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13:12 方伯看見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 使徒行傳第13章一開頭講到了安提阿教會的門徒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神召他們要做的工。於是他們禁食禱告,按手差遣巴拿巴他們下到西流基。我們看到安提阿教會事奉的例子,他們乃是團隊運作有先知與教師,當有人有聖靈感動後,並沒有冒然而行,經文提到「於是他們禁食禱告」,表示他們眾人經禁食禱告查驗阿們後才按手差派。
- 經文特別講到了先知與教師的職事,這兩個職事看似常常對立,但透過彼此間的配搭調和,能讓事奉更完全成熟。透過教師職事、恩賜的查驗、祝福,讓人辨明先知的指引、激勵、挑戰是否來自於神,以免使教會產生混亂。現今教會也常有先知預言的服事,但為避免混亂許多教會會有所規範以使預言服事能帶來真正的祝福。
- 譬如台北某教會規範在小組中進行先知預言服事的屬性與原則如下:1、要符合聖經和神的屬性,為耶穌作見證。2、要能安慰、造就、勸勉,使人有平安、信心、耐心,帶來屬靈的成長。3、主要目的是提供個人禱告的印證,不能取代個人與神的關係和尋求的責任。4、要追求神自己和神的同在甚於預言。5、不可將預言看作聖旨或命令,用來轄制人。6、要保密,不要淪為聊天的題材。
- 另外這段聖經提到巴拿巴和掃羅在傳講神的道時,有一個方伯士求保羅要聽神的道,但當中有行法術的以呂馬敵擋使徒的工作,要叫方伯不信真道。那時保羅被聖靈充滿,就運用神所賜的權柄使敵擋的以呂馬眼睛昏蒙黑暗,禁止他混亂主的正道,當方伯看見保羅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常常親近主、事奉主,透過靈修、禱告禁食,傾聽聖靈的聲音與引導,求明白天父的心意與恩召,並能謙卑回應祂去作祂要我們做的事。也求神賜給祂的僕人使女們權柄能力,能像保羅般被聖靈充滿行神蹟奇事證實我們所傳的真道,打開未信者的心眼使他們能因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使徒行傳13:23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 使徒行傳第13章記載巴拿巴和掃羅往外傳道,他們到塞浦路斯傳道,也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傳道。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述說耶穌在世的事,講到耶穌的復活並有多人的見證,他證明耶穌就是救主,耶穌有赦罪的道,信靠祂的就都得稱義。
- 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第一次傳道所引起的反應乃是,眾人約定下安息日請他們再講,而且當場有多人跟從他們。保羅到底講了什麼信息以致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從經文看到保羅講到了以色列人的歷史背景,從出埃及講到大衛王,他指出救主耶穌乃是大衛的後裔,是施洗約翰所介紹的基督;被釘死在木頭上,正應驗了先知的預言;大衛死了朽壞了,但神卻叫基督從死裏復活,保羅講到了耶穌的復活;並說到惟有信靠基督才得蒙赦罪並稱義;最後警戒聽眾要避免因不信而滅亡。
- 我們傳福音、傳道的時候都傳講什麼?讓我們學習保羅傳道的榜樣,能導入聖經的史實,引述聖經的話、原則,傳講信息的中心乃是基督耶穌,能從聖經的應許與實際裡引人認識救主耶穌,言詞肢體語言中能讓聽眾感受到我們的關心、愛與親切。並清楚介紹說明救恩的道理,無罪的主為世人的罪被釘死,乃為要使人得著赦罪;祂已從死裏復活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為要使人得以稱義。最後要告知兩種不同的後果,信靠救主耶穌基督,就必得著赦罪與稱義,但不信的就必滅亡。
- 祝福神兒女們,讓我們學習保羅傳道,傳講他所傳講的福音信息,使人心被光照對主的道渴慕,進而願意信從真道跟從主。
徒13:45 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
- 使徒行傳13章的最後記載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講道後,所引起的兩極反應。其一在下一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神的道;另一則是猶太人看見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於是保羅和巴拿巴說到,只因猶太人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他們就轉向外邦人去。
- 這邊我們看到嫉妒對人的影響與造成的結果,裝備時的老師朱牧師生命讀經時分享到嫉妒的影響與結果,他說到掃羅因嫉妒而要殺大衛,人類第一個兇殺案,該隱殺了亞伯就是因為嫉妒。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就不舒服,這就是嫉妒。同時他也引加拉太書5章的經文提醒,嫉妒就不能承受神的國,經文清楚告訴我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在一次特會中周神助牧師分享當人一有嫉妒,就會有比較爭競發生,就開始沒完沒了!約瑟的哥哥們嫉妒產生恨,嫉妒若不處理面對,會產生破壞的效果。他同樣提到掃羅因著嫉妒甚至要殺大衛。所以在教會裡是神權不是民權,不是民主投票決定。要按著神的原則,按神的心意行事,不用跟人爭,神必會用最好的祝福我們。
- 另外從這段聖經我們可以看到對福音的兩種反應,第一種為領受福音的,他們會渴慕再聽真道,立即跟從、受吸引聚集要聽,歡喜、讚美神的道、相信並宣傳,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另一種為敵擋福音的,他們可能會滿心嫉妒、硬駁福音的話、毀謗、棄絕這道、挑唆人起來反對、逼迫、趕逐傳真道的人。
- 如同土有不同的土質,人也有不同的生命狀態,我們需要依不同土質採取合適的方式來關懷與傳講真道。我們應對敵視反對者,保持尊重的態度。對無神理性者,展現包容接納。對迷信異教、傳統綑綁者,給予真誠關懷。對有好感、正探尋生命者,分享生命見證。我們需要透過愛與關懷,與他們建立關係和信任,進而逐步改變他們屬靈的土質,轉變他們對基督信仰的態度。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智慧,來彰顯福音的大能工作與過程。祝福神的兒女們,讓我們都能依不同土質採取合適的方式來關懷傳講真道,使還不認識神的人能渴慕認識神的道進而跟從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