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7:25 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 馬太福音第七章耶穌教導神的子民對待人的原則,不可論斷別人、要向神尋求如何對待人、要待人如己,另外也提醒神的子民要做對的抉擇,選擇進對的門路、種對的果樹、作對的工作、立在對的根基上。
 - 主耶穌教導我們不要論斷人,以免被人論斷,祂告訴我們當我們怎樣待人時別人也會怎樣對待我們。從主耶穌身上我們看到祂並不隨意否定人,祂總是先接納人然後幫助對方改變。真正能定罪的只有無罪的神,審判的事就留讓神來做吧!我們要做的應是常先反省拔掉自己眼中的梁木,能看清楚了再來幫助別人拿去他們眼中的刺。
 - 經文中耶穌也教導對待人的原則,講到尊重的律,我們願意人怎樣對待我們,就應怎樣對待別人。對待人時應需靈巧能分辨好歹,寶物珍珠要給懂得欣賞的人,要用神的心腸去善待別人。因此神兒女與人的互動應該要以積極與祝福的態度待人待神,使我們自己不僅可得到別人相同的對待與祝福,更能從神領受美好的回應與祝福。
 - 另外耶穌教導我們要防備假先知,要憑著他們的果子認出他們來。我們可以從觀察人的生命果子,從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品格、態度,以及他們所帶來的影響來辨別是否是假先知與異端。耶穌也提到不是稱呼『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惟獨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所以不是我們的服事、工作比較多就肯定會進天國,重要是我們是否有聽從天父的話,有照祂的話去遵行,是否是祂所認識的。重要的是我們根基的建造,我們是否把根基立在天父的話、建立在我們的磐石耶穌基督上,有聽見天父的話就去行,成為天父所認識祂所悅納的人。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尊重、看重別人,真誠的待人,拋棄對人隨意主觀的挑剔批評論斷,能設身處地用神的心腸去善待周遭的人,更能以積極與祝福的態度待人待神,以得到人相同的對待與祝福,並從神領受美好的回應與祝福。祝福我們都能成為進天國的聰明人,立好根基,都能聆聽神的聲音、了解神的旨意並遵行,所做的乃是建立在神自己、神的話語上,使我們的根基穩固而不倒塌。
 
- 反思
 
經文教導「不可論斷」與「憑果子認出假先知」看似矛盾,我們如何能在尊重和接納他人的同時(不論斷,拔自己眼中的梁木),仍能保持屬靈的警醒,精準地分辨並避免追隨那些結出壞果子的教導和人?
- 禱告
 
懇求天父幫助我們成為「立在磐石上」的聰明人,賜給我們謙卑聆聽和遵行祢話語的心,使我們能主動以積極、祝福的態度待人待祢,結出聖潔、公義、和愛的生命好果,並且所做的工都是祢所認識和悅納的。
- 行動
 
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刻意實踐「對待人的黃金法則」: 找出一個您平時容易批評或對其心存芥蒂的人,每天為他做一件「主動、積極、非被動回應」的小事(例如:一個真誠的肯定、一個實質的幫助、或一句溫暖的祝福),以此操練「設身處地用神的心腸去善待人」,並記錄自己內心態度的轉變。
馬太福音8: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 馬太福音第八章中的幾個故事環繞在醫治與信心的主題,經文說到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找耶穌,這個長大痲瘋的,他知道主耶穌有主權且擁有權柄能力能潔淨醫治人,因此他不畏環境的阻攔來到主的面前。大痲瘋或嚴重的皮膚病在當時被認為是有罪的,人必須躲起來不能在人群中的,但長大痲瘋的為了罪得赦、病得醫治,他不畏眾人的恥笑、定罪,謙卑的來到主面前。
 - 對於這個長大痲瘋的耶穌怎麼回應他?我們看到耶穌竟然不畏懼被傳染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假若是我們,我們會怎樣?許多時候我們會對傳福音或服事的對象有所選擇,常常我們不僅無法接納那些有罪但願意到主面前的人,反而會去定罪論斷他們。但我們看到耶穌祂接納、祂願意、祂肯、祂能潔淨醫治這位長大痲瘋的,而這位長大痲瘋他則是選擇相信,選擇謙卑選擇不怕人嗤笑攔阻,來耶穌面前拜祂求祂幫助,最後他得著潔淨得了醫治。
 - 另外經文中記載耶穌稱讚百夫長的信心,百夫長是個慈悲憐憫有愛心的人,他愛他的僕人他到主面前祈求主醫治他的僕人。百夫長為何會有信心?相信必定是因為他對主有正確的認識才能有此的信心,他認識相信主有醫治的能力與權柄,也相信主有慈愛與憐憫會醫治他的僕人,所以他才會謙卑到主的面前為他的僕人代求。
 - 經文中提到當主看到彼得的岳母害熱病,他就伸手摸他使熱退了,不知當我們看到有病痛的人時,我們的反應會如何?是希望他減輕痛苦呢?還是不管他呢?還是常常說這有神的美意?從經文我們看到凡耶穌所到之處,他必醫治病人,這正應驗舊約先知所預言的〝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相信今日主的心意沒有改變,祂愛祂的兒女,祂一定希望神的兒女有健康的身心,祂願意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 這章的後面提到被鬼附的人得耶穌醫治釋放,放豬的人損失了一大群豬,合城的人卻因此拒絕了耶穌。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反差對比,耶穌看重一條靈魂遠勝這一大群的豬,但這個城的人卻看重財務勝於人的靈魂,因而推卻了耶穌以及神的國度臨到。這是否也是我們的情景呢?會不會許多時候我們不明白神的法則旨意,常常像故事中的人把耶穌拒絕在門外?
 - 親愛的朋友們,你是否正面對像經文中這些軟弱的人的問題、困難、軟弱與挑戰呢?慈愛的主耶穌祂接納我們、祂願意、祂肯、祂能潔淨醫治、祂能解決,讓我們選擇相信並謙卑的來到祂面前,求祂憐憫與幫助使我們所面對的這些得到解決。也求聖靈幫助我們,沒讓我們個人有限的看法,拒絕了神在我們個人身上、家庭、教會、城市以及國家的工作!讓我們學習百夫長的愛心與信心,因著認識神的本質、憐憫與大能,進而經歷祂的醫治、祝福與奇妙大能。
 
- 反思
 
經文中,那位長大痲瘋的人不畏眾人的定罪與恥笑來到耶穌面前;而耶穌不畏被傳染伸手摸他。在我的生活中,我是否因為害怕被論斷(像麻風病人)或害怕被玷污(像耶穌)而拒絕靠近或接觸那些我認為「不潔淨」、「有罪」或「軟弱」的人,從而阻礙了神憐憫和醫治的通道?
- 禱告
 
求主賜給我們像百夫長一樣對您權柄的正確認識,以及像您對麻風病人展現的真實憐憫,使我們能放下屬世的選擇與定罪,勇敢地伸手接觸(服事)那些被世界拒絕和論斷的人,並帶著信心為他們代求與宣告醫治,經歷您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的大能。
- 行動
 
刻意找出一位您過去曾因「外貌、生活方式或價值觀」而不願或不敢靠近、接觸或為之代禱的人。本週,至少為這位對象專心禱告三次,特別求神賜予您「我肯」的憐憫之心,並請求聖靈指示您可以為他做的、超越您屬世判斷的一件實際關懷或代求行動(如發訊息、送一杯水、或宣告他得醫治),以操練不選擇對象的愛心與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