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生命產業要立界線

標籤: , , ,

出埃及記18:18 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

  1. 出埃及記講到當摩西帶領二百五十萬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這群跟隨他進入曠野的百姓讓摩西面臨嚴重的問題,摩西面對帶領與管理上的瓶頸,第18章看到摩西身陷在單打獨鬥的網羅中,摩西在管理、職責、工作、團隊分工上沒有界線,因著沒有界線的生活、工作造成了領導與管理的問題。一個沒有界線的生活與工作,往往會使人帶來沮喪,不安,焦慮,飲食失調,上癮,衝動,罪惡感,羞恥感,驚慌,家庭、生活、工作關係緊張與掌控。
  2. 因此清楚自己的角色、界線、職責、分工,不僅在工作職場上,在教會的事奉服事,甚至在家庭生活上都很重要。但在實際的現實生活裡,我們看到在許多場域,許多工作一開始都蠻有願景目標與盼望的,但到最後常常沒有達到預期的果效、不了了之,其實跟上面所提的不清楚自己的角色、職責與界限很有關係。
  3. 我們看到我們的神是有界線、有規則的神,祂設立了許多的界線、規則,譬如祂六天創造、第七天休息,設立安息日,因假若毫無限制的什麼都做,那會使人耗盡。耶穌的行事生活時間安排也是有界線,祂有時會離開人群,與天父獨處;他也分派工作給門徒做,並不是祂獨自完成所有的事。縱使耶穌是救世主但祂沒有獨攬所有的事,神最有大能,祂工作創造七日,仍有一日休息。
  4. 有界線表示有責任的範圍,我們不僅自己要知道自己各方的界線、責任範圍與歸屬,也要使別人知道屬於或不屬於自己個人的界線。因著彼此知道界線,就能保護界線內外的人;個人應負責自己的擔子,擔子也不應超過自己能負擔的,更不應把自己應該扛的責任丟給別人才不會出現問題;我們各人應謙卑看到自己的有限,不要想當救世主、超人,但也不要推卸自己的責任。
  5. 當人不太清楚責任該歸屬誰時,其實就是有界線的問題了。在屬世屬靈的事上我們都應設立界線,神的話語與原則是訂立不管屬世或屬靈界線最好的依據。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依神的原則命令,來確認清楚自己的角色並設立工作生活的界線,把滋養我們的留在裡面,任何不合神心意的事物擋在外面;透過界線劃清楚自己責任,進而完成各樣的願景目標。
  • 種甚麼就收甚麼
加6:7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1. 這節聖經講到了種與收的律,因著我們的行為帶出它所造成帶來的後果。我們一開始各樣界線的定義與設立,會影響我們的選擇、感覺、情緒、態度、信念、行為...。
  2. 因著這些界線由我們自己選擇、決定我們的:感覺的好、壞、羞恥、驕傲;情緒的喜、怒、哀、樂、怕、憂、躁;態度的強硬、堅定、軟弱、猶豫;認為、相信...的信念;採取的行為、動作、語言、用詞;運用的才能、知識、技巧;保留的、丟棄的或欲求的價值觀...。
  3. 這些我們自由意志所選擇的情緒、態度、信念、行為….,必會帶出它們造成的影響與結果。我們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決定的界線負責不能怪別人,個人要為自己選擇的感覺、態度、信念、行為、價值觀和才能負責。
  4. 回到前面種與收的律, 參考稍微改寫羅伯蓋恩的分享,在種與收的律當中,我們學習到一個真理就是互惠的原則。我們種多少神就會使我們按照比例收多少。你會從你願意栽種多少比例直接收取相當比例的收穫。如果你沒有在你栽種的地方收取任何東西,那麼你要檢視你自己:你是否委身在這地方栽種?
  5. 我們是否正常的參加教會?在追求我們的命定上,我們是否流於自滿?我們是否以自己的慾求替代了神的計畫?我們只是觀察一下或完全的投入?我們會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將決定我們下一步該做什麼以改正此問題。神的計畫是要我們從屬靈栽種的地方中收取屬靈益處。我們的根向土裡扎根越深,我們的根便愈能得到更多的養分而長大成熟,那些容許自己被栽種深的將會蒙福較多。那些栽種在神國度的人收取較多,那些沒把自己栽種在神國度的人收取將非常少。
  6. 因此求神幫助我們,能敏銳於聖靈的提醒與引導,讓我們都能做好栽種的工作,不僅在屬世的事上栽種,更在神國的事物上栽種,使我們在屬世、屬靈的事都能有豐盛的收成。
  • 在基督裡勝過罪的律
羅7:23 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
  1. 羅馬書第七章講到兩個律,保羅提到肢體中另有個律和他心中的律交戰,把他擄去叫他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他講到他的軟弱無力無法勝過。
  2. 保羅提到按著我們裡面的人,我們是喜歡神的律;但肢體(肉體)中另有個律和心中的律交戰,把人擄去,叫我們附從那肢體(肉體)中犯罪的律。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肉體順服罪的律,肉體可說是罪的溫床。
  3. 這裡講到了一個關於因罪而產生能力的律,這樣的律讓保羅說到自己真是苦啊,因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他深知自覺他所面對的交戰,外面的人、罪的律對裡面的人、神的律的交戰,他知道在他肉體中沒有良善,靠著他自己他是沒有能力、無法脫離取死的身體,靠著肉體是無法勝過罪的引誘試探。
  4. 但感謝主,在羅馬書第八章看到,神賜下勝過肢體中犯罪的律的道路,那就是「在基督耶穌裡」,經文裡提到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透過耶穌的贖罪,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感謝神因著「神的工」,神對人的恩典、慈愛與憐憫,以及「人的工」,就是我們要成為隨從聖靈的人,我們就能勝過肢體中犯罪的律。
  5. 弟兄姊妹們,你是否也像保羅一樣正在吶喊:我真是苦啊!你是否也正面對肢體中另有個律和心中的律交戰?假若是如此,那我們就要常常在基督耶穌裡,要成為隨從聖靈的人,使我們能勝過我們肉體中犯罪的律。
  • 彼此對待尊重的律
太7:12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 這節聖經講到了尊重的律,如何彼此對待的原則,假若我們希望別人能尊重我們,我們也需要尊重他人;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要先那樣對待別人。
  2. 一個麵包和黃油的小故事說到,一個小鎮的麵包師總是從一個當地的農民那裡買牛油。有一天,他把買回來的牛油稱了一下,他發現那個農民減少了牛油的量,但讓他付了同樣的錢。因而這個麵包師控告農民欺騙罪。在法庭上,法官問農民:“你稱過牛油的重量嗎?”
  3. “先生,我沒有秤。”農民回答說。“那你是如何知道你所賣的麵包和牛油的重量的呢?”農民答:“當麵包師開始從我這裡買牛油時,我就想,我最好也從他那裡買麵包。我一直用他一磅的麵包作為我出售牛油的稱量標準。如果牛油的重量錯了,那只能怪他自己。”
  4. 馬太福音第七章經文告訴我們,當我們怎樣待人時,人就會怎樣待我們,所以基督徒應該是主動積極而不是被動而回應的,身為基督徒應該知道什麼是該作什麼不該作。應以積極與祝福的態度待人待神時,不僅可以得到人相同的回應與祝福,也會從神領受更多的回應與祝福。
  5. 在路6:27-38同樣提到了這律與原則,主耶穌教導了基督徒的生活倫理,乃是積極超越的原則與態度,不僅要愛那可愛的而且要愛那不可愛的甚至是我們的仇敵。不僅是一種回報式的愛而且是一種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只有犧牲奉獻而沒有報酬的愛,是有別於一般世俗的概念與要求,是重精神精義並超越表面的儀文制度,不是只是作在外面,更是從裡面發出從裡而外。
  6.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覺得你對人熱情還是冷漠呢?你對人是嚴厲還是寬容呢?你覺得你是個容易親近的人?求神幫助我們能尊重、看重別人,以積極與祝福的態度待人待神,進而得到人相同的回應與祝福,並從神領受更多的回應與祝福。
馬太福音25:21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1. 在馬太福音25主耶穌說的這個比喻中,我們看到主人對僕人交帳時的賞罰原則,主要不在於僕人們的才幹,乃在於他們對主人家業的態度,因為主人對五千、兩千的稱讚肯定同樣都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因此重點不在於才幹、銀子的多寡,重點在於他們是否忠心發揮使用他們的才幹。比喻中的五千與二千銀子的他們看重主人的家業,希望主人的家業可以不斷的擴展,他們想到的是主人,他們一領到銀子隨即拿去做買賣並且賺了錢。但被斥責的又惡又懶領一千銀子的僕人,想到的卻是自己,他害怕自己會受處罰害怕會...,乃是以自己為中心,結果他什麼都沒有做。
  2. 另外在這個比喻故事裡我們看到不是「擁有」,緊緊抓住才會富有豐盛,反而是當人懂得去管理、使用、運用的時候,才有機會更富有豐盛。黑幼龍的文章提到有兩個內海,一個海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水生植物和魚類,叫「加利利海」;另一個海裡面卻沒有任何生物,叫「死海」。為什麼有這個差別?因為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後,將水給了下游,而死海納入上游的水之後,卻沒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積大量的鹽分,沒有生物能存活。一個懂得分享真正豐盛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樣,豐沛而且充滿活力。他不會扣留從主領受的恩典,他會把它運用管理分享出去,他會為主耶穌火熱、他會渴慕去拯救靈魂、他會勇敢的去見證神的作為,使生命的活水可以不斷湧流;因著忠心良善天父也更願意將許多事交託給他管理,並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
  3. 我們會是緊緊抓住所擁有不放的人?還是像故事中領五千、兩千的拿到銀子隨即拿去做買賣,能常常善用我們所擁有的才幹、資源,成為周遭的祝福?培基2018品格靈修月曆「勤奮」主題裡運用到這段比喻的經文,說到主人斥責懶惰的僕人沒有善用給他的資源;領一千、埋在土裡的,主人斥責他是又惡又懶的僕人,相對的領五千、兩千、另外賺更多的乃是勤奮的僕人。
  4. 一篇喻道故事說到,傳說古時有個懶丈夫,一切都要他的妻子預備,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天,他的妻子要回娘家,住些日子纔能回來,怕她丈夫懶惰,不肯作飯,她就預先作好一塊大餅,套在丈夫頸項之上,給他吃用。等到妻子從娘家回來,發現丈夫竟已餓死,再看套在丈夫頸上的餅,仍舊存在,只有靠在嘴邊的吃了一點。他的餓死是因不肯把餅轉動一下。
  5. 從聖經中許多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懶惰的人可能導致貧窮、飢餓、作苦工、沒有收成,向人討飯、居無安寧,甚至會自害己命,這正跟馬太福音25章的比喻不謀而合。我們會是忠心勤奮的人,還是懶散、懶惰的人呢?在屬靈的事上我們是否懶散?我們的靈修、讀經、禱告、傳福音、聚會、生命品格、助人愛人、帶領人…有殷勤去做?有人說今天神的兒女靈裏貧窮,主要乃是因我們懶惰,不肯殷勤追求享受主。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主動勤奮在屬世屬靈神要我們做的事上,都能學像被主人稱讚的領五千、兩千的僕人,主動勤奮善用發揮擁有的資源,而不是像一千的僕人,閒懶被動、不去嘗試、沒有好好管理運用所擁有的資源而被主人譴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