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從奴隸到兒子



經文:路15:11-32 講員:蕭富山傳道

大綱:

u 大兒子症候群

l 在天父家卻不明白天父的心意,無法體會、經歷甚至遠離天父的愛的人。

約拿的例子:勉強做神的任務,最後甚至埋怨、責備神,鬧要自殺…

當神想要讓復興臨到最惡貫滿盈的城市,比較令祂頭疼的的,是尼尼微的居民還是祂的僕人?

約拿出現大兒子症候群,當看見神祝福我們認為不配得祝福的人時,我們也可能得到這種症候群,無法體會並缺乏天父的愛,認為他們不配得…

大兒子、好兒子外表:忠心、勤奮、盡責。似乎是最聖潔、最有操守的教友。

大兒子、好兒子內心:缺乏真實經歷天父的愛,內心卻潛伏著忌妒、憤怒、驕傲、屬靈野心、自以為是,以及慍怒。

父親對帶著謙卑、悔改的心回家的小兒子充滿憐憫,大兒子卻悶悶不樂,忌妒他的弟弟。

有多少浪子想回家,卻因我們缺乏愛心,而無法感受真正回家的歡樂?這種缺乏愛的罪,違反了神要建立愛的國度的本質。

小兒子的罪很容易辨認論斷,但卻很難辨識隱藏在大兒子心裡的罪:優越感、忌妒、驕傲、自以為是。

l 我們都需回家:小兒子身在遠方。大兒子心卻遠離愛的家,雖住家中卻未真正認識父親,未與父親培養親密關係。

你離家了嗎?你是小兒子還大兒子?

無父的世代使人扭曲了天父的形像,連帶產生了大兒子症候群,與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u 惡性循環步驟

1. 缺安全感 (約一4:18)
因與父親關係的疏遠,扭曲的父親形像,未經歷父親的愛,會漸漸被律法主義吸引,而活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自然缺少愛與憐憫。天父無條件地接納才能真正帶來自我價值感。

約一4:18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2. 力求表現 (箴4:3)

因為沒有安全感,汲汲營營努力要藉工作表現來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肯定,藉此重新找回失去的親密關係。不管做什麼我們在天父家中的地位穩固。

箴4:3 我在父親面前為孝子,在母親眼中為獨一的嬌兒。

3. 比較爭競 (徒5:29)

由於價值觀是建立在他的表現,以及別人或神對他的看法。當在意自己和別人的表現就產生了比較的心態。當關注人的想法而不是神的想法時,就開始失去和神親密的關係。

徒5:29 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4. 嫉妒別人 (林前12:23)

當一直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又發現自己不如人,無可避免的會對別人產生嫉妒。不健康的競爭導致對同行的惡意。

林前12:23 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5. 論斷自己 (林前4:3)

認為認真工作,必須獲得某種成就,但卻事與願違時,會為自己不如別人產生自責,於是開始論斷自己。

林前4:3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6. 剛硬防衛 (結11:19)

在力求表現卻落入充滿挫折,會以許多負面思想來自我防衛,寧願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不願促進親密關係,以致心剛硬成了阻礙人經歷父愛的人。

結11:19 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也要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

u 回家之路

1. 醒悟知罪:生命中大兒子症候群,知需回到天父的家。

2. 真心悔改:改變自私自利、憤恨和忌妒態度。知律法主義、貶低語氣傷害人,事工導向的傷害人,感受自己如何造成別人傷害而心碎,自己準備回到天父家中。

3. 棄絕錯誤:求神饒恕我們過去相信必須努力,祂才會更愛我們、接納我們的謊言。棄絕過去緊抓不放的憤怒、忌妒、批判和論斷的態度,求聖靈改變我們的本性與性格。

4. 請求饒恕:請求被我們傷害的人饒恕我們,因我們以錯誤方式展現天父的愛,藉著道歉來糾正這個錯誤。棄絕大兒子態度後,是不是對的不再像恢復關係那樣重要了。

5. 謙卑回家:在謙卑中,發現天父正張開雙臂等著擁抱我們,並帶我們回到祂那充滿平安和安息的家。

傑克‧福斯特牧師的故事:

在我的心態(僕人心態、長兄症候群)改變後大約六個月,我的女兒從學校打電話來,問我是否可以帶一個朋友回家。我感到很驚訝,因為在我對天父之愛有所領悟之前,我的孩子很少帶朋友回家。我立即同意了,但是她接著說:

「恩,爸爸,我只是必須讓你先做準備.....」

「做什麼準備,莎拉?」

「她叫艾莉卡,她有一頭橘色的頭髮。」

這讓我有點卻步了,不過我鎮定下來,回答說:

「那沒關係,親愛的,帶她回家就是了。」

「但是爸爸,還不只如此,她的手臂帶著貓項圈。」

「帶著什麼?」

「而且她把耳環戴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

「為什麼你想帶這個女孩來我家,莎拉?」

女兒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並且讓我明白,神如何改變了我的心。「因為她受到很大的傷害。她父親是個毒蟲,幾年前離家了。我要她看看一個慈愛而溫柔的父親是什麼樣子。」

當然,我歡迎愛麗卡來我們家。他一開始顯得悶悶不樂,充滿憤怒。她坐在我的沙發上兩臂交叉,而我嘗試和她交談。我和她談到她的父母,也向她描述我自己的童年,以及我如何離家出走,並且和她一樣,在心靈的四周築起一個剛硬的殼。我甚至沒有向她提起耶穌的名字;莎拉和我只是坐在她旁邊,最後我終於能夠握住她的手,就像父親握住女兒的手,我看著聖靈融化了她的心。我告訴她,由於我自己所受的傷害,有好幾年的時間我一直傷害著我的女兒。然後當我問她是否可以充當她父親並以她父親的立場,求她原諒我拒絕她,她開始哭了。我從來沒有提起神,但是在她要離開時,她問我是否可以再來我們家。

隔天,當她和莎拉走入屋子哩,我聽到莎拉喊我:「爸爸,你在哪裡?」然後我聽到艾莉卡的聲音:「爸爸,我回家了。」有六個星期之久,艾莉卡天天到我們家,而每一週她的外表都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她自然的髮色重新出現了,掛在奇奇怪怪的地方的項圈和耳環不見了,最後艾莉卡將她的心交給基督。由於我放棄長兄的態度,並受到激勵去愛和憐憫一個迷失、受傷的小女孩,所以艾莉卡被帶回天父的家。

壞人喜歡與耶穌為伍。好人卻想要殺死祂。迷失和受傷的人在你身邊有什麼感覺?他們是否感受到你的憐憫和關心?或者他們感到被貶低、被羞辱、被輕視?

(上述信息參考傑克‧福斯特「經歷天父的擁抱」一書第五章長兄症候群)

金句: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路15:17-19)

大兒子症候群(張麟至牧師)

路加福音15章的父親非常可憐,因為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浪子。小兒子的行為顯而易見,大兒子為什麼也是浪子呢?因大兒子與父親的關係十分疏遠,自始至終都沒有叫過父親一聲。他沒有親情、自以為義,認為自己在父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忠心作工,又從不違背父親的旨意。小兒子揮霍家產、敗壞門風,回到家中,父親不但不動怒,還殺牛宰羊為他慶功,大兒子怎不動怒呢?他質問父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過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起快樂;」(15:29)「服事」解釋為「做奴隸一樣的服事」。

大兒子代表抱有為奴的心態作事的人,做的越多,心中就越多不平。有些弟兄姐妹在教會中的服事就是抱有為奴心態,內心沒有真正的喜樂。時間久了變為苦毒,成為我們屬靈生命的一種癌。大兒子的積怨和苦毒是他與父親疏離的結果,他對父親有長久的不滿,才會在並沒有冒犯過他的弟弟身上發洩出來。他才是真正的浪子,沒有父的形像在他的心中。

有些弟兄姐妹在教會中服事的越多、越久,產生的問題就越多,有的甚至患了事奉憂鬱症,連教會都不想來。舊約中也有以利亞曾向耶和華發怨言(見列王記上19章)的記載。究其原因是患了大兒子症候群,事奉的心態不對,不認為神的祝福是出於恩典,而認為是自己用勞力換來的。如同故事中的大兒子,外表貌似虔誠,內心卻深藏黑暗,這都是源於我們內心的罪。我們要切記在耶穌基督中,「灰色無處可藏」,喜樂是我們服事主的測試劑。我們的心態要調整,要除去心中黑暗,傾聽聖靈的聲音。

這個比喻中的父親就是我們的主耶穌。祂充滿了愛,不僅寬待肯回頭的罪人,接納他為天國的子民;也對疏遠他的,遠離恩典的人動了慈心。「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15:31)。這表明:1. 我們同天父的關係是一種生命的連結。我們所得的基業是因著父子的關係,是神的恩典。2. 天父常與我們同在,聖靈與我們同在,神的應許永不落空。

教會外面還有許多未得救的羊,如小兒子一樣的罪人,教會裡邊的基督徒,更要提防自己迷失成為浪子。讓我們時時親近我們的天父,不作大兒子也不作小兒子,乃是作神的兒子,享受神家的快樂。

(上文摘自網路上張麟至牧師信息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