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天父的心意(兒子的超自然覺醒)



以下分享內容乃摘錄自傑克‧福斯特所著「兒子的超自然覺醒」一書內容

天父的心意

瑪4:5-6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以利亞」用來象徵為父的恩膏,這恩膏將在末世釋放於全地。除非以利亞來到,這塊土地仍舊會活在咒詛下,這咒詛就是無父的感覺;「缺乏父親」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咒詛,今天,在沒有父親的家中長大的兒童人數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而且更多的情況是即使父親在家中與他們一起生活,成長時仍缺乏父親情感上的關心。

受壓制的生活乃來自於孤兒的心,幾乎是人人都有的普遍經歷;即便在基督裡藉著信心明白罪得赦免與永生真理的基督徒當中,也僅有一小部分的人真實且完全地經歷天父愛的擁抱,基督徒混亂的婚姻、家庭、人際關係即可顯明此一事實。太多基督徒仍被孤兒的心所纏累,不知道該以兒子的心來取代孤兒的心。

家,是一個生活一塌糊塗時可以跑回去的地方,是一個我們可以得到肯定與鼓勵的地方,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兒子或女兒的身分。家,是我們歸屬的地方,是我們不用再汲汲營營就可進入安息的地方。

孤兒的心可存在於一個人、一個教會、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國家之內。當孤兒的心掌控時,人會覺得缺乏歸屬感,會覺得不被接納,價值感低落,覺得不被尊敬、不被愛,覺得需要藉著表現才能得到認同與肯定。

葉光明牧師八十年尋家之路:知道神是天父是一回事,深刻且親密地經歷神是天父,又是另一回事。葉光明牧師雖然重生得救,被聖靈充滿,大有恩膏,五十年來事奉滿有果效,但直到八十歲之前他仍帶著孤兒的心且每天與壓制的靈爭戰。

傑克‧福斯特五歲女兒莎拉的故事,奔向父母親尋求愛、安慰、肯定,結果只覺得被傷害或被拒絕。對孩子(或大人)而言,感覺上的拒絕或蓄意被拒絕具有同樣的殺傷力。如果沒有得醫治或不去處理,這個傷害會開始在孤兒的心裡展開十二階段的發展,最終成為受壓制的堅固營壘,長久挾制一個人的情緒,使人無法培養健康、充滿愛與關懷的人際關係。

孤兒的心發展十二階段:

1.開始聚焦在父母權柄中的錯誤:

察覺父母親的錯誤,看到他們錯誤呈現天父的愛,認識到失望、不守承諾、言行不一,這些缺點在我們眼裡日益突顯。

2.以失望、沮喪、悲痛、拒絕,來接受父母親的錯誤:

總覺得自己像奴隸而非兒子,沒有養育、沒有溫柔、沒有溫暖、沒有情感、沒有安慰、沒有保護。

3.對父母的權柄失去基本的信任:

因對父母感到失望、被拒絕、受傷,我們會將某個部分隔離起來避免再次受傷,會築起一道牆並失去某種程度的基本信任。

信任與基本信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基本信任所討論的,不是是否有相信或信任他人的能力,而是是否能夠對他人敞開心房,尤其在認為對方的動機或意圖值得懷疑的時候。基本信任是願意冒險表現真我,即使會受傷卻仍敞開而非關上心房的能力。

基本信任的核心在於你與神之間的關係,能夠超越他人軟弱,在當下接受神的醫治觸摸、絕不逃跑;即使與你親近的人錯誤地展現天父的愛,仍然回到神慈愛的懷抱並進入神兒子的身分。

4.開始害怕領受他人的愛、安慰與勸誡:

一旦失去基本信任,會因害怕自己變得脆弱而難以接受他人,所以當危機發生時,會因為不相信任何人,或者認為沒有人會來安慰我們,而出現隱忍下來、自己處理好一切的外在反應。你會因為孤兒的心而經常感到孤單,尤其在身處人群中或危機時。

5.心逐漸封閉起來:

一旦關上心門拒絕領受愛,我們的心也會拒絕親密關係(拒絕讓別人走近內心世界)。會退縮封閉將自己與一切外界事物隔絕,只接受最膚淺或不健康的情感依附;親密關係從此消失。

6.呈現出獨立自主的態度:

封閉的心會表現出一種「凡事都得自己動手來」的態度;不安全感與恐懼使我們的心不再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這在人際關係、家庭、群體中是致命的危險,而且可能會因無法將所有掛慮交託給神,而產生心神不寧與各種疾病。

7.開始掌控人際關係:

獨立與孤立帶來掌控的問題,可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或漠不關心,會將自己的人際關係與對話侷限在新聞、運動、天氣等等「安全」的話題上;害怕信任、害怕被拒絕、害怕親密關係,讓我們無法應付更深入的話題,也無法讓任何人親近我們。

8.與人的關係變得膚淺表面:

健康的人際關係極難建立,下意識被上述三種懼怕(信任、被拒絕、親密關係)影響,在情感層面與人相敬如賓,害怕被別人拒絕,但卻很少發覺自己正在拒絕別人。

9.發展出不屬神的信念,認為沒有人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不僅害怕信賴他人,而且覺得沒有人重視我們、關心我們;拒絕別人的愛,結果獨立、反抗、掌控、桀驁不馴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缺乏兒子身分的意識(尊敬、尊重、互相依賴)。

10.開始過著屬靈孤兒般的生活:

覺得沒有安全、受保護的地方,感受不到愛、珍惜與肯定;除了以自己所做的作為自我身分的認定外,沒有任何地方可稱之為家,開始從各種錯誤的地方尋找愛。認為想達到或得到什麼,就必須爭搶、辯論、奮鬥。

11.開始追尋錯誤的情感:

我們受造是為了愛與家庭,若無愛與家庭便會尋找其他事物作為替代品,即使這些事物是不健康的或具毀滅性。

錯誤情感「七個P」:情慾(passion)、財富(possession)、地位(position)、表現(performance)、人(people)、環境(place)、權力(power)。

肉體的情慾通常以各種癮的形式呈現,例如食物、酒精、藥物、性、色情、逃避現實等任何看似能安慰孤獨不安的心靈的事物。

12.開始每天與受壓制的堅固營壘搏鬥

陷入不斷從各種事物尋求滿足卻永遠得不到滿足的循環;無論從神或從人都無法領受愛、接納、勸誡,生活成了緊繃、煩亂、憤怒、苦毒、不安、挫折的沉重組合,最後可能會引發憂鬱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