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漸漸放手

標籤: , , ,

最近教會引進一套青少年親子影音課程,覺得很棒,值得成年家長一同學習,這套課程為啟發「青少年親子教育課程」,第五集「漸漸放手」,主要重點為:

很多人會說教育青少年很難,這通常和界線有關,父母對孩子很重要,有愛同時也要有界線很重要,也能強化我們對孩子的教育。

四種教養模式:

1.忽略型模式:既不嚴格也不溫暖,愛少界線也少,可能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2.獨裁型模式:很嚴格卻很少表達愛,當孩子脫離父母掌控,很容易出現叛逆和反社會的行為。
3.放任型模式:常表達愛卻沒有設立界線,易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4.權柄型模式:與獨裁型完全不同,孩子知道自己被愛,同時也知道父母會嚴格執行清楚訂下的界線。這是父母要努力成為的目標,孩子會有安全感,懂得自己在家裡、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報導發現有愛又有界線的孩子,將來的發展會比較好,但怎樣平衡是個挑戰,在變遷極大的現代如何為孩子訂立界線是更大的挑戰。訂立界線會讓父母破壞與孩子的關係,但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做他們的父母而不是最好的朋友。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遊戲、活動、出遊、聊天、陪伴,但父母需要做孩子父母的角色,而不是越界作孩子的朋友,這會使親子的關係混淆,等孩子長大成人可與父母發展朋友關係;青少年需要我們做父母而不是朋友。

父母會因底下原因訂立界線:

1.保護孩子:防止毒品、酒精、性…的危害,觀察限制看什麼樣的電影。
2.為他們健康著想:如固定時間上床睡覺,以免影響隔天上課精神不濟。
3.家庭生活正常運作:學習禮貌、樂於助人、準時上桌吃飯。

透過父母為孩子設立界線使他們越來越成熟,並使他們在各方面承擔責任。箴 13:24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父母如何訂立界線,界線要訂在哪裡?父母要如何定界線非常的難,我們都在學習、需要學習。

訂立界線的幾個重要原則:

1.我們跟孩子是站在同一陣線:

這會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十二三歲的孩子開始學習想要獨立自主,父母會開始經歷放手的艱難。父母必須清楚明白掌握孩子的狀況,和對孩子進行沒有益處的干預之間的界線與差別。退居幕後的轉變乃是逐漸放手的過程。

2.從外在的界線轉為內在的界線:

孩子正從由父母控制轉變為自我控制;父母角色乃是幫助孩子未來能獨立生活,太嚴格反而會阻礙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我們需要支持孩子的學習過程,父母過度控制會阻礙孩子學會如何自制。

3.信任可以培養出可靠的品格:

信任會伴隨著風險,青少年很需要自主權,父母要學會慢慢放手、減少控制,有界線也要有權柄。孩子需要知道父母信任他們,父母需要以行動表示信任;孩子若破壞這層信任,需讓他知道他需承擔的後果,但須讓他們知道父母願意放手讓他們飛,讓他們長大成熟為自己做決定。

4.逐漸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先嚴格一點,孩子若能承擔責任與自制,就給他更多的自由。

5.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

一些即使做錯也沒關係的事,不會有危險的事不太重要的事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自己承擔後果,如選衣服、房間佈置、髮型、零用錢花用…;孩子常透過外表來表示獨立與自我。這會幫助孩子,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做決定,如用負責的態度對待開車、性與酒精,將來工作後也會有更多的責任心。


詳細資訊可以連結愛盟文教基金會洽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