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禱告能改變你的社區

資料來源:和撒那月刊1996年6月刊「禱告的教會」之<專輯>禱告能改變你的社區
資料來源連結網站:大衛會幕禱告中心
禱告能改變你的社區  / 彼得‧魏格納(Peter Wagner)

 我們正對目前的形勢有種敬畏感!我的感覺是:現今我們大多數人都能活著看到大復興。我無法確定日期,但似乎這一代就會經歷有史以來聖靈最大的澆灌。
擊退魔鬼

  喬治‧歐迪慈(George Otis Jr.)在他的好書「最後的巨人」(The Last of the Giants)中說道:「初代教會時期,宣教策略比較簡單。那時所有的土地都還未福音化,所有人都還沒得救。」接下來的一千九百年間,盛衰交替,結果是福 音向前推進。首先傳進羅馬帝國,然後傳遍歐洲,到達美洲和澳洲。歐迪慈說:「到這時,從撒但的眼光來看,整體還不算太糟,........基督教的傳播仍 然有限。」但沒想到,二十世紀竟出現全球福音大爆發!結果:「使敵人最氣餒的是未聞福音的地界大大向後退縮,如今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有機會聽聞福 音。」

 照歐迪慈所言,目前的情勢:「神的軍隊已包圍那毒蛇最後的營壘──10/40之窗的國家和屬靈權勢。接下來的工作誠然是爭戰中最具挑戰的階段。路西弗的軍隊正面對一群信徒,他們的屬靈資源──如果適當地激動、擺上、聯合,將令人畏懼。」

傳福音是屬靈爭戰

  一九九○年代全球福音化的主要對象或許是10/40之窗,但老實說,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社區較有責任感。雖然我們想參與世界宣教,而有些人會接受神對他們個人的呼召作跨文化的服事,但看看自己所住的這條街,我看到許多沒有牧人的羊。

我們如何贏得他們歸向基督?

  耶穌對收割莊稼說過一段意義重大、廣為人 知的話:「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九37)我們該怎麼辦?耶穌所提到的第一件事是禱告:「求莊稼的主,」祂說:「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 稼。」(太九38)如今背景或許不同,但原則是一樣。我們以福音攻入社區的首要責任乃是禱告。

為社區禱告

  如果我們要分析今日多數教會的禱告生活, 我們會發現:為社區作明確禱告的教會少之又少。許多教會為社區中的未得救者禱告,但不怎麼為社區整體禱告。部份原因是會眾的需要太大,使他們不得不花許多 時間為自己禱告。但也有部份原因可能是因著氣餒──過去曾嘗試為社區禱告,但沒有看到改變。

  若要達成有效的城市屬靈爭戰,必須從牧師 和基督教領袖的合一開始。教會的牧師是其城市的守門人,因此,他們有神聖的權柄。撒但顯然比許多牧師都知道「團結就站穩,分裂就傾倒」(約翰‧狄更斯之 言,一七六八年)的道理。在一個又一個城市中,撒但已成功地使牧師們分裂,使其分派至該城市的壯士得以繼續維持其權柄。然而,這些地區性的邪靈最怕的就是 當地牧者的合一,以及透過牧者們所帶來的基督肢體的合一。

 同心求

  最先察覺缺乏聯合禱告並著手改變這情況的,其中之一就是大衛‧布萊恩(David Bryant),他是國際「同心求」的創辦人。布萊恩從美國首次大覺醒中居領導地位的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的著作:「謙卑嘗試推動、驅使神的子民確實同心合意、明顯聯合,為宗教復興和擴展基督在世上的國度,作特殊的禱告」中得到靈感。他把那頗 長的書名視為「同心求」的定義。

  在發展同心求時,布萊恩嘗試結合他所觀察到的兩項團體禱告優點:為教會復興和傳福音禱告。他體認到,為社區和世界禱告時,為內和為外的禱告,都必須取得平衡。

‧ 禱告高峰會

  或許因著了解牧師需帶頭在城中帶動基督肢體的合一,喬‧艾瑞克(Joe Aldrich)發起了禱告高峰會。他的定義是:「為在牧師和其他教會領袖中帶來更新與合一所召開的會議。」禱告高峰會的一個特色是牧師們在四天的退休會 中聚集,沒有既定的議程,也沒有講員的安排。他們通常會在一天中唱七十五到一百首詩歌,一起禱告、聆聽神的聲音、讀聖經、領受聖靈要向他們顯明的任何事。 聖靈最普遍的作為是帶來深切的悔改和饒恕。

‧城市儆醒禱告

  來自美南浸信會的艾弗瑞‧威利斯(Avery Willis)正著手發展教材,協助某特定城市的教會組織禱告小組,為社區提供一天廿四小時的禱告毯。每個禱告小組一週登記一小時,也就是說每個城市總共 需要一百六十八個禱告小組。當每個小組快結束他們那一小時的禱告時,便打電話給下一個小組,以確保不致中斷。這能夠聯絡全市的基督肢體每週為社區禱告。據 我所知,這是史無前例的。再加上同心求和禱告高峰會,必能為永遠改變城市屬靈空氣而鋪路。

在社區中禱告

  最近這十年來,神顯明一項至少對我而言是嶄新的觀念。有些人已經操練一段時間,但如今神正向整個基督肢體顯明:如何在社區中禱告。

  有一陣子,我的靈裏有種感覺,神要向我們 顯明新事。不是因為舊的不好或應該廢去。正好相反,我們為城市的禱告在頻率和強度上都需要加增。並不是只要彼或此,而是兩者都要。我同意大衛‧布萊恩在一 九九三年的北美會議中針對策略層面禱告所說的話:「策略層面的禱告絕不能和聯合的復興禱告分開,因為神要在這基礎上,在教會內部爭戰得勝,並除去其中的營 壘;同時在這基礎上,其為10/40之窗的禱告終將獲勝。」

使牆倒塌

  我無法忘記一九九二年春,我在休士頓參加的教會增長會議中、從普萊斯頓伍德浸信會的傑克‧葛蘭姆牧師聽到的一段話,和神先前給我的感動完全一樣:「當我們使教會和社區之間的牆倒塌時,復興便會來臨!」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的靈裏異常激動。我相信它已成為對我個人和基督所有肢體的先知性話語。如果我們順服這話語,神渴望在我們的城市中作的事,許多都會成就;反之,如果我們不順服,那麼神渴望作的許多事,都不會成就。

  根據歐洲宣教促進研究和傳播中心 (MARC)的研究顯示,在英國倫敦所有宗派的教會中,對鄰近社區最有影響力的教會是坎興頓堂。據文恩‧路易斯(Wynne Lewis)牧師透露,一九八二年,教會在方圓一公里內有廿六個女巫集會處。他們聯合起來宣稱:「我們要使坎興頓堂關門。」當聽到這消息,教會中一位來自 烏干達的姊妹帶著憤慨和蔑視的眼神來見路易斯牧師。她說:「那些女巫是誰?!竟要我們關門!把她們的地址給我!」然後她組織了一個由迦納和奈及利亞的代禱 者所組成的禱告團隊,進入社區,在女巫的集中地外面舉行爭戰禱告會。結果女巫們一個接一個關門大吉。這些非洲婦女知道如何使牆倒塌。

立志且要行事

  神不僅要我們把禱告移到社區中,祂還賜給我們一些令人興奮的新作法,而且還十分有趣!我相信神正為我們成就保羅對腓立比人所說的話:「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

神顯明四種在社區中禱告的方式,是一九九○年代基督徒的主要活動(以後或許會更多):

一、讚美行進

  為耶穌行進是由英國的作曲家和敬拜領袖葛拉漢‧肯瑞克(Graham Kendrick)、伊索斯基督徒團契的創辦人羅傑‧博斯特(Roger Forster)、先驅者事工的創辦人傑若‧寇迪恩(Gerald Coates)和青年使命團的寧恩‧葛瑞(Lynn Green)所創始的。

  葛拉漢‧肯瑞克生動簡述他們的看見:「教 會中有太多事情都在緊閉的門後進行。曾經是強有力、看得見的教會,如今幾乎是隱形了。我有個異象,要使教會再次得以被看見──一位嶄新的新娘(如果可以這 麼稱呼)。基督的新娘應該要展現,不再是躲藏了。」換句話說,教會不僅應該為社區禱告,還應該在社區裏禱告。

  我們從未懷疑過讚美本身是禱告的一部份。當門徒要耶穌教導他們禱告時,耶穌的開頭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太六9)今日聖經的翻譯是:「我們尊崇你的聖名。」將尊榮、敬拜、讚美歸給神,便是禱告。

  敬拜和讚美之間有著技巧上的差別,但我們 並不執著於這點。敬拜是對神表達深刻的愛和奉獻;讚美是把神的偉大、威嚴、能力和榮耀,向神、向我們自己、向世界宣告。然而,在每天的言語中,敬拜和讚美 時常重疊在一起。敬拜時,我們也讚美;讚美時,我們也敬拜。「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可以擴大到包含此二者。至於讚美和敬拜是否在特定時間和地點表達出 來,只是形式的問題,不是實質的問題。不論其形式如何,讚美討神喜悅,也吸引我們到神面前(參詩一○○4),並釋放屬靈大能(參代下五13-14;二十 21-27;徒十六25-26)。但我們通常未能體認到讚美可以是屬靈爭戰的武器,能削弱邪惡權勢的影響力,並開啟一條榮耀神的道路。

  梅爾‧泰利(Mel Tari)曾談到一九六五至七○年印尼大復興時的一件事。當時他和他的隊員正蒙召在提莫的一場葬禮中事奉。他們到達時,屍體已經擺了兩天,還沒有塗抹香料,死屍的味道很重。但葬禮中的人相信神會使那人從死裏復活,他們要求泰利禱告。

  泰利選擇讚美的禱告。他們圍著屍體向神唱 一首讚美歌。沒什麼事發生,他們便再唱一次。當他們唱到第六次時,有幾個腳趾開始動了。第七次時那人睜開眼睛。第八次時他站起來走路!顯然天上發生了一些 事使那人成為現代的拉撒路,戰勝了死亡。那一次,神使用人來彰顯祂榮耀的方式是讚美。

  這時代的讚美行進給了我們一個管道,使我們用讚美把屬靈能力帶到街道上。

二、禱告步行

  讚美行進主要是以城市為主,禱告步行主要是以鄰近社區為主。兩者皆能促使教會和社區之間的牆倒塌。

史提夫‧霍桑(Steve Hawthorne)將禱告步行定義為帶著洞察力在現場禱告(Praying on site with insight)。「這是代求的禱告,」霍桑說:「在現場禱告,並期盼禱告蒙應允。」

  禱告步行的好處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和為耶穌行進一樣。他們可以是普通、平凡、愛主的基督徒。相信神正在這世代呼召祂的子民不僅為他們的社區禱告,也在他們的社區裏禱告。他們對這事工委身的程度要夠,並能撥出時間作禱告步行。

  鄰近地區是禱告步行的焦點,原因之一是聖 經對領土的觀念──從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開始。神給他們照管的園子顯然是在某個地理範圍之內。當人墮落後這一點便顯明出來,神打發亞當「出伊甸園去,耕 種他所自出之土」,並安設基路伯把守,使亞當不得回來(參創三23-24)。

  神應許祂的子民若自卑、禱告、尋求祂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祂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七14)。祂並沒有說醫治埃及人或中國人的地,而是說他們所屬的地理範圍──神子民承繼權柄的土地。

  當神的子民被擄到巴比倫時,祂給了他們某 種程度的權柄。「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耶廿九7)這幫助我們了解:我們不僅在擁有資產的鄰近地區有權柄, 也在我們租賃的公寓或房間、教書的學校、牧養的教會所在地區,或以其他合法方式確立領土界限的地區有權柄。

  不要忘了,在鄰近地區禱告步行雖然不是特別危險,卻也是屬靈爭戰的一種形式。因此一定要禱告,穿上神的軍裝,並求神的保護。

三、禱告遠征

  禱告遠征:以較大的地區為焦點。可簡單陳述如下:為神國拓展特定地區的屬靈道路。

  當我們禱告:「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 行在天上。」(太六10)我們大可期盼神行動。以此處而言,祂感動祂的子民在神國明顯遭拒的地方,用禱告作為屬靈爭戰的主要武器。當我們祈求神國降臨時, 我們是在求什麼?確切的答案可能因基督徒團契而異。但在神國真實彰顯、旨意確實行出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致同意:那裏沒有戰爭、謀殺和流血事件;沒有貧窮、 饑荒和痛苦;沒有未得救的靈魂;沒有貪婪、不義、剝削;沒有仇恨、偏見、歧視;沒有疾病、鬼附、毒癮;沒有不道德、變態、色情。雖然我個人希望神的國度全 然降臨,但我所蒙的呼召是以傳福音為優先。我有一些朋友也相信要傳福音,但他們感到神呼召他們去處理墮胎的問題;有些人則熱衷於使飢餓者得餵養,促進種族 和解等等有助於使神旨意行遍社會的事。

  比爾‧威利克勒曼(Bill Wylie-Kellermann)在「信仰和良心的時宜」(Seasons of Faith and Conscience)一書中,將禱告遠征視為帶來和平與公義的主要方式。例如在每一年的受難日,三百位基督徒繞行密西根州的底特律進行禱告遠征。「在痛 苦彰顯之處(被忽視和毀壞的地區、監獄、槍擊案的地點)、在供給需要之處(供應熱湯的廚房、免費醫療站、中途之家)或在作決定之處(縣市政大樓、聯邦大 樓)停下來禱告。」

  一九九二年三月,一項名為「為生命行進」 的禱告遠征在菲律賓舉行。他們的行進依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強迫美國和菲律賓囚犯所走的九十三哩路線──惡名昭彰的巴譚死亡行進之路。當年被迫行進 的七萬人中有一萬人喪生。這次為生命行進是由一位日本牧師提議舉行的。其間,日本領袖公開為日本軍人所犯的殘酷罪行悔改,並要求饒恕;美國人則為廣島的原 子彈毀滅事件要求饒恕。其他特殊禱告要點包括:在腐敗的馬可仕政權下,由西屋公司建造的巴譚核能電廠,使菲律賓人被迫承受大量債務,以及為皮納杜波火山爆 發所造成的毀壞,和為美軍基地遷移造成的經濟蕭條禱告。

  如前所述,很高興看到聖靈今日對更廣大的基督徒肢體說話,使我們都了解到,要實現世界宣教和社會公義,真正的爭戰是屬靈爭戰,而屬靈爭戰的主要武器是禱告。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魔鬼,而非彼此。

四、禱告之旅

  以屬靈堅固營壘為焦點。營壘是發生在人類生命中的某些狀況,提供邪惡的執政掌權者合法的基礎,在其上建立運作的中心。翟辛蒂(Cindy Jacobs)將營壘定義為:「一個鞏固的地方,是撒但建造來高舉自己,好對抗神的知識和計劃。」

  禱告之旅很重要的一部份,便是要到另一個 城市或另一個策略地點作現場禱告,藉以釋放以後的福音事工或社會行動。其又可分為「代求性的禱告之旅」及「先知性的禱告之旅」,二者都是蠻深的社區禱告形 式。因魔鬼小心翼翼地確保牠目前所佔據、使用的營壘能安然無恙,而禱告之旅正直接、公然地威脅到敵人的福祉,牠會想盡辦法對抗。我這樣說並非要灌輸恐懼 感,因「那在你們裏面的,比那在世界的更大」(約壹四4);我乃是要鼓勵人適度的謹慎。計劃禱告之旅便是向撒但宣戰。

  對於在教會外禱告一事,我覺得有一節經文 對我們而言是先知性話語,就是約書亞記一3。當約書亞準備帶領神的百姓進入應許之地時,神給了他這句話。神說:「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 賜給你們了。」我相信神正藉著我們的同心求或禱告高峰會,把我們推向教會之外,進入我們的社區,實際地在那裏禱告。

當我們順服祂時,我們會離祂所要帶來的復興愈來愈近。

(本文摘自「禱告的教會」,以琳書房六月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分享與回饋,相信透過彼此的分享、守望與激勵,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必不孤單。