追求「最」,只要加上個「超」或「最」就覺得會吸引人、有人問津。有超級名模、超級明星、超級執行長、超級電腦,讀書不拿個超博士實在是不夠看。如同以前以色列人在建造巴別塔一樣,任何人事物都在追求「最xx什麼」紀錄,難怪乎報章媒體若不報導的一些獨家報導就沒有人要看了。
- 但真的只要被套上「超」或「最」就是不平凡嗎?這倒未必,林前3:12-14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保羅提到了金、銀、寶石、草木,禾楷不同的工程建造,工程建造的好壞需要透過火的試驗,重要的它們是否存得住,耐得起考驗存留。所謂的「超」或「最」到底可以存留多久呢?若與永恆比起來這些「超」或「最」能存留的時間反而是渺小、短暫的。我們當然要追求卓越與不平凡,但我們要追求的應該要具有永恆內涵,應該是可以存留到永遠,而不會只是過往雲煙稍縱即逝的。
- 『供應生命的教會』一書中提到一群亞米許(Amish)派信徒的鄧克爾人,他們過著非常簡樸的農業社會,家裡不使用電力,交通往來仰賴馬匹與小馬車,從不為物質的擁有而爭辯,不論斷人或炫耀張揚自己。有一天晚上,一群醉醺醺的高中男生在足球賽結束後,闖入一鄧克爾人家的農場,開始亂砸西瓜-那是鄧克爾人家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些高中生在田裡大吵大鬧時,遠處農場住宅樓上的臥房,出現一縷搖曳的燈光。鬧事的年輕人看著燈籠在黑暗中越靠越近,於是磨拳擦掌,準備和對方大打一場。沒料到,這一鄧克爾人告訴這些高中生,想要多少西瓜都可以;他還說:他們已經砸爛的那些西瓜,不是最甜的,他可以帶他們去找最甜的西瓜,讓他們玩個痛快。這些年輕人羞愧不已,離開前頻頻致歉,這一鄧克爾人邀請他們進屋子裡,喝杯檸檬水再走-他說,他們需要喝點東西。但是年輕人婉謝了,他們已經認識到什麼是基督徒的品格。這鄧克爾人一家影響了很多人:他們不是以言語傳福音,而是用生活來見證,他們乃是因平凡中的不平凡影響許多人。很多人會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只是單純地切實遵行聖經教導,他們清楚生命的目的與意義,自然能活出充滿信望愛屬天永恆的生活樣式。
- 反看世上許多人正追求的這些「超」或「最」,到底能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了多少正面影響?有多少是值得存留被紀念呢?什麼才是值得我們存留被紀念的呢?是專業知識嗎?是我們的能力與魅力嗎?還是我們擁有的資財呢?…?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追求的是像故事中鄧克爾人一樣的生命品格與見證,能單純平凡地切實遵行聖經教導,活出不平凡的生命與生活樣式,成為世上的光和鹽,能發揮存留生命感染力影響我們的社會。
林前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 人要活出不平凡時,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活出的生命,是否能存留或影響到永恆。所以我們先要明白的是,什麼是可以存留到永恆的事物。
- 約翰一書2:17 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提到世界和其上的情慾(私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存留或把信心建立在看得見,短暫無法存留到永恆的東西或行為上,而且這些事物容易使我們產生今生的驕傲,而驕傲爭競往往使我們拒絕人,並使我們拒絕了上帝的恩典;容易蒙蔽我們的心眼使我們不明白神國的奧祕,甚或使我們拒絕了主自己,遠離上帝而不自知。
- 世上許多的人事物都是短暫的,當我們離開那個身分、位置、角色、……,可能幾十年、幾年、幾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這些身分、職位、關係就會過去。約翰講到一個能存留到永恆的祕訣,就是與永恆的神連上關係,遵行神的旨意。當我們的所有、所說、所看、所聽、所作、所是……,都能與永恆上帝的旨意接上關係,就是在建造能存留到永恆的金銀寶石工程。
- 而保羅在歌林多林前書13章提到「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信』是接受屬神的事物,並將它實化出來;『望』是將信心所接受並實化的屬神事物,作為我們忍耐、等候、追求的目標;『愛』是在從『信』開始到實現『望』的過程中,實際地經歷、享受並彰顯信心所接受並實化的屬神事物。保羅另外在歌羅西書1:4-5也提到: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 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信、望、愛乃是與神的事物息息相關的,而且是如今常存的。
- 因此假若我們要活出不平凡的生命,信望愛乃是我們需要去追求與存留的。我們需要常常檢視我們會不會因著環境、人、事、物,不小心失去了對神的信心、失去了起初的愛、還是失去了盼望呢?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祈求聖靈幫助使我們能儲存美好的愛心,因著順從主的話不斷經歷且加增信心,並因遵行上帝的話所生的忍耐、安慰和老練得著盼望。更求神光照引導我們,讓我們明白愛的真諦,並能先領受經歷這樣的愛,進而為人所作都是出於愛,是為了別人的益處,並能夠恆久忍耐、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止息...;能去愛、去分享介紹這樣的愛,讓更多的人也能經歷認識這從天上來的愛。願我們都能愛神多一點,讓神的道常存在我們心裏,遵行神的旨意勝於愛世俗的人事物,使我們所建造、所做的可永遠常存。
彼前1:23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 除了保羅所提的信望愛能存留到永恆,彼得提到了神活潑常存的道,也就是說神的道、話、真理是存留到永恆的。如同賽 40:8所說: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唯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神的話永不廢去。
- 以賽亞書講到了屬血氣的花、草,生命短暫必枯乾凋殘,但上帝的話語卻永遠立定,而且還特別點出百姓誠然是草。我們世人也誠然是草,許多的事物關係終必歸於無有。我們所追求建造的是什麼?我們是在追求爭競、驕傲、比較...這些屬血氣、短暫,卻對生命沒有建造,終必枯乾凋殘的東西?還是選擇追求遵行神的話,能帶來永恆生命的建造?
- 回到彼得所提的:你們蒙了重生,並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卻是由於不能朽壞的(種子),就是藉著神的活而常存的話。「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能壞的種子』指一切地上之生命的種子,它們都會朽壞;『不能壞的種子』指神活潑常存的道,即神活的話,而神的話裏有神的生命,神的生命是藉著神的話進到人的裏面。『道』原文是『話』,乃長篇大道的話(logos);神的話是活而常存的。
- 幾年前因有機會回到過往校園母校走走看看,發覺雖然外在的變化非常的大,但還是有看到一些熟悉的景物,有些建築物雖然舊了仍依舊站立在那;有些建築卻已改為它用,有些則是翻新重建,有些移了地點,有些...。最難得的是居然看到一些熟悉的臉孔(幾位校警、腳踏部的工作人員,或許他們不曾認識我們,這些臉孔雖然有了歲月的痕跡,但我依稀認出他們來,他們至今仍堅守在他們的崗位上。
- 整個校園變化非常的多,走著走著卻發覺許多的角落是如此的唯美,以前怎麼都沒有發現,相信以前一定是因著趕上課而沒有好好駐足來發現它們的美,其實它們老早就在那裏並沒有改變。雖然這世界許多的事物一直在改變,但還是有許多我們可能曾忽略的角落、人物與態度,是這許多高大新穎建築物所無法遮掩它們的存在與貢獻,它們是眾多人共同的回憶,讓人印象深刻,這些可能才是真正可存留長遠的特色與文化。
- 祝福神兒女們,讓我們如同在校園階段的學習,不僅只是學到一些知識才能,更是能察覺神透過環境、氛圍與過程,所要教導我們的原則、生命態度與品格,讓自己的視野、心胸、眼光能被神不斷的擴張;不僅在每個過程都能學到相關的知識、能力,更能學習到永恆不變的真理,對那不能壞的種子,神活潑常存豐富的真道有更深的認識,進而能栽種成長繁衍而存留長久。
來3:14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
- 當我們思考所做、所行的能否存留得長久,許多時候不能只看開頭、起跑的狀況好壞來認定,還要看過程及最後的結果。太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如同傳7:8所說: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許多時候「小時胖不是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與這節聖經前半段講的很類似,重點都是強調重要的是最後的結果,起頭雖是不錯但不是絕對保證最後也不一定是好的結果。
- 最後結果的好壞,很重要的關鍵是是否能堅持到最後;許多時候最後沒有好的結果,常常是中途我們放棄了。即使一開始是最好最棒的,但若沒有繼續地保持,或因驕傲鬆弛落後、或因受挫、跌倒而放棄,最後總是無法跑到終點,更不要說有好的結果。所以如同來3:14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過程中忍耐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生命品格,當遇挫折、艱難時是否仍能忍耐堅持不懈,是成功與否很重要的關鍵。
- 關於屬神事物的追求也是如此,馬太福音11章說到天國乃是需要努力才能進入,主與約翰的門徒當時受到猶太人的逼迫,門徒們受到許多的困難與羞辱,但主說努力的人就得著了。有多少人當逼迫來時,當困苦來的時候,當事情不如我們所想時,我們就退縮了、我們就與世界與環境妥協了。當試探來的時候我們是否仍舊會選擇忍耐堅持真理,堅持我們的信仰嗎?我們不是因信稱義嗎?為何還要努力才能進天國呢?這會不會落入因行為稱義?不!因信稱義只不過是取得奔跑天路賽跑比賽權而已,不過是開始,我們還有一大段路程要奔跑,唯有跑到最後終點,我們才算完成。在這奔跑的過程,當然要努力去跑才可以跑到終點!假若連跑都不跑,是不會到達終點,更不要說能拿到獎牌得獎了。所以重要的不是不要輸在起跑點,而是我們是否能忍耐到底堅持的跑到終點。
- 祝福神的兒女們,不管是屬世或屬靈的工作服事,讓我們不要因一開始起跑可能沒好的成績而放棄不跑,讓我們反而是更認真去跑,並且忍耐堅持不懈的跑到終點線,完成我們自我的命定並個人當贏得的獎賞。
馬太福音16: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 馬太福音16章記載彼得才剛剛得了啟示說了對的話,卻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一下子又說錯話了,被主責備他絆主的腳攔阻主的工作。許多時候當人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顧到人的得失,就會因而造成神國的虧損。接著耶穌教導跟隨祂的人,點出要成為主的門徒跟從主,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不要貪愛世界短暫的享受,要做對的選擇,看重並寶貴生命,因為生命比世界更寶貴,人不能用賺取的世界來換取生命。
- 溫約翰牧師的書裡提到,在他剛成為基督徒的前一週,他想起了一樁被遺忘的事。他記得他曾看過一位男士,經常背著廣告牌在洛杉磯市區的街道上排徊。前胸的字寫著:「我是為基督而活的傻瓜。」後面的字卻寫著:「你是為誰活的傻瓜?」他說他自己曾嘲笑過那個人,認為他只不過是在街上行走的另一個宗教狂罷了!這是一樁奇異的回憶,然而基督卻強而有力地透過它向溫約翰說話。祂告訴他,他必須也願意成為為祂而活的傻瓜;無論祂要求他做什麼,不管是在財務上、情緒上,或體力上的代價,他都要遵行。「你是為誰活的傻瓜?」你人生的選擇與投資是什麼?你的選擇與投資能否換取永恆的生命?
- 剛拿到博士學位時,曾有學校的老師或學弟問到博士班畢業後要到哪高就?我都跟他們說會有小小的轉行;心理認知一樣是在作材料,只不過不是做沒有生命的材料,而是到福音機構去建造有生命、天國的材料。記得在我博士論文的畢業感言曾有一段這樣寫著:在人有限的生命裡,我們更應好好把生命用在有意義可以存到永恆的事上,而不只是定睛在短暫消縱即逝的事上;因為「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 耶穌設一個比喻說到新衣與舊衣不相稱,舊衣會把新衣撕破,新酒必須新皮袋才能承受。對於基督徒、一個重生得救的人,常常也會面對新酒舊皮袋的情形,因著過往原生家庭、環境背景、接受的教育文化與傳統的影響,我們都有既老又舊的價值觀、傳統、體制、作法、工作模式...等老皮袋。因此假若我們要想領受從神來豐盛卓越新鮮的生命,我們就要做正確的選擇與投資,為要盛裝新酒,接受經歷屬神的信念價值祝福與豐盛,我們就必須捨己、背十架,破碎我們的老我,我們舊有的信念、價值、個性、態度與作法,脫去倒掉棄絕我們老我作主的生命,穿上為以耶穌為我們主宰的新生命。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的新皮袋裡裝的不再是過往貪戀世界、體貼人心意的心,盛裝的乃是ㄧ顆全心全意愛主、體貼神心意的心。讓我們能選擇最做好的投資,投資永恆投資生命(永生),而不是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乃是要進入生命永恆的國度,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創13:9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麼?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 創世記13章紀錄了亞伯拉罕與羅得在選擇與生命上的對比,在這段聖經裡我們看到亞伯蘭心胸的寬大,他沒有與羅得相爭,他其實可以的,因為他是長輩有這樣的權柄,但他卻選擇退讓、選擇和睦,他選擇愛他的侄兒,他選擇信靠神。而羅得則是選擇自己看為有利的,選擇眼前短暫的利益,選擇眼見為憑。最後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做正確的選擇,神的計畫高過人的計畫,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是公義的神,賜福亞伯拉罕,賜福那單純信靠祂,敬畏順服祂的人。
- 據說美國南北戰爭十分激烈,不只林肯率領的北軍會向上帝禱告,連南軍也會向上帝禱告。有人就很諷刺的問林肯說:「兩邊的人都向上帝祈禱,要上帝幫助他們的那一邊獲勝。上帝難道不會為難嗎?戰爭總有一邊輸一邊贏,兩邊都在求祂,祂到底該幫哪一邊呢?」林肯回答說:「我不敢禱告求上帝來站在我這邊,但我禱告上帝讓我站在祂那一邊。只要和上帝站在同一邊,必能得勝。」果然,林肯的軍隊因為和上帝站在同一邊,終於打了勝仗。
- 所以不管是戰事或者是我們手中工作的成敗,很重要的關鍵在於你我的選擇、決定為何?一個故事提到以前有一個老頭子很有智慧,從來沒有他回答不了、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一個年輕人就想出一個很困難的難題想要來刁難他。他到森林裡抓了一隻活的麻雀跑去找這位老頭子,他把麻雀握著手裡並把手放在背後,跑去問這位老頭子:『我想請教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你知道在我背後手中的麻雀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啊?』這個刁鑽的少年心想,倘若老頭子回答是活的,他就用手一捏結束麻雀的生命;倘若老頭子回答是死的,他就把手打開讓鳥飛走讓老頭子難堪;他想這老頭子再行也永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雖然這個問題非常刁鑽,但這老頭子卻不慌不忙非常有信心且認真的看著這位少年,他回答說:生命『掌握在你手中』。
- 沒錯!生命『掌握在你我手中』,我們的生命、一生會如何,我們所建造、所做的可否永遠常存,是否能活出不平凡,發揮生命感染力影響周遭,真正掌握的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手中。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學習亞伯蘭做正確的選擇單純信靠神,學習林肯選擇要站在神那邊,讓我們都能切實地遵行祂的話與命令,進而活出不平凡滿有神形象的生命與生活樣式。
創世記13章
回覆刪除*有什麼真理信服?
v.14-18亞伯拉罕:聽神聲音,看神要我們所看,並採取行動,進入神的心意與計畫,領受神的恩典與祝福。
v.10羅得舉目-- v.14神要亞伯拉罕舉目的意義與不同
有什麼榜樣我可以學習?
亞伯拉罕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創世記13:4 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
創世記13:18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亞伯拉罕的謙讓寬大、對神的單純信心且有立即行動、憑信心不憑眼見,選擇信靠神,不自己選擇讓神選擇
*有什麼警戒被提醒?
v.8你我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原文作弟兄)。
加拉太書5:19-21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不要向世界靠近遷移受影響,只憑眼見、注重肉體、短暫利益、環境好壞…來選擇決定;
*有什麼應許可以抓住?
v.14-18當我們學像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也要得著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聽神聲音,看神要我們所看,並採取行動,進入神的心意與計畫,領受神的恩典與祝福。
信心可說是這章的主題,亞伯拉罕從前一章信心的挫敗到這一章信心的恢復,起初因飢荒離開應許之地到埃及,埃及試煉失敗,神保守離開埃及世界,回到(伯特利)神的家築壇、呼求神、與神相交或許是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