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關心別人-熱誠


JOY核心能力與品格:熱誠  Enthusiam

代表動物:座頭鯨       相反:冷漠 Apathy

願神幫助我…關心別人
  • 耶穌關心畢士大池旁的癱子,問他是否想痊癒。
約5:1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約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約 5:3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
約5: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
約5:5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約5: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麼?
約5:7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約5:8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
約5: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嘉義基督教醫院創辦人戴德森醫師(Dr. Marcy Leroy Ditmanson),1919年,一個戰亂的年代,戴德森醫師出生於中國河南省,自此結下長達81年的中國緣。擁有燕京大學歷史碩士學歷的戴醫師,從小在中國長大,歷經多 次戰亂,由於不忍見許許多多的人在戰亂中因缺乏醫療照顧而過世,他立志學醫濟世,重回美國大學修讀醫學7年。  
 
1957年,戴醫師應門諾醫院之邀來台任外科醫師,期間他騎著摩托車單獨完成環島醫療現況調查,發現雲嘉南地區亟需醫療幫助,而於1958年決定 嘉義落腳,定居行醫。為讓嘉義地區民眾擁有更好的醫療設備,戴德森醫師於海內外四處募款,終於在1962年創設嘉義基督教醫院。1968年,戴醫師在美國友人Alfson捐助下成立「小兒麻痺中心」,積極投入小兒麻痺患者的治療及復健,但因目睹臺灣小兒麻痺、脊椎側彎病人日益增加,戴醫師毅然返美,以50歲高齡、主治醫師的身份,重新回到明尼蘇達大學專研骨科4年。1981年戴醫師光榮退休,又將醫院所贈一百萬退休金全數捐出,成立戴德森基金會,以培養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繼續嘉惠病患。
  • 想一想:你有沒有被人關心的經驗?你有關心過人嗎?分享一件你曾關心別人的經驗。
  • 神的百姓要關心寄居的和孤兒寡婦的需要。
申 14:28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
申 14:29 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希伯崙共生家園>陳公亮牧師二十年前,在自己家裡收容了一個精障者,隨後陸續又接納了吸毒的、受家暴的、酗酒的…任何活不下去的人住到家裡,直到現在已經成為一百多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吸毒的戒了、精障的醒了、受暴的有了庇護、孤兒有了照顧…復育成功的人,繼續帶領其他和他們有著相同命運的人,這最初緣於牧師不忍眾苦的那一滴眼淚,卻超越了任何宗教的藩籬。「愛」本來就沒有任何框限。

為了活下來,他們用自然農法開始耕種,用無毒、健康的方式製成所有農特產品。也在這裡生養下一代,他們說:「這兒不是收容中心,這是我們的家」。那流過的一滴又一滴的眼淚,逐漸匯聚成愛的海洋。
  • 想一想:我們周遭有哪些需要關心的對象?我們可以採取怎樣的行動來關心他們呢?
  • 愛神的人必定關心弟兄姊妹。
約一 4:19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一 4:20 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有古卷作: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
約一 4:21 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 想一想:教會或你的親友中有沒有需要關心的人?他們可能會有什麼需要呢?這週你可以採取並完成怎樣的具體行動來關心他呢?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培基2018品格靈修月曆)

延伸閱讀:品格相關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