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你能夠贏得你的鄰舍

標籤: , ,

資料來源:和撒那月刊1999年11月刊「得著你的鄰舍」專輯〉你能夠贏得你的鄰舍
資料連結網站:大衛會幕禱告中心
專輯〉你能夠贏得你的鄰舍 / 艾德‧史福索(Ed Silvoso)

若「宣教」這詞嚇壞了你,請鼓起勇氣,以下四個簡單的步驟能使你藉著禱告席捲你的鄰舍,並贏得他們歸向基督。

 想像一個畫面,一位農夫有一片農產豐富的田地,他必須做的是將豐富的農作物收進倉庫。然而,這位農夫卻將他的精力與資源花在擴充倉庫上,卻不到田裡去收割。

 為什麼呢?他愚蠢地相信,結果實的枝條會自己斷落,果子會自己爬進倉庫,整齊地排在盒子裏。他認為他的責任是提供足夠的儲藏空間,所以尋找空間才是他的責任。

 很荒謬,是不?毫無疑問地答案是肯定的。沒有農夫會如此愚蠢。但這卻是今日教會的光景。

    當我們即將接近第二個千禧年的的結束,教會有如農夫,需要知道有大量的農作物正等待著被收割──我們的責任是把作物收進倉庫裡。耶穌曾說要收的莊稼「多」,但收割莊稼的最大障礙是教會不相信待收的莊稼真的存在──我們堅持建造更大的倉庫,卻不打發工人到田中收割。

 耶穌告訴我們:「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祂的莊稼。」(路十2)耶穌認為問題不在於莊稼,而是缺少工人。

 莊稼究竟有多少,可能很難定義,但每個人都會同意它們必定大於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事實上,耶穌在路加福音所提到的幾個例子,讓我們相信至少不會少於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祂提到二人在田裏──一人被提,一人留下。在十個童女的比喻中,五位成功,五位失敗。

 若從數學上來瞭解這些例子,其獲救率是百分之五十。今日,單在美國,這意味著就有一億三千萬人口要得救。其他使徒書信中的一些敘述,指出更高的獲救率:「主……不願有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祂願意萬人得救。」(提前二3〜4)

 很明顯地,使徒們的教導帶來了如此回應:在使徒行傳中記載,當使徒們傳講了福音的好消息之後,整個城市與地區都順從了主的話。大祭司甚至控訴他們:「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使五28)撒瑪利亞的城市與安提阿也同受衝擊。

 使徒行傳十九10:「叫一切住在亞西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聽見主的道。」這意味著除了亞洲的羅馬省約一百多萬人口之外,一切住在以弗所的人(大約三十萬人),都聽過福音。

 這些並非獨立事件。在羅馬書十五18〜23中,保羅敘述他從耶路撒冷到以利哩古(靠近今日的南斯拉夫,與義大利隔亞得里亞海)到處傳了福音。他必須去西班牙,尋找更多的地方傳福音。

 無疑地,聖經的記載顯示初代教會曾經歷靈魂的大豐收。此外,聖經中談到末世莊稼的收割是有增無減的(參考使二17〜21)。因此,我們必須同意,在教會之外還有更多的莊稼正等著被收進倉庫裡。

 若莊稼多,會帶來什麼問題呢?有人說工人少,這是真的,耶穌也曾這樣說。然而,至少在開始收割的過程時,少並不意味著不夠。

    當耶穌教導祂的門徒向莊稼的主禱告,求祂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時(參考路十2),耶穌辨認出真正問題的所在:工人不在田裏。因為在耶穌的時代,不能浪費工人(工人少),他們都在特定的地方。今日也是一樣:工人等著莊稼自己上門,很像我先前提過的那位農夫。

 解決之道是什麼呢?讓工人出去收割莊稼!如此做的動力來自馬太福音廿八19與馬可福音十六15的第一個動詞:「去!」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又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實行這項使命需要兩個步驟:向神禱告,並且走向失喪者。神從來不要我們只是坐下來禱告,祂期望我們禱告也同時走向失喪者。

 不幸地,基督徒從未將與失喪者在一起擺在優先的地位,因此他們從未蒙呼召進入待收割的禾田。為了扭轉這種不健康的態度,耶穌的教導是非常明確的,祂告訴我們去做四件事(參考路十3〜9):

‧祝福失喪者(第5節)‧與他們相處(第7節)
滿足他們的需要(第9節)
傳揚福音(第9節) 

     這四個步驟彼此相連結;採取一個步驟,就打開了下一個步驟的門。

1.祝福失喪者

    為什麼基督徒被告知要祝福他們的鄰舍?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基督徒易於藉著一些論斷的話語咒詛他們的鄰舍,如:「對面的婦女總是在早上十點醉酒,她將死於肝硬化」,或「那些吵鬧的年輕人是有害的,他們威脅到我們的居住環境。他們醉酒開車,任何一天都可能死於車禍。」或更糟的,「我隔壁的鄰居是一位背教者,他將在地獄中被焚燒。」

 無論我們是否了解,這類型的評論都是咒詛。我們必須拋棄對鄰舍的負面態度,與他門和睦相處。

 當我們祝福而非咒詛我們經常接觸的人時,蒙蔽他們使其無法得見「福音之光」(林後四3〜4)的黑暗勢力,將別無選擇地只有後退。然後我們的鄰舍會開始熱心起來,說:「我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每次你經過,都令我感受到十分舒服。」

 「舒服(good vibration)」是新世代的話,意思是平安,表明他們被所喜歡的事物所觸動──而且還要更多。原本令人厭惡的鄰舍會很快地變為友善,而這種在你出現時會有的正面感覺,無可避免地會導致一種團契關係的建立。

2.與失喪者相處

    當相處的機會來時,好好的利用它們――只要計畫好好開心就可以了。不要試著傷腦筋在給新朋友漢堡與蘋果派之間,如何談四個屬靈的定律。

 你可能會反對說,「但與罪人在一起,不談耶穌是罪惡!」但過去幾年來,你都處之泰然了,再多等一或二個禮拜也不會殺了你。要有耐心。

 沒有一個既定屬靈程序的相處表達接納,表示你接受他們的本來面目。耶穌在世上卅三年都是如此做,祂與罪人在一起,證明祂無條件地愛他們。

 太過經常的是,我們傳講真理帶著苦毒與憤怒的靈。這就像人親吻,口腔的味道卻不佳,因此無論吻得多好,接受的人只記得壞口氣。人們在聽我們說話前,會先感受到我們的靈。

 在我所寫的書「不願一人沉倫」(以琳書房出版)中,我曾提到一個瀕臨死亡的愛滋病同性戀者的故事。他邀請一位牧師共進午餐,用餐途中,他瞪著牧師,突然間開口說:「我要你知道,我感染了致命的愛滋病!」

 令他驚訝的是,牧師眼中流出眼淚,伸手越過餐桌,摸著這位同性戀者說:「我很難過。」二十分鐘之後,這位同性戀者就接受了主。

 「你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突然地願意成為基督徒?」他問牧師。「因為當我告訴你,我感染了愛滋病,我以為你會拿著餐盤與杯子離開我。我害怕你對我說,愛滋病是神給我的懲罰,但你沒有那樣做。相反地,你哭泣,觸摸我,同情我。於是,我馬上就決定,當我死時(很快會來到),我要你的神作我的神,因為祂是一位憐憫的神。」

 這位牧師採取聖法蘭西斯的忠告:「時刻傳講福音,唯有在必要時才說話。」

3.服事失喪者

 祝福開啟了相處之門,同樣地,真誠的相處也打開了服事之門。當我們的鄰居感受到被愛,他們會開始分享顯露出他們需要的一些訊息:「我們的婚姻看來穩固,但內裏腐壞了。我需要幫助。」或「我恐怕會失去我的工作。」

 當我們聽到這類的敘述,我們應該提出為他們感受到的需要祈禱。你也許會猶豫,若我禱告了事情卻沒有好轉,怎麼辦?嗯,但你不祈禱,又如何呢?

 你無須允諾對方在禱告中會有答案。如同基督徒一樣,未信者處於危機時,有人為他們禱告,他們會深受感動。當我們在禱告中與永恆連接,我們能立刻觸動未信者的心。

 記得,神似乎對為失喪者作的禱告,給予特別的優惠。在基督徒為鄰居禱告的各城市中,我們看見神回應此類的禱告比回應基督徒的需要作的禱告還要快。這與好牧人的比喻一致,好牧人專注於那隻失喪的羊。

4.傳講福音

    滿足失喪者感受到的需要,打開了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驟的門:傳講福音。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並不需要傳講,因為那些我們已經祝福、相處與服事的人,會自動問起這位關心他們的神,即使他們一直忽略祂。在這樣的時刻,很容易作見證,因為他們熱切地想聽。很明顯地,耶穌做得對:祝福他們、與他們相處、服事他們的需要――然後,也只在做了這些之後,才傳講福音。

 這四個步驟構成了禱告佈道的骨幹,而禱告佈道是經由「禱告燈塔」(lighthouses of prayer)來實行。一個禱告燈塔是一個家,其中的家人(無論是個人、夫妻或一個群體)負起對影響所及之失喪者的責任。這個方法使工人在自己住處附近,進入收割的田地。

 本質上來說,禱告佈道是在我們與鄰舍談論神之前,先與神談論我們的鄰舍。對基督徒而言,最好的參與方式,就是將他們的家變成禱告燈塔。

 「宣教美國」(Mission America)機構設定了目標,要建立三百萬個禱告燈塔,以確定在美國的每一個人都有人為他祈禱。許多組織對這個目標有具體的貢獻。

 在「豐收佈道團」(Harvest Evangelism)中,我們委身於城市外展學校,以提供實務訓練。這些區域性學校,在夠多牧師認為要有電視聯合禮拜與訓練課程的城市舉行,以挑戰基督徒建立禱告燈塔。四天的課程,使得當地教會有效地打發工人到田裏。

 經由禱告佈道來贏得美國歸主其可行性有多少?若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口,在祈禱中認領五家左鄰,五家右舍,十一家對面的鄰居,每一位基督徒大約可以為一百個人祈禱。如此加起來就可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百,這個方法絕對可行。

 莊稼不是問題。演出天堂的門,地獄的火的教會,都知道很多人渴望接受耶穌。眼前的挑戰是將工人打發到莊稼所在之處。禱告燈塔可能就是答案。

 一百多年前,佈道家慕迪(D.L. Moody)與神學家皮耳森(A. T. Pierson)曾發起在新世紀來臨前為基督贏得美國與全世界的運動。可悲的是,約在一八九八年,他們下了結論,儘管資源足夠,但祈禱的人卻不足。

 今日,我們站在同樣跨世紀的門檻上。讓我們不跌倒!讓我們以禱告燈塔點亮全國,以致工人們都能走進成熟的禾田中。莊稼是多的不可勝數!

(本文原刊登於Charisma & Christian Life magazine, April 1999,祝華健╱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