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神國藍圖--簡單教會植堂(2)

標籤:
第三部為拓殖簡單教會的熱情,摘錄整理書中部分的章節與重點,底下為「神國藍圖--第13章簡單教會植堂(2)」(天恩愛修園叢書)心得分享:

為什麼在校園植堂?

作者認為校園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宣教工場;是最大的豐收禾場。明天世界的改變者和歷史製造者就在我們今天的校園;這些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推動者和震動者。如果我們可以改變校園,我們就可以改變全世界。讓我們行動吧!

為什麼要植堂?教會增長專家彼得‧魏格納說:「天底下最有效傳福音的方法就是建立新教會。」如果我們要贏得和造就失喪的學生,我們必須建立新教會。

作者說到在美國,每年有3500到4000間教會關門。2006年,一半的教會運用「吸收轉換教會者來達成增長」的模式,卻沒有增加一個新會員。為了把福音傳給千百萬不認識福音的年輕人,我們必須打破教會的傳統束縛。巴喬治(George Barna),傑出的教會研究專家,2005年寫了一本挑戰性的書,書名是<<劇變>>(Revolution),預言了下一代西方教會的未來。他寫到:

每年有一百萬信徒為了持守他們的信仰,離開北美教會。

成千上萬的信徒走出以定型的教會,選擇成為教會。

在美國,去地方教會的人數急遽減少。

今天去傳統教會的基督徒佔70%,二十年後,將會降到30%到35%。

以後的二十年,耶穌跟隨者不去地方教會的人數將從30%增長到70%。

現在有5%的美國基督徒以另一種形式的團契(包括家庭教會、簡單教會和後現代教會)為屬靈的家,今後將會增長到30%到35%;還有30%到35%的人透過媒體、藝術和文化過他們的信仰生活;剩下的5%參加非傳統形式的教會,過著以家庭為基礎的屬靈生活。

這一代很多人正離開已定型的地方教會,選擇用其他方式追求信仰。作者有許多朋友愛神,但不愛教會,並停止去教會。我們必須接觸他們和從未聽到基督的人,把 教會從四堵牆裡拉出來,帶進社會,深入日常生活,使這一代能夠從生活中找到信心。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對「教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什麼是教會?

作者所聽到的對教會最好的定義之一是:「一群信徒,不論人數多少,彼此委身遵守耶穌的命令。」Robert Fitts在他<<在家中的教會>>(The Church in the House)一書中,這樣定義教會:

教會的希臘文(ekklesia),由兩個片語成:ek意指「出來」,而kalleo意指「我呼召」。根據原文,「教會」充分而簡單的意義就是「我呼召出來的」。事實上,ekklesia有兩個概念:被呼召出來和聚集在一起。 不聚集在一起就不可能經歷教會。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會,那裡就有祂在他們中間。有耶穌在中間就是教會!這和有耶穌在人裡面的經驗不同。我 們孤單一人時,無法經歷耶穌在中間;惟有和別人(至少另外一、兩人)在一起時,才能經歷耶穌在中間。不過,這就是「教會」一字的最充分意義嗎?沒錯,這就 是教會一字的最充分意義。這是基本的教會。你的人數可能多於兩三個人,卻仍然是一個教會,不會因為人數多於兩三人就變得「更像教會」,它只是成為更大的教 會而已。

「簡單教會」是運作教會、成為教會的一種簡單方式,簡單到每位信徒都可以回應說:「我能做到!」馬太福音18:20耶穌說:「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所以,最小的教會單位就是有兩三個信徒以耶穌為主而聚集。當作者說:「我的熱情是在校園建立簡單教會。」他的意思不是指建立有建築物、有預算且像官僚機構似的教會。他指的是在你我所在之處運作教會,這是心態和意識型態的轉變。降低運作教會的門檻,提高成為門徒的門檻。簡單教會非常的簡單,只要我們看到,就知道我們能作。用不著專職人員或多年的訓練才能建立教會。當然有些地方是需要那些,但教會最基本的是愛神和彼此相愛。

意識的轉變:「從參加教會到成為教會」

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必須將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去教會」變作「成為教會」。為了要把教會作得「簡單」,必須明瞭有關教會的三件事:

教會不是建築物,教會是人。我們不去教會;我們就是教會。是的,我們本身成為教會。

佈道者不是表演者,會友不是觀眾。我們不以消費者的心態,像看電影或上館子似地對待教會。不是教會能為我作什麼,而是我們能為神和祂的子民作什麼。我們去教會不是為了「受」;而是為了「施」(林前14:26)。

我們蒙召首先是要造就門徒。教會不是一個社交俱樂部。教會是屬靈的家。也是神的軍隊,被召出來改變世界。新約中,早期信徒運作的是簡單教會,或家庭教會(徒18:6~7,20:20,28:30~31;羅16:3~4;林前16:19;西4:15)。主後324年以前,沒有教堂或神職人員;考古學家在敘利亞挖掘出來的最早基督教教會遺址,考證出來的日奇事第三世紀,並且只是一間普通的房子。

什麼樣的簡單教會?

作者說到簡單教會,意思是指聽從神、跟隨神的帶領、順服神命令的教會。耶穌在大使命中命令我們作四件事:去、使他們作門徒、給他們施洗、教訓他們遵守神所有的命令(太 28:18~20)。使徒保羅所做的,就是這四件事。每到一座城市,他傾聽聖靈的聲音,傳福音,造就門徒,訓練領袖(徒14:21~24)。通過順從聖 靈,教訓他們遵守耶穌的命令,保羅開始了一場革命的運動,授權普通人建立簡單教會,在建立其他簡單教會,使福音傳遍當時的已知世界。像保羅一樣,我們必須 裝備每一所校園的學生傾聽聖靈的聲音,遵守耶穌的命令。如果我們這樣作,就能再產生門徒。如果我們可以再產生門徒,就可以再產生領袖。如果我們可以再產生 領袖,就可以在產生教會。如果我們可以再產生教會,就可以再為了神的革命產生運動!

如果我們用愛心,而非用律法條文,教導學生遵守耶穌的基本命令(太28:18~20;徒2:37~47),我們就能在校園裡興起建立簡單教會的運動,把福音傳到未得之地。

耶穌的命令:

悔改,相信並領受聖靈--這些是一起的,不能只作一樣,不作其他(可1:15;約20:22;徒2:38,19:2)

受洗--永遠過一個新的、聖潔的、與洗禮相稱的生活。我們要像使徒行傳那樣,立刻為新信徒施洗。耶穌命令我們不僅受洗,並且要施洗(太28:19~20;徒2:38)

愛神、愛家人、愛主內伙伴、愛鄰舍、甚至愛敵人;在愛裡,饒恕是關鍵(路10:25~27)

紀念主的晚餐--與基督和祂的子民守聖餐(路22:14~20)

每日禱告,每日讀經--我們需要保持與神相連(太6:5~13)

慷慨地捐贈(太6:19~21)

造就門徒--見證、教導、訓練領袖和其他人通過順服神的命令,變得像耶穌(太28:18~19;路24:46~48)。

耶穌要我們遵守祂的神聖命令,那些能在聖經裡找到得、在任何場合都要遵守的命令。但我們不一定要遵守使徒慣例,那些不是神的命令,只是新約時代使徒們的習慣,例如,在星期天敬拜,使用同一個聖餐杯等等。最後,我們不能強迫任何人遵行在新約聖經中找不到的教會裡人的傳統。什麼是人的傳統?例如:詩班、教堂、講台、浸禮儀式,任何不是聖經要求的儀式,或任何妨礙順服神話語的事。

對簡單教會最基本的理解,是將大誡命和大使命付諸於行動(太 22:37~40,28:18~20),是盡心、盡性、盡意愛神,和愛人如己;還要去,使萬民作門徒,給他們施洗,教訓他們遵守耶穌所有的命令。簡單教會 是簡單的,是任何人數的信徒委身在一起愛神、彼此相愛、愛失喪的人,這是簡單教會的屬靈基因(DNA)。這是對神的真理(愛神)、養育關係(彼此相愛)和 使徒使命(愛失喪的人)的委身。簡單教會是一個「差傳社群」。在簡單教會裡,我們被呼召去作大使命中的四個動詞:我們「去」到失喪的人中,不是叫他們到我 們教會來;我們使他們「作」門徒,不是迫使他們轉換宗教信仰;在簡單教會裡,我們被呼召給他們「施洗」,不是等著受洗;我們要教導他們完全徹底地「遵行」神的話,不是緊緊接受更多的神學理論。

簡單教會是個家

簡單教會是屬靈的家,是屬靈父母養育屬靈兒女們,使他們建立自己的家庭(瑪4:6)作者的屬靈父親祈安牧師,把作者從他的地方教會差派出去,建立他自己的簡單教會或屬靈的家。作者感謝他的屬靈父親,因為他不要控制,他要授權,支援幫助新起的年輕領袖為神改變歷史!

相關詳細的內容請參考「神國藍圖」一書(天恩愛修園叢書)或Jaeson Ma的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